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90号馆文选__special1:传说之后的历史 |
|
《最后的英雄》,细节发现和串接之外,让我更为喜悦的,是隐约感受到的“复杂结构之美”。
很难描摹这种感受。勉强作个比喻,想象一个实物模型的话,想说,“银英历史”这个东西,是一幅巧妙的双面变色锦,而故事里的主角普雷斯布鲁克,是美妙织锦上时隐时现的一根绣花线。 笑,怎么说呢……?想像当中,这幅名叫《银河英雄传说》的珍贵的双层织锦,迎光的是帝国的一面,背光的是同盟的一面,形成各自独立的两幅画面。 原著里,贯穿其中的帝国和同盟的主角们,分别都是其中的经线。中间横着的一根又一根纬线,则是一层又一层的战争和事件……,它们在同一个时间横生而出,给织品的正面和背面,帝国和同盟双方,同时带来微妙的影响。 然后,那些不构成银英大故事主要基调,却又沉浮其中匆忙一现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啊,可不可以呢?把它们看作是双层织锦上的绣花图案? 命运把普雷斯布鲁克抛离了帝国世界里的一根固定背景线的角色,在feifei的故事里,它又变成了依托在大时代织锦中的一根绣花线。他的一生,在帝国和同盟两面穿插游走着,在每一边只露出一点点。你以为它只是不经意地短暂出现,其实,每一处露头与消逝,都是一根长线许多针脚的一部分,它本身的行走,无论观者见到与懂得与否,它都自有其内在的轨迹与逻辑。 更有意思的一点,这根穿插游走着的绣花线,是画在整幅的银河英雄长卷的背景上的。在任何一处落下针脚,就是走在大时代的这个或那个事件的纬线上,与这个或那个主要人物短暂地相交相遇。让人忍不住会心和微笑起来。 《最后的英雄》,短短一个故事里,牵出来许多亲切和重要的人。莱因哈特,杨威利,姆莱,尤利安、战俘营的坎菲希拉老人,格林美尔斯豪简,还有隐约未现却又微妙相关的吉尔菲艾斯、克斯拉、蔷薇骑士们等等……,它也踏准了一些足以带动历史的重要时刻:战俘营叛乱,交换俘虏,黄金树的倒下,莱因哈特的精彩讲演……。有一种换一种视角重读银英的感觉。网状的结构,层层编织与穿插的感觉,读得很满足。 …… 另外要会心一笑的,是故事中,《最后的英雄》全书的成书过程。按书里作者的说法,是《抉择》一书在前,开放性地更多获取读者意见和相关资料,最后才发现的更多的线索,成为独一无二的这一本新书。……呵呵,很“网络时代”的互动故事呢,田中所未能写出的、新新时代的交流方式和影响力。 跳出故事的本身,想,书外正在写这银英系列补完文的feifei,也是以这样互动的方式,发现着、惊喜着,感触着,和网络朋友们分享着银英的线索,细心寻找着“小说家的好题材!”吧。然后,一点点把它们重新串接组合起来。那些零星的感慨和发现,于是就变成了一篇篇视角独特的有意思文字。美丽织锦上层层出新的一幅幅新图案。…… 这样的辛勤劳动和慧心巧思,总之,说声谢谢。 |
浏览:185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