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演艺明星纪念园__杨丽坤纪念
演艺明星纪念园

《五朵金花》诞生记

左丽红

  在大理州文化局采访《五朵金花》当年的男主角“阿鹏”的候选人之一张继成老人时,无意中从他手上看到一封导演王家乙在1987年时写给张树芳老师的信,信中再次提到了杨丽坤的不幸遭遇。经打听,张树芳老师原来就是当年大理州宣传部的副部长,主持宣传部工作,曾亲历了《五朵金花》在大理创作、拍摄时的整个过程。于是,我们决定采访张树芳老师。
  “41年啦,说到《五朵金花》中的一些人和事,好象还是昨天的事。”
  当时,我作为州宣传部的副部长,主持部里的工作。受命直接参与和组织了这个剧本的创作,以及协调剧组在大理拍摄一些外景时的工作。
  1959年3月初,我从北京参观回来,刚到昆明,当时的大理州州长欧根就对我说,有一桩好事,但非常急迫。省文化局局长陆万美说,国庆10周年,中央文化部已经组织创作和拍摄了从反映鸦片战争以来到建国后的若干重大历史题材的片子,但就是缺少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近期)的历史影片。夏衍同志指定要在云南的大理取材,创作、拍摄一部展现白族人民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新生活的载歌载舞的喜剧故事片,作为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最后一部片子。他要我们很快组织编写剧本。
  我领会这些意图后,就回州里着手筹划。找了当时任祥云县县委宣传部的副部长杨美清。杨美清同志在50年代初曾发表了不少诗歌、小说和散文,还写过一个红军长征的电影脚本。同时,又找了州歌舞团的一个编导,他对戏剧比较熟。和他们商量了一些创作上的事宜。
  然后,他们两人到了大理市喜洲公社去深入生活。找到公社的副社长李素英,把她作为一个模特。李素英当时20多岁,挺能干,人也长得漂亮,是全州中唯一的一个女社长。
  这两位同志去了半个月就返回,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同时,也有了对这个电影剧本的一些初步的故事梗概。当时也想把它写成一对白族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作为主线,把它贯穿在整个剧情里面。如果要展现白族的风俗,就要把大理传统的盛会“三月街”在里面展现出来,包括蝴蝶泉优美的传说。这就是当时初步的一些构思。
  对人物的女主角,叫“金花”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为什么要叫“金花”呢?因为当时我们认为要为女主角取一个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名字,象汉族管女娃娃叫“千金”一样,我们白族中女孩子取名叫“金花”、“银花”、“杏花”、“菊花”的比较多,很普遍,所以就定了“金花”。
  这是前期工程,只有一些朴素的素材、初略的构思。当时我的内心很着急,要靠我们地区自己的两位作者来完成一个高质量的剧本是很难的。
  于是,就很快把情况报告给了省委宣传部、文化局,请求省委指派高水平的剧作家来,这时是3月中旬,很快,袁勃同志就把下放到西双版纳的赵季康、王公浦召集了回来。赵季康、王公浦回来后,直接就到了下关,我们把收集到的一些素材、人物构思以及当地白族妇女的一些先进事迹等等向他们作了介绍。于是,赵季康、王公浦就开始进入了创作状态。
  4月初,我到昆明开全省宣传部长工作会议,赵季康、王公浦对我说,他们的剧本已经袁部长看了,袁部长讲要让你们再过目一下。他们已买好了明天的机票,要到北京向中央文化部汇报。
  于是,我们约好了当天晚上在省委招待所的一个会议室里听他们通读剧本。当时大理有7个县的宣传部长在场,大家听得很认真,有什么意见就提,连细节都不放过。如电影中有一个情节,按白族的风俗,要拿一包炭火包着辣椒扔到新房里,又呛又辣,借机戏弄新娘新郎,这个细节就是在这天晚上提出来的。
  至于男主角的名字叫什么?我们也考虑了很久。白族古代崇拜图腾,应该取一个象征展翅高飞、鹏程万里的名字,根据剧情,男主角是一个骑手,就取了“阿鹏”这个名字,而民间也确实有叫“阿鹏”、“阿祥”、“阿贵”的。
  赵季康、王公浦到北京后,4月中旬就回来了,带来了夏衍亲自裁剪修改过的本子,原来的《十朵金花》改成了《五朵金花》。
  回到大理,进入文学剧本的创作。同时,长影厂的王家乙到了,带着他的两个助手,一个是著名的摄影师王春泉,一个是著名的美工师叫陆淦。当时,王家乙心情很焦急,他对我说:‘我根据提纲,已拉好了分镜头的剧本’。他说,他来主要是考察一下大理拍摄的外景。”
