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90号馆文选__special1:传说之后的历史 |
|
(六)
在介绍过耶柯尼亚行星俘虏收容所里发生的叛乱的前因后果之后,尤里安又谈到了一件他从姆莱那里听到的事。 事情发生在第二年,也就是宇宙历789年,自由行星同盟政府和银河帝国政府达成了一项大规模俘虏交换协议,预定交换双方战俘各三十万人。 这件事被公布出来后不久,杨威利少校和姆莱取得了联系,原因是,在这一年新年刚刚去世的坎菲希拉上校(关于这个人物在叛乱中扮演的角色我在小说正文中有详细描述,对于还没看到正文的读者来说,只需要知道杨威利在陷入危机时得到了这名身为前帝国军上校的俘虏的协助,因而十分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并与之结为忘年之交的知己就可以了)生前曾经拜托过他,如果有可能的话,设法将普雷斯布鲁克中尉送回帝国本土。杨希望能实现他的遗愿,因此向姆莱询问有没有方法让普雷斯布鲁克中尉被列入这一次的交换名单。 俘虏交换的名单的产生方式一般是由双方首先各自将希望被交换回来的己方人员名单交给对方,经由对方核准后,再由收押俘虏的一方补齐剩余名额,最后在双方各自确认过两份名单之后生效。 照姆莱当时的看法,杨少校此举颇有些庸人自扰之意,因为依照惯例,帝国方提交的指定交换名单里,一定会优先列入贵族——尤其是大贵族出身的俘虏,事实上,即使说他们只是为了让“不幸沦落于叛军境内的贵族们”回到“支配全人类、全宇宙的统治者、天界的秩序、与法则的保护者、神圣不可侵犯的银河帝国皇帝”那里去才同意进行俘虏交换的也绝不夸张。每次交换协商中,竭力想增加交换人数,使更多己方人员得以返回本土的,是同盟这一方——至少截止到宇宙历793年为止一直都是如此。所以姆莱乐观地估计,即使旁人不采取任何行动,身为大贵族子弟的普雷斯布鲁克中尉也一定会在一开始就被列入交换名单之中。 虽然如此,姆莱还是答应了基本认同他的看法的杨少校帮忙留意此事的进展。 不知道该说杨少校有先见之明呢,还是该说小心无大错呢,当确认普雷斯布鲁克中尉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帝国军部提交的指定交换名单里的时候,姆莱的确吃了一惊。无论如何,既然应承了帮忙,他也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于是大约在一星期之后,杨少校收到姆莱的电话,后者告知前者,有一位他所认识的、对目下正在进行的俘虏交换一事颇有参与的议员有意提供协助,条件是,他想找个机会听杨少校当面介绍一下有关普雷斯布鲁克中尉和那场叛乱的事。 “也就是说,这是赤裸裸的敲诈了?” 这是杨少校完姆莱的说明之后说出的话。在这一段的陈述中,尤里安加入了他自己的解释——宇宙历789年正是自由行星同盟的大选年,那位议员之所以如此积极地促成俘虏交换一事,也是为了给自己谋求连任的努力增加法码,而杨威利是同盟举国皆知的“艾尔•法西英雄”,要是能和他一起在公开场合露面,并且安排媒体大肆报道的话,一定可以增加他的竞选资本。 关于大选这个概念,我不在这里多做介绍了,学艺省主持编撰的“高登巴姆王朝史”第一卷《高登巴姆王朝的诞生暨鲁道夫大帝时代》现在在帝国的每个有人居住行星上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或书店里找到,这本书花了将近一半的篇幅叙述银河联邦末期的历史,对于当时的政治制度和实践情况也都有大量介绍。我个人在这里想补充的是“大选”一词对高凳巴姆王朝末期的帝国人的两种含义。 含义之一是对帝国的贵族,特别是大贵族而言的。对他们来说,“大选”的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让被俘的贵族子弟返回帝国的机会。资料显示,自佛瑞德里希四世皇帝继位之后的数十年间帝国和同盟进行的多次大规模俘虏交换,除了最后一次以外全部是由同盟方首先提出的,而且每一次的时间都是同盟的“大选年”或之前的一年。