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汉英雄

经过吉首——屹立于抗日烽火中的国立第八中学

feifei

  关键词:吉首 第八中学 抗日 安徽 湘西 教育
  
  只在吉首停留了短短的几小时,没想到却在火车站附近发现了一处所在——国立第八中学纪念亭。纪念的是一所在抗战烽火中由安徽迁至大湘西,于艰苦卓绝中严教勤学,培养人才,并为湘西教育垦荒的中学。我知道它的名气远远不及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西南联合大学——那所培养出百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培养出了邓稼先、朱光亚、杨振宁、李政道的传奇大学,但读国立第八中学校友集资为之兴亭所作的序,它不一样彰显了我炎黄子孙在那样的危亡岁月也始终能把握当下、怀抱希望、乐观未来的民族之魂吗?(文、图 feifei)
  
  
  附国立第八中学纪念亭序全文如下——
  
  
国立第八中学纪念亭序

  顾我中华历以古老文明而号大,但至清末民初时期已呈外强中干之危局,对于内乱外侮竟无治御之能矣。时于一九三七年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华日寇自北起而南犯,狂轰滥炸,奸掳烧杀,残酷至极。当此之时,我国内军阀割据,各图自保家天下之苟存,抵抗不力,未几即失陷半壁江山,险近亡国之虞。惟安徽沦陷前夕,教育厅当局集省内数所中学师生员工五千余众,冠名国立安徽中学,离乡背井,跋涉三千余里入驻大湘西境内。其校本部设在吉首(原名所里),所属十一分部初设五部于吉首,另六部则分布于花垣、保靖、麻阳、洪江及川东秀山。各部皆以寺庙大宅为校舍,一切因陋就简,乃于一九三八年秋陆续开学。翌年初受教育部颁令,易名为国立第八中学。从此,众师生以校为家,苦度衣絮破旧、饮食粗淡之流亡生活,互相关顾,忧乐与共,毅然坚持严教勤学而不怠,蔚成风尚。故凡学有所成投身社会,大都有所建树,甚者不乏杰出之士而声誉斐然也。鉴于国立八中自一九三八年入湘至一九四六年回皖完成其八年战教使命而善解,八年间不仅陷区学生备蒙教养成才,同时使湘西及周边各族适龄儿女亦有缘升入八中受业,从而湘皖师生结下深远之亲情。凡此可歌可泣之往事,去今六十余载。惜八中之名已淡漠,迹亦寡存,诚望国人后嗣在感悟八中曾为湘西教育卓有垦荒之业绩外,尤当牢记日寇侵华之国耻民仇,居安思危,重教兴科,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共赴事功。唯今我等八中学子皆系白发翁媪,为铭感母校之恩德于万一,特筹建斯亭,谨撰其事略以志久远焉。
  
国立第八中学校友立
  二00四年仲秋

  
原文 发表于千秋汉英雄,新浪天汉星云博客  浏览:131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7/10/12 19:40:1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兵力变化情况(收藏于2009/8/3 8:32:15
蒋介石蒋介石1945年9月4日《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收藏于2009/6/28 23:42:35
蒋介石蒋介石1945年8月15日的《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收藏于2009/6/28 23:40:20
胡主席胡主席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收藏于2009/6/28 23:36:25
feifei就李陵问题给网友的回复(收藏于2009/5/6 8:42:55
feifei西方人眼中的明人形象(收藏于2009/2/15 19:11:59
feifei西方人眼中的明人服饰(收藏于2009/2/15 19:10:16
feifei聊聊《赤壁》中的红颜祸水&草船借箭(收藏于2009/1/11 9:02:13
feifei【大清笑谈】提笼架鸟-坐轿出征-寅虎制英夷-发现开花炮弹(收藏于2008/12/29 8:29:26
feifei有感于葡萄牙人克路士所记明嘉靖时中国人的生活(2)(收藏于2008/12/15 8:22:4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feifei汉朝的地图比清朝的地图还准确?(访问18173次)
聆风、菲菲、票姚校尉、刘汉武、唢呐关于霍去病年龄及是否受汉武帝偏爱等问题的讨论整理(访问14427次)
聆风、菲菲、票姚校尉围绕卫青与平阳公主年龄的讨论(访问13061次)
feifei敦煌前的敦煌——汉代画像石拓片(访问6953次)
feifei景山-崇祯-明清之交(附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碑文)(访问6936次)
feifei评随笔《刘邦的名言》(访问6849次)
feifei对《司马迁之死》及相关评论的一些看法(二)从李陵事件说开去(访问5547次)
菲菲、聆风、票姚校尉讨论霍去病河西之战杀俘与否及其性格(一)(访问5327次)
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兵力变化情况(访问5293次)
菲菲等评专家对《汉武大帝》的评论(二)(访问415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4 18:38:55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2/23 20:49:37
方法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7/24 10:44:5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1/4 21:41:5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1/9 22:53:0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