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少年行 - 英王陈玉成纪念馆
千秋家国梦

李秀成自述 六 尽忠

李秀成

  六 尽忠
  
  自此之后,京之事日变一不同。城外九帅之兵,日日逼紧,城内格外惊慌,守营守城,无人可用。凡是城外有文通者,何人扑〈拾〉到,不报到天王处,私开敌人之文者,抄斩全家。自九帅兵近城边时,天王即早降严诏,阖城不敢违逆,(若)不遵天王旨命,私开敌人之文、通奸引诱,有人报信者,官封王位,之〈知〉情不报,与奸同罪,命王次兄拿获桩砂、剥皮法治,而何人不畏死乎!后松王陈得〈德〉风通于东(门)外萧军门处,慰王朱逃〈兆〉英二人通来九帅这边。斯时之事,朱兆英、陈德风并未与我言明,后其事泄漏,被王长兄洪仁发锁拿松王陈得〈德〉风。该与我想〈相〉好,其有母七十余旬<岁>,前来求我,当即出计保之,代用去银一千八百
  余,然后保陈德风之命。陈德风通清朝这边,言〈然〉后事作不成,其命尚不能保。此有心献门投降者,此之来由也。
  
  此事此〈已〉过未久,有我妻舅宋永祺来在九帅营下,云同九帅部下司〈师〉爷谈及,劝我来降等(语)。其有兄弟,我不知其何名,在中堂辖下戴蓝顶子,可保于我。宋永祺所云此人我未见过,未悉其人,未见过其面,(是)以未敢定言。此人闻在泰州,未知真叚〈假〉。至宋永祺由九帅之营回转京内,(来)往十日有余,同郭老四同事。郭老四南京人。宋永祺与我谈及,云有此事,未见有九帅之文,其云不故〈过〉与九帅司〈师〉爷谈及,未有实情等语。此人好还〈玩〉饮酒,是夜(与)我谈及多言,次日与朋友饮酒太多,与人多语,即与陈德风谈及,云与忠王所言如此如此。陈德风半信半疑,行文前来问我,能有此事否。此日在我府会议粮务,补王莫仕葵〈暌〉、章王林绍璋、顺王李春发、王长兄长子洪和元、次子利元、干王长子洪葵元在我府内会议,正逢松王陈德风递到此文,本城文到,何人而有防内有私者乎?莫仕葵〈暌〉顺手将此文扯开一看,见此情由,各人在此,并踊来视,内言:"问忠王真有此心否?"此时莫仕葵〈暌〉在此,问我曰:"尔调宋永祺到场,我问来情,我为天王刑部,今有此事,尔即调尔妻舅宋永祺到场与我讯问,不然,我亦要先行启奏,尔做忠王,恐有不便"等情。后不得已,宋永祺又不能逃,莫仕葵〈暌〉发动人马在我府等候。此日夜宋永祺正到我府,与我家弟叙及此事,莫仕葵〈暌〉将其拿获,后又将郭老四并获。此时惹出大事,合城惊乱。我平日幸得军民之心,不然,误我全家久矣。朝臣其有忌意,不敢强为究我之罪也。后将宋永祺押入囚内,欲正其法。我与其亲戚之情,不能舍绝,然后将艮〈银〉用与莫仕葵〈暌〉,而后宽刑,不治其罪,奏旨轻办。此事连及我身,幸合朝人人与我情厚,不然,合家性命不到今日之亡。
  
  自此之后,四时有人防备,恐我变心。此时大概三月将尾、四月将初之候,斯时我在东门城上。天王斯时已病甚重,四月廿一日(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九日,1864年6月3日)而故。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也,是以四月廿一日而亡。那时天王又死,九帅军逼甚严,实而无法。后天王长子洪有福登基,以安合朝人心。天王之病,因食咁〈甜〉露病起,又不肯食药方,故而死也,亦是其无福处,害死庶民。自{糹力}〈幼〉主登基之后,军又无粮,兵又自乱。九帅(沿)城开垅甚多,自东门而至北门,一路开垅甚多,不能处处防敌也。神策门连被放倒两回,实难防备。主又{糹力}〈幼〉小,提政无决断之才人。外曾帅之兵,日夕逼近城边,合城文武,无计可施。
  