事实上,这是同盟的政客们为了争取或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而采取的用以赢得民众支持的政治手段之一,不过帝国的权贵们本身未必意识到了这一点就是了。 含义之二则是对帝国军的将兵们而言的。在伊谢尔伦要塞的最前线,长期以来流传着对“大选”一词的另一种定义——“所谓大选,就是一种能让共和主义者变得特别好战的东西”——这种定义当然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自由行星同盟末期对帝国发动的前五次以攻占伊谢尔伦要塞为目标的远征的时间也无一例外都是同盟的“大选年”或之前的一年。讽刺的是,同盟政客们发动远征的做法和他们促成俘虏交换的行为在目的上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是为了在竞选中争夺民众手中的选票。 原谅我在这里说了这么多看似不相干的话,我的目的并不是评价自由行星同盟末期的政治,但是这些背景对于了解尤里安对于那位议员想和杨威利见面的动机的说明,乃至理解杨威利所言的“敲诈”一词的含义都是必不可少的。现在让我们言归正传,杨少校也没有办法一味发泄他的不满,因为明知道对方是敲诈但还乖乖地上钩的那个人就是他自己。总之,杨少校应邀和那位议员一起吃了一顿饭,据姆莱说两人的合影不久就出现在多家媒体的报道中,只可惜没人能告诉我们杨少校看到那些合影时的反应。而那位议员倒也不是无信之人,在后来他通过姆莱转交给杨的同盟一方补足名额后的交换名单里,果然出现了普雷斯布鲁克中尉的名字。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对杨和姆莱来说,都算是了一桩心愿,也对死者有所交代了吧。然而对我们三个人来说,问题就恰恰出在了这里——按照姆莱的说法,普雷斯布鲁克中尉应该早在宇宙历789年就通过俘虏交换回到帝国本土了,可是我们手中的所有资料却都清楚地记录着,普雷斯布鲁克中尉是在八年之后,也就是宇宙历797年的俘虏交换中返回帝国的! 一方面是姆莱和尤里安决绝无说谎的必要,另一方面,我们查到的记载又是千真万确的,到底后来发生了什么,令普雷斯布鲁克中尉在被列入俘虏交换名单之后又在同盟滞留了八年? “我们……没有告诉尤里安,普雷斯布鲁克中尉是在宇宙历797年回到帝国的吗?” 好一会儿,才由斯特列尔率先问道。 “这么说来,好象是……” “那么,接下来是我们自己来查,还是把疑点告诉尤里安•敏兹,请他从那边的情况入手?” “别的都不用说,直接把疑点告诉尤里安就可以了。” 以决断口吻说出这句话来的是迈恩。我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即使我们什么也不说,尤里安也一定想知道真相吧! “这样……是不是有点狡猾呢?” 我忍不住说道。 “不要这样说嘛!” 斯特列尔理直气壮地回答我。 “即使没有我们拜托,尤里安自己也一定会追查真相,这是事实,以他和姆莱的身份,还有姆莱在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来说,他们调查起来比我们方便得多,这也是事实。何况尤里安不是还向我们打听“自由行星同盟史”的编修筹备情况吗,我们也算不上无功受禄嘛!” 说不过这个爱逞辩才的家伙,我也同意了他们的做法。正如他们所说的,由姆莱和尤里安从他们那方面着手来调查这件事,应该是事半功倍的,而事实上我们的耐心也没有经受太大的考验,从海尼森传来的第二封电文,很快就把令得我们一时为只呆然的事实呈现在了眼前。 原来,普雷斯布鲁克中尉的名字是应帝国官方的要求被从交换名单中抹去的!原因是帝国军的官员坚称,普雷斯布鲁克男爵的长子、克劳斯•普雷斯布鲁克中尉已经在宇宙历787年的战斗中阵亡,因此普雷斯布鲁克男爵不可能还有第二个儿子在敌人的收容所里,他们拒绝接受这个所谓的“普雷斯布鲁克中尉”作为交换对象! 尤里安在电文中还说,据说这种情况并不是头一次出现,以前也发生过很多次,明明是活着的人,帝国方面却坚持说他们已经死了,一般被认为是某些幕后势力不希望特定的人回到国内去的缘故…… “哼,不用问了,肯定是那个菲利普•雷斯布鲁克干的好事!