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少年行 - 英王陈玉成纪念馆
千秋家国梦

太平天国史卷五十六传十五  陈玉成

罗尔纲

  陈玉成广西藤县新旺村人,清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年)出生在一个贫雇农的家庭。玉成幼年时,父母都给地主惨重的剥削磨折死了。金田起义那年,他十四岁,跟叔父陈承瑢踊跃奔来参加,编入童子队中。
  
    太平军中的童子,被誉为「最勇敢无畏的兵士」,玉成更是他们当中最英勇的一个。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十二月,大军进攻武昌,采用地道攻城战术,到地雷爆炸时,要有最勇敢的人首先抢占缺口,就派玉成这班童子兵五十名担当这个重大的任务,玉成等欢欣鼓舞接受了任务。当地道导火线火光一闪,立刻地雷瀑炸的响声震得山摇地动,被炸开的文昌门附近城墙的砖石,在冲天的烟焰里,四处横飞。 那巨大的响声,就像一声号令,玉成率领战友们一跃而起,冒着砖石,冲进烟焰,当先冲锋,扑向抢堵缺口的敌人,占领了缺口,大军跟着拥上,遂克武昌。玉成等五十名童子兵立了头功。这时候,惊天动地的革命战争已经把他锻炼成为一个杰出的少年英雄了。
  
    癸好三年二月,攻克南京。这年四月,玉成被任为左四军正典圣粮,职同监军。他不愿做后勤工作,坚请出征立功。东王杨秀清很嘉奖他,但因他年少,没有允许他的要求。甲寅四年二月,才命他随大军攻湖南。时国宗提督军务石凤魁统领军队正在进攻武昌,玉成志在得武昌,他到了武昌,就请求留在石凤魁军中效力。那时候,太平军攻武昌已经几个月,清朝湖北巡抚青麟死守不下。武昌城坚池深,石凤魁怕攻坚多伤兵将,未敢逼攻。玉成侦探知道城东守御空虚,对石凤魁说:「明攻有困难,掩其不备,却是可以袭取的」。石凤魁笑说:「你说得出,你敢做吗?」玉成兴冲冲地坚决回答道:「我一定去,请派我去」!于是带五百名壮士,偷偷地从武昌县(今鄂城市)入梁子湖,五月二十一日(夏历六月初二日),绕到武昌省城东面,缒城而上,在城头遍插太平天国黄旗,齐声大呼道:「天兵登城了」!清军惊散,玉成率领壮士追击,遂克武昌省城。捷报到天京,天王喜道:「真是英雄出少年」。超升殿右三十检点,命统陆军后十三军,水师前四军。玉成更加「感激图报,奋不顾身」。
  
    这一年秋天,敌从湖南岳州来犯,长江上游战争一场接着一场失利,玉成跟敌人在汉阳、蕲州、广济、黄梅一路苦战,退到九江,极力挡住敌人的攻势,给援军结集的时间,来进行反攻。乙荣五年正月,就在九江打垮曾国藩水师,乘胜追击,在克复武、汉后,玉成奉命向鄂北进军。四月,在随州打败清朝西安将军札拉芬军队,札拉芬受重伤死。七月,在湖北应山大败清朝固原提督孔广顺、署湖北提督讷钦等,打破清朝军营四十座,接着带兵去围攻庐州,又到芜湖解围。玉成作战英勇,所向克捷,所以那一处敌人势大,就派他到那一处去迎头痛击。时冬官正丞相罗大纲战死,东王就特地提升他补罗大纲的官缺。人们都公认这个少年英雄将军,已经和那威震敌人的罗大纲齐名了。
  
    丙辰六年二月,命随燕王秦纲去救镇江。时镇江被清朝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军队围困,内外隔绝不通,十分危急。秦日纲集各将领会议,要派人冲过敌军在长江上的封锁,入城通消息,约期夹攻,问:「谁敢去」?玉成挺胸起来说:「我去」!他带几个战士,坐一条小船,直向镇江冲去。长江上清军炮船星罗棋布,立刻从四面八方来截击,喊杀声震天,把玉成小船围在江心。玉成鼓舞战士说:「清妖只是泥塑纸扎,敢挡我的死。兄弟,奋力,向前冲」!于是在枪林弹雨之中,一边战斗,一边向前直冲,终于突破敌船的重重封锁,扫荡敌人的到处截击,在镇江守军欢呼声里胜利地进城。敌人眼睁睁地望着,无可奈何,都低头丧气。遂与守将吴如孝会合援军,把清军打败,解了镇江围,东王闻战状,称赞说:「陈玉成一身都是胆,当年赵子龙也比不上他」。三月,攻克扬州。五月,回师天京,把清朝江南大营打破。玉成领军追击,直抵丹阳。
  
    天京事变后,玉成是当时第一个英勇的大将,朝臣推选他出来担当国事,天王把他提升为又正掌率,封成天豫,与正掌率大臣赞天燕蒙得恩、副掌率合天侯李秀成共同领导,他与李秀成专负军事的责任。
  
    戊午八年夏天,天京又被紧困,玉成到安徽枞阳开军事会议。议决玉成军队从潜山经舒城攻庐州,李秀成军队从全椒进兵滁州,两路会师合击盘踞在浦口的清朝江北大营,打通天京与江北的交通。七月十五日(夏历七月十五日),陈玉成攻克庐州。八月十七日(夏历八月十九日),玉成与李秀成在鸟衣会师,大败清朝统帅江北大营钦差大臣德兴阿军。第二天,进到小店,清朝江南大营派兵来救,又反它打败。于是乘胜追下浦口,玉成进击江北大营的前面,李秀成进击江北大营的背后,前后夹攻,清军大乱,就把江北大营打破。京、浦交通既复,京内人心才安定。九月十六日(夏历九月十八日),玉成攻克敌人自吹的铁铸六合。以功授前军主将,进封成天义。
  
