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汉英雄
21757号馆文选__网友杂论及菲菲新文化评论文选

【中华外的启示】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美] E.A.罗斯 菲菲/摘

  【菲菲曰】原文摘自《变化中的中国人》(The Changing Chinese),该书初版于一九一一年,作者为大学教授社会学家。书中记录了清末辛亥革命前在中国的见闻,写下了对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思考,菲菲读后颇有启发,摘录了其中精彩或独特的观点,并加以点评。本文标题选用了原书第三篇的标题。
  
    那些历史较短的新兴民族对于外界事物的刺激往往会作出敏锐的反应。根据它们的经历,人们可以判断出这些民族前进的内在动力,并能预测其发展趋势。它们往往不能约束自己内在的冲动,经过一段因冲动而引起的混乱后,才能找到明确的前进目标。而那些历史悠久、经历复杂的民族却不同,它们不像新兴民族那样冲动,它们不仅能够有效地把握自己前进的步伐,而且能够将推动历史前进的各种因素融汇贯通,形成稳定的信仰和思想。所以决定这些民族行为的关键不是那些模糊不定的观念,而是它们的思想和信仰。也可以说,这些民族的发展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仅仅靠着一时的冲动。它们把来自各方面的刺激融化为民族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便是民族历史发展的推动力。这些民族的人们决不会轻率地作出某种决定,并鲁莽地将这种决定付诸实施。一般说来,在作出决定之前,他们总要听取正反两方面的意见,然后将决定付诸实施。他们的激情是持久的、稳定的,如同能够熔化钢铁的熊熊烈焰,而不像谷草那样易燃易灭。它们总是按部就班地做事,而不是意气用事。他们的品行始终如一,既稳健又有连续性。渐渐地,这种稳定而可靠的品行成为人们在复杂社会组织以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行为规范。
    我们认为盎格鲁-撒克逊人属于那种具有稳定而可靠的品行的人,而且觉得这种品行弥补了我们民族因以下方面的不足所带来的缺憾,即缺乏灵活多变的情感,处事不够圆滑,以及缺乏对美好事物敏锐的感觉等,在这些方面,南欧人恰恰与我们相反。与盎格鲁-撒克逊人一样,中国人也属于那种具有稳重而可靠品德的人。他们决不会做出任何暴烈的事情。他们不仅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而且懂得等待任何时机,他们的处事决不忽冷忽热,尽管他们懒于行动,然而一旦行动起来,则有不可遏制的动力;尽管他们不会轻易作出许诺,决不食言。尽管他们固执己见,但在确凿的事实面前,他们总能改变已有的看法。
  【菲菲曰】说中国人决不忽冷忽热,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有些过誉了吧?想想大跃进、文革的荒唐、狂热、完全丧失理智,唉。当然喽,本世纪初来中国的罗斯是不可能看见这些事的。千百年来,以道德立国的中华和以法制立国的西方,差异可很大很大呀。菲菲觉得自己的民族还是属于感性的多一点点,理性的少一点点。除此之外,作者别的分析菲菲基本赞同。
  
    中国人的保守性与落后民族的保守性不同,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外在表现。它所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对未知事物以及新生事物的害怕与恐惧,也不在于对当今社会中的那些思想体系宗教般的依附,它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假如中国人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的行为肯定会作出相应的变化。假如用一种新的哲学武装中国人的头脑,这种哲学必须使他们怀疑过去,同时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肯定会像今天的德国人那样不断地取得进步。
  【菲菲曰】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莫过于改变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了,菲菲们比菲菲们的先辈改变了多少呢?虽说不算少但还不够吧?怀疑过去的人不少,可惜菲菲觉得不知该怀疑过去什么的人多多。怀念过去的人不少,可惜菲菲觉得不知该怀念过去什么的人多多。菲菲自己也是个既怀疑又怀念的矛盾不统一体呀。
  
    马丁博士在中国已工作了六十个年头,可以说是传教士中的一名老将,他认为中国人在中华文明未成熟时期所具有的很强的创造力,在现代的中国人身上已几乎看不到。这种创造力的泯灭是因为难以记忆的语言耗尽了中国人的智慧,或者说,科举制度形成的填鸭式的教育体制窒碍了人们创造力的发挥。我们的看法与此不同,我们认为,当代中国人的智慧所以没有得到发挥是由中国人的社会意识决定的,而不是教育体制所造成的。事实上,许多世纪以来,中国人形成了一种较稳定保守的心理,他们很难接受那些变革社会的思想。中国人认为,只有古代的圣人才有无穷的智慧,现代人无法与他们相比。所以,期望现在的中国人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量是不可能的。现在的思想家在提出自己的新的想法之前,已屈服于周围的保守观念所带来的沉重压力,致使他们失去了提出新观点的勇气。总之,当今的社会已经变得异常沉闷,令人感到压抑,缺乏中华民族早期发展阶段那种蓬勃的朝气,那时,中国人发明了火药、活字印刷、纸币、瓷器、指南针、多舱船以及出租车,所有这些都是当时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和创造力的表现。
  【菲菲曰】马丁博士和罗斯教授的观点好象都有可取之处嘛,二合一吧。
  