雷斯布鲁克中尉也真可怜,本来可能还以为自己的机会会比较大吧!结果盼来盼去,连很多身边的平民都回去了……不知道他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 “这还用说,当然不知道了!知道的话,这种祖国还回去做什么?换成是我,死也不回去了!” 冷笑着发表前一句评论的人是我,有些激动地甩出后一句话来的是斯特列尔,不过他说完之后,似乎也发现自己有些武断,急忙又追加了一句,“当然,要是那些大贵族们的头脑构造天生就和我们这些平民不一样,那可就说不准了!” “我记得你刚刚才说过,幸好没跟那个议员生在同一个国家的!难道你的愿望是在那个时代当一个费沙商人?” 经常被斯特列尔毫不容情地反驳到哑口无言的我难得找到一个揶揄他的机会。 “开玩笑,文化沙漠,为了金钱连父母也不妨出卖的拜金者的天下,我看上去像是会对这种地方有兴趣的人吗?” “你这家伙……” “其实我现在倒是有些理解地球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信徒了……” “我看还是离你远一点比较好……” 虽说是玩笑,但是在过去的这段日子里,我们的确日复一日更加深刻地体认到生于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悲哀——若大银河,茫茫宇宙,到底哪里才能给那些美好的理想一个容身之处呢? 与此同时,身为可以无须为那样的彷徨所困扰的幸运者,我们也更加明白,自应当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运,以及必须做点什么来努力回报它。 或许,这就是历史对人类而言最大的意义吧…… 三人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房间里陷入了长长的沉默。良久,才由斯特列尔再 一次将它打破: “后来的发展也不难推测了,因为雷斯布鲁克中尉弟弟的阻挠,雷斯布鲁克中尉的名字在宇宙历793年的俘虏交换名单中还是没能出现,直到又过了四年,宇宙历797年……” “这一次雷斯布鲁克中尉的弟弟虽然已经继承了爵位,可是却没办法再如愿以偿了——他的愿望或许是希望这个有资格夺走他的地位的哥哥老死在异国他乡吧!” 我接过话来, “可惜这一次的俘虏交换却是由刚刚崛起的罗严克拉姆侯爵亲自主导的,大贵族们可以凭借地位和财富为所欲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杨威利大概想不到,雷斯布鲁克中尉最终正是经由他自己镇守下的伊谢伦要塞,踏上帝国国土的吧!” 斯特列尔一边点头,一边以感慨良深的语气说回应道, “可是,身在伊谢伦要塞的雷斯布鲁克中尉却一定知道,那个时候,那座要塞的主人就是九年前那次叛乱中结识的同盟军军官,只不过他已经从一名少校晋升为上将之职了……” 说到这里,斯特列尔突然顿了一下,然后发出夸张的惊叹: “小说家的好题材啊!” 下一刻,他和迈恩两人一起直直地盯住了我。 “……知道了,今天的晚饭我来请,这样行了吧?” 并没有觉得吃亏的我故作无奈地说。 姑且不论对雷斯布鲁克上尉在“秃鹰之城G.K.403室之谜”中的角色的调查本身的进展,即使是他被从俘虏名单上抹去一事本身的内幕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了…… 正在我们三人都沉浸于这种成就感带来的喜悦中时,却发生了一件让人——主要是迈恩和斯特列尔两个人沮丧不已的事。 那就是轰动一时的“格林美尔斯豪简文书”的面世。 (七) 格林美尔斯豪简,全名利赫特•冯•格林美尔斯豪简,曾在高登巴姆王朝末期君临银河帝国超过三十年的佛瑞德里希四世皇帝青少年时代担任其侍从武官且深获信赖,也因此直至七十六岁去世为止一直被视为佛瑞德里希四世皇帝的宠臣。宇宙历七九四年,在格林美尔斯豪简一生最后一次的出征中,后来成为新帝国开国皇帝的莱因哈特陛下以帝国军准将、分舰队司令官的身份被配属到他麾下,并在那场战役中立功晋升为少将。