    九月,曾国藩部将李续宾来犯三河。三河离庐州五十里,太平天国在这里建筑一座大城,城外筑有九座坚固的营垒,在那里收屯粮食军械来接济天京。三河守将吴定规告急,天王命玉成星夜带兵去救。李续宾这一枝反革命军队,是曾国藩湘军里面最主要、最凶狠的一枝陆军,入犯安徽不到一个月,连陷太湖、潜山、桐城、就直犯安庆,围攻三河,图占庐州。时敌人军锋迅厉,将士都震惊。玉成对各将领说:「我安庆屹立如山,庐江仍在我军手中,三河在我内部,李妖孤军直进来,前后受敌,恰好似野兽自投陷阱。他既来送死,我们就要在三河把妖兵全部消灭掉。各弟杀妖立功,这正是大好时候,为什么反怕李妖呢」!各将领听了,心里亮了,都笑了起来。十月初六日(夏历十月初九日),玉成率领前军经巢县直趋白石山金牛镇,包抄三河后方,断绝敌人退路,檄庐州守将吴如孝率军拦断舒城救兵,使敌人陷在包围中。第二天黎明,两方出动人马,在金牛镇大战。那时候,天正降大雾,对面都看不清。玉成一马当, 率领前军从左路包抄,乘雾自后杀出,先打破敌人左路,接着又打破敌人中、右两路。正在追击中,李秀成带后军赶到,三河守将吴定规也从城中带兵出来接应,三路会合,一齐追到敌营,把河堤挖断,断绝敌人出路,围攻到三更,李续宾吓得魂飞魄散,上吊自杀死。敌军见主将自杀,军心更加慌乱,到初十夜(夏历十三夜),太平军就把敌人各营都攻破,把这一枝凶顽的反革命军队歼灭了。于是乘胜追击,踞守舒城、桐城等地的敌人都怆惶溃走,进犯安庆的也闻风惊走。这一役,给以曾国藩为首的地主武装湘军以极重大的打击,当时湖南湘乡的反革命家庭,从曾国藩家起,几于「处处招魂」。曾国藩自供说:「自三河败溃后,元气大伤」,「不特大局顿坏,而吾邑士气亦为不扬」。胡林翼也自供说:「三河败溃之后,元气尽伤,四年纠合之精锐,覆于一 旦,而且敢战之才,明达足智之士,亦凋丧殆尽」。又说:「军事以气势为主,以百战之馀,覆於一旦,是全军皆寒,此数万人者将动色相戒,不可复战」。
  
    太平天国由於在浦口打垮江北大营与三河大捷这两大战役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就粉碎敌人攻取天京的企图,并且稳定今后两年长江上游的战争形势
  
    己未九年正月二十九日(夏历二月初四日),玉成收复安徽六安州,即向庐州西面长城清朝署安徽巡抚李孟群军营进攻。二月初十日(夏历二月十六日),攻破清营,生擒李孟群。旋在庐州护城集大败清钦差大臣督办安徽军务胜保军,歼其马队,使胜保军从此不能复振。四月,天王以玉成功劳最大,进封英王。嗣领文衡副总裁。这年秋,天京北岸门户天浦、浦口战事紧急,玉成奉命从庐州梁团星夜领军回救。时六合也被围,他先救六合,打退敌人。十月初七日(夏历十月二十二日),与李秀成会师进攻浦口清军,大战五日,攻破敌营五、六十座,打死清朝湖北提督周天培,收复浦口。
  
    正当浦口大战的时候,曾国藩、胡林翼定计四路进犯安徽,上游忠急。玉成赶着带兵上救。十二月,两军大会战。时天京被围急,天王下诏命玉成率上游各军回救。他调动兵力,退出太湖、潜山,回救天京。到庚申十年春打垮江南大营之后,湘军曾国荃部已经乘虚进犯集贤关,开始围攻安庆了。
  
    安庆是保卫天京最后一道屏蔽,所以当时力争上游、保卫安庆成为太平天国军事上根本的决策。这年冬,太平天国分军两路进攻武、汉:玉成统北路军从长江北岸经安徽入湖北,李秀成统南路军从长江南岸进江西入湖北,两路会师,合取武、汉。辛酉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玉成率军从安徽桐城向西北面的霍山前进,避开在宿松、潜山、太湖境内的清军。三十日,顺利地取得霍山。二月初三日,转向西南的英山,英山也轻易地取得了。玉成迅速地把在霍山和英山所得的军用品收集起来,继续向湖北黄州推进。初六日,又顺利地克复黄州。这样,在短短的十一天裹面,就接连取得三座城池,完成六百里的胜利进军。玉成下一步军事行动,正准备向武昌、汉阳进攻。当时清朝湖北巡抚胡林翼的军队都在太湖一带,与曾国荃军队会攻安庆,武昌没有军队防守,得到黄州被占领的消息,城中立刻发生混乱,各粮台军火总局闻警散尽,主管粮台军火的阎敬铭,吓得自杀寻死,全城都走光,只剩总督官文和布政使等几个大官僚留在城内等死,正在这时候,英国海军提督何伯参赞巴夏礼带艇队到武、汉。英国侵略者要拯救清朝统治者,十一日(阳历三月二十二日),巴夏礼到黄州去见玉成,他劝玉成不要攻汉口,说无论太平军占领那一个设立租界的大商埠,没有不严重地损坏他们的商业的,因此,太平天国的军事行动,必须不与他们的商业活动相冲突。这年初,英国侵略者已在天京提出要求,玉成对其干涉不得不踌蹰瞻顾,他命令正在向武、汉推进的两个部队改向西北麻城、德安一带进军。
  
    这是毫无问题的,当时太平军只要向武、汉挺进,就捶手可得;取得武、汉之后,围攻安庆的敌人也就不打自退。无如由於英国侵略者的干涉,竟致进不得攻取武、汉,退不能救安庆,太平天国力争上游、保卫安庆的军事行动全部失败,而清朝统治者却得救了。
  
    三月,玉成分军留守湖北攻克各城,自率精兵回救安庆,屯军集贤关,逼攻围城曾国荃湘军。玉成在菱湖北岸筑十三座营垒,南岸筑五座营垒,参差相联,城内守军更番出击,南北岸各营分起接应,在湖中多置小船,通往来。敌据东路湖边,泊水师,筑垒掩护,水陆死力抗拒。时天王命干王洪仁玕、章王林绍璋带兵来援安庆,到桐城,玉成留靖东主将刘昌林等守集贤关外赤冈岭四座营垒,自去桐城迎接援军。四月,玉成会合洪仁玕等军从桐城挂车河,盤尖棋盘岭,迁绵二十里,分三路攻敌军,大战不胜,退回桐城。这月底,赤冈岭四座营垒都被敌人攻陷。七月,玉成又与林绍璋及辅王杨辅清,定南主将黄文金等军入集贤关,来救安庆,并在关口毛岭、十里铺筑营垒四十多座固守,城内守军也列队四门接应。敌军内攻外拒。玉成亲率将士攻破敌军第一层濠,过濠肉搏争夺,敌人一面抗拒,一面增筑新垒,旧垒失,又转据新垒死抗不退。时城内粮已绝,敌军偷挖地道埋地雷,七月二十六日(夏历八月初一日),地雷轰炸,城塌,安庆失陷。
  