  至六月初六日(六月十六日,7月19日)早,见势真不得已,知曾帅立破我城在即,抽点先锋,连夜出城,欲攻九帅寨,攻打未成,知城不能保固了。此官兵日夜未得饭食,天明各已寻去了,被曾帅在紫金山高处吊望,见城内之人,纷纷散队。是午时之候,九帅用火药攻倒京城,由紫金山龙颈而破,全军入城,我军不能为敌。此是大清皇上鸿福,中堂运算良才,九帅精功智才韬略,将相勤劳;此亦天朝数满,天王乱世民之数满仍(盈),大清再复升平。那时九帅官兵四门扒城亦入。中关以外,各处军营见京已失,降亦有之,逃亦有之,死亦有之。我来在天朝,天王用我不故〈过〉三四年之间,我用命散财,肯救贫人,是以人人而悉我者,此之由也。破城之时,个个向我流凄〈涕〉。我由太平门败转,直到朝门,{糹力}〈幼〉主已先走到朝门,及天王两个小子并到,向前问计。斯时我亦无法处,独带{糹力}〈幼〉主一人,其余不能提理。{糹力}〈幼〉主又无马坐,将我战奇〈马〉交与其坐,我奇〈骑〉不力之奇〈马〉,直到我家,辞我母亲、我胞弟与侄,合室流凄〈涕〉辞别,带主而上清凉(山)避势。斯时亦有数千余人,文武将官具〈俱〉而护往。我为天王之用臣,虽言〈然〉我(主)不修得〈德〉政,立国不以军民为念,既我于主封为忠王之爵,非是重用我一人,主封为王,朝之大臣,长过我者,(过)次过我者,亦复不少。不故〈过〉我肯舍死从人,深情有义者肯报,占过情者不亡〈忘〉。既为其臣,虽天王气满懞〈蒙〉尘,误国失邦,我受过其恩,不得不忠,尽心而救天王这点骨血,是尽我愚忠而为。是日将夜,寻思无计,欲冲北门而出,九帅之军重屯,又无法处。随行之文武将兵,自乱如麻,合众流凄〈涕〉而无法处。不得已,四更[N18]之候,舍死领头冲锋,自向带{糹力}〈幼〉主在后而来,冲由九帅放倒城墙(缺口)而出,君臣舍命冲出关来。我此者,实为一点愚忠而救危主。冲出城之后,过九帅营寨,叠叠层层,濠深垒固。{糹力}〈幼〉主出到城外,被九帅营中,营营炮发,处处喊声不绝。我与{糹力}〈幼〉主两下分离,九帅之兵,马步追赶。现今虽出,生死未知。十六岁{糹力}〈幼〉童,自{糹力}〈幼〉至长,并未奇〈骑〉过马,又未受过惊慌,九帅四方兵追,定言〈然〉被杀矣。若九帅马步在路中杀死,亦未悉其是{糹力}〈幼〉主,一个小童,何人知也。
  
  自出城与幼主分别,我奇〈马〉不能行走,此奇〈马〉在城交战一日,此又不是战奇〈马〉,力又不足,又未得食,人马未得饱食,走到天明,人人具<俱>散,马不能行。那时无法,自己无马又不能行,是以逃上荒山暂避,又未得食,肚中又饿,万不能行。我战马{糹力}〈幼〉主奇〈骑〉去,现今生死未知,我若仍奇〈骑〉战马,我亦他逃矣。逃在荒山顶破庙内避,后被荒山脚之民,悉京城失破,必有人在此山而避,贫民各欲发财之故,我命该绝,故未能逃,身上带有宝物,用绉纱带捆带在身,那不知此日心如此之迷,到此破庙亭〈停〉息,将此珍珠宝物吊在树下。我欲宽身呈〈乘〉凉,不意民家寻到,见其人众到来,我二三人而(疑)心惊乱而逃,忘记执拾此物。此百姓追我,问:"尔身有钱,交过于我,我不欲(要)尔性命。"我那时忙逃,亦不得走,亦不能行。百姓追近身边见我,悉我是忠王,各大齐落跪,具〈俱〉各流凄〈涕〉,追我下山脚。斯时百姓又众,那时百姓将我改依〈衣〉,随步而行,仍回荒山顶上。(我)见百姓如此,有救我之心,自愿回破庙处所,将此珍珠宝物以酹〈酬〉其情。不意此民追我上前而去,在后又有民家而来,将此庙(中)我之宝物拾去。我同此民回来,不见此物,此也不提。众百姓劝我涕〈剃〉头,我心不愿。其云:"不肯涕〈剃〉头,不能送尔。"百姓又是苦求。我回其曰:"我为大臣,我国破主亡,若不能出,被获解送大清帅臣,我亦不能复语(活)。若果有命,能逃出去,亦难对我官军。"不肯涕〈剃〉也。民逼涕〈剃〉多言,后衣〈依〉其言,涕〈剃〉去些须者,因此之来由也。然后这帮百姓密藏于我。那邦〈帮〉百姓得我宝物,民家见利而争,带我这邦〈帮〉百姓,去问那邦〈帮〉百姓,两欲分用。被〈那〉邦〈帮〉百姓云:"尔问我分此物,此物是天朝大头目方有,如(除)外别无。尔必拾获此头目。"云言该百姓带我,心有私忌,两家并争,因此我藏而不往〈住〉,是以被两国〈个〉奸民获拿,解送前来。
  
