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少年行 - 英王陈玉成纪念馆
千秋家国梦

关于英王被擒不同记载的讨论

网友

  袁甲三奏4/20折1:余贼不过二三千名。。。。。。
  
  袁甲三4/20 折2:所剩不足二千人,器械抛弃净尽,窜至寿州城外环跪乞降,寿州城门已闭,未容入城。。。。。。苗沛霖心怀叵测,是否不致收纳,尚未可知。。。。。。
  
  袁甲三4/20折3:据称十九日该弁等同进寿州,苗练留守寿州之李万春已于两日前将伪英王陈玉成即陈四眼狗等七人诱令进城,余众安置城外,每日给饭养之,一面请示苗沛霖。十九日酉刻苗沛霖信,即将该逆等生擒,次日派船械送颖州之江口集苗练营盘,声言解赴胜保军营;贼党二千人在东门外住扎,均令薙发赴下蔡分散各队调用。。。。。。狗逆就获时,多隆阿亦专弁进程谕令拿获该逆等解营讯办,该练回复已解胜营。。。。。。该练之事,系胜保一力主持,所言解赴胜保军营尚属可信。。。。。。(剩下是建议让胜保命苗把收的二千人交出来意并正法,毋令一名漏)
  
  袁甲三4/22折:声称琳天燕余定安久住寿州,与太平军时通消息,现因太平军势穷而薙发归顺苗,又有信茂林业是勾结太平军之人,要求将此二人正法。
  
  胜保4/23折:正在打仗,听说庐州快合围了,料陈玉成必突围,“迭获伪函均称意欲窜踞寿州,勾结皖豫各贼以图北犯,屡获奸细供词,俱与伪信大略相同”,于是命苗沛霖设计伏兵,不准其占领寿州或假道而行。苗沛霖接到命令后因为事关重大,就派苗景开去相机行事,陈玉成果然在十七日带三四千人到东津渡,苗景开知道后就去找之前投降的余定安,由余开门迎接,使之不疑。陈玉成开始毫不怀疑,带二三千人“袒怀入城”,苗景开等“俟其进城”,就撤了吊桥,“余众阻隔城外”,愈陈玉成见城内民练和余定安都薙了发,起了警惕,想出城,于是突起拘执,随行将领及“亲信伪官”二十余人同时就擒,苗景开于是向城外招降,三四千人“同声响应,求为乞恩免死”,胜保十九日接来禀报,就派人去苗的行营提人,二十三日抵达颖州军营。陈玉成部下除格杀者挖,剩二千人准其薙发投诚。。。。。。
  
  4/26上谕1:“环跪寿州城外乞降之贼狗逆是否在内,粤匪余定安是否尚在寿州,不容败匪入城者系属何人”,命多隆阿,李续宜查清楚,如果苗沛霖和陈玉成勾结,就把它平了,前线可以一边驰奏一边进兵,不用等朝廷的照准。。。。。。
  
  4/26上谕2:听说陈玉成到了寿州进不了城,命饬令各路截剿并勒令苗沛霖严密布置以求尽歼。。。。。。
  
  4/27上谕3:令胜保命苗立刻交人,余定安,信茂林和陈玉成一并正法。如果苗沛霖不是叛逆,岂容收留逆党?勒令马上把余部二千人交出正法,以明心迹。另外命令胜保接收陈玉成后就地正法,传首李续宜、多隆阿、袁甲三等以明真伪。
  
  4/27胜保折:始则云必须亲笔之书,继则云尚须斟酌,盖其心犹向粤逆也。。。。。。湘军争功太甚,对苗沛霖无理攻击,说苗之前在寿州收纳良马妇女什么的,照这么说湘军屡次克城,所获良马、妇女又“将消归何有耶?”好像就准湘军获胜,别人就不准似的。比如这次庐州城破,陈玉成亲口供词说攻破北面官营三座,而湘军先说陈玉成已经被杀,又说追剿得只剩数百人,手无器械潜逃,而寿州百姓有口皆碑,陈玉成实有三四千悍贼到东津度,马匹旗械俱全,连陈玉成家属都随行到了。。。。。。
  
  4/28上谕1:给胜保:苗霈林功劳不小,但之前一再反复天下共知,向来他这次立功只是为了表明心迹,重在名节,不在官阶,所以为了让别人心服就先不给他官当了,也算是为了保全他。陈玉成押送京师路途遥远,如果还没启程就照昨天的上谕办理,如果启程未远就追回来照办,如果走的远了,就押到僧格林沁那儿处决。
  