    安庆既失,人心震动。玉成要退兵。杰天义赖文光上谏议说:「当兹安省既失,务宜北连苗(沛霖)、张(洛行),以顾京左;须出奇兵,进取荆、襄之地。不半年间,兵多将广之日,可图恢复皖城,俾得京门巩固,此为上策」。玉成不从,率师退庐州,请命自守。复奏请加封部将陈德才为扶王,梁成富为启王,赖文光为遵王,蓝成春为祜王,率领大军於这年冬远征陕西,广招兵马,以图恢复安庆。玉成只留孤军守庐州。他既一误再误,遂致兵败身死。后来赖文光论到这件事说:「此乃英王自取祸亡,累国之根也」。
  
    壬戌十二年正月,清朝荆州将军多隆阿纠集安庆、桐城、舒城、六安等处军队来犯庐州,逼扎东、西、南三门外,定远清军也到城东北十多里扎营,四面围团,日夜进攻到城边。城内乏之粮,不能再守。玉成「奏尽苦难,终无援应」。而派出扶王陈德才等大军又远去无消息。孤城粮尽援绝,即将陷落。时练匪苗沛霖据安徽寿州,以办团练称霸一方,初受清朝官职,后与当地官僚地主互斗起釁。这时候,新受太平天国封为奏王,却暗中与清朝钦差大臣胜保密谋,要用计诱捉玉成。他上禀玉成,用至极无以复加的谀辞来谄媚玉成。他求玉成到寿州去,他帮四旗人,一旗三十万人,攻打汴京。且说:「孤城独守,兵家所忌。以英王盖世英雄,何必为这股残妖所困」。玉成一向认为:如得汴京,黄河以南,长江以北都为我有,就可以渡河直捣燕京。苗沛霖这封信,恰打中他的心愿。遂请施、殷两位丞相商议此事。他先表示意见说:「苗雨三(案雨三是苗沛霖的字)真有鞱略,非到寿州不可」。殷变卿答道:「闻苗雨三已投胜妖,此人反覆无常,诚小人之尤者。依愚见,万不宜去」。玉成沈吟一回,说:「再谈」。第二天,他召集六部尚书及各同检会议去寿州问题。六部尚书和各同检都说不相宜。系户部尚书还提出他的主张说:「与其到寿州,不如回天京朝见天王后,重整旗鼓,何患残妖不除也」。玉成见众人一致不同意他去寿州,大声说:「本总裁自用兵以来,战必胜,攻必取。虽虚心听受善言,此次你们所说,大拂我意」。於是绝不复议。
  
    玉成不听众人劝谏,他决定去寿州,以寿州为大本营,铺排一切,亲自率领陈德才、张洛行等军分路北伐。三月三十夜(夏历四月十三夜)下令攻破门外清军营垒三座。三十一日(夏历十四日)二更后,全军从北门撤,连夜去寿州。
  
    先是玉成派有一个琳天燕余安定驻寿州,专办与苗沛霖联络工作。他不知道这个家伙已经叛变与苗沛霖同谋了。苗沛霖接到玉成前来的消息,就派侄儿苗景开到下蔡迎接。四月初三日(夏历四月十七日),玉成到寿州,余安定开城门,伏谒道左恭迎。玉成坦然不疑,把两千名百战精锐的卫队都安顿在城外,只带从官二十多人进城。初五日(夏历四月十九日)下午七时,苗匪留守寿州的李万春接苗匪令,即突起拘执人,从官仓卒格斗,从王陈得隆在格斗中牺牲,玉成与导王陈仁荣、王宗统天义陈聚成、主将向仕才、王宗虔天义陈安成、祷天义染显新等二十多人都力竭被执。
  
    玉成被解到胜保军营。胜保坐中军帐,旗帜枪炮排列森严,将官佩刀站立,耀武扬威。胜保升座,叫:「带陈玉成上来」!玉成昂然走入,大喝胜保说:「本总裁是天朝开国元勋,三定湖北,九下江南。你是本总裁手下败将,见仗即跑。本总裁曾饶过你的狗命,好不自量的家伙」!胜保说:「那么,你为什么给我捉到呢」?玉成说:「我误中苗贼毒计,陷入纲罗,与你何干。我今天死,苗贼明天就要死在我军手里。你应该记得合肥官亭那一仗,你骑兵二万,与我战后,还有一兵一卒幸存的吗」?胜保满脸羞惭,回不得话。他却无耻地来劝玉成投降。玉成勃然说:「大丈夫视死如归,你不要饶舌」!遂被槛送燕京。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行到河南延津,就义於西教场。时年二十六岁。
  
    太平天国於丙辰六年七月天京事变,十一月十三日(夏历十一月二十二日),武昌、汉阳失守。二十九日(夏历十二月初九日),敌人就进犯九江。丁巳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夏历十一月十二日),清朝江南大营攻陷镇江,十二月初一日(夏历十一月二十四日),又卷土重来围困天京。从此以后,太平天国从进攻转变为防御,以迄於败亡。在这一长期间中,太平天国在极险恶的形势下,与敌人展开生死存亡的血战。其中最坚强的一路军队,就是青年英雄统帅陈玉成领导的军队。这路军队,本来只是太平军中一个支队,由於久经革命战争的锻练,将勇兵强,在天京事变前,就是一支强兵。到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出走,把太平天国的良将精兵都带走了,敌兵压境,国防空虚,玉成把老兵作为骨干,训练新兵,扩充为大军。玉成领导这路大军,采取攻势防御的战略,在长江北岸广大地区攻击敌人,在浦口打垮江北大营,在三河镇歼灭李续宾全军,在庐州西长城擒李孟群,军威所播,经常指向武、汉,挫败敌人的进攻,保卫太平天国的安全。太平天国从天京事变后,还能长期屹立,首要是由於在长江以北有强大的军队抗击敌人,和江北物资的源源接济。因为「庐郡及和、含、浦、六一带,均系出粮之区,江南向藉江之粮」。到玉成死垢,江北都失陷,天京就不可能久守了。所以干王洪仁玕论陈玉成之死对太平天国的关系说:「如英王不死,天京之围必大不同,因为若彼能在江北活动,令我等常得交通之利,便可获得仙女庙及其附近诸地之源源接济也。英王一去,军势军威同时堕落,全部瓦解」。玉成对太平天国关系的重大是不言而喻的。
  
    玉成初名丕成,天王嘉他英勇,给他改名玉成。他的容貌极秀美,身材不过中人,两眼下有窪■,远望如重目。平时言谈极风雅,到打起仗来,却驰电掣,胆雄万夫。每当他骑着一匹雪白的骏马,出现在万马奔腾的大军中的时候,人们望见他雄姿英发,都不禁以一种膜拜的心情称赞说:「始知英雄自有真也」!他治军没有一天不操练,没有一队兵不精壮,每决战,无坚不摧。遇大敌则攻其所必救,以分其兵,疲其力,而后突然集合优势的兵力予以歼灭。故攻城夺地,势如破竹。两军临阵,他「最善於反客为主」,争取战争的主动权,而敌人往往匆忙应战,致遭失败。曾国藩、胡林翼很怕他这种战术,称为回马枪,当他做检点时湖北就已经遍传「三十检点回马枪」的威名了。他尤其善用筑垒包裹敌人后路和饷路的战术。他的行动迅如闪电,一夜就筑垒成几十座营垒。敌人每被他筑垒包裹起,就要全军覆没。所以敌军巨魁悍将说到他这种战术,没有不担战心惊的。他的英雄勇善战,人们论为「威名震天地」,就是敌人也不得不低头承认「近世罕有其匹」。他又多谋善计,令人不测。庐州被围愈来愈急时,他从东乡调了两班徽剧进城,对台角胜,敌将多隆阿惊惧,竟退地扎营。可惜英雄无双,「并熟读历代兵史」,乃因有远古人「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轻则寡谋」的教训,致成千古恨,可痛极了!
  
