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少年行 - 英王陈玉成纪念馆
千秋家国梦

陈玉成评传 (五) 公堂斥敌,大义凛然

钟文典

  安庆居天京上游。它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敌对双方都是十分清楚的。洪仁玕与李秀成论述当时的攻战形势时曾经说过:
  
    “自古取江山,屡先西北而后东南。盖由上而下,其势顺而易;由下而上,其势逆而难。况江之北,河之南,自(古)称为中州鱼米之地,前数年京内所恃以无恐者,实赖有此地屏藩资益也。……夫长江者,古号为长蛇,湖北为头,安省为中,而江南为尾。今湖北未得,倘安徽有失,则蛇中既折,其是虽生不久”。说明要稳定江南,保卫天京,必须力争上游,据有皖、鄂。湘军头目曾国藩也深知此道。他说:“自古平江南之赋,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并从向荣、和春等六围天京,屡遭失败的反革命教训中,说明“欲复金陵,北岸则须先克安庆、和州,南岸则须先克池州、芜湖,庶得以上制下之势”。因此他顽固地坚持围攻安庆。叫嚷:“安庆一军,目前关系淮南之全局,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张本”。
  
    安庆地位既然如此重要,双方都势在必得。为了保卫安庆,洪秀全于一八六○年九月召集陈玉成、李秀成等至天京,与洪仁玕共同商讨解围的作战方针。洪仁玕主张分兵两路,夹江西上,摆出合攻武汉的势态,迫使敌人从安庆抽军回救,然后伺机反击,破坏敌人围攻安庆的作战部署。洪秀全采用了这个作战计划,命令陈玉成率军走长江北岸,从安徽直入湖北,攻武昌北路;李秀成率所部经江西直下湖南岳州,绕出武昌之西;李世贤率所都由江西入湖北,攻武昌南路;杨浦请部经江西湖口、九江入湖北,攻武昌东路。要求各路人马于一八六一年四月会师武昌。
  
    曾国藩为了夺取安庆,也积极进行部署。他以湘军主力一万五千人集中安庆外围,由他的弟弟曾国荃负责指挥,在城外挖长壕,筑高墙,建营垒,内外三重;同时将李续宜、多隆阿的两万多人摆在安庆、桐城间的挂车河一带,以阻太平军的增援;命胡林翼率领一万五千人,驻扎潜山、太湖一线,为曾国荃军的后援;鲍超的霆军五千人,驻安庆南岸;再以杨载福的水师扼守沿江重要港口;安庆东面的枞阳,则由太平军的叛徒韦俊防守,形成了对安庆四面合围的阵势。
  
    一八六○年九月三十日,陈玉成军从天京渡江。十月九È眨朐罕蹦砭さ兀牍ǖ檬鳌⑺锟堑炔炕岷希谥潦嗤蛉恕J辉拢页岛樱惫ノЮО睬斓牡腥恕N嗦“ⅰ⒗钚瞬克瑁焱俗ね┏恰5诙暌辉拢瞎ヨ妊簦辔闯晒ΑH约有菡从诙虑茁饰逋虼缶油┏浅龇ⅲ浴胺绯塾曛瑁缫辜嫘小钡慕铺蓟羯剑牒保炷冢汲哿倮铮擞⑸健⑥⒒浦莸戎菹兀敝肝洳8鞯厝嗣袢浩鹣煊Γ云谟胩匠敌蕉贰?
  
