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辩论本来不是不可以,有所倾向也可以理解 但符合自己心意的就取信,不符合的就斥为伪,就很恶劣了; 从意气出发,惟求一辨之胜,而不惜贬低他人,甚至不肯做最起码的史料查证和论据落实工作,这样的论辨,对人对己对历史,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2 关于金银,当时太平军将领往往把金银熔成金条脱 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扫北军里也有这样的记载,就是到了有红军的时代,各级主官也往往把经费兑换成金器甚至烟土随身携带,回忆录里比比皆是,文革里污蔑项英,就是说他携带金条逃命,被叛徒图财杀害,后来李一氓等证明那些金条的确是活动经费。 话说回来,忠王好财不假,逃命带钱却只能是为了突围后行动方便,不带可以随处使用的金银珠宝,难道带“太平圣宝”不成? 3 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嗯,这也是我对以人物为核心的论坛有所疑虑的原因 有些朋友会因此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所崇拜人物地立场上,成为其代言人而罔顾史实 4 磷血丛抄实际上是清文人好事之作 ,可供参考,但虚构成分是比较大的,不亚于《盾鼻随闻录》 |
浏览:85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