  
  夹注版本:
  
  陈玉成广西藤县新旺村人,清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年)出生在一个贫
    雇农的家庭。玉成幼年时,父母都给地主惨重的剥削磨折死了。金田起义那
    年,他十四岁,跟叔父陈承瑢踊跃奔来参加①,编入童子队中。
    太平军中的童子,被誉为「最勇敢无畏的兵士」,玉成更是他们当中最
    英勇的一个。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十二月,大军进攻武昌,采用地道攻城战术,
    到地雷爆炸时,要有最勇敢的人首先抢占缺口,就派玉成这班童子兵五十名
    担当这个重大的任务,玉成等欢欣鼓舞接受了任务。当地道导火线火光一闪,
    立刻地雷瀑炸的响声震得山摇地动,被炸开的文昌门附近城墙的砖石,在冲
    天的烟焰里,四处横飞。 那巨大的响声,就像一声号令,玉成率领战友们一
    跃而起,冒着砖石,冲进烟焰,当先冲锋,扑向抢堵缺口的敌人,占领了缺
    口,大军跟着拥上,遂克武昌①。玉成等五十名童子兵立了头功。这时候,惊
    天动地的革命战争已经把他锻炼成为一个杰出的少年英雄了。
    癸好三年二月,攻克南京。这年四月,玉成被任为左四军正典圣粮,职
    同监军。他不愿做后勤工作,坚请出征立功。东王杨秀清很嘉奖他,但因他
    年少,没有允许他的要求。甲寅四年二月,才命他随大军攻湖南。时国宗提
    督军务石凤魁统领军队正在进攻武昌,玉成志在得武昌,他到了武昌,就请
    求留在石凤魁军中效力。那时候,太平军攻武昌已经几个月,清朝湖北巡抚
    青麟死守不下。武昌城坚池深,石凤魁怕攻坚多伤兵将,未敢逼攻。玉成侦
    探知道城东守御空虚,对石凤魁说:「明攻有困难,掩其不备,却是可以袭
    取的」。石凤魁笑说:「你说得出,你敢做吗?」玉成兴冲冲地坚决回答道:
    「我一定去,请派我去」!于是带五百名壮士,偷偷地从武昌县(今鄂城市)
    入梁子湖,五月二十一日(夏历六月初二日),绕到武昌省城东面,缒城而
    上,在城头遍插太平天国黄旗,齐声大呼道:「天兵登城了」!清军惊散,
    玉成率领壮士追击,遂克武昌省城②。捷报到天京,天王喜道:「真是英雄出
    少年」。超升殿右三十检点,命统陆军后十三军,水师前四军。玉成更加「感
    激图报,奋不顾身」①。
    这一年秋天,敌从湖南岳州来犯,长江上游战争一场接着一场失利,玉
    成跟敌人在汉阳、蕲州、广济、黄梅一路苦战,退到九江,极力挡住敌人的
    攻势,给援军结集的时间,来进行反攻。乙荣五年正月,就在九江打垮曾国
    藩水师,乘胜追击,在克复武、汉后,玉成奉命向鄂北进军。四月,在随州
    打败清朝西安将军札拉芬军队,札拉芬受重伤死②。七月,在湖北应山大败清
    朝固原提督孔广顺、署湖北提督讷钦等,打破清朝军营四十座,接着带兵去
    围攻庐州,又到芜湖解围。玉成作战英勇,所向克捷,所以那一处敌人势大,
    ① 据陈玉成供、李秀成自述原稿及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二陈玉成传。
    ① 据劳光泰鄂城表忠诗。
    ② 据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二陈玉成传。
    ① 据陈玉成禀申燕王秦日纲。
    ② 据同治随州志卷十八兵事、李滨中兴别记卷二十。
    就派他到那一处去迎头痛击③。时冬官正丞相罗大纲战死,东王就特地提升他
    补罗大纲的官缺。人们都公认这个少年英雄将军,已经和那威震敌人的罗大
    纲齐名了。
    丙辰六年二月,命随燕王秦纲去救镇江。时镇江被清朝江苏巡抚吉尔杭
    阿军队围困,内外隔绝不通,十分危急。秦日纲集各将领会议,要派人冲过
    敌军在长江上的封锁,入城通消息,约期夹攻,问:「谁敢去」?玉成挺胸
    起来说:「我去」!他带几个战士,坐一条小船,直向镇江冲去。长江上清
    军炮船星罗棋布,立刻从四面八方来截击,喊杀声震天,把玉成小船围在江
    心。玉成鼓舞战士说:「清妖只是泥塑纸扎,敢挡我的死。兄弟,奋力,向
    前冲」!于是在枪林弹雨之中,一边战斗,一边向前直冲,终于突破敌船的
    重重封锁,扫荡敌人的到处截击,在镇江守军欢呼声里胜利地进城。敌人眼
    睁睁地望着,无可奈何,都低头丧气。遂与守将吴如孝会合援军,把清军打
    败,解了镇江围①,东王闻战状,称赞说:「陈玉成一身都是胆,当年赵子龙
    也比不上他」。三月,攻克扬州。五月,回师天京,把清朝江南大营打破。
    玉成领军追击,直抵丹阳②。
    天京事变后,玉成是当时第一个英勇的大将,朝臣推选他出来担当国事,
    天王把他提升为又正掌率,封成天豫,与正掌率大臣赞天燕蒙得恩、副掌率
    合天侯李秀成共同领导,他与李秀成专负军事的责任。
    戊午八年夏天,天京又被紧困,玉成到安徽枞阳开军事会议。议决玉成
    军队从潜山经舒城攻庐州,李秀成军队从全椒进兵滁州,两路会师合击盘踞
    在浦口的清朝江北大营,打通天京与江北的交通。七月十五日(夏历七月十
    五日),陈玉成攻克庐州。八月十七日(夏历八月十九日),玉成与李秀成
    在鸟衣会师,大败清朝统帅江北大营钦差大臣德兴阿军。第二天,进到小店,
    清朝江南大营派兵来救,又反它打败。于是乘胜追下浦口,玉成进击江北大
    营的前面,李秀成进击江北大营的背后,前后夹攻,清军大乱,就把江北大
    营打破。京、浦交通既复,京内人心才安定。九月十六日(夏历九月十八日),
    玉成攻克敌人自吹的铁铸六合。以功授前军主将,进封成天义。
    九月,曾国藩部将李续宾来犯三河。三河离庐州五十里,太平天国在这
    里建筑一座大城,城外筑有九座坚固的营垒,在那里收屯粮食军械来接济天
    京。三河守将吴定规告急,天王命玉成星夜带兵去救。李续宾这一枝反革命
    军队,是曾国藩湘军里面最主要、最凶狠的一枝陆军,入犯安徽不到一个月,
    连陷太湖、潜山、桐城、就直犯安庆,围攻三河,图占庐州。时敌人军锋迅
    厉,将士都震惊。玉成对各将领说:「我安庆屹立如山,庐江仍在我军手中,
    三河在我内部,李妖孤军直进来,前后受敌,恰好似野兽自投陷阱。他既来
    送死,我们就要在三河把妖兵全部消灭掉。各弟杀妖立功,这正是大好时候,
    为什么反怕李妖呢」!各将领听了,心里亮了,都笑了起来。十月初六日(夏
    历十月初九日),玉成率领前军经巢县直趋白石山金牛镇,包抄三河后方,
    断绝敌人退路,檄庐州守将吴如孝率军拦断舒城救兵,使敌人陷在包围中。
    第二天黎明,两方出动人马,在金牛镇大战。那时候,天正降大雾,对面都
    看不清。玉成一马当, 率领前军从左路包抄,乘雾自后杀出,先打破敌人左
    ③ 据陈玉成供。
    ① 据李秀成自述原稿。
    ② 据陈玉成供。
