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福海寿山纪念园__譯壇泰斗──林紓先生紀念館
福海寿山纪念园

文化需要科学,求实需要勇气——读《顽固非尽守旧也,晚年林纾的困惑与坚守》有感

◎ 李 建

  
  近读张俊才先生《顽固非尽守旧也,晚年林纾的困惑与坚守》一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作者坚决摒弃了以往那种对历史人物先作政治定性(扣政治历史帽子),然后再加工相关史料予以“论证”的定性研究方式,和只为“胜利者写史,胜王败寇”的封建写史观。从而回归具体的历史情景,从探明事理和理解前人心曲的动机出发合情入理地分析晚年林纾各种主张的主客观原因及得失,这就是写史者能以人为本,在研究中渗透着科学与人文精神,以翔实的史料为据,切实做到客观公允,具有较高的学术性。
  作者从占有客观事实的史料出发,摒弃重复“五?四”以来那些连基本史料都存在明显漏洞的结论。对林纾宣扬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国家思想,和文化忧思:林纾对西方启蒙运动张扬反抗专制追求平等的观念有所认同,但不认为西方各个方面都优于中学,也不讳言中学中的种种缺陷,始终认为中国儒家文化所揭示的伦理道德是不能随意否定的。轻率地否定传统文化将会给现代文化建设带来严重的弊端。为此不惜挚着地维系民族传统文化的言行实践,确立为“绝非守旧也”,林纾当之无愧。作者对林纾“中体西用”强调中华文化中儒家文化的独有价值,所代表的民族性的坚守,以及西方文化可以给中华文化带来新的时代气息:“旧者既精,新者复熟,合中西文融为一片”始终对民族特色充满自信和敬意的文化观,予以充份认同和肯定。作者对林纾为了抵制全盘西化,力延古文一线视为晚年之责任,林纾不讳言古文文体在现带社会的“无用”但他认为古文作为一种“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认知,予以客观,公允和积极的评价。
  对本书作者与时俱进:为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强国,传承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振兴中华新时代所做的努力,彰显写史者的良知和社会责任,读者感同身受。具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是容得下一位为中华近现代文化做出积极而卓越贡献的文化老人的。
  
原文2012.6.18 发表于网上林纾纪念馆  浏览:106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2/6/18 15:12:22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林纾金陵秋(五)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金陵秋(四)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金陵秋(三)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金陵秋(二)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金陵秋(一)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金陵秋 緣起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京华碧血录(下) (收藏于2014/6/4 15:44:51
林纾京华碧血录(中) (收藏于2014/6/4 15:44:50
林纾京华碧血录(上) (收藏于2014/6/4 15:44:41
林纾技击余闻(下) (收藏于2014/6/3 11:01:0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 李 建《林纾墓前的对话》(访问3114次)
◎ 李建你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文白之争”的内幕吗?(访问3085次)
◎ 李建致“林纾评传”著者的信(访问2865次)
◎ 黄柽 邓华祥 周民泉译坛泰斗的人生轨迹——记林纾故居陈列馆(访问2789次)
张光芒《林纾:一个真诚的遗老》(访问2663次)
◎ 李建林纾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访问2650次)
◎ 李建看“文革”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林纾(访问2637次)
◎ 李建翻译与林纾(访问2557次)
◎李建林纾的民族大爱与他的文化观(访问2306次)
◎ 李建对林纾诬蔑污辱的写史人可以休矣(访问2060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纪者林纾外孙李建先生在北京林纾书画展开幕式的讲话选评论(评论于2016/8/15 23:41:22
讲真话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12/19 11:38:46
李建文选评论林纾之慰(评论于2014/5/24 13:11:52
李建文选评论林纾与中日甲午战争(评论于2014/1/18 16:45:26
访客我爱林纾文选评论好文,好诗(评论于2013/9/2 15:10:2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