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親園 文选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思親園

抗日战争之第二次长沙会战

zt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一方面抓紧作对苏战争的准备,一方面加强对国民政府的军事压力,妄图早日结束日中战争。因此,日军于8月中旬起秘密集结 5个师,30余艘军舰,100余架 飞机,共12万余兵力在岳阳、临湘地区,由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挥,准备再次进攻长沙。日军这次将主力并列于狭窄正面,纵深梯次配置,以第 3、第 4、第6师 主力及第 18混成旅等部位于岳 阳的桃林、西塘、新开塘地区,为第一梯队,直取长沙;第40师和第33师的两个团位于临湘地区,为第二梯队,沿粤汉铁路两侧及长(沙)岳(阳)古道正面进攻长沙。 另外以第6师的两个团由忠防、西塘分两路向大云山实施包围,掩护主力部队集中和展开;以第14独立混成旅从岳阳乘军舰渡洞庭湖向营田以西地区进攻,保障主力攻击部队右翼安全。
    为确保长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第3、第5、第6战区对当面日军发起攻击,以牵制日军集中;第9战区除用相当兵力在赣北、鄂南、湘北袭扰日军后方外,由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集中12个军33个师,一部在新墙河、汩罗江、捞刀河布防,一部在株洲地区机动, 采取逐次抗击日军进攻;诱日军在汩罗江以南、捞刀河两岸歼灭之。
    9月7日,日军第6师两个团分别由忠防、西塘地区出发,在飞机配合下从东、西、北三面围攻大云山。中国军队第4、第58军各一部英勇抗击。8日,日军占领大云山,9日中国军队反击,日军不支,大部败回大云山以西地区掩护主力集结。18日拂晓,在杨林以西20千米的狭窄地带,日军主力强渡新墙河,遭中国第4、第58、第20军阻击。19日,日军抵汩罗江北岸,随即分路强渡汩罗江,突破中国军队防线,至21日全部渡过汩罗江,并全速前进。此时浏阳、株洲地区第9战区军队依计划逐次加入战斗。第26、第72、第74军自浏阳方向侧击日军;第10、第37、第79军、暂编第2军从长沙以东正面迎击日军;第4、第20、第58军向日军后方攻击。至26日,中日两国军队大战于持刀河南岸。日军第4师、第13师一部以捞刀河、石子铺正面进攻长沙,第3师由渡头市向长沙东南迂回,第6、第40师及第33师一部、独立混成第18旅等部由春华山、永安迂回至长沙以东地区。27日,日军便衣队、伞兵袭入长沙市区,被中国军队歼灭。此时,中国军队将逼近长沙的日军实施围歼。第4、第20、第58军紧衔日军之尾,向捞刀河压迫。 日军在南北夹击下伤亡惨重,粮弹俱缺,被迫于10月1日向北突围撤退。中国军队追击,日军5日渡过汩罗江,8日渡过新墙河,此后凭借坚固工事顽抗,双方形成对峙,基本恢复了战前态势,战役结束。
    第二次长沙会战历时33天,日军伤亡4.8万余人,被击落飞机3架,击沉汽艇7艘,进攻失利,攻占长沙的计划宣告破产.
  941年12月,日军调集5个多师,12万余兵力,在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的指挥下,对长沙发动了第三次进攻。其部署是:在湖北以第3、第6、第40师为主力,从西塘、龙湾、新开塘出动,正面进攻长沙;独立混成第14旅主力和独立混成第18旅一部策应正面部队作战。 在赣北,以第34师、独立混成第14旅一部西犯上高、修水,牵制中国军队,配合湘北主力进攻;中国军队第9战区以13个军、37个师17万余兵力防御;由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其部署是:第20军、第58军、第37军等10个军沿新墙河、汩罗江、捞刀河纵深布防,诱敌深入至长沙外围核心地区予以猛击,并伺机向日军侧后发动攻势,南北夹击;置第78、第72军和新3军于赣北地区阻击日军作策应。
    12月24日,日军从四方房至荣家湾地段强渡新墙河。25日,进至关王、犬荆街、龙凤桥、黄沙街一线。第20军作逐次抵抗后,留一部抗击日军,主力向关王东南撤退,和第58军协同从西侧击日军。27日,日军右翼第3师强渡汩罗江,中国第37、第99军与其展开激战。28日,日第40、第6师分别从长乐、南屏渡汩罗江。此时,日第4师一部和第3师分别占领大娘桥、新开市地区。30日,日军将第3师调至第6、第40师之间南犯长沙。中国第37、第99军分别向金井和铁路以西地区迂回,相机围击南犯日军,第73、第74军进驻宁乡、株洲、衡阳等地。31日,日军进至捞刀河与浏阳河之间地区,其左翼第40师向长沙东南迂回,1942年1月1日进至金盆岭一带,第3、第6师向长沙以东迂回,并向长沙外围猛扑,中国第10军在岳麓山炮兵支援下重创日军。日第40师急援长沙外围,遭第20军顽强阻击,激战数日,日军未获进展。此时,赣北日军企图增援长沙,但由南昌进犯上高之第34师主力被新3军击退于上高杨公圩、村前地区,由武宁西犯修水之第14独立旅一部亦被第72军击退于三都地区。4日,长沙外围日军发起进攻,第9战区将士英勇奋战,日军被迫北撤。中国军队全线反击,分别从北、东、南方向围歼日军。至15日,日军撤至新墙河以北地区,双方恢复到战前态势对峙。此役从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历时23天,共毙伤日军5万以上。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盟国的第一次大捷,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
 浏览:111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5/7 7:47:5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叶禄群叶公回忆录第二部分之从军---4、5(收藏于2011/12/31 15:31:05
叶禄群叶公回忆录第二部分之从军--3(收藏于2011/12/31 15:29:51
叶禄群叶公回忆录第二部分之从军--2(收藏于2011/12/31 15:28:12
叶禄群叶公回忆录第二部分之从军--1(收藏于2011/12/31 15:27:16
叶禄群叶公回忆录第二部分之青年与流浪-- 3(收藏于2011/12/31 15:23:43
叶禄群叶公回忆录第一部分之苦难童年--2(收藏于2011/12/31 15:20:55
叶禄群叶公回忆录第一部分之苦难童年--1(收藏于2011/12/31 15:18:26
葉公 禄群 生平年谱(收藏于2009/2/4 22:12:40
作者:叶禄群叶公回忆录第三部分之抗日烽火--1(收藏于2009/2/4 11:05:28
转贴武汉会战——战火中成长的中国军队(收藏于2005/7/8 23:07:07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作者:叶禄群叶公回忆录第三部分之抗日烽火--7(访问3793次)
作者:叶禄群叶公回忆录第三部分之抗日烽火--6(访问3460次)
作者:叶禄群叶公回忆录第三部分之抗日烽火--11(访问3387次)
yyz国军艰苦抗战(访问3028次)
作者:叶禄群叶公回忆录第三部分之抗日烽火--12、13、14、15、16(访问3016次)
作者:叶禄群叶公回忆录第三部分之抗日烽火--9、10(访问2949次)
作者:叶禄群叶公回忆录第三部分之抗日烽火--3(访问2879次)
作者:叶禄群叶公88岁时撰写的回忆录第三部分之抗日烽火(2)(访问2799次)
作者:叶禄群叶公回忆录第三部分之抗日烽火--4、5(访问2676次)
yt抗日战争之台儿庄战役(访问2510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11/14 12:53:25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11/8 13:44:53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11/8 13:39:25
林少忠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1/15 23:31:31
中華第一龍名垂青史的英名,彪炳千秋的功勋(评论于2012/6/16 11:36:3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