    路,接着又打破敌人中、右两路。正在追击中,李秀成带后军赶到,三河守
    将吴定规也从城中带兵出来接应,三路会合,一齐追到敌营,把河堤挖断,
    断绝敌人出路,围攻到三更,李续宾吓得魂飞魄散,上吊自杀死。敌军见主
    将自杀,军心更加慌乱,到初十夜(夏历十三夜),太平军就把敌人各营都
    攻破,把这一枝凶顽的反革命军队歼灭了。于是乘胜追击,踞守舒城、桐城
    等地的敌人都怆惶溃走,进犯安庆的也闻风惊走①。这一役,给以曾国藩为首
    的地主武装湘军以极重大的打击,当时湖南湘乡的反革命家庭,从曾国藩家
    起,几于「处处招魂」②。曾国藩自供说:「自三河败溃后,元气大伤」③,
    「不特大局顿坏,而吾邑士气亦为不扬」④。胡林翼也自供说:「三河败溃之
    后,元气尽伤,四年纠合之精锐,覆于一 旦,而且敢战之才,明达足智之士,
    亦凋丧殆尽」①。又说:「军事以气势为主,以百战之馀,覆於一旦,是全军
    皆寒,此数万人者将动色相戒,不可复战」②。
    太平天国由於在浦口打垮江北大营与三河大捷这两大战役取得决定性的
    胜利,就粉碎敌人攻取天京的企图,并且稳定今后两年长江上游的战争形势
    己未九年正月二十九日(夏历二月初四日),玉成收复安徽六安州,即
    向庐州西面长城清朝署安徽巡抚李孟群军营进攻。二月初十日(夏历二月十
    六日),攻破清营,生擒李孟群③。旋在庐州护城集大败清钦差大臣督办安徽
    军务胜保军,歼其马队,使胜保军从此不能复振④。四月,天王以玉成功劳最
    大,进封英王⑤。嗣领文衡副总裁。这年秋,天京北岸门户天浦、浦口战事紧
    急,玉成奉命从庐州梁团星夜领军回救。时六合也被围,他先救六合,打退
    敌人。十月初七日(夏历十月二十二日),与李秀成会师进攻浦口清军,大
    战五日,攻破敌营五、六十座,打死清朝湖北提督周天培,收复浦口①。
    正当浦口大战的时候,曾国藩、胡林翼定计四路进犯安徽,上游忠急。
    ① 据李秀成自述原稿、胡林翼清咸丰八年十二月十一日查明巡抚衔浙江布政司李续宾三河镇阵亡实迹恳恩
    加等优卹疏(见胡文忠分遗集卷三十二)。
    ② 曾国藩清咸丰九年覆左季高,见曾文正公书札卷八。
    ③ 曾国藩清咸丰九年致唐镜海先生,见同上。
    ④ 曾国藩清咸丰九年覆刘霞仙,见同上书卷七。
    ① 胡林翼清咸丰九年复胜克斋钦使,见胡文忠公遗集卷六十一,抚鄂书牍。
    ② 胡林翼清咸丰八年致司道,见同上书卷五十九,抚鄂书牍。
    ③ 据清咸丰九年三月初一日胜保、翁同书奏(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二百十六)、方玉润星烈日记己未九月十
    八日记(见卷三十九忠义)、刀口馀生被据纪略。
    ④ 据清丰九年十一月十八日上谕内阁(见剿平捻匪方略卷七十一)、咸丰十年正月初四日上谕内阁(见同
    上书卷七十三)。战役时间则据清史列传卷四十七胜保传。
    ⑤ 陈玉成封英王日期,据清咸丰九年五月十五日(即太平天国己未九年五月初六日)钦差大臣胜保片说:
    「近据生传第十五陈玉成刘昌林擒发贼供称??洪逆以陈玉成所至,能出死力,伪封英王」(中国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李秀成自述原稿说天王封洪仁玕为干王后两月,见洪仁玕一事无谋,难封功臣,先陈玉成
    为英王。案洪仁玕封王在己未九年四月初一日。据胜保此片,他在五月初已经说过陈玉成封英王是近闻的
    事,则陈玉成封王不是在洪仁玕封王两月后可知。又考天王封洪仁玕为干王说:「朕意玕胞、达胞、玉胞
    知之」,达胞即翼王石达开、玉胞即陈玉成。天王在此诏中,把陈玉成与石达开、洪仁玕并列,他应与石
    达开、洪仁玕有同等的爵位,很可能他是与洪仁玕同时封王的,即后也不会迟多少天。故本书定陈玉成封
    王时间是在太平天国己未九年四月。
    ① 据李秀成自述原稿。
    玉成赶着带兵上救。十二月,两军大会战。时天京被围急,天王下诏命玉成
    率上游各军回救。他调动兵力,退出太湖、潜山,回救天京②。到庚申十年春
    打垮江南大营之后,湘军曾国荃部已经乘虚进犯集贤关,开始围攻安庆了。
    安庆是保卫天京最后一道屏蔽,所以当时力争上游、保卫安庆成为太平
    天国军事上根本的决策。这年冬,太平天国分军两路进攻武、汉:玉成统北
    路军从长江北岸经安徽入湖北,李秀成统南路军从长江南岸进江西入湖北,
    两路会师,合取武、汉。辛酉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玉成率军从安徽桐城向
    西北面的霍山前进,避开在宿松、潜山、太湖境内的清军。三十日,顺利地
    取得霍山。二月初三日,转向西南的英山,英山也轻易地取得了。玉成迅速
    地把在霍山和英山所得的军用品收集起来,继续向湖北黄州推进。初六日,
    又顺利地克复黄州。这样,在短短的十一天裹面,就接连取得三座城池,完
    成六百里的胜利进军。玉成下一步军事行动,正准备向武昌、汉阳进攻。当
    时清朝湖北巡抚胡林翼的军队都在太湖一带,与曾国荃军队会攻安庆,武昌
    没有军队防守,得到黄州被占领的消息,城中立刻发生混乱,各粮台军火总
    局闻警散尽,主管粮台军火的阎敬铭,吓得自杀寻死,全城都走光,只剩总
    督官文和布政使等几个大官僚留在城内等死①,正在这时候,英国海军提督何
    伯参赞巴夏礼带艇队到武、汉。英国侵略者要拯救清朝统治者,十一日(阳
    历三月二十二日),巴夏礼到黄州去见玉成,他劝玉成不要攻汉口,说无论
    太平军占领那一个设立租界的大商埠,没有不严重地损坏他们的商业的,因
    此,太平天国的军事行动,必须不与他们的商业活动相冲突。这年初,英国
    侵略者已在天京提出要求,玉成对其干涉不得不踌蹰瞻顾,他命令正在向武、
    汉推进的两个部队改向西北麻城、德安一带进军②。
    这是毫无问题的,当时太平军只要向武、汉挺进,就捶手可得;取得武、
    汉之后,围攻安庆的敌人也就不打自退。无如由於英国侵略者的干涉,竟致
    进不得攻取武、汉,退不能救安庆,太平天国力争上游、保卫安庆的军事行
    动全部失败,而清朝统治者却得救了。
    三月,玉成分军留守湖北攻克各城,自率精兵回救安庆,屯军集贤关,
    逼攻围城曾国荃湘军。玉成在菱湖北岸筑十三座营垒,南岸筑五座营垒,参
    差相联,城内守军更番出击,南北岸各营分起接应,在湖中多置小船,通往
    来。敌据东路湖边,泊水师,筑垒掩护,水陆死力抗拒。时天王命干王洪仁
    玕、章王林绍璋带兵来援安庆,到桐城,玉成留靖东主将刘昌林等守集贤关
    ② 清咸丰十年正月十二日钦差大臣和春奏说:「顷据探报洪逆因被围情急,密寄伪诏号召上游逆党即日是
    窜解围等语。??相应请旨敕下湖北、安徽、皖南各路统兵大员趁此机会竭力攻剿,既可乘胜规复各城,
