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吉少甫罗萍夫妇记念馆

圆梦“坐家出版社”------纪念父亲逝世五周年

晓蓉

  父亲晚年曾有几个愿望,其中一个是能拥有一间自己明亮宽敞的书房,将散摆各处的书统统集中其内;另一个是能与退休的儿女一起,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出几本自写、自编、自印的书。在二十多年前,这也许仅是个美好的愿望;但在他离世之时,已全部实现了。
  
  “试水”初获成功
   2003年,父亲的老友、前北京三联书店总经理范用,到上海来散心访友,在我家住了几天。那时,我家住房条件已大大改善,父亲有了一间完全属于他专用的书房,靠墙两排弟弟为他专做的书柜中,塞满了他研究出版史的参考书、工具书、出版人传记和中外名著;而且,这书房经弟弟的策划改造,还兼作了父亲专用的“机房”。老爸八十岁时,向儿子求教,学会了用笔录入在电脑上写作。之前,为了练好基本功,他兴冲冲地在电脑中写了近万字的《吉少甫学电脑日记》。为此,所在社区给了我家“学习型家庭”的嘉奖。老爸还获得上海市“健康老人”称号。
   范用叔叔生前是位著名出版家、编辑家、书籍装帧艺术家,他亲自策划编印过一批优秀图书。从十六岁在读书出版社当练习生起,他就常跑印刷厂,在排字车间看老师傅拣字、排版、改版。对一个个小小的铅字,父亲和范叔叔一样,有半个多世纪极其深厚的情感。
   可是用电子技术编印出版传统纸质书,范叔叔就有些陌生了,所以兴趣似乎不及父亲浓。但他是位京城有名的收藏家,对任何一本喜欢上的、有特点的出版物,都有种孩童般的好奇和珍爱,不管它们是用哪种手段编印的。
   有天,父亲在书房亲自为他演示怎样在电脑上写作。范叔叔两手迭放在竖起的手杖上,静静坐在一旁,神情有些茫然。不一会,他就站起来摇摇头说“看不懂,学不了。”他一眼瞄上了父亲书桌上几本纪念册。那是早几年,父亲首次“试水”,为纪念我去世的三叔,亲自担任主编,组织我家第一本用电脑自写、自编的文集。我们设计的封面下端,标着一行字:“坐家出版社”。自我幽默了一把。当时,家庭电脑自印出书刚处于萌芽阶段,市场上卖的扫描仪和激光打印机价格很昂贵,我家还没买;弟弟也没学会图文混排。后期工作是请朋友帮忙的。因为怕麻烦人家,只打印了一本母本,其余三十本都是复印的。我和先生在码齐书页后,用锥子扎了眼,又拿绵线装订好,以蓝绿色胶带包实了薄薄的书脊。显然,这纪念册,十分简朴,我们不好意思示人。不料,偏偏被范叔叔盯上了。他眼疾手快,拿起几册,粗粗一翻,就分出了优劣。他立马抽出那唯一的母本,毫不客气地说:“这本我要了!”我询问地望着父亲。父亲含笑回应说:“你范用开口要的东西,我能不给吗?”看得出,父亲其实特高兴,没准还有点得意呢。
   这是有原因的。
   记得1997年,我陪爸妈在京拜访范叔叔时,他曾一一向我们展示他的珍藏品。其中就有一本沈从文夫人张兆和一家自写、自编、自印的《水》杂志。几十年前,张家十个姐弟创办了这本月刊,写一家的真人真事,印数很少,只在家庭成员中分发,共出了二十五期。现在捧在范叔叔手中的《水》杂志,是复刊号的复印本,约两万字,只有20页。他喜欢得不得了,说这本家庭刊物“很有品位”,能复刊“乃本世纪一大奇迹”。他已提出作“长期订户”了。由此可见范叔叔的收藏瘾头和收藏眼光。
   我家这次“非全程操作”的“试水”,能引起范用这位收藏家的兴趣,使全家的信心倍增。父亲下了决心,要把自己的书房,变成一个地道的“造书坊”。他说,咱们中国从唐代起直到近现代,江南都有一些以家族为单位的书坊,采用的是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技术,印本则是外人拿来的书稿、译稿,或是画稿。如采用的是雕版印刷,一本厚书,往往要用两三年时间才能印完。书坊中的家人分工很细,有写工、刻工、印工和装背工等。很是辛劳。如用活字印刷,先得用大火化锡、化铜或化铅,在字模中浇铸出字。然后,从字盘里依次一个个拣出书稿内容所需的字,最后才能排成版。虽然也很麻烦,但进度却快多了。这种家庭书坊,早已被时代淘汰了。今天,我们家里人办“坐家出版社”,不是“复古”,而是要作一种新的尝试,就是从写作开始,就采用现代电子技术。而且,尽可能用这种技术完成整本书。
   我们要在自己家中作一本写自家的图文并茂的新书!
   老先生并非在做梦。
  
