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福海寿山纪念园__譯壇泰斗──林紓先生紀念館
福海寿山纪念园

“烟雨野僧图”——析林纾《洪塘金山塔院》诗

◎ 郑春松

  
  水寺烟深隐画禅,
  钟鱼不响雨廉纤。
  野僧飞锡疑无路,
  只向云中认塔尖。
  前贤林纾题《洪塘金山塔院》诗,出其《续题画二十首》之六,作于民国九年(庚申,1920年),时年 69岁。画卷未曾亲睹,然从题句中能知仿佛:茫茫烟雨,塔尖耸峙,江波飘渺,舟中袈裟锡杖遥指浮屠,好一幅“烟雨野僧图”。
  金山塔寺,俗称金山寺,在福州闽江西流,江渚突出一阜,岛峙削拔,水涨而山不没,有中流砥柱之势。阜上宋元间立有石塔七层,塔周环建庵堂,有“小金山”之称。明代张经赴任南京兵部尚书,督师抗倭之时,立此昂首啸咏:“鳌背雄山控急湍,浮踪何处更奇观。云峰南去金陵近,潮水东流玉柱寒。楼阁几层摩日月,江湖千古集衣冠。凭高北望群星拱,永祝舆图万代安。”寺立中流,古塔烟霞,云雾缭绕,更有流衍故事,十分神秘。
  古寺水中央,烟雾苍茫,隐修画禅,画禅是谁?钟鱼焉何不响?细雨又增迷离。云游僧无拘无束,何疑无路?指认塔尖能至水寺,是叩问主持还是参见画禅?此中有隐意,句句耐寻思。
  为解真意,不妨从林纾先生身世、遭遇、处境中寻找答案,或有所指。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别号冷红生,福州人。光绪壬午科举人。多次进京会试不第。光绪28年,邮传部尚书陈璧拟疏荐林纾为郎中,林纾驰书坚辞,曰:“疏果朝上,吾夕出都也,后此无复相见。”得见自持。由 1899年始,林纾笔译一时千言,文不加点,二十载共翻译一百八十多种,一千多万字外国作品,其中《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感人肺腑,触及灵魂。为中华新文学注入新鲜血液,一并裹挟西方之道德观、价值观、理想与精神。对“白话代替文言”,林纾指白话文为“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一时千夫所指。
  林纾屡试不第并不灰心,对西洋、东洋崛起功在“君主立宪”,反观清廷凋敝最为痛心,故同情“戊戌变法”。戊戌六君子就义,林纾作《剑腥录》记文,令人感泪。六君子之一——林旭,灵柩归土福州,林纾又作《林明府政略》拜悼。辛亥革命,王朝覆灭,后袁世凯当总统又自立洪宪称帝,林纾痛骂袁及其追随者:“眼底可怜名士尽,那分遗臭与流芳。”林纾尊伦理道德与礼教思想,理想是“君主立宪”。而共和之后社会动荡,政府党派之间勾心斗角,置国家百姓利益于不顾,遂作《十哀诗》、哀政府、哀党人、哀难民、哀学生、哀国家、哀地方……,世变日亟,悲不自胜。在暴风骤雨之时,林纾自当淹没其中。“学而优则仕”虽竭力未能致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支持变法宣扬“立宪”眼见朝廷覆灭。打倒孔家店,铲除纲常礼教,林纾形单影孤。
  清朝被推翻九年,即“五四运动”第二年,《洪塘金山塔院》题画诗,在其极度忧虑、痛苦、徘徊之中释放而出。“水寺烟深隐画禅”,烟云迷漫波粼粼,极其清静之水寺,隐藏一个画禅,既幽又玄,是画家理想存身之地。“钟鱼不响雨廉纤”,“钟鱼”是法器亦是乐器,“钟鱼不响”暗指礼乐崩坏,日已消歇,“雨廉纤”淅浙沥沥,带有几分悲凉。“野僧飞锡疑无路”,清已灭,纾惆帐、似乎自况野僧游方,“共和”纷纷扰扰,“卫道”踽踽凉凉,踟蹰中依稀无路,笔端—转“只向云中认塔尖”,塔立中流即灯塔,指引航路。胸中有灯塔,何畏处迷途?全诗造境高玄,寄意清幽。托景抒怀,有意外之声。疑云迷雾,隐约情绪不可喻之于怀。非知遭逢,谁与解此?
  
原文2009.1.1 发表于《文化生活报》  浏览:99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9/1/3 9:25:0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林纾金陵秋(五)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金陵秋(四)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金陵秋(三)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金陵秋(二)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金陵秋(一)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金陵秋 緣起 (收藏于2014/6/6 15:11:04
林纾京华碧血录(下) (收藏于2014/6/4 15:44:51
林纾京华碧血录(中) (收藏于2014/6/4 15:44:50
林纾京华碧血录(上) (收藏于2014/6/4 15:44:41
林纾技击余闻(下) (收藏于2014/6/3 11:01:0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 李 建《林纾墓前的对话》(访问3218次)
◎ 李建你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文白之争”的内幕吗?(访问3184次)
◎ 李建致“林纾评传”著者的信(访问2948次)
◎ 黄柽 邓华祥 周民泉译坛泰斗的人生轨迹——记林纾故居陈列馆(访问2880次)
◎ 李建看“文革”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林纾(访问2781次)
张光芒《林纾:一个真诚的遗老》(访问2757次)
◎ 李建林纾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访问2723次)
◎ 李建翻译与林纾(访问2643次)
◎李建林纾的民族大爱与他的文化观(访问2373次)
◎ 李建对林纾诬蔑污辱的写史人可以休矣(访问215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纪者林纾外孙李建先生在北京林纾书画展开幕式的讲话选评论(评论于2016/8/15 23:41:22
讲真话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12/19 11:38:46
李建文选评论林纾之慰(评论于2014/5/24 13:11:52
李建文选评论林纾与中日甲午战争(评论于2014/1/18 16:45:26
访客我爱林纾文选评论好文,好诗(评论于2013/9/2 15:10:2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