    并使逆党有所牵缀,不敢长驱下窜,实於东南军务大有裨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案清咸丰十年
    正月十二日,相当於太平天国己未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据此知天王於己未九年十二月下诏命长江上游各
    军即日东调回救天京,也就可知太湖、潜山两县的撤退,系由於调动兵力解天京围而自动撤退,并不是如
    同清朝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克复太湖县城疏所说系被攻陷(均见胡文忠公遗集卷三十九),而曾国藩之得到
    乘机再犯安庆,实由於上游各军奉诏回解天京围之故。
    ① 据清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彭玉麟向曾国藩报告当二月初七日(夏历二月初八日),英王陈玉成军队
    攻克湖北黄州时「各粮台军火总局闻警散尽,阎丹初呼唤不灵,愤极自尽」,清朝湖北抚胡林翼的老婆,
    看见「满城已无人」,也「携幼子下河」,武昌只剩湖广总督官文和「司道数人在省垣以内而已」(南京
    图书馆藏钞本清代名人书札录第三十一册)。
    ② 据王崇武译英国参赞巴夏礼报告在黄州访问英王陈玉成的经过,见历史教学一九五七年四月号。
    外赤冈岭四座营垒,自去桐城迎接援军。四月,玉成会合洪仁玕等军从桐城
    挂车河,盤??尖棋盘岭,迁绵二十里,分三路攻敌军,大战不胜,退回桐城。
    这月底,赤冈岭四座营垒都被敌人攻陷。七月,玉成又与林绍璋及辅王杨辅
    清,定南主将黄文金等军入集贤关,来救安庆,并在关口毛岭、十里铺筑营
    垒四十多座固守,城内守军也列队四门接应。敌军内攻外拒。玉成亲率将士
    攻破敌军第一层濠,过濠肉搏争夺,敌人一面抗拒,一面增筑新垒,旧垒失,
    又转据新垒死抗不退。时城内粮已绝,敌军偷挖地道埋地雷,七月二十六日
    (夏历八月初一日),地雷轰炸,城塌,安庆失陷。
    安庆既失,人心震动。玉成要退兵。杰天义赖文光上谏议说:「当兹安
    省既失,务宜北连苗(沛霖)、张(洛行),以顾京左;须出奇兵,进取荆、
    襄之地。不半年间,兵多将广之日,可图恢复皖城,俾得京门巩固,此为上
    策」。玉成不从,率师退庐州,请命自守。复奏请加封部将陈德才为扶王,
    梁成富为启王,赖文光为遵王,蓝成春为祜王,率领大军於这年冬远征陕西,
    广招兵马,以图恢复安庆。玉成只留孤军守庐州。他既一误再误,遂致兵败
    身死。后来赖文光论到这件事说:「此乃英王自取祸亡,累国之根也」①。
    壬戌十二年正月,清朝荆州将军多隆阿纠集安庆、桐城、舒城、六安等
    处军队来犯庐州,逼扎东、西、南三门外,定远清军也到城东北十多里扎营,
    四面围团,日夜进攻到城边。城内乏之粮,不能再守。玉成「奏尽苦难,终
    无援应」②。而派出扶王陈德才等大军又远去无消息。孤城粮尽援绝,即将陷
    落。时练匪苗沛霖据安徽寿州,以办团练称霸一方,初受清朝官职,后与当
    地官僚地主互斗起釁。这时候,新受太平天国封为奏王,却暗中与清朝钦差
    大臣胜保密谋,要用计诱捉玉成。他上禀玉成,用至极无以复加的谀辞来谄
    媚玉成。他求玉成到寿州去,他帮四旗人,一旗三十万人,攻打汴京。且说:
    「孤城独守,兵家所忌。以英王盖世英雄,何必为这股残妖所困」。玉成一
    向认为:如得汴京,黄河以南,长江以北都为我有,就可以渡河直捣燕京。
    苗沛霖这封信,恰打中他的心愿。遂请施、殷两位丞相商议此事。他先表示
    意见说:「苗雨三(案雨三是苗沛霖的字)真有鞱略,非到寿州不可」。殷
    变卿答道:「闻苗雨三已投胜妖,此人反覆无常,诚小人之尤者。依愚见,
    万不宜去」。玉成沈吟一回,说:「再谈」。第二天,他召集六部尚书及各
    同检会议去寿州问题。六部尚书和各同检都说不相宜。系户部尚书还提出他
    的主张说:「与其到寿州,不如回天京朝见天王后,重整旗鼓,何患残妖不
    除也」。玉成见众人一致不同意他去寿州,大声说:「本总裁自用兵以来,
    战必胜,攻必取。虽虚心听受善言,此次你们所说,大拂我意」。於是绝不
    复议①。
    玉成不听众人劝谏,他决定去寿州,以寿州为大本营,铺排一切,亲自
    ① 据遵王赖文光自述。案本书所引,系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钞件,与太平天国轶闻,柴萼梵天庐丛录
    所录字句有些不同。
    ② 英王陈玉成致护王陈坤书请援书中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钞件。
    ① 据刀口馀生被据纪略,案这人叫赵雨村,在英殿工部尚书汪文炳馆当掌书令(做文书工作)。汪文炳参
    加陈玉成召开的商量去寿州的会议。赵雨村这一段记载,是从在人场得来的,使我们得知陈玉成中计被俘
    的实情。又该书记陈玉成先请左辅施、右弼殷商量。考太平天国官制,王殿属无左辅、右弼官职。东王杨
    秀清称左辅正军师,西王萧朝贵称右弼又正军师,为崇高的称号,王殿属官不应有此称。据文意可能是丞
    相。本书此处暂作丞相,以待确考。
    率领陈德才、张洛行等军分路北伐。三月三十夜(夏历四月十三夜)下令攻
    破门外清军营垒三座。三十一日(夏历十四日)二更后,全军从北门撤,连
    夜去寿州②。
    先是玉成派有一个琳天燕余安定驻寿州,专办与苗沛霖联络工作。他不
    知道这个家伙已经叛变与苗沛霖同谋了①。苗沛霖接到玉成前来的消息,就派
    侄儿苗景开到下蔡迎接。四月初三日(夏历四月十七日),玉成到寿州,余
    安定开城门,伏谒道左恭迎。玉成坦然不疑,把两千名百战精锐的卫队都安
    顿在城外,只带从官二十多人进城。初五日(夏历四月十九日)下午七时,
    苗匪留守寿州的李万春接苗匪令,即突起拘执人,从官仓卒格斗,从王陈得
    隆在格斗中牺牲,玉成与导王陈仁荣、王宗统天义陈聚成、主将向仕才、王
    宗虔天义陈安成、祷天义染显新等二十多人都力竭被执②。
    玉成被解到胜保军营。胜保坐中军帐,旗帜枪炮排列森严,将官佩刀站
    立,耀武扬威。胜保升座,叫:「带陈玉成上来」!玉成昂然走入,大喝胜
    保说:「本总裁是天朝开国元勋,三定湖北,九下江南。你是本总裁手下败
    将,见仗即跑。本总裁曾饶过你的狗命,好不自量的家伙」!胜保说:「那
    么,你为什么给我捉到呢」?玉成说:「我误中苗贼毒计,陷入纲罗,与你
    何干。我今天死,苗贼明天就要死在我军手里。你应该记得合肥官亭那一仗,
    你骑兵二万,与我战后,还有一兵一卒幸存的吗」?胜保满脸羞惭,回不得
    话。他却无耻地来劝玉成投降。玉成勃然说:「大丈夫视死如归,你不要饶
    舌」①!遂被槛送燕京。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行到河南延津,