  承禁囚笼,蒙九帅恩给饭茶足食,老中堂玉驾由皖而来,当承讯问,我见老中堂大义恩深,实大鸿才,心悔未及,中承〈丞〉大人情厚难酹〈酬〉,是以我心自愿将国中一切供呈。罪将是本不才,自{糹力}〈幼〉在家为穷民,而图日食,并不知天王图国之为,来者数万之众愿随,独非我一人愚蒙。我出名作事三四年之间,方知我李秀成微名也。今天国已亡,实大清皇上之福德,万幸之至。今我在天朝亦忠其为,其国军亡,我为洪姓之将,外众将兵,具<俱>是我辖。今见老中堂恩惠甚深,中承〈丞〉大人智才爱众,惜士恩良,我愿将部下两岸陆续收荃〈全〉,而酹〈酬〉高厚。我为此者,实见老中堂人〈仁〉爱,我虽不才,早至数年而在部下,亦尽力图酬,虽不才智,死力可为。忠扶天朝末国不代〈待〉复言。愿收齐人众,尽义对大清皇上,以酹〈酬〉旧日有罪愚民。若我主在邦全,我为此事,是我不忠。今主死国亡,我兵数十万众乱坏世民间,我不能卫固〈国〉,(致)其害民,皆我之罪也。天朝失国,今蒙恩代〈贷〉,愿代收齐报德。今而扶洪姓为将,今已被拿,本应早日诛刑,承蒙迟究,敢带〈感戴〉靡涯。今国败尽,免我兵不可再坏凡民,老中堂以及中承〈丞〉大人肯容此举,实大清皇上格外之福,万民同占中堂雨露之恩。若我能此本事收复,恐防我他心,仍祈刑正国法;如办不成,正国法是定。我此者,实因欲保民为乐之意。恐中堂不信我有此为,仍锁在禁,容我办为,付人我用,可在皖省居中,两岸好办。心虔有余,无有二意,如承因〈恩〉肯纳,具<俱>办齐全,决不负意。祈劳高才揣度,合否可为。计开欲办收齐之章程门〈开〉列于后,仍祈玉鉴。
  
  一、要准恩赦两广之人勿杀,给票其回,或散作生意,肯散两广之人,其各易办,因两广人起随起义,至肯赦者,天下闻知,无有不服。其欲愿投入军者,不必用他。各省县之兵亦要赦去。如行此举,大幸民安,免劳大清财货,免劳将相之心。
  
  二、欲恩行此举,要中堂发一二(人)同我差使前去。若我京城贵营拿有我之人,准我保数个代我带民〈文〉前往,先收我儿子为先。
  
  三、要收我堂弟李世贤为首。李世贤之母亲及其家眷,概被苏州李抚台溧扬〈阳〉带云〈去〉,业宽养重代〈待〉。欲收我弟,速见功者,求中堂行文取其母到皖省,我行文前去,可速成功定也。其视〈事〉母至孝,今我被擒,办此者之易甚也。其母不到,我文前去,迟些日期,亦可成事。
  