    陈玉成进军湖北时,敌人防务空虚。“蕲黄以上数百里,无一兵防守”。武昌城里,守兵总数不满三千。敌人想飞调水陆师西上增援,也已缓不济急。负责湖北防务的胡林翼远在安徽太湖,急得肺病发作,一再吐血。武昌城内,一片慌乱,全城逃散一空。主管粮台军火的阎敬铭,吓得自杀寻死,湖广总督官文早在太湖大战时已经吓成大病,这时料定武昌必失,大势已去,方寸全乱,也惊慌得口吐浓紫色血,志忑不安地留在城里等死。从当时的形势看,只要太平军发动进攻,武汉是完全可以拿下的。
  
    但是,正在这时,外国侵略者出面干涉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根据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开汉口为通商口岸。当时,英国海军提督何伯、参赞巴夏礼带兵船窜到汉口,听说陈玉成年兵占领黄州,准备向武汉进攻,巴夏礼即于三月二十二日赶往黄州,会见陈玉成。他施展恐吓讹诈的卑鄙手段,一面对陈玉成说:武汉“二镇组成一个巨大的贸易场,……太平军夺取其中任何一个城市,难免不损坏整个大商港的贸易。因此,我奉告你们必须远离该埠”。一面又故意向陈玉成封锁李秀成已经进军江西的消息,胡说:“截至本月九日止,九江方面尚未听见忠王和其它诸王进兵的消息”。如果陈玉成进军武汉,不但不能得到友军的支持,而且还有遭受武昌、安徽两路清军夹击的危险。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外国侵略者,而且缺乏对外交涉的经验,加上军事情报不灵,陈玉成对进军武汉感到踌躇了!狡猾的侵略者趁机对玉成软硬兼施,既表示赞赏陈玉成的“小心谨慎”,又提出如果太平军攻占汉口,妨碍英国商务利益,势将引起和英国发生冲突的危险。结果,陈玉成停止向武汉立即进军的行动,只留部将杰天义赖文光守黄州,以便与江南友军取得联络。他自己则带领大军向武汉西北发展,连克德安、黄陂、孝感、随州、云梦、应城等州县。
  
    陈玉成领导的太平军,虽然在湖北取得了许多胜利。但老奸巨猾的曾国藩识破了他的战略意图,不为所动。他说:
  
    “此次贼救安庆,取势乃在千里以外,如湖北则破黄州,破德安,破孝感,破随州、云梦、黄梅、蕲州等属;江西则破吉安,破瑞州、吉水、新淦、永丰等属,皆所以分兵力,亟肄以疲我,多方以误我。……吾但求力破安庆一关,此外皆不遽与之争得失”。
  
    因为敌人咬住安庆不放。四月,陈玉成率军东下,在安徽芜湖北岸及集贤关等地扎营。为了解救安庆之围,他调来平西主将吴定彩的队伍,配合叶芸来共守城池。洪仁玕、林绍璋、吴如孝以及定南主将黄文金等也各率所部,分别从天京、庐江、芜湖赶来参战。两月之中,接战多次,互有胜负。六月初旬,敌人主力猛攻集贤关,玉成手下大将李四福、刘玱琳先后战死,集贤关陷敌,安庆告急。八月初,玉成再次召集各路将领会议,块定兵分三路,发动反攻。陈玉成、杨浦清从太湖向东进击,吴如孝、林绍璋由桐城率军南下,黄文金自率偏师由东路回攻。八月二十四日,再克集贤关,筑营四十余座屯扎。安庆守军也“列队西门,遥遥相应”。二十五日,太平军分十队自集贤关出击,陈玉成亲临前线指挥,猛攻安庆外围敌人营垒,一连三日,战斗十分激烈。据敌人记载:
  
    “二十日,二十一日,(太平军)扑东门外长壕。二十二日巳刻,大股扑西北长壕,人持束草,蜂拥而至,掷草填壕,顷刻即满。我开炮轰击,每炮决,血衢一道,贼进如故,前者僵仆,后者乘之。壕墙旧列之炮,装放不及,更密排轮放,增调抬、鸟枪八百杆,殷訇之声,如连珠不绝,贼死无算而进不已,积产如山。路断,贼分股曳去一层,复冒死冲突,直攻至二十三日寅刻,连扑一十二次。……凡苦战一日一夜,贼死者万数千人,我军死者百余人,用火药十七万斤,铅子五十万斤。”
    