战役结束后,格林美尔斯豪简从军中引退,是年十二月病逝于奥丁。 在格林美尔斯豪简去世前不久,他委托不知以何种缘由与之结为忘年之交的乌尔利•克斯拉上校(也就是现在的克斯拉元帅)将一份文书转交给身处伊谢尔伦前线的莱因哈特陛下,这是这位自知不久于人世的老人在其七十六年来的生涯中把心中贮存的许多秘密,包括贵族社会及官僚界、军部的种种内幕,都清楚地记录下来并加以整理的结晶。在这文书中,记载了大贵族及高官们的羞耻与把柄,老人的愿望是这名他所欣赏、对其未来抱持着某种展望的年轻人能将之活用,以强化其自身的立场, 使之今后的战斗能更有利地进行吧! 这就是所谓的“格林美尔斯豪简文书”的由来。 至于莱因哈特陛下在接获老人这一好意后的处置,请允许我偷懒直接引用克斯拉元帅为文书出版所做序言中的相关段落—— ………… “感谢格林美尔斯豪简阁下的厚爱。但,本人并不想成为胁迫者,阁下的遗托就心领了……” 他在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朋友之后,说道。 “这位吉尔菲艾斯是知道的。本人是军人,打算以身为军人的器量与才干,开拓自己的未来。就算被大贵族及高官们憎恶,也要堂堂正正地被憎恶。以胁迫人的身份被憎恶、怨恨,不是本人所好。” 对我来说,那并不是出乎意料之外的答案。 “那么,要毁弃这文书吗?” “不,克斯拉上校……” 那并不是我第一次正面对着莱因哈特陛下、被他唤以姓名,更非最后一次。但他当时凝重得近乎庄严的语气,和苍冰色眼瞳深处跃动的自信而真挚的火焰,终我一生都无法忘记。 “就如格林美尔斯豪简阁下信任你一样,本人也将信任你,因此,就委托你了。你肯代为封印,保管这文书吗?” “永远……吗?” 我深知自己有此一问并非出于确认,而是怀着某种隐隐期待。让我产生这种莫名悸动的是眼前那个年轻人,而他回应了我的期待。 “直到历史不再是门阀贵族们的独占物为止。” 这是微妙的表达,但我完全领会其内涵之重大。这句话中所传递的,是对现有体制的批判及改革之意。 ——整个高登巴姆王朝的历史,终会有不再受到检阅,不再受到弹压,而能科学地受到检证的一日到来。不,是他将会以自身的力量促成那个时代的到来,他已经明白地表示了此意。到这一天,托付在他的未来的,格林美尔斯豪简老者的希望,将会以如此的形态对历史有所贡献吧…… 在此之后,“格林美尔斯豪简”文书就一直由克斯拉阁下代为收藏,根据他的回忆,原本在罗严克拉姆独裁体制确立之后他就对当时的帝国宰相、罗严克拉姆公爵提出过奉还文书一事,但是后者却答以“现在还不是时候”而未曾接受,直至罗严克拉姆王朝成立,这份文书得以才物归其主,并被转交给帝国学艺省。 而经过了五年的努力,学艺省终于完成了文书的整理、校注工作,由于文书的记载涉及到大量人名、地名、专业术语,所记载的内容广泛涉及到高登巴姆末期大半个世纪历史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全方位的背景知识,编注组为文书所做的注释、考订文字数量多至文书本身内容的二十倍之多!这些努力,最终在宇宙历八O四年岁末以成果的方式展示出来。是年不仅是罗严克拉姆王朝成立五周年,同时也是格林美尔斯豪简阁下去世十周年,以及莱因哈特陛下将此文书托付给克斯拉元帅加以封印、保存十周年之际,选择这样一个时间点来公布文书,无疑也包含了纪念、以及超乎于那之上的、更为深远的意义吧。 不过,《格林美尔斯豪简文书》在这个时候的公布,也不是对所有历史爱好者来说都是一种福音,至少对于眼下的迈恩和斯列特尔而言,就几近是一个恶耗了——文书中不但清楚地记载了他们一路追查下来发现的菲利普•普雷斯布鲁克为了谋取爵位继承权买通军部人员,阻止其兄以俘虏交换的形式回到国内的事,连一些他们还未及调查确认的细节也提到了。 原来即在整件事中,菲利普•普雷斯布鲁克的活跃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事实上自克劳斯•普雷斯布鲁克中尉在宇宙历787年的战斗中下落不明之后,普雷斯布鲁克家的族人就一直对外宣称他已经战死,菲利普•普雷斯布鲁克就是以“如果兄长活着回来还继承了爵位,普雷斯布鲁克的家名一定会沦落为贵族社会的笑柄”说服了族人支持他谋夺爵位,并在他们的大力协助下得以收买军部官员。