    如今,中国人的思想明显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这不是由于社会发展造成的,而是因为他们囿于某些宗教般的信条之中。这些信条不断扩大它们的影响,直到最近,才遇到了与之抗衡的思想体系。在此之前,这些信条从未遇到过势均力敌的对手。中国文化不断向外传播,整个东亚被纳入它的影响之下。天主教曾一度在中国兴起,但很快沉寂下去;开封府的犹太人丢弃了自己的语言和宗教,除相貌方面保持本民族的特征外,其它方面与中国人毫无二致;统治中国的满洲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学。有人曾形象地说:“中国是大海,它能使流入其中的每一件东西都带上咸味。”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发现自己处于一种世界文化的中心位置上。或许从今五个世纪之后,我们的后代也会有中国人的这种感受,他们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巨大的文化体系的中心,如同太阳系的中心一样。
  【菲菲曰】啊,那些让中国人至今骄傲的处于人类太阳系中心的朝代,你已经成为永远的历史了吗?希冀未来并不遥远的日子,巨阳中华光辉重现!
  
    假如有人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中国人崇高的思想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方面的不足看作是黄种人不够完美的证据,这是草率而鲁莽的。中国文化正处于一个解体的过程中,随着旧文化和人们集体观念的消失,许许多多能力很强的人将涌现出来,并会取得相当高的个人成就。
    有些工程学方面的专家说,在未来的20或40年内,中国的年轻人与西方的年轻人如果接受并完成同等水平的工程学方面的学业的话,被中国高薪聘用从事工程和技术方面工作的白人专家将丢掉他们的工作。现在,一些精明的上海人正开始涉足这些白人所从事的事业。我听说,他们进步很快,在银行业、海上交通、棉花交易以及其他部门中,中国人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部门过去多由外国人垄断,并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我曾就下面的问题问过四十三位对中国人的思想有较准确认识的人,这些人中包括教师、传教士、外交人员。问题是:“你认为中国人的智力与西方人的智力相同吗?”除五人外,都作了肯定回答。其中一名汉学家的评论使我感到异常震惊,这位学者曾任过传教士、大学校长、使馆顾问,有着复杂的阅历和丰富的经验,他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中国已有二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历,我们渐渐认识到黄种人才是正常的人,而白种人只不过是畸形发展的动物而已。”
    据说,许多长期驻中国的领事官员大部分同意中国人看问题的方法,而不同意西方人的观点。他们似乎渐渐地被中国文明同化了。在那些有修养的中国人身上,他们看到了这样的优点:中国人看问题的方法较西方人的方法更全面,中国人有着更宽阔的心胸,他们镇静而达观的忍耐力往往使那些热切而鲁莽的西方人感到无地自容。
  【菲菲曰】对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中国人自己也从来都没有不自信过哟。
  
    假如中国人有幸经历一个持续、稳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而且这一阶段不至被任何历史的反动、外族统治及内乱所打断,至多需要两代人的时间,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就会与美国平民的生活水平不相上下。
  【菲菲曰】西人的一代应为三十年吧?两代就是六十年,罗斯预言至多到七十年代,中美生活水平就应不相上下了,可是到九十年代也没实现。其中缘故真是一言难尽,其中教训真是无比惨痛呀!
  
    整体看来,中国农业、工业的规模很大,但目前农业还是效益较低下的小农业,工业也只是以小型的手工业为主。中国的商人对于如何经营大型企业知之甚少,也没有经营股份公司的经验。尽管商人和银行家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但他们还不具有股份制公司中商人们应具有的道德,所以,在中国普遍存在着商人互不信任的现象。
  【菲菲曰】现在恐怕也还存在吧?
  
    在我们西方国家,个人很早就从家庭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自由分子在社会四处闯荡。而在中国,家庭则有着重要的意义,帮助自己的亲人被视为个人最重要的义务,即使这种帮助是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裙带关系这一对社会极其有害的病魔很快地缠住了新兴的工矿企业。在经营方面中国企业低下的效率、财富的无端浪费是令人痛心的。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计后果是中国人的普遍心理。所以中国工业化的步伐不可能像许多西方人所预料的那样神速,也不可能像所预料的在短期内取得巨大的成就。外国人的嫉妒,资金的匮乏,劳动者的无知,官吏的勒索、贪污,裙带关系,没有专家,经营管理效能低下等等将长期阻碍着中国工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着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济于事。所以,我们这一代、我们的下一代都不必为中国工业的发展会对西方造成威胁而担心,这是我们的孙子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在本世纪的后半叶,中国人的经济观念将开始形成,并会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政治形势。
  【菲菲曰】不幸言中。
  
