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福海寿山纪念园__譯壇泰斗──林紓先生紀念館
福海寿山纪念园

林纾挚爱,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二三事

◎ 李 建

  
  王元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大者为儒、道、 墨、法思想家的著作,但能阅读者很少。大多数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是通过小传统民间歌谣,彦语,唱本,戏曲,小说传播的。
  林纾认为儒家文化基本信条之一是“民为贵”然而,在传统社会的施政中常被抛于脑后,他批评了视民贱,取民多的弊端,在《修身讲义》著作中写道:“民为贵”,已见于圣人之书。则天下之可贵者,实无如民。惟有民而后可以立国而生利。凡有理财之政,当为民生利,始称理财,不是吸取民之膏脂,为朝廷理财也。取民之膏脂,于朝廷固利,试问朝廷本意在民乎?抑以聚敛为政也?民竭而国也将不立,一部二十四史,已历历言之。惜有位者,知读史而不得史意,咎在一 眼专为仕宦,视民之疾苦,瞥眼而过,初不经心,实不审理财之方。所云志在仕宦者,则于利身以外,更不知别有所利。
  在民族国家生死存之际,林纾就平日读书议论所得,著名通俗白话诗歌《闽中新乐府》奋念国仇,忧悯败俗,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爱国思想,开启民智。
  今天,中国社会正处于数千年未有的转型期,急速变化使人有人心不古。道德失范之虑,这就更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保存,挖掘,弘扬真传统,体现真精神,不能让赵公元帅和所谓的“国际接轨”扰乱了选择的方向。文化传承如不能带来道德上的进步,传统是走不远的。民族复兴之时,切切不能轻慢传统,以传统为卖点,在血脉里灌水。
  
原文2011.2.4 发表于网上林纾先生纪念馆  浏览:926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1/2/4 18:35:5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林纾金陵秋(五)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金陵秋(四)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金陵秋(三)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金陵秋(二)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金陵秋(一)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金陵秋 緣起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京华碧血录(下) (收藏于2014/6/4 15:44:51
林纾京华碧血录(中) (收藏于2014/6/4 15:44:50
林纾京华碧血录(上) (收藏于2014/6/4 15:44:41
林纾技击余闻(下) (收藏于2014/6/3 11:01:0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 李 建《林纾墓前的对话》(访问3218次)
◎ 李建你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文白之争”的内幕吗?(访问3184次)
◎ 李建致“林纾评传”著者的信(访问2948次)
◎ 黄柽 邓华祥 周民泉译坛泰斗的人生轨迹——记林纾故居陈列馆(访问2880次)
◎ 李建看“文革”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林纾(访问2781次)
张光芒《林纾:一个真诚的遗老》(访问2757次)
◎ 李建林纾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访问2723次)
◎ 李建翻译与林纾(访问2643次)
◎李建林纾的民族大爱与他的文化观(访问2373次)
◎ 李建对林纾诬蔑污辱的写史人可以休矣(访问215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纪者林纾外孙李建先生在北京林纾书画展开幕式的讲话选评论(评论于2016/8/15 23:41:22
讲真话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12/19 11:38:46
李建文选评论林纾之慰(评论于2014/5/24 13:11:52
李建文选评论林纾与中日甲午战争(评论于2014/1/18 16:45:26
访客我爱林纾文选评论好文,好诗(评论于2013/9/2 15:10:2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