    这是一场用血肉与敌人火炮相拼搏的恶战!太平军损失惨重是必然的。九月五日,安庆北门被敌人用地雷轰塌城墙数十丈。吴定彩亲率战士堵住缺口,和冲入城内的敌人展开肉搏战,英勇牺牲。敌人象缺堤的洪水般疯狂涌入城内。当时,安庆城中“俱无颗粒”存粮。叶芸来带领饥饿、疲惫与病伤的战士和敌人进行激烈巷战,全部将土两万余人个个奋战到底,直至壮烈死去。
  
    安庆之役是双方主力的一场大决战。太平军将士虽然表现得十分英勇顽强,不惜流血牺牲,在太平天国的战史上写下极其悲壮的一页。但作为直接指挥战斗的统帅陈玉成,不是从敌我双方的实际出发,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有效地打击敌人,而是硬打硬拼到底。结果,精华丧尽,安庆失守,保障天京安全的重要屏障被摧毁,造成太平军“最重大之损失”!陈玉成实在是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
  
    安庆失守之后,陈玉成面临“兵不由将”、“各有一心”,“主又严责、革其职权”的困难处境。九月中旬,被迫退守庐州。并先后派马融和、邱远才和陈得才、赖文光等率队远征西北,以期“广招兵马,早复皖省”。一八六二年三月,敌人进攻庐州,玉成部众多已远出河南,孤立无援。五月初旬,决定撤出庐州,另图发展。正在这时,盘踞寿州的苗沛霖给他送来密信,劝他北去寿州,共攻汴京。
  
    苗沛霖本是个首鼠两端的坏人。最初在安徽凤台老家办团练,帮助清军镇压捻军。清廷给他一个四川川北道的头衔,负责督办安徽省团练。一八六一年,他和太平军拉上关系,取得陈玉成的信任,向洪秀全保荐他为奏王,还给他“恩赐王娘数名”,并由陈得才等一再对他当面致意,望他“大展宏猷”。陈玉成根本没有想到,他早已同胜保暗通关节,投入清王朝的怀抱,成为反动派破坏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鹰犬了!一八六二年一月中旬,因马融和等入河南,联合张乐行部从颖上进攻颖州府城。苗沛霖认为触犯了他的势力范围,大为不满,令人致书陈玉成表示反对。而他对玉成本人,则极尽谄媚欺骗之能事,一心要把反动派“苦心焦虑六七年”而始终“未能屠灭”的陈玉成俘获,作为向封建王朝表示忠诚的献礼。
    
  且看他是怎样向陈玉成进行诱骗的:
    
    “苗沛霖着一乞丐执竹杖,节皆打通,下留二节,用黄缎一方,上皆蝇头小楷,其谄媚英王之话,至极无以复加。内求英王到寿州,他帮四旗人,一旗三十万人,攻打汴京。且云:‘孤城独守,兵家大忌。以英王盖世英雄,何必为这股残妖所困’!英王常云:如得汴京,黄河以南,大江以北,实可独当一面。苗来此信,恰合心思”。
    
    这些“至极无以复加”的恭维语,把陈玉成弄得真有点忘乎所以。而攻打汴京,又确实符合玉成当时的心理。他接信以后:
    
    “遂请左辅施大人,右弼殷大人,二人皆奇才,商议此事。并云:‘苗雨三真有韬略,非到寿州不可’。殷燮卿答曰:‘闻苗雨三已投胜妖,此人反复无常,诚小人之尤者。依愚见,万不宜去’。
  
    英王沉吟半时,云再谈。次日,又请六部及各同检商议到寿州,皆云不相宜。户部孙大人云:‘与其到寿州,不如回天京见天王后,重整旗鼓,何患残妖不除也’。英王大声曰:‘本总裁自用兵以来,战必胜,攻必取,且虚心听受善言。此次尔等所言,大弗吾意’。于是绝不复议”。
    