就连当时的普雷斯布鲁克男爵本人也因为承受到来自族人的压力而对一切采取了缄默态度,于是普雷斯布鲁克家族几乎是集体判决了普雷斯布鲁克中尉的死刑。 “那么,扬森教授是怎么说的?” 面对显然觉得多日来的努力成了无用功而无精打采的迈恩和斯列特尔,我好不容易才找到话题。 “嗯,教授说《格林美尔斯豪简文书》的记载也不一定就是百分之百的事实,能用其他途径印证文书中的记载也不能说没意义,还有……研究历史的人能从现有条件出发做出推测而被新发现的史料证实,是对研究工作的一种肯定……大概就这些吧。” 有气无力地回答我的是斯特列尔。 “评价不是蛮高的吗?” “算是吧……” 话虽如此,两人还是一副没精神的样子。这也难怪,在一个侦探经过无数努力,即将揭破真相前的那一刻,犯人突然自首了,这种徒劳无功的沮丧不是别人几句赞扬就能化解的吧!觉悟到把他们两个拉进这项调查中的自己对目前这种状况也负有一定不小责任,我也不能一味袖手旁观了。 “不管怎么说,调查还没结束,不是吗?普雷斯布鲁克上尉在秃鹰之城的最后关头为什么改变了主意,不是还没有答案吗?” “那个,大概是他最后知道了真相吧!” 这次说话的是迈恩。 “也许是这样,但是也还有其他可能性啊!从他在同盟的末期到他参加利普休达特战役为止,中间这一阶段的心理还几乎是空白,只知道他主动恢复现役后又企图逃避征召,却没有合理的解释,至少也要了解这一时期的情况才能基本排除其他可能吧?” “虽然你这样说,但就因为调查这一阶段的难度太高,我们才一直想方设法绕开的啊……” “只要能找到普雷斯布鲁克中尉在押末期和返回国内的途中认识的士兵,不就可以向他们了解吗?” “不要说不负责的话!如果我们有能力从上千个有人居住的星域里找到那个时期和普雷斯布鲁克中尉在一起而且还活着的士兵,一开始就已经做了,还会等到现在吗?” “一开始的时候也许确实没有办法,不过现在就不一定了啊!” “你有办法?” 听出我话里的暗示的两个人,终于有些振作了。 “我的计划是,以普雷斯布鲁克上尉最后在“秃鹰之城G.K.403室”所做的决定为题材,写一篇中篇历史小说,题目就叫《抉择》。不是每个人都读过《格林美尔斯豪简文书》的,而且,如果没有“秃鹰之城G.K.403室之谜”作为背景的话,普雷斯布鲁克家族的故事不过是一则普通的贵族社会丑闻,也未必会有多少人去留意吧?我把迈恩刚才说的推测,结合“文书”的记载和你们调查到的情况,以小说的形式写出来,应该还是很有看点的吧?我还打算在小说的后记中说明,自己目前正在搜集材料,准备将普雷斯布鲁克上尉的经历写成一部长篇小说——《最后的英雄》……” (八) “最后的英雄?是指普雷斯布鲁克上尉吗?” “对!高登巴姆王朝最后的英雄!” 这是在胸中酝酿了很久的想法。 “高登巴姆王朝末期,既完全忠于旧体制又可以称之为英雄的人几乎已经绝迹了吧?利普休达特联盟中,除了后来投效罗严克拉姆阵营的法伦海特元帅和雷欧波特•休马哈中将之外,只有维伯利尔•尤西姆•冯•梅尔卡兹提督的表现可圈可点的,但是他以效力于高登巴姆王朝时期的作为看,说是“名将”还可以,说是“英雄”就不太够得上了,而且作为一个军人,他也不是为了高登巴姆王朝战死的。至于绑架幼帝的兰斯贝尔克伯爵,更充其量只能算是个“浪漫主义的骑士”而已。其他的像齐格飞•吉尔菲艾斯元帅、卡尔•古斯达夫•坎普一级上将,虽然都是死于高登巴姆王朝的时期,但毫无疑问他们是为新王朝的建立而非旧王朝的存续而殉身的……跟这些人相比,普雷斯布鲁克上尉的自杀可以视为为高登巴姆王朝和他的家族殉死的,算是至死都忠于高登巴姆王朝了吧?