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57号馆文选__网友杂论及菲菲新文化评论文选 |
关键词 满清 龚自珍 林则徐 乾隆 英国 朝贡 膝关节 大黄 鸦片战争
盛世的光辉是需要渲染、需要粉饰的。朝贡国众多当然是天朝上国必不可少的华美饰品。 于是,清朝的官吏们得意洋洋于万邦来朝,清朝的官方文书津津乐道于藩服之众,就连在当时可称精英、今天也评价颇高的人士,也加入这样的合唱,做出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晚清的龚自珍是何等人物,我想无须多言。但你看他是如何描述中英关系的:“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有隶理藩院者,有隶主客司者……隶主客司者,曰朝鲜,曰越南,曰南掌,曰缅甸,曰苏禄,曰暹罗,曰荷兰,曰琉球,曰西洋诸国。西洋诸国,一曰博尔都嘉利亚,一曰意达里亚,一曰博尔都噶尔,一曰英吉利。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有期,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英国等西洋诸国,竟被堂而皇之地列入大清国的朝贡国,是可笑还是可悲? 林则徐在这方面也并不比龚自珍高明半分。义律交涉英国商人事宜时,在禀帖里有“使两国彼此平安”一说,令林驳然大怒:“如两国二字,不知何解,我天朝臣服万邦,大皇帝如天之仁……”他根本不承认清国和英国间的关系是正常的国家间的关系,而认为两者是宗主国和臣属的关系,自说自话,完全不肯/不愿直面大清国从未能以任何军事、政治的手段使英国臣服的事实。 这还不算,曾见过洋人的林则徐居然荒谬地声称因为膝关节问题,洋人倒下后就不能再站起——“一仆不能复起”,并称“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 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 类似认识当然不只存在于林则徐身上,当时相当多的清国人还颇以为这些肉食为主的西洋人不饮茶、不吃大黄便会消化不良而死。其实这种看法通过简单的推理即可知其荒谬:茶叶并非中国自古就有,难道这些西洋人在未能得到中国茶叶前便只有死路一条吗?大清国人会形成上述想法,实在令人匪夷所思,Feifei只能说满清数百年闭关锁国、愚民自欺政策对中国人知识、智力的负面影响实在是惊人! 1840年的4月,一个万里之外的工业化强国为是否发动对华战争曾进行了3天激烈的辩论,但愚昧中的大清国怎有能力对不同投票结果将带来的迥异后果洞若观火? 4月7日,英国下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了内阁发动对华战争的提议,威廉•格拉斯通“不列颠国旗在广州上空骄傲地飘扬,居然只为保护卑鄙的走私而升起”的义愤之声最终淹没在托马斯•斯当东“正在酝酿之中的战争,是世界性之战。战争将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因战争结果的不同而截然相反”的利益叫嚣中,甚至不为当时的清国人所知。曾经开拓伟大丝路的中国,曾经七下西洋的中国人,在“夜郎自大”的满清时期,不得不面对所谓的“朝贡国”以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后带来的种种…… “我大清”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一部前迈古人、登峰造极的愚民史、愚己史,硕果累累,feifei这样武断地认为。连号称“精英”的人士对外部世界都不过具上述智识,其余人等能做出何样表演不问可知。 “我大清”那部愚民史,理应是中国最后的愚民史。但乾隆的所谓天朝“抚有四海”“无所不有”的井蛙之见即便如此刺目,却到今天还有部分“精英”人士对他和他那个时代顶礼膜拜,甚至企图“教育”今天的人民也跟着顶礼膜拜,殊不可解——但愿那不过是满清数百年“成功”愚民愚己政策及其刻骨后遗症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feifei@千秋汉英雄&天汉星云作于2008-9-7) |
浏览:159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