    迷信自己的勇敢,陶醉过去的胜利,使他不能虚心冷静地再听“善言”了!而进驻河南的几支队伍杳无音讯,向河南、陕西发展是否可能?又使他深感不安。这就产生了有必要亟欲亲自一试的念头。于是,五月十三日,他率领导王陈仁荣、从王陈得隆等人的队伍,从庐州突围。十五日,到达寿州。希望在那里“铺排一切,亲带陈得才、张乐行等分兵扫北”,以实现占有汴京,在“黄河以南,大江以北”,“独当一面”的目标。结果,他出乎意料之外,上了奸人苗沛霖布下的圈套,“中计遭擒”了!
  
    自从“天京事变”以后,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如洪秀全、李秀成和陈玉成等,都逐步发展了“只顾自己”的思想。洪秀全强调保卫天京,李秀成着意开拓江浙,而陈玉成注重经营江北的豫、鄂、皖地区。从后期的整个战局看,保卫天京固为根本任务。但是,如果无上游和江浙作为羽翼,把所有力量集中于天京,坐地为战,岂不正中了敌人朝夕追求的“聚歼”图谋?!由此而观,陈玉成的远征西北,广连捻回,扩大实力,力争上游以保天京的战略决策,也不见得是一种错误。只是他不纳“善言”,而对苗沛霖一类反复无常的奸人全然丧失警惕罢了!
  
    陈玉成到寿州,苗沛霖已预先在城内埋下伏兵。他派侄儿苗景开打开城门“迎接”。陈玉成和他的随从二十余人进城之后,敌人马上将吊桥拉起,紧闭城门,把大队太平军阻于城外。当陈玉成一行识破敌人的奸计准备冲出城外时,城内伏兵四起。叱咤风云、所向披靡、“英雄盖世”的英王陈玉成和随从的部将,顷刻之间统统被俘了!被截留在城外的太平军也全部受包围缴械,丧失了战斗能力。苗沛霖象魔鬼怕见阳光一样,始终不敢露面,只是叫苗景开去向玉成劝降。陈玉成这时才看清了叛徒的嘴胜。他向苗景开大声斥责道:
    
    “你叔真是无赖小人!墙头一棵草,风吹二面倒;龙胜帮龙,虎胜帮虎。将来连一贼名也落不着。本总裁只可杀,不可辱。势已如此,看你如何发落。”
    
    五月二十一日,苗沛霖把陈玉成解送颖州,交给清王朝“督办院豫剿匪事宜”的钦差大臣胜保。在敌人“审讯”的公堂上,陈玉成怒斥敌人,大义凛然。当时的情况,据刀口余生:《被掳纪略》的记载是:
    
    “苗(沛霖)将英王送与胜保。胜保坐中军帐,旗帜枪炮排列森严,凡带兵营官皆要站班,耀武 扬威。升坐,叫英王陈玉成上来。英三上去,左右叫跪。(英王)大骂云(指着胜保):‘尔胜小孩 ,在妖朝第一误国庸臣。本总裁在天朝是开国元勋。本总裁三洗湖北,九下江南,尔见仗即跑,在白 石山踏尔二十五营,全军覆没;尔带十余匹马抱头而窜,我叫饶尔一条性命。我怎配跪尔?好不自重 的物件!’骂罢铺垫而坐”。
    
    另一篇时人的记载情况相似,情节亦甚具体:
    
    “玉成既为苗沛霖所赚,解至胜保营。玉成人,胜保高坐愕眙曰:‘成天豫何不跪也’?
  
    玉成曰:‘吾英王,非成天豫,奚跪为!尔本吾败将,何向喜作态!’
  
