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入宫给溥仪当奴才
父亲并非太监,说他“侍奉西太后”,那实在是间接的。当我出生时他早已离开了颐和园銮仪卫处,成为制作泥玩具的手艺人,就靠他这门手艺,全家勉强维持生活。 1922年我十岁,父母为了改换门庭,省吃俭用挤出一点儿钱来,把我送到旧鼓楼大街北头酒醋局私塾读书。私塾设在一处寺庙中,先生姓白,领着我们念《三字经》、《千字文》、《大言杂字》、《大学》、《论语》等,背死书就是了。这样,我在那座寺庙里念了二年书。 1924年夏天,忽然父亲找到私塾来,替我向白老师请了一天假,就带我回家了,到家—看,有位客人。父亲引见说:“这是本家远房哥哥,在紫禁城当护军。”让我称呼“三哥”,我向他问安。父亲又说:“三哥想把你带到宫里去,给小皇上当差。”这位看上去能有40多岁的三哥接着说:“朝廷挑选差役,这是第三回了,挑上的送进宫廷乐队。”我不懂这“乐队”是干什么的,三哥又解释说,到了那儿整天吹、奏、弹、拉,可好玩了。有小号,有黑管,有竹笛,愿玩哪样就玩哪样。父亲挺高兴,嘱咐我说:“若是挑上了,是你的福分,住在宫里要好好学,甭想家。如果挑不上也别泄气,就跟三哥回来,再上白先生那儿念书去。”父亲还告诉我,如果问我名字,就说叫李广平。说着,拽过我一只手来,在手掌上写个广大的“广”字。“光”字是我家辈分上的排行字,从小在私塾读书,一直沿用此名,现在为啥不叫用呢?说是皇家有位光绪皇帝,要避讳。为了跨进皇家门坎,连辈分也顾不得了。 [溥仪自1923年7月16日裁撤宫内太监后,为满足享乐需要,又三次招雇差役人员,挑选十几岁的孩子进宫当奴才。] 父亲嘱咐一番,便催促三哥带我上路,生怕误了时辰。我们两人急急出了宝钞胡同,直奔皇宫而去。走了约摸3里多地,来到景山对面的神武门。进门在门房等了有一个小时,从里面出来一名太监,三哥就把我交给了他。我跟着太监进宫,左拐右拐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儿;东跨西跨又不知道跨过多少道门槛。终于来到一座门前,我又被移交给另一名太监,由他领着进门,再拐一个弯,来到一个大院套里。我抬头一看,坐北朝南是一栋金碧辉煌的大殿,大殿窗棂上安装着明晃晃的大块玻璃。我正为眼前的景象而惊奇,第三名太监又把我接走了,他把我领到台阶前面。后来我才明白当时的种种情景:宫中对太监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外层太监绝对不许进入内层,是第二名太监把我带到养心殿,而第三名太监就是“殿上太监”,他才有资格在养心殿院落内活动,他领我来到的地方被称作“丹池”。 当时,丹池内已经站了三四十个年龄和我相仿的孩子,都规规矩矩地立着,不许抬头四处张望。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忽听有人喊:“万岁爷来了!”当然是殿上太监喊的。我估计这“万岁爷”准是小皇上,真想抬头看看他长得啥模样?或许跟龙差不多吧! 只是不敢抬头。 不一会儿,殿里的太监喊着告诉殿外的太监:“那个——”。殿外的太监便顺着手指的方向找到孩子,再问:“是不是这个?”如果回答说“是”,就把孩子拉到外面去,如果说“不是”,再重挑。就这样,溥仪在殿内眼望人头指指点点,里里外外的太监层层传话,于是我们这三四十个孩子的命运便被决定了。 估摸着挑出了三四个孩子,殿外的太监忽然把手指头指向了我:“是不是这个?” “不是!不是!”于是,我刚从排里被拉出,立即又被推送回去,心里正慌神,忽听殿内又传出那男不男、女不女的声音来:“就是这个!就是这个!” 我遂像小鸡似的被人扯着脖领提了出来,送进挑上的孩子堆里。也不问话,也不答话,连小皇上的面目也没敢看一眼,我就被稀里糊涂地挑上了。 溥仪在他的书里说我得以在宫里裁人时反而进宫当差,是因为父亲的历史关系。其实,父亲当年不过是个抬轿子的脚夫,他能有什么力量?一定要说有关系,无非是说父亲比较熟悉宫中当差生活,又认识几个人,所以才没有错过宫里招人的机会罢了。 【本馆所有资料(包括文章、图片、网友留言)任何网站、论坛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事先与本馆联系,并请注明转载于“溥仪纪念馆 www.puyi.netor.com”】 |
浏览:59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