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汉英雄
21757号馆文选__汉史评论和feifei小说《大汉雄风》等

文人笔如刀——汉武帝、卫青联手杀了李广?(一)

feifei

  不管古今文人如何写与说,两千多年后,对于汉武帝时期的将领,我为其离世深深痛惜的,第一个是霍去病,第二个是卫青。
  “汉武帝、卫青联手杀了李广”,这是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论坛李广难封一讲中说的原话。N年前,feifei曾经在多个论坛就李广、卫青、霍去病、李敢、汉武帝间的恩怨与人论战,写了不下几万字。近两年看到网上主流观点已变,觉得无必要也再没时间在其他论坛看评论、辩汉史了。未料到时至今日,会在百家论坛中听到这样的观点!懒的再从一大堆文档中找旧文,今天是周日,就抽点时间换个方式说说吧。
  
   司马迁在品格上并非完人,相信这点谁也不能否认。他因李陵案受宫刑,再加上史家究非军事家的局限性,对其笔下历史人物特别是武帝朝成功将领或多或少地抱有偏见,对于失败者、坎坷者同情甚至同病相怜的感觉影响了其做出理智的判断——为李广单独列传且大量篇幅写其并不值得大书于史的小智谋,略写甚至不写其大战失败的自身主因,而对卫青、霍去病,特别是霍去病略论功勋,放大缺点,便是明证。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记载中,也尽有司马迁想为李广歌、为李广颂,有意无意地贬低卫霍,却适得其反的内容。挑几点说:
  
   一、以写霍去病战河西相当的篇幅,写李广在宦官遇匈奴后率百骑对敌的事,来体现其勇智。可惜,我认为此事更多体现的是李广极乏将略的问题。
   匈奴侵入上郡,身为上郡太守的李广不见有何良策抗敌,倒像是浑然不知,直到宦官遇匈奴人仓皇逃回后,李广还轻率地判断不过是几个射雕者,而以省级最高军事长官的身份,鲁莽甚至可笑地率“百骑往驰三人”,前去对付他认为的几个匈奴射雕者,且不知会郡尉等其他部属。如此,自陷于百骑遇敌数千的险境,且使“大军不知广所之”,将边郡和军队至于险地。
   feifei以为,此战射杀匈奴白马将只可见李广的匹夫之勇,而否定的是其讨好士兵一时,却危及边防安全和士兵生命的“人人自便”的治军方法!更体现了其不具备为大将的才能!当时、后世所谓李广难封的“数奇”说、卫青霍去病战功的“天幸”说,证明的可能只是评论者的唯心、偏心乃至私心吧。数千匈奴入侵,作为省级最高军事长官的李广,不是得到了天赐的封侯良机吗?可他的鲁莽的处理方式却把这样的天赐良机生生变成了差点被活捉的险险脱身!汉武帝把李广大材小用了吗?我看反而是因李广祖先为名将的家世、当时勇武的名气、爱护部下的名声,使汉武帝对他寄予了过高的期望,给了他过多的独当一面的机会。(待续,收入文选时文字略有调整,feifei@千秋汉英雄&天汉星云作于2007-7-29)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转贴)
原文 发表于千秋汉英雄&天汉星云  浏览:144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7/7/30 8:58:3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兵力变化情况(收藏于2009/8/3 8:32:15
蒋介石蒋介石1945年9月4日《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收藏于2009/6/28 23:42:35
蒋介石蒋介石1945年8月15日的《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收藏于2009/6/28 23:40:20
胡主席胡主席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收藏于2009/6/28 23:36:25
feifei就李陵问题给网友的回复(收藏于2009/5/6 8:42:55
feifei西方人眼中的明人形象(收藏于2009/2/15 19:11:59
feifei西方人眼中的明人服饰(收藏于2009/2/15 19:10:16
feifei聊聊《赤壁》中的红颜祸水&草船借箭(收藏于2009/1/11 9:02:13
feifei【大清笑谈】提笼架鸟-坐轿出征-寅虎制英夷-发现开花炮弹(收藏于2008/12/29 8:29:26
feifei有感于葡萄牙人克路士所记明嘉靖时中国人的生活(2)(收藏于2008/12/15 8:22:4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feifei汉朝的地图比清朝的地图还准确?(访问18239次)
聆风、菲菲、票姚校尉、刘汉武、唢呐关于霍去病年龄及是否受汉武帝偏爱等问题的讨论整理(访问14641次)
聆风、菲菲、票姚校尉围绕卫青与平阳公主年龄的讨论(访问13198次)
feifei景山-崇祯-明清之交(附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碑文)(访问7515次)
feifei敦煌前的敦煌——汉代画像石拓片(访问7071次)
feifei评随笔《刘邦的名言》(访问6913次)
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兵力变化情况(访问6069次)
feifei对《司马迁之死》及相关评论的一些看法(二)从李陵事件说开去(访问5618次)
菲菲、聆风、票姚校尉讨论霍去病河西之战杀俘与否及其性格(一)(访问5442次)
feifei常山赵子龙:以霍去病名言进谏的仁勇之将(访问4253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4 18:38:55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2/23 20:49:37
方法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7/24 10:44:5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1/4 21:41:5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1/9 22:53:0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