  四、欲将听王陈炳文收复〈服〉。陈炳文与我至爱,两好作为亲亲。我今被获在此,我文至,其定肯从。其各肯从成此事,因我在此,各有去路,定而成也。陈炳文从,汪海洋亦至,我家弟从,朱兴隆、陆顺德从之定也。若不收复〈服〉此人,虽中堂兵欲争,能平此等,实有费力费财。其等在外路阔,尔兵到此,其又去被〈彼〉,何不有乱于民?被为〈围〉严紧,尚有计他逃,不独该在外许广野而无别计者乎?欲代收此等人者,亦差使往。
  
  五、查{糹力}〈幼〉主果能到外,再有别样善谋,又再计效〈较〉,此人必不能有了。
  
  六、老中堂肯行此举,非<必>马玉堂及赵金龙二人为用,其去必成。
  
  七、要求中堂发一谕与我,押带我文并往,有文去不用印信。今用印者,到我营中,其众将格而不信,他定疑中堂自造诱他。我亲书字到,我将个个可知,格宜稳便。我在天朝时用文盖印者,无我亲书密号,其将不从。收复〈服〉我弟及我子我侄我将之后,又收黄文金,总赦回乡,其事定成。我业落这边,是部辖定概从之。我部从顺,处处皆从。天朝独我部众,将我部收齐,余各记话而从。
  
  八、要求中堂今将南京城内不计是王是将,不计何处之人,求亭〈停〉刀勿杀,赦其死罪,给票给资,放其他行,留其传出于外,人人悉中堂、中承〈丞〉宽恩赦他,其心免结,图事速成。
  
  九、要收复〈服〉天朝各将免乱天下者,务用善心抚{扌血}〈恤〉,有中堂如此仁爱收复〈服〉,又有罪将邦〈帮〉筹为引,不计其何将,不计有罪,以义用收复〈服〉天朝将兵后,稳〈捻〉匪作乱,举手而平,在安省居南北便易<利>。
  
  十、要劳老中堂如行者求行,出示各省远近州县乡村,言金凌〈陵〉如此如此,今各众不计何(人)俱赦,仍旧为民,此是首要。今俱用仁爱为刀,而平定天下,不可以杀为威,杀之不尽,仁义而服世间。罪将本无才智,被获罪孤〈辜〉,何(知)此事,实老中堂深恩量大,出我一片思及愚诚。昨夜承老中堂调至驾前讯问,承恩惠示,真报无由。罪将一身屈错,未逢明良,今见老中堂恩广,罪将定要先行靖一方,酬报昨夜深惠厚情,死而足愿,欢乐归阴。
  
  计开天朝之失误有十
  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
  二、误因李开芳、林凤祥扫北兵败后,调丞相曾立昌、陈仕保、许十八去救,到临青〈清〉州之败。
  三、误因曾立昌等由临青〈清〉败回,未能救李开芳、林凤祥,封燕王秦日昌复带兵去救,兵到舒城杨家店败回。[杨家店清将,现今日久,不能记得姓名。]
  四、误不应发林绍璋去相谭〈湘潭〉,此时林绍璋在相谭〈湘潭〉全军败尽。
  五、误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
  六、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而忌,翼起狈〈猜〉心,将合朝好文武将兵带去,此误至大。
  六、误主不信外臣,用其长兄次兄为辅,此人未有才情,不能保国而误。
  七、误主不问政事。
  八、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
  九、误国不用贤才。
  十、误立政无章。误国误命者,因十误之由而起,而性命无涯。
  