  全家再上一层楼
   “坐家出版社”正式开工之后,有段小插曲。在2006年上海书展上,我和老爸见到一台参展的进口快速数码印书机,只要输入电子版全部内容,按需要敲键,机器就会自动打印、制图、装订。仅七、八分钟,一本带着温热的三百页的漂亮成书就摆在眼前。我俩在这神奇的机器前驻足了老半天。父亲这位干了几十年的“老出版”看得惊呆了。他饶有兴趣地向讲解员问这问那,两眼放光,满面通红,兴奋异常。像是初恋时遇到可心的情人,相见恨晚,恋恋不舍。最后,我不得不对他耳语说:“老爸,你的书房没地方摆这机器啦!”我不断扯着他的衣角,好容易才拉他离开。老爸边走边说:“我们家是用不上了,但中国印刷业有了它,将来不得了啊!”
   再回过头来说我家作书的事吧。爸妈都不属社会名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想要出一本普通家史,不会轰动社会。自然,也不可能给出版社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这一点,在圈内工作多年的老爸再清楚不过了。再说,为了一本书,自费去买书号,至少500本起印不说,还得自办发行……这种事,我们干不来,老爸也不让我们去干。我家要编的书,只是在亲友圈中送送,不过印二、三十本,根本不需要如此烦心奔波。“自己动手,按需出书”,是唯一供我们选择的最简单、快捷、节俭的办法!要是在从前,不要说这样做硬件条件不具备,就是在头脑中,这种念头压根儿就不曾闪现!
   老妈罗萍是湖南浏阳人,罗家是个大家族,兄弟姐妹六人。我外公是位从黄埔军校毕业,经历过北伐战争的旧军人。抗战时期在大后方掌管军车,官至少将。他曾暗中协助中共地下党的女儿、女婿作过一些事,对和平解放青岛也有贡献。妈的家,有点像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杨立青的家,是国共一体的。不过,没那么多轰轰烈烈的故事。这样背景的家庭,加上湖南人刚烈的个性,其经历必然是波澜起伏的,会有欢乐,也会有更多的痛楚。老妈一生从事图书发行工作。五十年代搞书刊对外贸易,被她自己称为“工作的第一个春天”;改革开放前后,返聘到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工作,是她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最令她开心的,是她有生第一次亲身体验了当编辑的无比辛劳和充实,特别是参与为青年读者编一本《百科知识辞典》时。这之前,她一直充当父亲事业的“绿叶”,从未有过自己独立执笔编写的机会。我觉得她的一生很耐人寻味。有些故事家族后代少有人知。所以,一直鼓动老妈提笔记下来。
   我2000年退休回到上海后,常得闲陪老妈散步聊天。一有机会,就让她“答记者问”,用小录音机录下来。
  2001年,老妈终于下决心写她的自传体家史了。她给她健在的兄弟和侄子侄女们发了我们打印的约稿信,陆续征集到不少家史资料和老照片。我的两个舅舅详细写来了罗家由浏阳河畔一个小山村,迁移到长沙、贵阳、重庆、南京、青岛的经历。战争的烽火,流亡的坎坷,国共的摩擦,人生的起伏,事业的成就,余生的欢乐,以及晚年重返故乡“寻根”的感触……尽在其中。最珍贵的,是寄来了我外公外婆仅存的手迹。我的表姐弟们写来的材料,就有关于父母的更多细节了。其中还有后人写信说,由于住房政策改革了,他们终于圆了“家住海边”的梦,邀我妈去青岛旅游,好好拍一批“美人照”呢!这些原始资料,大大激发了妈的写作灵感。文化政策较前宽松,海峡两岸开始互动,连国民党老兵都来大陆寻亲了。她放下背了多年的“国民党将军后人”的思想包袱,很快拟就写作提纲,花了一个月,写完了第一章。
   老爸见状也来了劲,开始了吉家家族史的整理写作。在这之前,爸妈都分别到自己家乡作过“寻根之旅”。在以往,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他们很少自费旅游,作这样的“寻根”,也不曾有动力。
   令我们遗憾痛心的是,老妈写完第一章就突然病逝了。老爸担起了实现妻子遗愿的重任,他让我代妈续写各章。采取流水作业办法,一章章完成后面程序。
   我们的“坐家出版社”,在爸指挥下就此运转起来。爸亲自担任主编,负责策划统筹终审全书;我担任责编,负责文字编辑校对;我先生担任电脑录入改版;我女儿负责翻拍、扫描老照片;我弟弟负责照片修版、图文混排和封面封底电子版的设计。家中又添了翻拍、复印、扫描、打印各种设备。其中,为了提高印刷质量,弟弟买回一台激光打印机,把我从北京带回的那台旧喷墨打印机换了下来。他还专门借了套订书器具。
   爸的书房,四分之一成了“机房”,一部分书柜只好移到他的卧室去了。
   一家人齐心协力忙碌着。赶在妈87岁冥寿之前,我们终于在家装订完第一本署名“罗萍”的厚厚的《流水沧桑》样本。书是用B5打印纸双面印的,有近二百页,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我们掌握不好彩色打印,就请广告公司依弟弟设计好的电子版,全彩图像一次完成,并复了膜,作好封面和封底。装订则是我和先生在书房中完成的。
   新书样本看上去像模像样,一家人颇有成就感。
  我们将样书内文又复印几套,分别寄给年迈的舅舅和姨夫订正事实、修改补充。
   老爸毕竟是个“老出版”,在印制过程中,对我们每项程序的操作,要求很严格,连一个个细节都叮嘱到了。如书的内文第一页一定要空白;在“目录”之前,一定要有版权页,注明是“非卖品”、“内部资料”、“版权所有”,写明各程序的责任人以及印制时间;照片的位置要尽量与正文有关内容贴近,以增强阅读效果;每章正文后面最好要有个小尾花,以示结束,又可美化版面……等等。所有要求,都在电子版上一一落实。在初版和修订版操作过程中,他曾分章校改过无数遍。根据罗家亲友的校稿,及友人的建议,他又让我补充了几章,花了一段时间,他改动很多。要是从前在排版车间,会给拣字师傅添不少麻烦;可现在,无论老辈如何“折腾”,我们改起来都很容易,而且,马上就能把新校样交到老爸手中。我不止一次听到老爸高兴地念叨说:“真好,真是太方便啦!”
   2007年清明时分,我们将这本书的修订本印了二十册,赠给罗家的亲人和妈生前好友,作为敬献给妈的一份充满温暖亲情的厚礼。
  