  第二天,他们就去考察景点去了,跑遍了所有的场地。最后他对我说,蝴蝶泉是电影中的一个重头戏,这场戏在蝴蝶泉拍不成,准备拿到昆明 的黑龙潭去拍。因为蝴蝶泉虽然很美,但太小了,拍出来不好看。另外,他说赛马在大理也拍不成,他要回到东北的摄影棚去拍。唯一能拍的“三月街”已过,需重新组织。
  王家乙一行在大理停留了三天,就返回了长春。他一走,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来了。
  雷振邦一来,他就对我说他是来学习白族音乐的。正好当时大理组织了工人、农民的文艺汇演,就安排了歌舞团的演员和搞音乐的人给他唱白族的民间小调,晚上再带他四处逛,听大理的民间老艺人唱南腔、北腔、海东腔等。雷振邦一共呆了5天,最后他说:‘好了,我要 回长春作曲去了。’当时,我们都觉得神了。
  雷振邦刚走,剧组的人就陆陆续续来了。
  5月初开机抢拍,当时正是春耕大忙时节,动得大一点的就是“三月街”,重新搭台子、扯棚子,组织了5000多群众,重新来一次“三月街”,同时,还组织了一场绕山灵。5月初开拍,20天后完成,随后,他们就离开了。当时,除了5000多群众的场面大些,我们也没耗费多少人力财力,州里就派了4个人负责剧组的后勤、上下联系、沟通、协调等工作。
  到了1959年的9月,《五朵金花》的毛片就分别发送到了昆明、下关,请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领导看了,当时尽管没配音,但大家看后都很兴奋、激动。
  这就是当时情况。”
 浏览:176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0/9/20 16:23:0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阿诗玛和她的故乡及亲人们 (下)(收藏于2010/2/13 14:11:57
杨克武(作者为杨丽坤的七哥)阿诗玛和她的故乡及亲人们 (上)(收藏于2010/2/13 14:07:30
云南省人民文工团圭山工作组搜集整理《阿诗玛》(撒尼族民间叙事长诗) 13(收藏于2001/3/5 14:47:08
云南省人民文工团圭山工作组搜集整理《阿诗玛》 10-12(收藏于2001/3/5 14:38:26
云南省人民文工团圭山工作组搜集整理《阿诗玛》 9(收藏于2001/3/5 14:29:46
云南省人民文工团圭山工作组搜集整理《阿诗玛》 7-8(收藏于2001/3/5 14:24:37
云南省人民文工团圭山工作组搜集整理《阿诗玛》 5-6(收藏于2001/3/5 14:18:24
李广田撒尼族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序】(续)(收藏于2001/3/5 14:05:47
云南省人民文工团圭山工作组搜集整理《阿诗玛》(撒尼族民间叙事长诗)1-4(收藏于2001/3/5 9:49:13
李广田撒尼族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序】(收藏于2001/3/5 9:20:2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肖苏民杨丽坤和丈夫唐凤楼在昆明的最后几天(访问21083次)
赵佳 李治宁美丽的来美丽的走 --杨丽坤亲友采访纪实(访问15479次)
杨克武(作者为杨丽坤的七哥)阿诗玛和她的故乡及亲人们 (上)(访问13121次)
邓 芙 蓉我眼中的“阿黑哥”—唐凤楼在昆的5天5夜(访问10528次)
李跃云“阿黑”和“阿诗玛”的悲欢离合(1-5)(访问7724次)
阿诗玛和她的故乡及亲人们 (下)(访问7670次)
陈谊花苦命的鸳鸯—杨丽坤和唐凤楼(访问7448次)
李宝仁“阿诗玛”的悲喜人生—杨丽坤姐姐杨丽山谈“阿诗玛”(访问7237次)
李 雁阿诗玛美丽永恒—《阿诗玛》电影原唱杜丽华女士眼中的杨丽坤(访问6271次)
赵华与杨丽坤相识的日子(访问547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刘野文选评论(评论于2024/8/13 14:59:48
刘野文选评论(评论于2024/8/13 14:47:1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5/21 0:56:43
M1M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9/13 17:48:39
兰舟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8/26 19:15:4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