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载沣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正月初五日出生于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为醇贤亲王奕譞之第五子,二兄载湉。因同治病卒无嗣,由载湉入继咸丰帝为嗣入承大统,是为光绪帝。光绪十六年十一月甘一日,醇亲王奕譞病逝,奉旨由载沣袭醇亲王位。光绪二十年,全家移居什刹后海北河沿醇亲王府。太平湖旧府前部修为醇贤亲王祠堂,后部改为“潜龙邸”,仍由醇王府派人看管。
光绪二十七年正月,授为“阅兵大臣”。五月,授为头等专使,赴德国为庚子德国驻北京公使克林德被杀一事进行道歉。三十三年五月,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三十四年正月,任为“军机大臣”。同年十月,因光绪帝病卒无嗣,以载沣长子溥仪入嗣继承皇位,年号“宣统”,同时授载沣为监国摄政理朝政。 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武昌起义,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以醇亲王退归府邸。隆裕太后率溥仪宣布退位,但因双方订立有“优待条件”,内中有宣统名号不废,仍暂居宫内,形成了一个“小朝廷”。 1913年,隆裕太后病危遗命:“醇亲王载沣照料内廷一切事务。” 1913年9月,孙中山先生来北京访问时曾到醇王府访问,次日载沣同江朝宗到行馆回拜并互赠签名像片。 1917年7月,张勋籍机来北京发动“复辟”政变,因张有“不准亲贵参政”,所以很少有满族人参加。 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曾到醇王府暂住。次年,由日本使馆到天津日租界居住。“九·一八”日本侵占东北后离津去东北。事前,载沣曾两次劝溥仪不要轻举妄动,并未听从。 1939年,天津发生水灾后,率家属迁回北京,住在醇王府花园。 “八一五”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来北京接收,因载沣在沦陷期并未参与伪政权,市政当局曾派人持函致以慰问。 1949年北京解放后,载沣受到照顾。因生活问题,将后海房屋售与国立高级工业学校。解放后,载沣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照顾,铭感之下,也对公益事业作出一些表现,如:将家存图书、文物捐赠北京大学;响应淮北水灾捐款,带头购买“胜利折实公债”…… 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受风寒,于2月3日病故。3月葬于北京西郊福田公墓。 溥任 1996.10.7 【本馆所有资料(包括文章、图片、网友留言)任何网站、论坛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事先与本馆联系,并请注明转载于“溥仪纪念馆 www.puyi.netor.com”】 |
浏览:168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