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以中央集权制(官僚制)为特征的封建国家统治长达2300余年。统治者大都玩的是推翻了皇帝当皇帝的游戏。封建传统所施加的重负,特别是宗法权威即对家族或官僚国家盲目忠顺的伦理观长期影响着中国领袖和民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是历史的极大进步。反对封建意识也曾不断地被倡导。然而终于没能摆脱封建专制理念下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左思想的影响。以领袖个人意志为意志,以领袖个人思想为思想的个人崇拜,釀成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历史悲剧。如今重提“反封建,释放党内民主”是对历史负责,对建设改革开放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文化激进思潮在20世纪的全面胜利,五四话语遂成为支配几乎整个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霸权话语,而同时在“打退封建复古派疯狂反扑”的现代神话笼罩下,林纾被视 为守旧派的代表,复古势力的“反动领袖”,一个被抛进历史垃圾堆的“落伍者”。林纾于是不仅在当时便遭到人们的唾骂,更被后世学者,文史家们彻底否定,对林纾的“革命义愤”比当年有过之无不及。对林纾的文化理念,对民族文化的弘扬彰显,嗤之以鼻,“反动、”“落伍”、“复古派”成为林纾摆脱不了的“历史身份”。 在反思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历史的实践中露出的明显破绽给20世纪中国政治带来恶劣负面影响;和林纾的品德修养,人格魅力,爱民族,爱国家的民族精神,以及林纾翻译对国人乃至中西文化伦理价值取向的沟通交流;反对尽废古文否定民族文化遗产,反拨全盘西化,彰显民族身份,通于对抗潮流,弘扬道义责任所做的贡献,之后却不敢否定伟大领袖对这一运动全面无限拔高肯定,怕予以“颠覆”。继续只唯上,唯权,唯书,不唯实,不唯群众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封建专制意识的思维定式。提示在21世纪反封建意识的“启蒙”仍须要勇气。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正在走向复兴之路,给予了正确评介林纾的机会,让我们共同努力吧!(2010.5.26) |
| 原文2010.6.12 发表于网上林纾先生纪念馆 浏览:1148 |
|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