  为老爸圆梦
   有了妈这本书的实际操作经验,爸又领着我们两代人编印吉家的家族史《吉光片羽集》。他设想的编书体例,是分为三段:上篇,“寻根问祖:我们从哪里来”;中篇,“吉乃森的儿女们”;下篇,“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叮嘱我,不管有多大困难,一定在下篇中,编入一个家族的五代年谱,和能够找到的老照片。
   父亲祖籍在扬州,也是个大家族。上海开埠后,我的爷爷从扬州移民到闸北,繁衍了五代人。爷爷是个不关心政治的银行职员,在淞沪战争前后,家境日艰。父亲为抗日救国弃学去延安未成,在大后方参加了革命。 自在邹韬奋先生创建的生活书店当练习生起,就与书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以后又有奉命去群益出版社,协助郭沫若作文化出版统战工作,和五十年代初协助叶圣陶先生出版中小学教科书的经历。故事也不少。如今,大江南北,国门内外,都有家族的成员。父亲曾这样形容过我们这个家族:“像是以扬州为中心的一个向周围扩散的涟漪,圈子越来越大,水波也荡得越来越远了。”家族成员中,除了搞新闻出版的,还有搞金融的,搞财务的,搞教育的,搞信息技术的,经商的,行医的,……国门打开后,几位80后、90后和00后相继去了国外学习、工作或定居。父亲说,自己作为家族成员中存世最年长的,有责任让后代知道,自己的根究竟在哪里,将来绝不能数典忘祖!
   可惜,他老人家2008年上半年审改完自己写的一篇《半生足迹与沉浮》之后,在10月去天国和妈团聚了,时年89岁。临行前,他再三交代,一定要按他的体例要求编完此书。还说:“要比你妈那本做得更像一本真正的书。”
   我和弟弟面对老爸留下的这个“工程”,特别是要编的五代年谱,感到真是“浩大”,不但摸不着头脑,简直不知从何下手!
   最后,还是数码时代的互联网为我们化解了难题。家族成员中的二三代大都会操作电脑。我们彼此用邮件往来数次,各家写的家庭经历和找到的照片的电子版,陆续汇总到上海。弟弟在网上从扬州志和有关研究资料中,还搜寻到一批有关父亲的族祖、晚清著名书画家吉亮工的照片、资料和书法条幅。这对我们了解祖辈、太祖辈,在感性认识上,有不小帮助。老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我们姐弟俩虽然都是七旬上下的老人了,可这时却像小孩子似的,为从网上搜到了“宝贝”,欢喜雀跃了好一阵子。
   经过沉下心来,查核纸质的历史典籍,再次到扬州瓜洲寻根,细阅父亲积累的家族资料,在叔叔姑姑们支持帮助下,我们终于在2010年编完了一个时间跨度120年的家族年谱.
  《吉光片羽集》和《流水沧桑》两本用电脑自编自排自印的书,每年清明都随我们去上海褔寿园扫墓。它们被郑重地放在爸妈墓碑前,寄托了我家三代人对两位老人的感佩和哀思。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老爸在生命谢幕前“梦想成真”的那种欣慰和愉悦。我们庆幸爸妈晚年能成为“跨世纪的老人”,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初步成果。我们的“坐家出版社”,能自主开张、运转,不仅得益于这个新时代的开放,而且还要感激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者王选教授,感谢为推进数码时代、普及信息技术贡献过力量的台前和幕后的所有热心人。他们不仅使印刷出版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步入“光和电”的时代,也引领千千万万家庭进入“地球村”,让我们这些普通人,能通过新科技的运用,沐浴他们创造智慧的灿烂之光;又通过社会资源的共享,感受在书林中自由漫步的快乐。
   一切都新鲜无比。
  
