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余姚胡守礼先生

让更多民间记忆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

郑会欣

  让更多民间记忆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
  
  即将出版的《雪泥偶留》,是一位长期任职银行的老人回忆他在民国时期的生活和工作的记录。读者能够从这位老人的记忆中了解到民国年间普通民众的生存状况。
  回忆录的作者胡守礼先生 1914 年出生在浙江余姚一个农民家庭,十多岁时即与他们大多数同乡一样,从家乡来到上海学生意。他先是在一家茶叶店当学徒,工余时间努力自学,完成了初中基本课程,并通过报刊介绍参加考试,终被江西裕民银行录取,从此一生便与银行结缘。胡守礼最初到江西遂川做裕民银行的练习生,那正是第五次围剿之后红军撤出根据地、国民党在收复区恢复建设的时期,他对这段时期以及抗战初期银行的放贷等业务有相当多的回忆;抗战后期他来到重庆,胜利后又随政府迁回上海,对于战时与战后银行的工作以及个人的生活都有许多真实的记载。老人的记忆力极强,这篇回忆是他退休后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化了两年多时间,一笔一笔写下来的,文字朴实无华,但真实生动,正如他在前言中所说:他出身寒微,家道贫穷,祖宗渺远,本人平凡,既无伟业可歌,亦无创业可举。但从小时候到今日的亲身经历,回忆起来,倒是有点意思。因此他将其人生中的欢乐与辛酸、惊心动魄与暖意温馨、奋斗挣扎与努力向前的一生历史娓娓道来,为后人留下一个生动的历史记录。
  作者回忆这段往事原本并没有打算公开,只是想给后人留下一个记忆。老人去世后,他的子女从遗物中发现这些回忆的手稿,但因当时工作忙碌,没有时间整理,直到几年前退休后,才重新将文字输入计算机,并适当加以注释。最初他们也只是想整理出来分赠亲友留作纪念,后来听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创办了“民间历史”这个网站,点击量甚众,便决定将其交给“民间历史”刊载。胡守礼的回忆录上网后,很快得到不少读者的关注,有学者甚至以此作为自己研究的线索基础。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是国际知名的保藏和研究中国当代史的重要机构,中心负责人熊景明女士于 2003 年开设“民间历史”的网站(http://mjlsh.usc.cuhk.edu.hk),其宗旨就是“让存留民间的大量历史记录得以保藏,让民众参与对历史的验证和解释,为后辈留下先人的历史和故事,并了解他们的经历,为历史研究储备丰富的原始数据,为作者的后人留下可以查询的家庭与家乡的记录。”该网站创办十多年,得到各界的踊跃支持,目前已收录长篇回忆 70 余部,中短篇回忆文章超过 5,000 多篇,其中大多反映的是 1949 年以后个人或家庭的历史回忆(包括肃反、反右、文革等历次政治运动),也有少数写的是民国时期的历史回忆,《雪泥偶留》就是 70 余篇长篇回忆中的一部。
  我本人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余年,深感存留民间历史记忆的重要性。近年来,大量民国时期人物日记、书信以及回忆录的相继出版,不仅为众多学者深入研究民国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也让一般民众对于了解那段时期的真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以往我们关注的多是些名人事迹,缺少对普通民众生活的注意;能够公开出版的著作亦多为民国时期重要人物(包括党、政、军以及知识界、工商界)的日记或回忆,而构成社会最广泛基础的寻常百姓的生活记录,却乏人关注。即使有人写出来,也没有办法出版,所以对我们全面而深入了解认识历史真实面貌仍然留有一些缺憾。感谢家庭电脑的普及,普通老百姓也可以用计算机书写文字,保存历史;更感谢互联网的普及,可以使这些图文记载通过网络平台迅速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原本难以知晓、逐渐淡忘的底层民众的生活。当然,历史研究在强调保存民间记忆的同时,还有一个如何鉴别虚实的问题。毕竟任何回忆都有一個因時代久遠,环境使然而发生的记忆有誤,即所謂影片倒放,难免有用现今思維去写当年行为的局限。此事自然是我们史学工作者在大力鼓励、推动民间记忆同时所[删“的”改“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写到这里要说的是,尽管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工作已有 20 多年,平时也经常参加中国研究中心的一些学术活动(该中心前几年经整合,亦属于我服务的中国文化研究所的组成部分),但毕竟对“民间历史”网站的浏览有限,也未曾留意到胡守礼先生的回忆。然而此书的出版,却与我今年赴沪参加学术会议和一次与朋友的约会交谈有些关系。
  今年 10 月下旬,我应复旦大学吴景平教授之邀前往上海参加“上海埠际金融互动与交流”学术讨论会,期间获广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广发银行”改“广发银行上海分行”]刘平博士赠其新著《民国银行练习生记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6 年)。这几年到上海开会常与刘平博士相遇交谈,亦多次获其赠书。他长期在金融界工作,后又在吴景平兄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论著甚多,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金融史研究新秀。过往学界受到资料的限制,关注的主要是那些著名银行家的创业、经营及其社会活动,而他这部新著却将目光聚焦在银行练习生这个过去不被人注意的领域。刘平博士收集了大量的档案和报刊资料,他还别出心裁,以一位当年的银行练习生回忆为经纬,对银行练习生的招聘、考试和录取,再到日常的培训、实习和工作,乃至于待遇与公余生活等加以叙述,文字生动,别具一格。当晚虽只大略翻阅,却已对银行下级职员的日常生活有了粗略的印象。
  会议结束后有半日空闲,就想找些老朋友聊天叙旧,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年青岛讲习班的一帮哥们儿。1983 年 6 月,中国现代史学会在青岛组织一个中国现代史讲习班,聘请多位现代史著名的学者(记得有胡华、彭明、来新夏、全慰天、张同新、张宪文、黄美真、邱钱牧等当时的大咖)讲授不同的课目,对象则是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研究机构 200 多名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我当时刚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被分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工作还不到一年,有幸获准入学,聆听学术前辈的教诲,受益匪浅。当时我们来自华东各省市的十多条汉子住在一间教室里,大家年纪相仿,又都是刚刚走出各重点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每天上午上课,下午讨论,傍晚不是打球,就是到海滨游泳,晚上睡觉前则是神聊海侃,无所不谈。两个月的时间,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也算是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30 多年过去了,虽然大家天南海北,难得相聚,但彼此间的友谊却始终未变。这次原本想与上海的几位班友见见面,然而大家都忙,又是临时通知,只有从上海外国语大学退休的胡正豪教授有时间相会。
  那天下午上海大雨,我们俩就约在四川北路的一个咖啡馆碰头,正豪兄与我同年,又是同届(人大 78 级党史系)毕业,几年未见,真是有许多话要说。聊着聊着,不经然就说起各自的家庭。正豪兄说他的父亲年轻时从乡下到上海,后来从报刊广告得到消息考上银行,一直在江西、重庆和上海的银行工作。听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刚看过刘平的那本书,他所引用一位银行练习生的经历怎么那么相似,可惜书不在身边,我又忘记他的姓名,只记得姓胡。我马上就我记得的一些细节与他核对,结果两人越说越对,可以肯定刘平书中的那位银行练习生就是正豪兄的父亲了。我立刻打电话给刘平问他回忆录的来源,他说就是在网上看到而加以引用的,而且他也一直希望能找到胡先生的家属。世界那么大,又是那么小,我随即将电话交给正豪,让他们互相介绍而相识,而我更希望的是回忆录能够正式出版,因此建议正豪兄应主动与相关出版社联系。
  没想到仅仅过了一个月,我就收到正豪兄发来的微信,说经多方联系,北京的开明出版社已将他父亲的回忆录列入出版计划,即将出版。这真是应了一句老话——无巧不成书!正豪兄还说,此书的出版还是与我相聚聊天,不经意间促成的一件好事,因此嘱我撰写序言。这我实在是不敢当,但正豪兄多次相嘱,不得不从命。这篇文字怎么写呢,思来虑去,只能将此事的经过加以叙述,一来是祝贺胡守礼先生的回忆录出版,同时希望更多的读者将自己和家庭的经历书写下来,为后人完整全面了解过去的历史提供一份真实的史料。
  
