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余姚胡守礼先生

四、银行生活——龙泉鳞爪4

胡守礼

  探亲访友
  
  屈指算来我到江西已经有二年半了,1937年初夏,我准备回余姚老家一行。临行时买了一些江西的土特产如草菇、腐竹之类,计划要停留南昌、上海、余姚三地。我从遂川到吉安在旅社住了一夜,还遇到了遂川电话总机的小李。次日到南昌总行,见到许多同学,徐义衍、丁荣钏、潘剑直、项斯等人,畅叙别情,潘剑直已经结婚,我送了他一包腐竹。在南昌住了两天,乘浙赣路火车回上海,全程825公里。这次回家省亲我的心情和以前已大不一样,因为自己过去长期以来一直忧心忡忡的职业问题已经解决,所以回家的心情是愉快的;同时也是有一种战斗胜利者的姿态去看看昔日患难与共的老同事,君子不忘其旧嘛;同时也是想让朱鹤云看看,我离开“增裕新”不是更好吗。所以我特地从上海转车,还准备在上海住几天,从经济上说要多花20元钱。从南昌到杭州火车上坐了一个通宵,沿途印象模糊,只记得在车上遇到一个从临川到金华的军官,说是单位因公出差。萍水相逢,就送我一张照片,我推辞,以身边无照片奉璧为歉。次晨火车已入浙江境内,下午到西兴江边,见大桥横跨钱江两岸,我第一次看到这样巍巍雄壮的大桥,不免起身仔细观看,中国自己设计的现代化大铁桥自钱塘江大桥始。
  火车经过杭州风景区、南星桥到“城站”,下车后在车站不远处见有一面馆,写着“新鲜大黄鱼”,我一看就动了乡念,急欲一饕,于是要了一碗大黄鱼面,只要三只角子,这样的家乡面多少年没有吃了。一个人生在世上,任你天南地北,东奔西走,不管生活如何,不管你“四海为家”,从小培养出来的口味,就是家乡味吧,总是感到分外亲切可口,即使山珍海味也难以与之相比的,就是我们穷人家的苋菜梗、菜底头至今犹怀念不已。30年代邮局有代收货款的小包购货邮件业务,我在遂川就向宁波邮购买龙头鮳、咸鲞鱼。现在看到有新鲜的大黄鱼,自然要一尝为快了。
  我急于赶往上海,不想在杭州停留,就买了当夜去上海的火车票。办好行李,一身轻松,夜车上没有多少人,空位子很多,大概是二等车,我泡了一杯龙井,在火车“咕隆冬咕隆冬”有节奏的撞击声中悠闲自得。夜色正浓,只见窗外灯光随着车身晃动,快速向后移去。我是第一次乘沪杭夜车,车票也只买到上海南站,想离曹家渡近一点。
  南站下车的旅客寥寥无几,车站更是冷冷清清,取出行李后我叫了一辆“云飞”出租车,在宁静的路上风驰电掣般开向曹家渡,寻到“协新肉庄”,不料张慕良已离店,只得请司机再开到“五角场”,到忻康里找到一家旅馆安顿下来。很感谢那个司机,帮我找“协新肉庄”,又找旅馆,没有一点厌烦,要是在今天我肯定要被司机“触霉头”了。次晨,我写了一张便条“昨晚我由杭抵沪,请速来一唔”。请茶房送“增裕新”章文炳。不久章就到旅馆来看我,要我到他那里去住。“增裕新”和茶叶店还是老样子,两边的商店和沿马路的菜市没有什么变化。这一天我就在“增裕新”,文炳兄每餐给我添菜,住了一夜,总算找到了张慕良兄。在信昌丝厂隔壁,张君搞了一个织毛巾毯子织浴衣的小工场,有三四个人,自己一天到晚也参加劳动,我于是就搬到他那里去住。在“增裕新”正好碰着圣约翰青年会中学校长瞿同庆,还是像过去一样,每天下午必来,饱餐馄饨加鸡蛋,真是数年如一日。瞿同庆问起苏区货币是否可以找到,我正好带着几枚苏区的镰刀斧头铜币,就送了一枚给他。朱鹤云给了我一本金城银行十周年纪念特刊,小开朱润荪也特地到我住处来看我,并邀我到城隍庙素菜馆看饭,他们父子也算对我另眼相看了。作为回访,我由章文炳陪同到到朱润荪的的家里去看他,就是朱鹤云新盖的楼房,并请章文炳代办了一点礼品送去。朱鹤云的大老婆风瘫了,和儿子媳妇住在一起,朱鹤云和小老婆住在店里,无形中又分成两家了。
  在上海期间,章文炳、张慕良陪同我游览看电影,到外面吃饭不记得次数了,只是到江湾游览“大上海”还有些印象。当时上海的繁华街区都在租界,有人称之为“十里洋场”,有人称之为“冒险家的乐园”,国民党政府想把繁华中心转移,决定实施“大上海计划”,在江湾以东大兴土木。我们去时上海市政府和政府部门的大楼大厦都已竣工,并已办公,周围有大学教育区、商业区,有邮电、银行还有体育运动设施,多是宫殿式建筑,规模宏伟,场面宽敞,就是人还不多。可惜大部分建筑后来都毁于“八?一三”战火中。我们到红日西沉才回到住所,这段路来回足有60里。在上海期间我还去中国通商银行看了范大钧,晚上到他小东门宿舍(通商银行楼上)谈了好几个钟头。
  我买了去宁波的轮船票回到余姚故乡。这一路我已走过多次,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以前回家总是心情沉重,像铩羽的小鸟归巢,找寻父母的安慰。这次勉强有了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心情舒畅,也有闲情去领略那辽阔大海的景致。四月春暖,轮船开出吴淞江,斜阳的光辉照得海上的波浪一闪一闪在那里发着光亮,海风飒飒,沁人心脾。我站在甲板上凭栏呆望,脑子里是两年前离别上海的情景,数声汽笛,把我送离这曾经饱尝苦难又难舍友情的地方。船到宁波火车到余姚,还是脚划船把我送回阔别四年的老家。在船上我一路仔细观察熟悉的家乡风光,是不是像一个大姑娘几年不见而变得更妩媚了,是不是像一个老人老态龙钟已到了风烛残年?
  到家的情形已不记得了,但应该是欢乐的,弟弟已经10岁,而且添了一个2岁的妹妹。妹妹有母亲自己带着喂奶,过去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把自己的骨肉抛弃,去喂养别人家的孩子,母亲被别人当作生产奶水的机器,我的大弟就是就是因饥而饿骨瘦如柴,最后不幸死去的啊。
  
