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的昆明,风云含悲、山水带泪。接回了杨丽坤,却又要送她远行,这是天地无法承受的悲伤,化为寒风,刺痛着云南人民对她的思念之心。
昨日上午,许多市民自发从市区乘车来到滇池之滨的金宝山艺术园林悼念杨丽坤。下午2时,杨丽坤落葬仪式在金宝山艺术园林正式开始。本报全体编委、杨丽坤的亲友、昆明知青联谊会、昆明市电影公司、上海市人民政府驻昆办事处以及500多名自发来为杨丽坤送行的群众,在礼仪队的引领下,用深情和鲜花,护送杨丽坤出殡。当杨丽坤的丈夫唐凤楼手捧骨灰走向墓地时,人们默默地或跟在后面或夹道而立。 杨丽坤墓地坐落在西山山麓,怀拥滇池,与杨丽坤的另一半骨灰安放地———上海九天陵园遥遥相望。唐凤楼捧着杨丽坤的骨灰来到墓前,那盛开的三色堇、红白相间的仙客来,还有象征着杨丽坤高洁品质的铁树、罗汉松、翠竹,表达了云南人民的一片深情。 下午2时30分,骨灰即将安放入墓。当哀乐回旋、全体默哀时,人们哭了,唐凤楼、杨丽坤的二姐、七哥、嫂子、同事,还有身着民族服饰的少女……一声声难抑的啜泣、一串串晶莹的泪珠。他们在为杨丽坤的悲怆命运哭泣,在为她的早逝哭泣,也为她如愿以偿回到云南流下欣慰的泪水。 由于本报的牵头与力促,云南终于接回了“阿诗玛”。云南日报副总编辑兼本报总编辑秦玉汉代表云南人民,向“回家”的杨丽坤致悼词(全文另发),向她表达云南人民对她的无穷无尽的思念与敬爱。秦玉汉庄重、匀速、饱含深情地朗诵着悼词,沉痛的语调,再一次催人泪下。几位杨丽坤的老朋友,从前在磨黑的老乡,已是老泪纵横。杨丽坤的丈夫唐凤楼先生面对云南人民的厚爱,感动地说:“丽坤悄悄离去,没带走任何东西。她对艺术的执着与为人的善良,铸就了她的悲剧人生。现在丽坤在云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回来了,在故土上安息,我代表丽坤的家属,向关心着她的云南人民表示感谢。” 纵是不舍,仍要别离。下午2时35分,刻有“云南女儿”字样的墓穴封顶,把揪心的悲痛留给了生者。人们涌上前来,呼唤着“小九”、“丽坤”,却再也见不到那个美丽的身影了,只有把一束束鲜花送到墓前。金宝山艺术园林的26位少女,手捧百合、白玫瑰、勿忘我、黄菊,代表云南各族人民,向我们心中的阿诗玛、金花,送上瓣瓣心香,送上祝福,送上哀思与怀念。 在随后召开的杨丽坤艺术成就座谈会上,云南日报副总编辑兼本报总编辑秦玉汉高度评价了杨丽坤及她对云南的贡献(全文另发)。各界人士纷纷赞誉杨丽坤的艺术成就和高尚品质。 |
浏览:142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