秋白 文选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中国红军人物志__秋白
中国红军人物志

秋白茫茫——关于这个人的絮语(六)

李辉

  从时间和经历上看,潘东周与瞿秋白肯定是相识的,他们因同样的原因而拥有同样的心情。现在读者可以明白,我为什么此刻要穿插着讲述这样一个陌生的人物,陌生的故事。
  他们当然并不尽然相同。不同身份不同感受,瞿秋白内心的苦楚必然更甚过潘东周。他那样热诚地投入到革命之中,并多年处在领导中心,却不得不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被冷落一旁,不断地受到指责与批判。红军从苏区撤退时,把他这样一个文弱书生留下寻找突围之路,显然有一种被遗弃的意味。这对于他本来压抑的心情,无疑是雪上加霜。在逃亡的路上,在被捕后的日子里,在书写《多余的话》时候,他不能不更为深切地感受到所经受的这一切。
  不仅仅这些。我觉得他还会想到弟弟瞿景白在莫斯科的“失踪”。
  一九二九年,作为中共代表团团长,瞿秋白在参加过共产国际大会后还留在莫斯科。正是在这期间,中山大学的许多中国学生,因反对王明及其支持者校长米夫,而遭受不同程度打击迫害。陆定一回忆,这时斯大林的清党已经开始。那些反对者,轻则被开除党籍团籍,重则被送到西伯利亚劳改。还有一些人无法面对突兀而来的压力,选择了自杀。 瞿景白是在瞿秋白的引导下成为革命者的,在中山大学学习期间,还同瞿秋白合编过《中国职工运动材料汇编》。对瞿秋白研究颇有建树的陈铁健先生,在他的《瞿秋白传》中,写到了瞿景白的遭际。当时中山大学米夫派召开十天会议,集中批判瞿秋白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做清党动员。瞿景白对之极为不满,一气之下,把他的联共党员党证,退给联共区党委。“就在这一天,他失踪了。是自杀,还是被捕?当时说也说不清,也不敢说清楚。”弟弟的突然“失踪”,“清党”发生的一切,对于瞿秋白不能不产生感情与思想的刺激与影响。《瞿秋白传》在这方面没有更多的叙述,但作者用这样一句话,留给了历史以巨大的空间:“景白‘失踪’,对瞿秋白感情上的刺激,是相当深的。”
  至今仍不知道瞿秋白是否就弟弟的“失踪”写过什么,但由此产生的矛盾心情,应该说已经融进《多余的话》的复杂的情绪中。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想象与存在之间,在集体与个人之间,在文人与政治家之间,有意无意之中,瞿秋白为自己划定出一个无限广阔的区域。他既然选择了这样的人生,他就注定要在这样的区域里战斗,沉默或高歌。他也注定要承受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从而他的伟大他的丰富,均得以完成。
  瞿秋白的价值正在于他写出了自己感受到的一切。当历史尘埃落定,当走过风风雨雨,今天的人们似乎更容易理解瞿秋白,更容易理解《多余的话》。他的自白,是一个政治家的灵魂解剖,是一个文人的千古绝唱,也是人格与精神的最终塑造。而且,他不仅仅属于他个人。
  像他这样坦诚地写出自己的感受,袒露自己的灵魂的人并不多见。可能是我的兴趣所致,在阅读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时,常常为不能读到他们述说自己的文字而感到遗憾。特别是被历史风云席卷的那些人物,我相信其内心一定是一个无比丰富的世界。可是,我们无缘观看到。譬如在“文革”风暴中受到迫害而死的一些著名政治家,我就非常想了解他们在告别人间的时刻,精神与心灵究竟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况。我想,面对突然降临于身的灾难和发生根本变化的命运,他们的心境必然不同于从前。那么,在那样的一些日子里,他们该会用什么样的目光回望过去,环视周围并审视自己呢?如果有机会,他们又该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经历过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
  这当然只是我不切实际的愿望。当时的环境与条件,个人的性格与精神层面,都不可能让历史的库房里多一些更有价值的精神记录。
  彭德怀大概有算一个例外。他的自传尽管与瞿秋白的自白有许多差异,但他在被迫交代的日子里,还是用朴素坦率的风格,讲述出自己的人生。性格依旧,风采依旧。他用这样一部难得的著作,让自己走到历史的前台,亲切地向人们挥手致意,读他的自传时,我便有这样一种感觉。
  
原文 发表于《沧桑看云》  浏览:202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1/14 18:13:08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狐之影怀秋白(收藏于2003/7/19 17:34:57
Gemini真诚或沉默--我们能否只选其一(收藏于2003/7/8 14:20:57
李辉秋白茫茫——关于这个人的絮语(七)(收藏于2003/1/14 18:14:48
李辉秋白茫茫——关于这个人的絮语(六)(收藏于2003/1/14 18:13:08
李辉秋白茫茫——关于这个人的絮语(五)(收藏于2003/1/14 18:11:19
李辉秋白茫茫——关于这个人的絮语(四)(收藏于2003/1/14 18:08:36
李辉秋白茫茫——关于这个人的絮语(三)(收藏于2003/1/14 18:06:31
李辉秋白茫茫——关于这个人的絮语(二)(收藏于2003/1/14 18:04:36
李辉秋白茫茫——关于这个人的絮语(一)(收藏于2003/1/14 18:01:55
温玉宽容(收藏于2003/1/10 20:08:0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转载党中央对瞿秋白的评价(访问5256次)
刘肃勇谢旦如掩护瞿秋白(访问3879次)
张家康鲁迅与瞿秋白(访问3373次)
转载瞿秋白故居故事(访问2898次)
刀丛中的小诗绝灭——瞿秋白之死探讨(访问2618次)
赵庚林瞿秋白研究纵横(访问2580次)
佚名“出卖”瞿秋白的两个女人(访问2578次)
木子音云我眼中的瞿秋白(访问2474次)
张晓惠秋白不朽——谒瞿秋白故居有感(访问2395次)
李辉秋白茫茫——关于这个人的絮语(二)(访问229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看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10/10 12:56:59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6/17 3:06:59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6/11 15:43:15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3/14 18:55:58
史实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5/5 8:42:3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