  我的未婚妻
  
  这次回家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要去看看我的未婚妻。在遂川有不少好心人要给我介绍对象,我都一一谢绝,因为我已经有一个未见过面的对象。此时说来话长,还在上海学生意的时候,父亲操心给我定下了这门亲事,当时翠华还小,我也糊里糊涂的。后来我看了一些书,自己有了一点理想,反对封建式的买卖包办婚姻。但又为父母着想,他们一辈子为子女操劳,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早点成家立业,因此体谅父母的苦衷,没提反对的意见,也不在乎对方如何,只给家里提出让未婚妻读点书,读书明理。现在看来这要求并不算高,可在当时就很难,尤其是我们穷人家。父母对我的要求很是恼火,先是不理,后来是骗我。直到我去了江西,我再次提出给未婚妻读书的要求,父母回信说已经在读了。我还不放心,于是写了一封信给梁文铭先生,希望梁先生到我未婚妻家和读书的学校去看看究竟如何。梁先生非常负责,亲自去马渚祝家和学校了解情况,还了一封信给我,赞扬我的未婚妻读书用功,心情温和与容貌美丽,他说为我高兴,还祝我们美满幸福。我收到信后很高兴,真是在睏梦头里都笑出声来,思念之情与日俱增。
  到家第二天,母亲陪着我同去,路上我们说些闲话,其实媳妇是长是短,是美是丑,她也不知道,她也没见过。小伙子跑上门去看自己的未婚妻,在当时的乡下也是绝无仅有的新鲜事,婆阿妈上门去看媳妇更是奇闻了。我不识未婚妻家朝南朝北,母亲也是第一次来,所以一路问去,像是在作宣传,弄得左邻右舍都传为笑话。
  到得未婚妻家,只有她父亲在,她有个哥哥也不在家。许多邻居闻说都走拢来了,这个说长那个说短,无非都是夸奖我未婚妻的能干、齐整、贤淑、和气。不知哪位热心人说着“快去学堂讴(方言“喊”)‘阿小’来,说屋里有人客来哉”,我知道“阿小”是我未婚妻的小名。不一会儿我的未婚妻来了,她看到许多人突然之间弄得莫名其妙,后来才觉察是我这个未婚夫来了,她俊秀的脸上泛起了两片红晕。我走过去递上我的名片时,她两只手掩住了眼睛,好像怕见我这个怪物似的。但是她立即又恢复了常态,泡糖茶,烧水铺蛋,灶头烧火的也是一个小姑娘。吃过点心母亲和大家去讲闲话了,我问未婚妻读书的情况,她毫无羞怯,大大方方告诉我。我提出要去看看她的先生,她很高兴领着我去学校。一路走去邻居大人小孩都跑出来当新闻看,她始终大大方方。人家有意问:“阿小,人客来哉?”她就非常有礼貌地回答。到了学校看了她写的作业,我对教书先生的教育和关心表示了感谢。回来时她走在前面,我看到河对面徐家,有许多人在望着,翠华始终陪着我说话。第一次见面大概就是这样,许多已经记不起来了。
  隔了几天我和翠华第二次在马渚见面。我到后堰头的“矩和”买了阴丹士林布(当时行这种布),做旗袍,我们约好到城里去照相,翠华在理发店理了发,乘航船到汤家闸来我家。母亲用六种豆煮豆茶招待,六种茶大概是取“六六顺溜”的口彩。当天大概是我送她回家的。过了几天就是天王庙庙会,父亲把翠华接了来住了几天。翠华很能干,针线粗细活都来。母亲死时翠华还才10岁,家里本来还有两个妹妹,因家境贫寒都因病夭折了,翠华小时候给人家看过牛,母亲死后就当这个家了,真的很不容易。漕头的一些人凡是看到她都夸奖,庙会的时候我们去看戏,认得的人都说我父亲“保彰伯媳妇拣得弗舄(音fuxie,方言“不错”)”。我和父亲听了都很高兴。此时大概小暑前,父亲还为我们买了一篓杨梅。
  考虑到结婚要有房子,经梁文铭先生介绍。顶典了在马渚开铜器店的倪某某在汤家闸的房子,我看房子很新,结构也牢固,又是朝南还有一个不小的院子。父亲以80元大洋顶了下来,规定期限10年。到期拿80元可以赎回。
  我在家住了半个月,准备再由上海转杭州回江西。本来可以杭州转,但考虑到在上海还有一些事要办,托买的东西还未买好,只好多花旅费再去上海。顺便带了几十斤杨梅,送给张慕良以及店里的朋友和朱鹤云,大家尝尝。我在上海买了衣服刻了图章,还买了几本故事读物寄给翠华,也托慕良兄买了一斤半绒线代寄翠华。离开前慕良兄还陪我去浙江路看了徐永年先生。那时的火车票不紧张,车厢里也不挤,慕良兄也买了一张从北站到西站的火车票,一直送我到西站,深厚的友情实堪感慰。
  
