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我们常被媒体引发的对杨丽坤深情怀念的每一篇报道而感动。为她的年轻、美丽和她与云南的山川大地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而感动,为她遭受的从心灵到肉体上的摧残,为她也许曾经失去的或后来得到的爱情……
杨丽坤的艺术形象代表了那一代艺术家对民族文化艺术创作的最高峰。杨丽坤是平凡的,平凡得如家中儿时的姐妹,是“……老三、老四……老九”,是大家最喜欢的小妹妹。杨丽坤是不平凡的。她那么年轻,她创造的艺术形象早已融进了云南秀美的山川大地,是那一代多少艺术家多少年来梦寐的追求: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中国电影界的泰斗夏衍同志深入大理后最初的构想;编剧季康、王公浦,作曲雷振邦,导演王家乙等一代宗师深入生活,在民族文化艺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舞美、演唱、男女演员的精诚团结。加上杨丽坤出水芙蓉的灵性,使她塑造的艺术形象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 杨丽坤的命运是与我们民族文化的兴衰连在一起的。杨丽坤是幸运的,杨丽坤又是不幸的。作为艺术家,她的成长,有幸置身于建国后第一个民族文化建设黄金时期的良好的艺术氛围中,是一个个被她称之为“师长”的艺术家慧眼识人才,带着她未尽的童真和山野的纯朴,把她带进艺术殿堂的。各级领导关心爱护过她,甚至共和国的总理关心过她的每一句台词和每个字的发音。十年浩劫中,中华民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杨丽坤也遭受了从灵魂到肉体上的摧残。今天,当我们缅怀杨丽坤,追思杨丽坤的同时,应该把她个人的命运与云南民族文化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幸运与不幸联系起来。一个人当她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这个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衰之中,她创造的辉煌,她有过的不幸以及由此带来的思考,才有了民族的、时代的意义。 重塑云南民族文化的辉煌与精品意识。在最近举行的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第二次高级研讨会和云南文化产业展览洽谈会上,云南广播电影电视制作中心与中央电视台共同投资分别拍摄的制作26个民族的电影电视片的签约,就是一项民族文化艺术的盛事。我们希望每一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企业家,在艺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要树立文化精品意识、名牌意识,以《阿诗玛》、《五朵金花》为榜样,以老一辈艺术家的人格魅力为动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民族、大众的文化艺术的经典。把民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
浏览:134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