  4/28上谕2:给僧:已经让胜保把陈玉成就地处决,如果已经上路了,就由你派人把人提过去再正法。
  
  
  书陈玉成苗沛霖二贼伏诛事:
  
  “既去庐州,多公以劲骑蹂其后,胁从败散略尽,惟余亲兵三千人。沛霖出城迎玉成,执礼甚恭,见其亲兵皆百战精锐,欲夺有之。乃绐玉成驻众城外,仅以百亲人入城。沛霖分兵防守诸门;多具酒食,阴令部卒引玉成从者入帐酣饮,而以盛馔飨玉成,伏兵齐起,遂凛之,送胜保军中。胜保欲降之,不屈;因述胜保败状以为诮。槛送京师,行至延律,有诏磔死。玉成既死,亲兵三千皆降于沛霖,为致死力。沛霖以是益横。”
  
  
  啁啾漫记
  
  “及被挚,坐舟中,所部三千人伏河畔痛哭。玉成命左右启篷面之,流涕曰:“公等皆去,二十年后可相见也。”三千人者皆大哭失声。死后二年,其旧部某卒刺杀沛霖于蒙城壕上,以复玉成仇。
  
  
  被掳纪略:
  
  苗景开出城十里迎接,让三千人驻城外,给英王安排华丽的宫殿,苗沛霖未敢露面,到晚饭,苗景开戴着蓝顶花翎出来行礼,说“祈英王同享大清洪福”,,祈愿与英王同享。”陈玉成愤然指骂道:““你叔真是无赖小人!墙头一棵草,风吹二面倒;龙胜帮龙,虎胜帮虎。将来连一贼名也落不着。本总裁只可杀,不可辱。势已如此,看你如何发落。”所部想要动手,英王说,可以不必。胜保上奏生擒英王,押送京师,走到延津,僧王作住正法,胜保极想解京,但僧王说押到北京必定大伤国体,所以胜保很不忿。
  
  又:此书提到英王在庐州攻破湘军营垒2座(胜保说是3座,湘军根本没提),部下私下议论认为是为了撤军做准备。
    
  
  《湘军志》《曾军后编》:
  
  陈玉成出奔寿州,将向苗沛霖请援。苗沛霖听说陈玉成战败,恐怕他抢夺了自己的兵力,又怕多隆阿吞并自己,就想抓住陈玉成邀功。陈玉成到达寿州后,屯军肥水南岸,苗沛霖假装有病,让他的部将前去迎接,并准备酒菜犒劳陈玉成三千将士。陈玉成入城后,就关闭城门,挡住了士兵。陈玉成起初并不怀疑,等到进入厅堂,看见茶几上放着镣铐,才恍然大悟,大声怒骂:“苗沛霖真是反复小人,我死后,就轮到你死了,你这不是自己急着找死吗?”于是,苗沛霖就擒拿了陈玉成和他的二十名随从。
  
  
  4/27上谕3应为上谕1 --镝非
  镝非何不将“啁啾漫记”有关英王那部分全文贴出? --紫玉成烟
  啁啾漫记◎陈玉成遗事
  清•佚名
  
  故老言英王陈玉成用兵如神,往来飘忽,如健鹰搏空,一瞬千里,敌莫测其所至。其识略实为诸王冠,每临阵横槊马上,览山川脉络,举鞭示部将于某所设疑,某所诱故,某所设伏。及胜,卒如其言。或问其故,则亦不能尽道也。倘所谓天授者欤?性忌恶如仇,与洪仁达有隙,而沈桂者,洪秀全之宠臣也,权势炙手可热,幸进者纷集其门。玉成贻书诤之,桂恨刺骨,与仁达谮之于秀全,秀全数谴责之,玉成恒忽忽不乐。安庆之陷,秀全手诏让之曰:“不复此城,毋相见也。”玉成捧诏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左右闻之者皆流涕。未几,卢州继失,益惮秀全不敢东,故败。其受苗沛霖之绐也,拔刀欲自刎,不获,顾沛霖大骂曰:“骏奴反覆,我死行及若,何哉?”沛霖于是囚之,之颍
  州,献胜保。胜保命冯沂说之降,语次及秀全将覆亡事,玉成仰天笑曰:“某起匹夫,拜王爵,手提百万军。纵横数千里,乃且为降卤哉?且国之存亡,天也,岂一二人留去所能决哉?”不听。沂以其言闻胜保,胜保自鞫之,高坐军帐,盛威仪,诸囚皆俯伏震栗,莫敢抑视。玉成独昂然入,坚植不拜。胜保叱之,玉成厉声曰:“某生不知拜跪为何事,而乃欲以若所习者污我耶?”胜保复问生平所遇,谁善用兵者,玉成笑曰:“李续宾尚不足当吾鞭之一击,况余子哉?”胜保大惭,命左右拥之去,不复见。越数日,槛送京师,至延津,诏磔死。颜色不变,屹立受刑,肉尽而尸不仆。其妻某氏,亦不屈,殉焉。论者谓秀全不忌玉成,则玉成虽败,犹可渡江而东,卷土重来,以图恢复,断不致西奔寿州,以就死也。而卒自坏其长城,以速灭亡,佞人之肉,可足食哉!玉成与秀成善,秀成好以恩
  信结民心,玉成则壹恣权略,尝曰:“忠王所为,此天下大定事也。今海内纷纷,日相攻杀,且欲事煦仁孑义为哉?”及被絷,坐舟中,所部三千人伏河畔痛哭。玉成命左右启篷,面之,流涕曰:“公等皆去,二十年可相见也。”三千人者皆大哭失声。死后二年,其旧将某卒刺杀沛霖于蒙城壕上,以复玉成仇。
  
