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阿诗玛”—送别杨丽坤 在惊悉杨丽坤不幸病逝的消息之际,本刊记者电话采访了我省几位著名艺术家、杨丽坤生前的同事或好友,以悼念这位被誉为“人间阿诗玛”的杰出的电影表演艺术家。 杜丽华(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电影《阿诗玛》插曲演唱者):在听到丽坤病逝的消息后,我流着眼泪给她爱人去了电话。我感到特别悲痛。这么一位极有才华的不可多得的艺术家,要不是“文革”中遭受“四人帮”的迫害,她将还会创造更多的辉煌。她过早地离开了舞台,离开了银幕,离开了千千万万喜爱她的观众。我最后一次见她是1998年上海东方电视台邀请去做一个节目,我和胡松华一起去看望她,我们三个人是电影《阿诗玛》的合作者。见到她我就很难过,才50几岁的人就已经白发苍苍,我还是习惯地叫她“小九”,这是她40年前在团里大家对她的昵称。她很高兴,不停地问着家乡的情况。太可惜了,丽坤,我将永远地怀念她。 周培武(国家一级编导舞剧《阿诗玛》主创者之一): 几十年来,我们会常常想起杨丽坤,她就是活着的阿诗玛,是美丽善良的化身。我们的舞剧《阿诗玛》荣获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金奖,这荣誉应该与杨丽坤一起来分享,因为30多年前电影《阿诗玛》就使国内外观众熟悉了这个动人的传说。杨丽坤曾经是我的同事,我认为她是最出色的舞蹈家之一,才12岁就带着红领巾进入省歌舞团,她是天生的艺术人才,在我的记忆中她酷爱读书,接受各方面知识的熏陶,从舞蹈学员开始成为独舞演员,形体训练的刻苦,艺术表演的投入,她有着献身舞台的激情。记得她最拿手最出彩的作品是独舞《春江花月夜》,每次亮相都那样地光彩照人。她的艺术生涯虽然短暂,却达到了别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电影《五朵金花》和《阿诗玛》地表演,那种炉火纯青的质朴至今也无人超越。杨丽坤的艺术感觉真是太好了。而且她做人真诚,爱憎分明,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着闪光的人格。 王苏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五朵金花》女主角之一): 我非常怀念和丽坤一起拍摄《五朵金花》的那段岁月,那时候她才17岁,银幕上下都是个十分可爱的小妹妹。我深切悼念她去世…… 采访完毕,记者心中埋着一声深深的叹息。杨丽坤,这个冰清玉洁的名字悄然为、淡出了人世,但“金花”和“阿诗玛”却永远地流传。其实,对于这位命运多舛的艺术家,全国的观众以及云南的乡亲们又何尝停止过一刻的牵挂,早在1978年,“文革”刚刚结束,时任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兼电影局局长的陈荒煤同志就撰写了名为《阿诗玛,你在哪里》的文章发表于《人民日报》,本报记者王左生也曾经随同云南省委派出的三人小组前往上海探望病中的杨丽坤并带去了当时文化部长黄镇及省委书记安平生的慰问信件。 值得宽慰的是,几十年来,《五朵金花》和《阿诗玛》已经成了知名度最高的云南文化品牌成为了外部世界对云南最直观的认识,成为了云南美好形象的化身。所以,杨丽坤将与美丽的云南同在。 杨丽坤,永远的“阿诗玛”! (原载2000年7月31日云南日报《文化周刊》)云南日报记者杨伊达YG6 网页文字录入:晓儿 |
浏览:174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