    就义於西教场②。时年二十六岁。
    太平天国於丙辰六年七月天京事变,十一月十三日(夏历十一月二十二
    日),武昌、汉阳失守。二十九日(夏历十二月初九日),敌人就进犯九江。
    丁巳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夏历十一月十二日),清朝江南大营攻陷镇江,十
    二月初一日(夏历十一月二十四日),又卷土重来围困天京。从此以后,太
    平天国从进攻转变为防御,以迄於败亡。在这一长期间中,太平天国在极险
    ② 据陈玉成供及刀口馀生被掳纪略。陈玉成供记早一天攻破北门外清军营垒三,被掳纪略作二座,本书从
    陈玉成供。
    ① 据清同治元年四月胜保奏说:「余安定剃发归正,奴才前已奏明。狗逆在庐,未知其详」。另一封奏折
    又说:「余安定前於擒获狗逆时,实属认真出力」。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 据清同治元年四月二十三日胜保折、同月二十二日袁甲三折(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袁甲三折系
    据自派赴寿州的探弁外委傅兆瑞的报告及带回练总守备姚绍珍的禀函。据胜保折说英东玉成带亲随二、三
    千人入寿州城,苗景开等俟其进城,即将吊桥撤去,馀众阻隔城外,当即将英王陈玉成及其从官二十馀人
    拘执。据袁甲三折说,四月十七日,英王陈玉成将卫队二千驻扎在寿州东门外,与从官七人进城,至十九
    日下午七时,为苗匪所执,第二天,即派船械送颖州江口集苗沛霖营。案胜保折为报功起见,此处叙事特
    含糊其词。袁甲三折则记明英王陈玉成把卫队二千人驻在寿州东门外,只带从官入城,至被执时间,则在
    入城后第三天。两相核对,当以袁甲三折为确实。故书记英王陈玉成不带卫队入寿州城及被执时间均据袁
    甲三折。
    ① 据梁溪坐观老人(真名张祖翼)清代野记卷下胜保事类记,并参考张星焕皖游纪闻、刀口馀生被掳纪略、
    薛福成庸庵文续编卷下书陈玉成苗沛霖二贼伏诛事、裘毓麐编清代轶闻卷六陈玉成被擒记。案张祖翼在胜
    保事类记里说明是「皆闻诸先君子者」考其父叫张承涛,做胜保的幕客(据金大翮皖志列传稿卷六包世臣
    陈艾传附张承涛子祖翼),当英王陈玉成被囚时,并曾亲往见。这是一篇得自亲见的人的记载。
    ② 据清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四日河南,巡抚郑元善,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三百七。
    恶的形势下,与敌人展开生死存亡的血战。其中最坚强的一路军队,就是青
    年英雄统帅陈玉成领导的军队。这路军队,本来只是太平军中一个支队,由
    於久经革命战争的锻练,将勇兵强,在天京事变前,就是一支强兵。到天京
    事变后,石达开出走,把太平天国的良将精兵都带走了,敌兵压境,国防空
    虚,玉成把老兵作为骨干,训练新兵,扩充为大军。玉成领导这路大军,采
    取攻势防御的战略,在长江北岸广大地区攻击敌人,在浦口打垮江北大营,
    在三河镇歼灭李续宾全军,在庐州西长城擒李孟群,军威所播,经常指向武、
    汉,挫败敌人的进攻,保卫太平天国的安全。太平天国从天京事变后,还能
    长期屹立,首要是由於在长江以北有强大的军队抗击敌人,和江北物资的源
    源接济。因为「庐郡及和、含、浦、六一带,均系出粮之区,江南向藉江之
    粮」。到玉成死垢,江北都失陷,天京就不可能久守了①。所以干王洪仁玕论
    陈玉成之死对太平天国的关系说:「如英王不死,天京之围必大不同,因为
    若彼能在江北活动,令我等常得交通之利,便可获得仙女庙及其附近诸地之
    源源接济也。英王一去,军势军威同时堕落,全部瓦解」①。玉成对太平天国
    关系的重大是不言而喻的。
    玉成初名丕成,天王嘉他英勇,给他改名玉成②。他的容貌极秀美,身材
    不过中人③,两眼下有窪■,远望如重目④。平时言谈极风雅⑤,到打起仗来,
    却驰电掣,胆雄万夫。每当他骑着一匹雪白的骏马,出现在万马奔腾的大军
    中的时候,人们望见他雄姿英发,都不禁以一种膜拜的心情称赞说:「始知
    英雄自有真也」⑥!他治军没有一天不操练,没有一队兵不精壮,每决战,无
    坚不摧。遇大敌则攻其所必救,以分其兵,疲其力,而后突然集合优势的兵
    力予以歼灭。故攻城夺地,势如破竹①。两军临阵,他「最善於反客为主」②,
    争取战争的主动权,而敌人往往匆忙应战,致遭失败。曾国藩、胡林翼很怕
    他这种战术,称为回马枪,当他做检点时湖北就已经遍传「三十检点回马枪」
    的威名了③。他尤其善用筑垒包裹敌人后路和饷路的战术。他的行动迅如闪
    电,一夜就筑垒成几十座营垒。敌人每被他筑垒包裹起,就要全军覆没。所
    以敌军巨魁悍将说到他这种战术,没有不担战心惊的④。他的英雄勇善战,人
    ① 据清同治元年四月二十七日袁甲三奏所载陈潮旺供,见剿平粤匪方略卷三百三。
    ① 见简又文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辞之回译。
    ② 据李秀成自述原稿。案谢炳金陵癸甲纪事略有陈丕成传。
    ③ 据梁溪坐老人胜保事类记述他的父亲张承涛见英王陈玉成事说:「先君子与冯鲁川、裕郎西皆往见,貌
    极秀美,长不逾中人」。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清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记述他的兄弟赵子慎在苏州见
    英王陈玉成也说:「貌甚秀美」。
    ④ 据张际和仟田纪事。梁溪坐观老人胜保事类记则说二目下皆有黑点。
    ⑤ 据梁溪坐观老人胜保事类记述他的父亲张承涛见英王陈玉成事又说:「吐属极风雅,熟读历代兵史,侃
    侃而谈,旁若无人」。
    ⑥ 据刀口馀生被掳纪略。
    ① 据刀口馀生被掳纪略、戴德坚蓬莱馆尺牍与陆箫士书。
    ② 据曾国藩覆张凯章,见曾文正公书札卷十三。
    ③ 据裘毓麐编清代轶闻卷六陈玉成被擒记。
    ④ 据胡林翼清咸丰九年十一月十七日致多、鲍、唐、蒋四帅书、同月十九日致曾涤帅书、同月二十日致鲍
    春霆总镇书,均见胡文忠公遗集卷六十七抚鄂书牍。
    们论为「威名震天地」⑤,就是敌人也不得不低头承认「近世罕有其匹」⑥。
    他又多谋善计,令人不测。庐州被围愈来愈急时,他从东乡调了两班徽剧进
    城,对台角胜,敌将多隆阿惊惧,竟退地扎营①。可惜英雄无双,「并熟读历
    代兵史」②,乃因有远古人「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轻则寡谋」的教训,
    致成千古恨,可痛极了!
  