  郑会欣
  2016 年 12 月写于香港
  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原文2016年12月 发表于《雪泥偶留》序言之一  浏览:48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8/5/16 19:52:0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雪泥偶留》编者胡守礼回忆录人名索引(收藏于2018/5/16 20:00:42
胡正豪、胡正敏《雪泥偶留》后记(收藏于2018/5/16 19:57:50
刘善龄写出来的过去才是历史(收藏于2018/5/16 19:55:04
刘平小人物与大历史(收藏于2018/5/16 19:53:36
郑会欣让更多民间记忆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收藏于2018/5/16 19:52:09
胡守礼回忆录八、上海风云5(收藏于2013/5/9 21:37:05
胡守礼回忆录八、上海风云4(收藏于2013/5/9 21:28:27
胡守礼回忆录八、上海风云3(收藏于2013/5/9 21:22:11
胡守礼回忆录八、上海风云2(收藏于2013/5/9 21:18:08
胡守礼回忆录八、上海风云1(收藏于2013/5/9 21:16:2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胡守礼回忆录雪泥偶留(胡守礼回忆录)目录(访问2177次)
胡守礼二、学徒生活——血汗剥削(访问2142次)
胡守礼一、我的童年——生不逢辰(访问2029次)
胡守礼一、我的童年——家住祠堂(访问2005次)
胡守礼回忆录雪泥偶留——自序(访问1980次)
胡守礼四、银行生活——洪都片段3(访问1616次)
胡守礼回忆录八、上海风云4(访问1611次)
胡守礼回忆录五、赣渝道上2(访问1448次)
胡守礼四、银行生活——澄江春秋5(访问1438次)
胡守礼回忆录八、上海风云2(访问134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胡丽斌文选评论(评论于2019/7/27 23:23:03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4/23 8:06:3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1/27 14:23:30
管新男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6/27 10:23:59
赣人粤客写得好(评论于2013/4/5 19:43:5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