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录入:少年行 - 英王陈玉成纪念馆
1 [庐江守将陈时永向忠王求援文书] 影印《曾文正公手礼》十二月二日《曾国藩致李续宜》说:“此间 搜获伪文,庐江贼目陈时永求援于伪忠王李秀成,情极迫切, 已嘱舍弟抄呈一阅。” 案此图无年代, 考其内容应为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二日 2 [辛酉壬戌间天王的战略]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同治元年正月初十日漕运总督哀甲三 奏:“李世忠呈称前六合克复时, 曾据投诚之黄朝栋禀称前接 伪天王洪逆信云张落刑西窜,系伪英王四眼狗所使,并令逆首 马代率士兵二千六百人会台张、苗二逆,为到处攻城之用。洪 逆并允给苗沛霖银十万,洋绉洋布各二万匹等语。今克复江 浦,见贴有洪逆伪示,内云张、苗两股,一由上游窜入河南, 再犯湖北,一由下游,径扑清淮,扼蒋坝,以阻临淮后路等 语,请查照前来。” 3 [英王退守庐州时拟攻鄂省文书] 《曾文正公书札》卷二十八, 曾国藩《复多礼堂将军》说;“庐郡 附城逆垒经雄师剷削殆尽,河水亦将放干,甚以为慰。仰攻一 事,易伤精锐,尚祈再四斟酌。详阅伪文,狗酋情已穷迫,其 图窜鄂疆,分我兵力,亦属意中之事。” 4 [英王被困庐州时拟会合张洛行等军作战文书] 《李鸿章朋僚函稿》一,李鸿章同治元年四月初二日《上曾相》 说:“多公庐州捷音,想亦不远,程学启前谓狗逆必趋淮北与 捻合伙,读廷寄钞示伪书果相符合,希公北行,当力扼之,断 其生路,若今免税,不独院、鄂之患。” 5 [英王谕扶王等文书] 《剿平粤匪方略》卷三百,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官文, 曾国藩、 多隆阿奏:“三月初一日在东门城外拉获陈逆致伪扶王陈得才 等密文三件,均系调颖州、河南等处贼众分股间救庐郡,并嘱 陈得才点足精壮悍贼二万人由寿州一路来援”。 6 [英王令扶王由豫入鄂文书] 钞本《曾国藩书牍》卷一,曾国藩同治元年三月《复严渭春中 亟》:“多军围攻庐州,城外贼垒剿除殆尽,惟东门外尚有三 座……初二日收获狗逆伪文,有令伪扶王逆党分窜信阳、南阳 出豫入鄂之语。计襄阳、德安、麻城等处,均有鄂军防守,成 萧又将驻防三河尖,已足遏其内犯。惟庐贼见甚穷迫,狗酋用兵 惯取远势,其图窜鄂疆,分我兵力,亦属意中之事,应如何严 密备御,尚祈卓裁预筹。” 7 [苗沛霖诱英王去寿州文书] 刀口余生《被庐纪略》记云:“苗沛霖着一乞丐竹杖,节皆打 通, 下留二节,用黄缎一方上皆蝇头小楷,其谄谀英王之语至 极无以复加。内求英王到寿州,他帮四旗人,一旗三十万人, 攻打汴京。且云孤城独守,兵家大忌。以英王盖世英雄,何必 为这股残妖所困。英王常云,如得汴京,黄何以南大江以北, 实可独当一面。苗来此信,恰合心思。” 8 [袁甲三截获英王给琳天燕余安定信] 《同治东华续录》八,同治元年四月壬申袁甲三奏:“报道员马 新贻拿获奸细,搜出伪英玉陈玉成给琳天燕余安定一信,注明 道至寿州字样,盖有伪印,察核信内措词,粤、苗声息仍属相 通,臣以严饬各要隘认真盘查,期于有犯必获,以绝其往来之 路。见在楚帅已进扎庐郡东、北两门,出又添拔马步各队与楚 师联为一气,俟各路话盘扎定,即行会合进攻。又踞博祟武等 禀称四月初二日颖上踞逆献出妇女一千余名,马五、六百匹, 并获伪沃王张逆伪印一颗,伪龙袍数件。” |
原文 发表于罗尔纲 罗文起辑录 《太平天国散佚文献勾沉录》 浏览:75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