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少帅:陈玉成 (二) 拔兰算命———只能讲好的
贺永龙 等
陈玉成原名陈丕成,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后,“天王见其忠勇”,给他改名玉成,祖父陈拔兰,祖母江氏,父亲陈朝礼,母亲姚氏,都是吃苦耐劳的农民,一家五口,三代同堂,住在那个低矮简陋的茅草屋里,过着贫苦的生活,更不幸的是,玉成还在幼年,父母就因劳累过度,双双早逝,全靠祖父、祖母抚养拉扯。陈拔兰性情呆板,心地耿直,待人处事都不会拐弯抹角,耍不了心眼,因此,乡亲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古板兰”。
陈家后代流传这样一个故事,玉成诞生时,陈拔兰十分高兴,一天,特意请瞎子到家里算命,要求把他未来的祸福吉凶如实相告。瞎子说:“你虽有子孙,但去世时床边是没有人送终的。”陈拔兰一听,怒火冲天,抄起棍棒就朝瞎子打去,把他轰出门外,所以,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歇后语:拔兰算命———只能讲好的。
陈拔兰的命运被那位算命先生不幸言中了,儿子先他而去,自然不能养老送终;陈玉成参加太平天国后,常年征战在外,一去不归。不知这位倔强的老人,是在清政府对太平军诛灭九族的血腥镇压之下,残酷遇害;还是在对孙儿的翘首以盼,望眼欲穿中,撒手人寰,但有一点却有肯定的:他的身旁没有绕膝的儿孙,他的病床前,也没人端来一碗清水。
但这个苦命的老人对孤孙却是特别疼爱,他曾节衣缩食,送玉成入蒙馆读书,但由于家庭生活无以为计,玉成很快就辍学了。大约十岁左右,陈玉成就自食其力,替人帮工,他给人放过牛,还帮人挑土抹墙盖房子,过早地尝到了人世间的辛酸苦辣。
在大黎,陈姓是个大族,周围很多村落都有陈玉成的叔伯兄弟,东岸村与西岸村隔河相望,陈玉成年纪虽小,却喜欢到处寻亲访友,大黎河怪石垒垒,水流湍急,冬天,他在水里撑着竹筏,夏天他在水里嬉戏,风里来雨里去,艰苦的劳动和跋山涉水的磨练,使陈玉成从小练就了一副好身手,养成了灵敏机警、不怕吃苦、勇于冒险的性格。由于陈玉成两眼下各有一块黑斑,而且活泼好动,乡亲们亲切地叫他“四眼狗”。
少年陈玉成有一件奇事,至今仍为家乡的人们津津乐道。《藤县志稿》记载,有一天,陈玉成正在屋里,突然,邻居的茅屋起火了,火光冲天,村里人听到求救声还未来得及赶到,只见陈玉成冲出门外,左手拿着大刀,右手拿着竹竿,一个撑竿跳,跳出一丈多高,飞临屋顶,顷刻之间就将燃着的茅草横扫在地,等到大家赶到,看到陈玉成的壮举,不禁惊以为神,对陈玉成的机智勇敢,赞不绝口。
很多方志记载,对于家乡的历史名人,因为喜爱备至,也因骄傲自豪,难免有不实之词,但是,英雄的身手也是从小练就,结合陈玉成日后很多近乎神奇的征战,这件飞身救火的奇事也断非夸张不实的虚语。
|
原文 发表于云南日报---小说连载《太平天国人物揭秘》 浏览:671
|
设置
修改
撤销
|
录入时间:2002/6/7 21:07:10 |
|
|
|
|
|
新增文选 |
|
|
|
文选评论 |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2/10/19 9:06:24) |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3/27 16:55:02) |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11/26 17:33:51) | 月圆灿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9/19 19:49:59) | 月圆灿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9/19 4:24: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