    在中国,一般人还没有形成一种维护那些不应分配的公共利益的观念。国家一直是贡品的征收者,而不是大众福利的保护者。所以团体利益为个人利益而牺牲,公共利益为地方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今天活着的人的利益而牺牲。
    中国人认为,私人权利具有某种区别他人、确定自己地位的特点,每个人都对私人权利抱有理想和同情;公共权利则相反,根本不具体化,任何时候都得不到同情。如果有人在他房前搞一个很大的戏班表演,晚上锣声和唱腔交杂在一起,他的邻居是不会抗议的,因为完全是他私人的事。
  【菲菲曰】真是一针见血!罗斯指出的这些到今天好象也没有彻底改观呢。
  
    中国绅士的指甲很长,以此证明他们不是苦力,因此我们对中国年轻人蔑视任何带有体力劳动的表示并不吃惊。
    中国世世代代都受到世人的格言所规范。学究和书呆子、戴眼镜者和隐士主要地以道德力量统治人民。由于他们长时期地从事伦理道德的研究与发展,自然瞧不起体力劳动,因而虚弱成为这些知识分子的附属品。这种知识分子的虚弱在积极好战的脉搏跳动中像一块湿毛毯一样,阻止了民族的雄劲力。由于同样的原因,中国人不会剪去指甲,锻炼强健的肌肉,除非他们有了新思想。
    道德格言看起来可以训练人的性格,因而中国人不断听到格言的教训。背诵几条圣人高尚的教条好象就会培养廉俭奉公的官员,故而这些古典格言就成为训练政府官员的基础,导致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专业技能。皇帝意味深长的责备好象能查出腐败、制止腐败,因而忠告性的诏令源源不断地出笼。当然格言永远不能改变官员的本性,因为它们提供不出正确行为的动机。
  【菲菲曰】依法治国,方是强国之路。
  
    这里我们提出一个在改变中国旧基础时会产生的重大问题:明天的道德从哪里来?在反对强调伦理道德的旧式教育的运动中,出现了一种忽视道德指引的趋势。现在中国人追求的是富强,认为西方的富强依赖于立竿见影的科学,因而学生们都向往科学。但是他们忽视了西方潜在的道德基础,他们会发展出一种自私的物质性因素,这将给中国带来的是灾害而不是富强。
  【菲菲曰】谢谢忠告。中华需要道德重建,不过罗斯先生休想我们全盘“美”化哟。
  
  (公茂虹、张皓译,菲菲摘评于九九年十月九日并上传个人主页,2005-12-20上传千秋汉英雄馆)
  
 浏览:142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12/20 16:45:3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兵力变化情况(收藏于2009/8/3 8:32:15
蒋介石蒋介石1945年9月4日《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收藏于2009/6/28 23:42:35
蒋介石蒋介石1945年8月15日的《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收藏于2009/6/28 23:40:20
胡主席胡主席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收藏于2009/6/28 23:36:25
feifei就李陵问题给网友的回复(收藏于2009/5/6 8:42:55
feifei西方人眼中的明人形象(收藏于2009/2/15 19:11:59
feifei西方人眼中的明人服饰(收藏于2009/2/15 19:10:16
feifei聊聊《赤壁》中的红颜祸水&草船借箭(收藏于2009/1/11 9:02:13
feifei【大清笑谈】提笼架鸟-坐轿出征-寅虎制英夷-发现开花炮弹(收藏于2008/12/29 8:29:26
feifei有感于葡萄牙人克路士所记明嘉靖时中国人的生活(2)(收藏于2008/12/15 8:22:4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feifei汉朝的地图比清朝的地图还准确?(访问18179次)
聆风、菲菲、票姚校尉、刘汉武、唢呐关于霍去病年龄及是否受汉武帝偏爱等问题的讨论整理(访问14432次)
聆风、菲菲、票姚校尉围绕卫青与平阳公主年龄的讨论(访问13067次)
feifei敦煌前的敦煌——汉代画像石拓片(访问6959次)
feifei景山-崇祯-明清之交(附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碑文)(访问6956次)
feifei评随笔《刘邦的名言》(访问6853次)
feifei对《司马迁之死》及相关评论的一些看法(二)从李陵事件说开去(访问5550次)
菲菲、聆风、票姚校尉讨论霍去病河西之战杀俘与否及其性格(一)(访问5341次)
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兵力变化情况(访问5297次)
菲菲等评专家对《汉武大帝》的评论(二)(访问415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4 18:38:55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2/23 20:49:37
方法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7/24 10:44:5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1/4 21:41:5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1/9 22:53:0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