  调离遂川
  
  这次回乡像做梦一样,甜蜜地浸润在天伦、友情和恋情之中,但是滚滚车轮催醒了我的梦,我又踏上生活的征途。人生就是来来去去奔波,为五斗米竞折腰,只是希望家人融乐,日子过得愉快一些;朋友相叙,过得欢畅一些。但不如意事常八九,我生活在漂流中,天南地北四海为家,朋友虽好,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天伦之乐果堪留恋,但生活的鞭子不得不使人重蝇利而轻别离了。
  火车到杭州我很想在杭州游览一番,因此在湖边的“西湖饭店”找了一间房,一夜8角,还供应伙食。在旅馆里吃过夜饭,到湖滨散步,游览船户在兜揽生意,我就租了一条船,两个小时6只角子。时值小暑过后,正临炎夏,湖水被烈日逼射,余热蒸发正炽,这天晚上又没有风,坐在船上水面蒸汽袭来,闷热难当,像在蒸笼里,这不是游湖简直是受罪。湖船只在附近湖面摇了一圈,我就付了船费匆匆逃上岸来。
  杭州西湖经历代雕琢,到南宋偏安,歌舞升平,已臻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些文人雅士搞了西湖十景的名目,有孤山保叔塔、宝石山、栖霞岭、岳庙岳坟、虎跑、六和塔、灵隐、九溪十八涧等;又搞了所谓的临安风俗四时观赏的说法,什么夏时幽赏是:苏堤看新绿、三生石谈月、飞来洞避暑、湖心亭采莼。 我来西湖正是炎夏,实是无景可赏。苏东坡说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更有人说西湖“二八佳人体似酥”是“天生丽质”,而我之游西湖不过做做“空心大佬馆”自命文雅而已,人家问起,侬是浙江人,杭州玩过没有,我可应之:玩过!
  关于“空心大佬馆”,想起郁达夫在《中学生》杂志上挖苦杭州人,郁达夫说“杭州人以文雅自命,只解欢娱,不知振作”,临安风俗有所谓“四时赏观”也和杭州人“文雅”有关了。郁达夫说杭州人的意志薄弱,“外强中干,喜撑门面,小事机警,大事糊涂”。“杭州大少爷逛逛西湖,弄件长衫穿了,饿着肚子,高兴使着牙签。到了晚上在暗地方跑着讨饭,或者扒点东西,而大少爷架子不可不摆。”郁达夫把杭州人挖苦得太刻薄了。
  我决定不游“人间天堂”了,次日买了去南昌的车票,登程西行。浙赣线杭江段即杭州到江山三百余公里,沿途多山,山势雄奇,山色秀丽,水流纵横,水清见底,沿途住家也齐整,庄稼茂盛。据同车者说,沿途居民以造纸种田为正业,又有铁矿温泉,惜未开发;多山多木材,就从事烧炭烧窑,畜牧种植;金华火腿驰名中外,实为东阳所产。沿途多见桕树,桕油为制烛的原料。但火车一到江西境内玉山上饶,则多黄土丘陵,光秃秃少树木,房屋也多坍败衰落,田地荒芜,比之浙境有很大差别。
  经过昼夜旅途,7月10日到达南昌。见报载卢沟桥战事,抗日战争由此爆发。夜里我住在银行王阳明路的宿舍里,白天就到项斯办公的保险科里。对于中国命运和前途的担忧,我和项斯一起多次探讨,7月17日,蒋介石宣布了对日抗战,我们两人还有了争辩,项斯认为这下蒋介石下了决心准备一战,我说蒋的抗日是被迫的,要看全国人民的力量如何,蒋随时可能退让投降。时正盛夏,白天温度很高,夜间闷热无风,项斯下班后就和我到饮冰室吃冰议论谈天。不知谁告诉我的,吉安分行襄理崔炼吾在南昌新居落成,我于是备了一份厚礼,一只火腿几瓶酒还有其他东西,项斯陪着我同去。盖崔此时还是我的顶头上司也,不能不以月俸的百分之六十以供之。
  在南昌停留数日后我乘公路汽车回遂川了。此行来去三十余天,,往返车费半年收入花光,家中房屋用去80元,所余者交给父母已经不多了,几年积蓄还是吃光用光两手空空。远离家乡工作,来回一次旅费负担过重,时隔半个世纪,还是这个问题,我的几个孩子也是天各一方,要回一次家,就是不容易啊,而且交通困难有增无减。
  回到遂川,银行的房子因拆让马路须重加修建,临时迁往一家姓康的油盐店里办公。这家商店颇望从银行方面得到资金支持,因此极力拉拢银行去他的店,康老板在二区雩田墟有一家分店,还邀请我们去雩田看了一次,热情款待了酒饭。