  天朝之根已去,能收复〈服〉此等之人众齐来,免大清心腹之患再生,中堂及中承〈丞〉大人名成利就,早日完功收复〈服〉,众匪发何防。为今虑者,洋鬼定变动之,为中堂恩厚,我亦陈之。鬼子到过天京,与天王及<叙>过,要与天王平分地土,其愿助之。天王云不肯:"我争中国,欲相〈想〉全图,事成平定<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此语是与朝臣谈及,后(不)肯从。鬼云:"尔天王兵而虽众,不及洋兵万人。有我洋兵三二万众,又有火舟,一手而平。"鬼云:"我万余之众打入北京,后说和,今上〈尚〉少我国尾(欠),尔不与合,尔天朝不久,待为<会>我另行举动。"此这鬼头与天王不肯,然后与及谈。今天朝之事此<已>定,不甚费力,要防鬼反为先。此是真实之语。今其未动,老中堂早定计去广东先行密中多买其大炮回,先有其炮,其药其码子全<存>贮多多,防在要隘。炮位要大,要买其洋鬼炮{木架}〈架〉,有其炮,无其炮{木架}〈架〉不能。买炮为备隘口者,总三四千斤即可,太大不必买他,他(有)十五三十斤重码,而何将炮而制计保水面之坚,虽我有我国之广炮之好,实无他炮之强。取到其炮,取到车炮{木架}〈架〉,寻好匠人,照其样式,一一制造。那时将我中国广炮制造多多,以一教十匠人,以十教百匠人,我国人人可悉,制用此物者人多,那时我亦利害制之。大西炮{木架}〈架〉,我在太仓抢得炮样,业经制与其一样无差,今南京城内上〈尚〉有此样。又要买其三四百斤之大铜炮廿余条,亦是有旱路用之炮{木架}〈架〉,选集我灵变通明用炮之人,在阔地方密中教练,仍用炮子对一面高山,平处立起把子,教练炮手,练久而成百发百(中)之好手,出重工食,给与其资。欲与洋鬼争衡,务先买大炮早备为先,与其有争是定。我天朝已末,我乃大清民根,亦愿军民之好,免以惊动我大国人民。见中堂情深义厚,说直明言,并未半言虚语。现今广东人众近在海,知洋鬼之来情,知其鬼利情节之人,查寻数人为用,去办此物,非广东之人不能。现今仍言〈然〉买动洋鬼通敌数人,同作生意,可到广往来,好买其炮。买此炮上海、宁波未有,东省是鬼之旧根,此处要用者亦被〈彼〉处之来,到广东乡巷〈香港〉所买便也。欲同步战之利,到乡巷〈香港〉要密买其鬼之抬抢〈枪〉,此炮每条食炮(子)十两半斤之上下,鬼与步战,其定用手抢〈枪〉,甚〈其〉打远过我买洋抢〈枪〉,故其来少用抬抢〈枪〉,我买为之用,实有利便甚也。愚言如此,我与其战过,方悉其由。今我国末,亦是先天之定数,下民应劫难,如其此劫,何生天王而乱天下,何我不才而佐他乎?今已被拿在禁,非因天意使然,我亦不知我前世之来历,天下多少英雄才子,何不为此事而独我为,实我不知知〈之〉也。如知(下原缺)
  
  [N18]当为初更之误
  
 浏览:137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5/8 22:04:22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寒山小说:伤心岂独息夫人(收藏于2010/3/30 11:18:08
银钩回来了长发帅哥VS长发帅哥 太平天国诸将VS圣斗士(收藏于2006/7/4 9:28:28
紫玉成烟前往延津亲见英王墓的经过(十年前的手记)(收藏于2006/6/16 14:43:44
紫玉成烟转帖网友紫玉成烟的纪念文章——我的情感经历(收藏于2006/6/16 14:42:08
苍耳英王府内外(收藏于2006/6/16 14:38:01
网友关于李晴《血雨黯天京》中翼王、英王和傅善祥相关情节的讨论(收藏于2006/6/16 14:36:23
寒山小说片段:故人(收藏于2006/6/16 14:32:50
寒山小说片段:残霞(收藏于2006/6/16 14:32:08
寒山仿《宋江等三十六人赞》写天国人物(收藏于2006/6/16 14:30:50
网友关于太平天国博物馆藏戴邦敦绘天国人物画像的讨论(收藏于2006/6/16 14:25:5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王大球张乐行传略(附杜金蝉传略)(访问23758次)
雍容“陈玉成妻歌”及讨论(访问15811次)
贺永龙 等洪门少帅:陈玉成(十二) 天国去了一半:陈玉成之死(访问10594次)
江地论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关系(访问9066次)
镝非给文艺作品中的英王陈玉成排名(2) 中乘人物(访问5903次)
镝非给文艺作品中的英王陈玉成排名(1) 上乘人物(访问5585次)
紫玉成烟前往延津亲见英王墓的经过(十年前的手记)(访问5268次)
镝非给文艺作品中的英王陈玉成排名(序)(访问4943次)
资料争论4(访问4378次)
盛巽昌太平天国诸王封爵考论(访问418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2/10/19 9:06:2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3/27 16:55:0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11/26 17:33:51
月圆灿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9/19 19:49:59
月圆灿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9/19 4:24:2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