  
  问问大家看法 --镝非
  1 苗沛霖是什么时候决定擒献英王的?
  2 英王是入城即被捕还是过了2天?
  
  
  卑职就知道帮主您是天底下最讲义气的帮主~~ --zi
  
  不过俺还是糊里糊涂的(一向如此,属于全部线索都摆在眼前也不开窍那种奇才。记得初中时有一道几何题俺同桌给俺讲了5遍,俺还是气焰万丈地揪着人家领子大叫:那OA为甚麽等于OB???!!!!他惊恐的回答:因为,因为那是圆的两条半径~~)
  
  “擒献”应该是一早就有意的,早在1861年他与胜保通信中就提起过(妈的!)时太平军在皖省势力日下,他当有“立功”后与清廷交易由他控制两淮的一厢情愿的设想。这一次是真的动手干了,决定献也是早决定了。至于朝廷反应那麽剧烈,是由于苗此前过于反复,所以对他这次的行动的目的不太吃得准,所以严令他交人。(没看懂题,您是让我答这些吗?)
  
  按袁甲三奏,是公历5月15日入寿州,2日后(17日)被执(苗沛霖遥控发令?这段原文没看懂),次日(18日)送颖州(捻军欲劫囚车即在此时),与《被掳纪略》中“第三日,将英王送与胜保”吻合(手边没书,是“第三日”吧?)胜保说的“突起拘执”,也许是为了苗渲染邀功,较不可信。胜保挨骂应该也在18日左右。(所以他5月25日奏折说“始云”——“继则云”——“盖”那一大堆瞎话估计是折腾了七八天劝降无效后的绝望的汪汪叫)
  
  我从小一沾数就晕,可能算错啦:)
  
  
  您给改作业吧 –zi
  俺知道,给俺改作业是天底下最令人痛苦的事儿~~~
  
  
  我正寻思哪里能看到《清穆宗实录》呢~~~ --紫玉成烟
  镝非果然厉害,找到这些资料很不容易吧。不知道有没有那道上谕“传首楚皖各军营,以彰国法”的全文:(
  问一下,见上谕所示,那么最后英王到底是在胜保军营遇难的,还是在僧格林沁的军营?
  
  寄谕胜保无庸将陈玉成槛送京师著即正法传首楚皖各营 --心 儿
  议政王、军机大臣字寄钦差大臣、兵部尚书衔、兵部左侍郎胜。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奉上谕:
  