  
原文 发表于《太平天国史》  浏览:113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6/8 12:01:5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寒山小说:伤心岂独息夫人(收藏于2010/3/30 11:18:08
银钩回来了长发帅哥VS长发帅哥 太平天国诸将VS圣斗士(收藏于2006/7/4 9:28:28
紫玉成烟前往延津亲见英王墓的经过(十年前的手记)(收藏于2006/6/16 14:43:44
紫玉成烟转帖网友紫玉成烟的纪念文章——我的情感经历(收藏于2006/6/16 14:42:08
苍耳英王府内外(收藏于2006/6/16 14:38:01
网友关于李晴《血雨黯天京》中翼王、英王和傅善祥相关情节的讨论(收藏于2006/6/16 14:36:23
寒山小说片段:故人(收藏于2006/6/16 14:32:50
寒山小说片段:残霞(收藏于2006/6/16 14:32:08
寒山仿《宋江等三十六人赞》写天国人物(收藏于2006/6/16 14:30:50
网友关于太平天国博物馆藏戴邦敦绘天国人物画像的讨论(收藏于2006/6/16 14:25:5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王大球张乐行传略(附杜金蝉传略)(访问23759次)
雍容“陈玉成妻歌”及讨论(访问15812次)
贺永龙 等洪门少帅:陈玉成(十二) 天国去了一半:陈玉成之死(访问10594次)
江地论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关系(访问9067次)
镝非给文艺作品中的英王陈玉成排名(2) 中乘人物(访问5903次)
镝非给文艺作品中的英王陈玉成排名(1) 上乘人物(访问5586次)
紫玉成烟前往延津亲见英王墓的经过(十年前的手记)(访问5269次)
镝非给文艺作品中的英王陈玉成排名(序)(访问4944次)
资料争论4(访问4378次)
盛巽昌太平天国诸王封爵考论(访问418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2/10/19 9:06:2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3/27 16:55:0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11/26 17:33:51
月圆灿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9/19 19:49:59
月圆灿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9/19 4:24:2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