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因为发现真相后对家族和旧体制感到失望,还是另有别的什么原因,有着“无可救药的浪漫英雄主义情节”的普雷斯布鲁克上尉最终做出了和兰斯贝尔克伯爵截然不同的选择:放弃了轰轰烈烈地让自己名垂青史的机会,为民众保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秃鹰之城”中缴获的大贵族财产占到罗严克拉姆独裁政权初期国库储备的1/3,在后来新政权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中所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光是凭他最后的这个选择,也有资格被称为英雄了吧?如果有了解他的过去的人通过小说知道了这些,也许会主动联络我们,提供素材也说不定吧?既然没有能力去把他们找出来,只能倒过来,设法让他们自己来找我们了……” 就这样,《抉择》这部小说在宇宙历805年新年过后,被以我们所能想到的所有方式传播到各个星系的互联网上,特别是和军队相关的网站、论坛上。就如事先预期的,“秃鹰之城G.K.403室之谜”与“格林美尔斯豪简文书”中的秘密的结合,同时身为高登巴姆王朝殉葬者与新政权改革的幕后功臣的旧贵族军官的故事,在读者中引起了热烈而广泛的反响,我们不但收到了许多提供有关雷斯布鲁克上尉情况的信件,更在这一年的二月迎来了两位专程上门提供情况的退伍军人——一位是雷斯布鲁克上尉俘虏生涯末期的同伴,一位是雷斯布鲁克上尉归国途中结识的新交,在从自由行星同盟归国的途中,他们一个是普雷斯布鲁克上尉的室友,一个住在其隔壁。 看过小说的读者或许已经猜到了,没错,他们就是故事里的阿贝下士和波赫尔上士,根据本人的要求,我在文中隐去了他们的真实姓名,使用了这两个化名,在这里,让我们继续用阿贝少尉和波赫尔少校来称呼他们吧(这是他们退伍前的军衔)。 在开始讲述他们和普雷斯布鲁克上尉之间的故事之前,他们首先给我看了一张照片,也就是本书扉页上那张拍摄于奥丁军用宇宙港的十二人合影。 “我们回到奥丁的时候,军部已经安排好了去各个星系的专用宇宙船,从宇宙港换乘一下就可以回家乡了。临分开的时候,大家在宇宙港照了这个。到现在为止,连我们两个在内,总共还有四个人在世……” 阿贝少尉这样告诉我们。 翻过照片,背面写了八个名字,其中七个的后面都标注着一场战役名称:两个名字后面标的是“利普休达特战役”,另有两人标的是“诸神的黄昏”,此外“第八次伊谢尔伦之战”“回廊战役”“第二次兰提马利欧会战”各出现了一次,只有最后一行明显是新写上去的的“克劳斯•普雷斯布鲁克”后面标注的是“秃鹰之城G.K.403室”。 比我更敏锐地察觉到这张照片的价值的人是迈恩,他只扫了一遍这些名字,就问道: “除了普雷斯布鲁克之外,其他人都是平民?” “对,照片上的十二个人,除了普雷斯布鲁克,全都是平民。” 单以贵族和平民绝对人数的比例看,这种情况倒也合理,但在那个时代,竟能见到一名大贵族子弟和一群平民如此无间地站在一起……我恍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珍贵的画面。 经过十年的漫长等待,两度希望的破灭,或许已经感到绝望的普雷斯布鲁克中尉终于在宇宙历797年作为200万帝国军俘虏中的一员踏上了归国之路。然而在经历过最初和多数人一样的欣喜、兴奋之后,当故国的身影一日比一日更近的时候,他却变得一日比一日沉默,仿佛怀着极重的心事似的。 依照阿贝下士的说法,那时的普雷斯布鲁克中尉在俘虏中并没有真正可以称为朋友的人,不过倒也没什么特别的敌人,身边的人之所以在留意到他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后引发讨论,与其说是出于关心,不如说是为了打发旅途中的无聊时光。 ——“那家伙倒底是怎么了?马上就要回到可以威风凛凛的地方了,好像一点不高兴似的。” ——“我也觉得奇怪,他不是一直都很想回国吗?听说刚被俘的时候还为了回国引发过叛乱呢。” ——“如果是校官或者将官的话,可能还担心被军事法庭起诉,不过这一次回来的人有200万,怎么说也追究不到一个中尉的头上吧?而且他还是大贵族,将来要继承爵位的吧?” ——“我是只求回去以后不要被强制延长兵役就满足了,我可不想再打仗了!可是,大贵族的少爷用不着担心这种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