    胜保曰:‘然则曷为我擒?’
    玉成曰:‘吾自投罗网,岂尔之力?吾今日死,苗贼明日亡耳!尔尤记合肥官亭,尔骑兵二万,
    与吾战后,有一存者乎?’
    胜保默然。予酒食,劝之降。
    玉成曰:‘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
    
    胜保的幕僚裕朗西往见陈玉成。他“吐属极风雅”,侃侃而谈历代兵法,旁若无人,却“无一语及私”。这种对太平天国革命事业无限忠贞,在敌人刀斧丛中英勇不屈,置个人生死荣辱安危于度外的高风亮节,实堪与祖国山河同寿!
  
    在太平军和捻军中,陈玉成享有极高的威望。他被困庐州的消息传到西北时,陈得才、赖文光决定星夜兼程东下,挺进河南,联合捻军,以谋救援。但正欲移师,而玉成被捕的消息已至。陈得才、赖文光遂率军东出潼关,转至豫西。张乐行接到陈玉成被解送颖州的消息,连夜集众从雉河集向东南前进,驻军于颖州与寿州之间的江口集,计划拦截囚车,搭救英王。谁知胜保“劝降”失败以后,立即把玉成押入囚车,槛送北京。六月四日到延津,竟秘密把英王处死了!当时他才二十六岁!
  
    陈玉成和李秀成,同是太平军“在疆场上的两个好首领”。他的牺牲,无疑给太平天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洪仁玕曾说:
    
    “如英王不死,天京之围必大不同,因为若彼能在江北活动,令我等常得交通之利,使可获得仙女庙及其附近诸地之源源接济也。英王一去,军势军威同时堕落,全部瓦解,因此清军便容易战胜。”
    
    这个评论,说明英王及其坚持江北基地战略思想的重要性。陈玉成临终前也曾自我估量:“太平天国去我一人,江山也算去了一半”,“我死,我朝不振矣”!这些估计,看来似有夸大个人作用之嫌。但从整个战局的变化考察,却是无可讳言的事实。
  
原文 发表于太平天国人物  浏览:87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9/14 12:39:3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寒山小说:伤心岂独息夫人(收藏于2010/3/30 11:18:08
银钩回来了长发帅哥VS长发帅哥 太平天国诸将VS圣斗士(收藏于2006/7/4 9:28:28
紫玉成烟前往延津亲见英王墓的经过(十年前的手记)(收藏于2006/6/16 14:43:44
紫玉成烟转帖网友紫玉成烟的纪念文章——我的情感经历(收藏于2006/6/16 14:42:08
苍耳英王府内外(收藏于2006/6/16 14:38:01
网友关于李晴《血雨黯天京》中翼王、英王和傅善祥相关情节的讨论(收藏于2006/6/16 14:36:23
寒山小说片段:故人(收藏于2006/6/16 14:32:50
寒山小说片段:残霞(收藏于2006/6/16 14:32:08
寒山仿《宋江等三十六人赞》写天国人物(收藏于2006/6/16 14:30:50
网友关于太平天国博物馆藏戴邦敦绘天国人物画像的讨论(收藏于2006/6/16 14:25:5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王大球张乐行传略(附杜金蝉传略)(访问23759次)
雍容“陈玉成妻歌”及讨论(访问15812次)
贺永龙 等洪门少帅:陈玉成(十二) 天国去了一半:陈玉成之死(访问10594次)
江地论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关系(访问9067次)
镝非给文艺作品中的英王陈玉成排名(2) 中乘人物(访问5903次)
镝非给文艺作品中的英王陈玉成排名(1) 上乘人物(访问5586次)
紫玉成烟前往延津亲见英王墓的经过(十年前的手记)(访问5269次)
镝非给文艺作品中的英王陈玉成排名(序)(访问4944次)
资料争论4(访问4378次)
盛巽昌太平天国诸王封爵考论(访问418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2/10/19 9:06:2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3/27 16:55:0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11/26 17:33:51
月圆灿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9/19 19:49:59
月圆灿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9/19 4:24:2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