  7月底,接到总行调令,调我为泰和办事处会计员。我得到调函后就积极准备,泰和办事处系新开办银行,原来总行只派有一人驻泰和联系而已。遂川行的同事张林如、曾恹麟君为我设宴饯行,这晚在同仁们殷勤劝酒下,第一次喝多了,整夜昏昏沉沉,很难过。以后我再也没有喝醉过,因为有此教训,不敢再多喝。
  银行在遂川的机构也有了变动,遂川金库组织机构撤销。县政府内成立会计室,设主管会计。分金库由银行代理,金库主任由银行主任兼任。以后纳税人交赋税由县政府经征处经收,但当天要解入银行的金库,银行代理金库只收各经收单位的收入汇总解库,不与纳税人直接见面。各机关的每月经费直接由省库发支付命令,由各单位连同领款书向银行代理金库领取。银行代理金库记载收入支出账目,每日编表上报。这样一来,县长又可掌握一些财权,问题在于县政府的会计室主管人员如何起审核监督作用。遂川分金库主任苏乃荣调龙南县银行办事处主任,筹备建立银行。
  
  
  
原文1982年 发表于胡守礼回忆录  浏览:91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2/11/1 20:59:5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雪泥偶留》编者胡守礼回忆录人名索引(收藏于2018/5/16 20:00:42
胡正豪、胡正敏《雪泥偶留》后记(收藏于2018/5/16 19:57:50
刘善龄写出来的过去才是历史(收藏于2018/5/16 19:55:04
刘平小人物与大历史(收藏于2018/5/16 19:53:36
郑会欣让更多民间记忆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收藏于2018/5/16 19:52:09
胡守礼回忆录八、上海风云5(收藏于2013/5/9 21:37:05
胡守礼回忆录八、上海风云4(收藏于2013/5/9 21:28:27
胡守礼回忆录八、上海风云3(收藏于2013/5/9 21:22:11
胡守礼回忆录八、上海风云2(收藏于2013/5/9 21:18:08
胡守礼回忆录八、上海风云1(收藏于2013/5/9 21:16:2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胡守礼回忆录雪泥偶留(胡守礼回忆录)目录(访问2184次)
胡守礼二、学徒生活——血汗剥削(访问2150次)
胡守礼一、我的童年——生不逢辰(访问2039次)
胡守礼一、我的童年——家住祠堂(访问2012次)
胡守礼回忆录雪泥偶留——自序(访问1987次)
胡守礼回忆录八、上海风云4(访问1621次)
胡守礼四、银行生活——洪都片段3(访问1621次)
胡守礼回忆录五、赣渝道上2(访问1457次)
胡守礼四、银行生活——澄江春秋5(访问1449次)
胡守礼回忆录八、上海风云2(访问1355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胡丽斌文选评论(评论于2019/7/27 23:23:03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4/23 8:06:3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1/27 14:23:30
管新男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6/27 10:23:59
赣人粤客写得好(评论于2013/4/5 19:43:5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