  昨据袁甲三奏,苗练生擒逆首陈玉成解赴胜保军营,当即谕令胜保,一俟狗逆解到即行凌迟处死,传首李续宜、多隆阿、袁甲三等皖楚各营矣。本日胜保奏,密饬苗沛霖设伏寿州,生擒首逆,槛送京师,并苗练进攻江口集接仗情形。各摺片。业经明降谕旨,先将苗沛霖之罪开释,并将折内拟保各员照请分别叙奖矣。至苗沛霖神经擒渠,功原足录,而其从前屡经反覆罪状,天下咸共闻知。苗沛霖前此总以不得表明心迹为憾,可见其所重在名节,不在官阶,此次仅释其罪,不遽复其官,乃所以平众人之心,亦正以为保全苗沛霖计也。前经叠谕该大臣饬令苗沛霖,务将张落刑巨(上敦下心)歼擒。但粤匪现扰秦中,张逆被剿穷蹙,或由豫省西竄入秦,更虞勾结为患,胜保尤应兼顾,总宜令该练就地将雉河集巨股歼除,并将张落刑、余定安、信茂林一并擒献,必当立予恩施,复其官职,以示朝廷赏罚之公。至此次苗沛霖之效力,皆有慑服该大臣所致。即著传知该练奋勉图功,以期叠膺懋赏,朝廷用人行政,自有次第权衡,要使天下翕然心折,非故靳此区区官秩,谅该大臣亦必能仰体此意,牢笼驱策,使之尽力也。陈玉成为贼中巨寇,此次生擒,实足大快人心。惟槛送京师深恐沿途防范匪易,如未押解启程,著胜保即遵昨寄谕旨办理,著即毋庸传首至京;若业已启程而行尚未远,著即派员追回遵办。倘前谕寄到,已将该逆槛送就道,距该大臣军营已远,及飞饬解赴僧格林沁或郑元善或吴棠军营,遵旨会同该大臣委员办理,仍传首楚皖北各军营,以彰国法。本日业经谕令僧格林沁等遵照办理矣。又据谭廷襄奏,南捻复行北竄,现已扰及流通集,系曹考地面,查有道员陈显彝曾任馆陶,于地方情形熟悉,且晓戎机,现在胜保军营,请饬令赴东省馆陶一带办理防务,等语。著胜保即饬该员迅赴东省,毋稍延误。将此由六百里加紧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英王就义的地方,好像不是僧营吧? --镝非
  郑元善折:“。。。。。。飞饬胜保原派押解之洪贞谦,博崇武暨豫省护送委员,无论行抵何处,如已距僧格林沁军营较远,立即钦遵谕旨,将该逆就地凌迟处死。。。。。。兹据洪贞谦等禀报,该司等由豫省启程北渡后行抵延津地方,钦奉前因,当即会督率文武委员及地方官员于五月初八日将该逆陈玉成即在延津县之西教场地面凌迟处死。。。。。。”
  
  之前上谕说“如委员等行走路途距僧格林沁军营较远,即著郑元善、吴棠一并探明就近迎提,督同胜保委员将该逆就地凌迟处死。。。。。。”与郑元善的折子对照,应该是因为照此办理的,所以应该没进过僧营,不然就论不着他插手过问了。
  
  
  我怎麽总是发昏呢:( --zi
  豫省启程北渡后行抵延津地方~~
  想起那段关于黄河的文字。
  
  
  谢谢镝非~~~ --紫玉成烟
  地方上执行总比军营里好一点点,兵匪为报往日战败之仇,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
  (无妄之猜想,也许比九十九步与百步之差还小)
  
 浏览:160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6/6/16 13:59:3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寒山小说:伤心岂独息夫人(收藏于2010/3/30 11:18:08
银钩回来了长发帅哥VS长发帅哥 太平天国诸将VS圣斗士(收藏于2006/7/4 9:28:28
紫玉成烟前往延津亲见英王墓的经过(十年前的手记)(收藏于2006/6/16 14:43:44
紫玉成烟转帖网友紫玉成烟的纪念文章——我的情感经历(收藏于2006/6/16 14:42:08
苍耳英王府内外(收藏于2006/6/16 14:38:01
网友关于李晴《血雨黯天京》中翼王、英王和傅善祥相关情节的讨论(收藏于2006/6/16 14:36:23
寒山小说片段:故人(收藏于2006/6/16 14:32:50
寒山小说片段:残霞(收藏于2006/6/16 14:32:08
寒山仿《宋江等三十六人赞》写天国人物(收藏于2006/6/16 14:30:50
网友关于太平天国博物馆藏戴邦敦绘天国人物画像的讨论(收藏于2006/6/16 14:25:5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王大球张乐行传略(附杜金蝉传略)(访问23768次)
雍容“陈玉成妻歌”及讨论(访问15818次)
贺永龙 等洪门少帅:陈玉成(十二) 天国去了一半:陈玉成之死(访问10598次)
江地论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关系(访问9073次)
镝非给文艺作品中的英王陈玉成排名(2) 中乘人物(访问5909次)
镝非给文艺作品中的英王陈玉成排名(1) 上乘人物(访问5591次)
紫玉成烟前往延津亲见英王墓的经过(十年前的手记)(访问5278次)
镝非给文艺作品中的英王陈玉成排名(序)(访问4947次)
资料争论4(访问4386次)
盛巽昌太平天国诸王封爵考论(访问4197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2/10/19 9:06:2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3/27 16:55:0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11/26 17:33:51
月圆灿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9/19 19:49:59
月圆灿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9/19 4:24:2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