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史学研究中的一种倾向——脸谱化。脸谱化是现代史学研究中最典型的一种态度,其实是就是“戴帽子”。研究一个人物既不考察也不论证,一上来就先给研究对象戴好了政治帽子,张三是唯心的,李四是唯物的;王五代表资产阶级,马六代表无产阶级……然后再按图索骥,照猫画虎,这种研究方法今天还相当普遍。殊不知,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所谓唯心者未必就一定不唯物,而讲唯物者也未必真就不唯心。脸谱化最大害处是给自己戴上有色眼镜,没办法做到客观,准确和公正。偏见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与我们黑白是非教育理念、传统的意识形态熏陶分不开的。对林纾的研究也大致如此。对“新文化”的反动封建卫道士,封建余孽,清朝遗老,文化专治主义……给林纾画的脸谱和戴的帽子大都出典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戴着有色眼镜所写的“中国文学史”,简单而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厌恶和屏弃了这一史学观,开始摘掉有色眼镜,深入全面发掘史料,沉下心来认真思考,从中华文化的自身准确而公正地重新认知林纾。这绝不仅仅是一史学观的进步,它将促进整个社会更加公平公正和谐。我们有理由相信和期待国家的明天会更好。
2009.4.26 |
原文2009.4.30 发表于譯壇泰斗──林紓先生网上紀念館 浏览:113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