  
 浏览:106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3/10/9 21:27:2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晓蓉重安《余生拾穗集》编后(收藏于2018/12/22 22:04:33
吉重安父亲的书柜和他的书(收藏于2018/10/10 23:36:38
晓蓉爸的赠书(收藏于2018/10/10 23:29:07
晓蓉徐虹张霞为了韬奋的遗愿 ——“韬奋图书馆”七十年历史追踪(收藏于2016/4/5 23:48:59
晓蓉半个多世纪连缀起来的“老汤”印象(收藏于2016/3/11 15:16:52
晓蓉记忆之珠——送别曹健飞叔叔(收藏于2015/3/12 20:31:56
吉少甫不忘国耻:流亡与探索(收藏于2014/4/4 23:35:19
晓蓉[台湾自由行随笔](之二) 马场町凭吊三联烈士朱枫(收藏于2014/3/12 19:40:21
晓蓉[台湾自由行随笔](之一)在台北过春节(收藏于2014/3/12 19:34:14
吉重安【纪念父亲逝世五周年】父亲的书柜(收藏于2013/10/10 15:49:4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吉重安母亲十周年祭(访问7614次)
吉少甫、吉晓蓉徐光启译《几何原本》(访问6482次)
吉晓蓉吉重安爸爸在人生谢幕前(访问2956次)
罗萍《青春岁月》(访问2490次)
吉少甫、吉晓蓉明末七千部西书东来寻踪(访问2005次)
吉少甫《吉光片羽集》前言(摘要)(访问1872次)
陆潜难忘的校园岁月——忆吉少甫导师(访问1802次)
刘骏千吉少甫与教育图片出版社(访问1789次)
晓蓉记忆之珠——送别曹健飞叔叔(访问1702次)
王浣青浏阳河寻根记(摘录)(访问168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11/1 6:59:0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11/1 6:58:40
wangcengqi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8/10 14:41:04
唐恩明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4/10 16:24:11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3/25 10:18:0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