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90号馆文选__奥贝斯坦 |
|
http://www.ktkj.com/subject/Y/200411231617.asp
光之影,心之光:奥贝斯坦(1)——总体概述 银英里面,唯一描述得没有纰漏,真正做到了近乎完美的人物,只有一个:奥贝斯坦。 其实吉尔菲艾斯也大致上可以算一个。不过正如以前所说,田中对描写战争并不在行,所以对吉尔菲艾斯的军事才能上的描述,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缺憾。在人物性格把握上,吉尔菲艾斯可以说是比较得体的一位;但这也得归功于他的早死。否则的话,光是他和莱茵哈特的冲突就足以让作者无从下笔了。 至于为什么,我想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奥贝斯坦这个人,相对来说比较好刻画,因为他一生都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从来没有困扰过,从来都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事是什么。相比起几位主人公的复杂度,奥贝斯坦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纯洁”。(呵呵,开个玩笑。)不用说作者,就算是读者,每次遇到问题、需要选择或者向主君进言的时候,相信也知道奥贝斯坦会怎么说或者怎么做了。 是的。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排斥了人间的一切感情,将自己的头脑变成了一部精密机器,用自己非凡坚定的理性,维持着帝国庞大官僚机构的运转。对于任何有感情、有软弱一面的人来说,碰上他就像碰上了巨大的岩石,无法趋前一步,也无法从旁绕过,必然要面对他那严苛得甚至冷酷的行事方式。而自己的一切考虑、一切托词在他那冷冷的眼神面前,都会变得那么的软弱无力,丝毫经不起推敲。即使是莱茵哈特,即使是罗严塔尔,也不能够在他身上找到任何的突破口。 所以他遭人憎恨! 恨他的人恨他不近人情,恨他手段冷毒,恨他残忍无情。其实恨他的人本身就很心虚,否则怎么没一个人公然跳出来,指责他的种种劣迹?最多也就是在私底下发泄一下,或者是在公开场合斗斗口罢了。罗严塔尔这人,本来是个很杰出的存在,但我对他和奥贝斯坦斗口这种行为实在是很不欣赏。你看看哪次斗口不是罗严塔尔先挑起来,结果又被完整无缺地弹回去的?奥贝斯坦之所以回复,充其量也就是为了自卫罢了,仅仅如此就可以让两位“帝国双壁”哑口无言。罗严塔尔锐利的词锋和口才,到了奥贝斯坦面前,就像是在卖弄雕虫小技的杂耍员一样,丝毫不入奥贝斯坦的眼。 为什么?他可以如此的不动摇?不受任何人所左右?而所有的攻击在他面前又是那么的软弱无力? 是因为理念。这在他心中就如心之光,照耀着他的整个内心。当一个人确定了他的理念并且决定为之奋斗终生时,这样的人是可怕的,也是无懈可击的。正如我国历史上处于最困难时期的那些共产党员们。无论他的理念在外人看来多么的不可理解,无论他的思想在同僚眼中是多么的难以接受——根本就不需要理解和接受,你们只要照着我的话去做就行了。这就是奥贝斯坦在他的行为中所流露出来的意思,其中不经易微微透露出来的轻蔑,大概得罪了很多人吧。何况那些将领们一个个都心高气傲? “你是说轻蔑?”有人惊诧的问。 “是的。”我回答。 当然有轻蔑。这就如一个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踏入征途且下定决心玷污自己的双手的人,看到一群带着儿时的童真或者创伤或者自尊诸如此类形形色色不够成熟的心理、喧喧闹闹地没有思想准备的闯入这座名为政治的殿堂的人一样。莱茵哈特和他手下那批将领在他看来,实在是太不成熟了,简直到了自己不想与之沟通的地步。对于奥贝斯坦来说,莱茵哈特的光芒无疑是夺目的,但绝对和他心中的光芒不同。他心中的光芒,是深藏在地平线彼端,微微露出一丝亮缝召唤着他指引着他的光芒。那道光芒,是他透过历史的重重帷幕,用自己的全部精神追求寻找才看到的,是支持他的全部动力!而莱茵哈特的光芒,对他来说只是助力,他借着这光辉夺目的光芒,义无反顾地走在那条名为黑暗的大路上。 所以他才能蹈入黑暗中。 光之影,心之光:奥贝斯坦(2)——谈一谈他的性格 黑暗,无穷无尽的黑暗,如同重重帷幕,将他包裹起来;既保护了他,又遮蔽了他。 他的性格也适合黑暗多过于光明。和他比起来,米达麦亚实在是个鲜明的对比。我们将这两人比较一下,就可以有趣的发现,这两人几乎是正反两面。 奥贝斯坦寡言少语,每每将事情放在心里,而一旦出口,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切中要点,叫人难以反驳;米达麦亚则很少把事情往心里放,向来是快口直说。(在银英的后期由于形势变化,他的这一性格改变很大,这也是叫人不得不感叹的事吧。) 奥贝斯坦从不要求人理解,即使有人误会他也甘之如饴;而米达麦亚不同,他不喜欢彼此之间存在隔膜,像他和罗严塔尔相处时就是这样。 奥贝斯坦心底深沉,多虑且计较;米达麦亚从他的作战风格就可以看出来:简单明快,一击中的。 奥贝斯坦对感情几乎不放在心上,而米达麦亚则是极重感情的。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奥贝斯坦是从不计较做事方式的,只计得失;这一点,米达麦亚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忍受的。 再比较一下他和罗严塔尔: 这一次,我们可以发现,奥贝斯坦和罗严塔尔有很多相同之处: 他们都不被人理解,而且都不愿意被人理解!倘若有人看清楚了他们的心中所想,那可就要小心了。 他们的内心都十分深沉,而且讲究谋略。而嘴巴上,也是相当的类似:不多话,但一说话就十分犀利,切中要点。 他们都不是被莱茵哈特的魅力所迷住的人,因此都有着对时局、对情势的与常人不同的清醒看法。这一点罗严塔尔表现得特别显眼:他在和米达麦亚的谈话中,总是不经意的流露出来那种异样的让米达麦亚不快的感觉——这种清醒,也许正是招来他杀身之祸的根源:奥贝斯坦是决不允许一个下属,对自己的主君有着这样的了解的。 惟有一点不同!!!!! 罗严塔尔本身还是有洁癖的,虽然内心有着黑暗面,但这正是导致他自我厌恶的症结;而奥贝斯坦,则绝不会被这一点困扰!这就是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也是他们之所以水火不相容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说帝国三长官,其实彼此间有着很奇妙的联系。田中在描述人的性格方面不能不说是大师。(药师寺凉子就是完全靠女王性格撑场面,实际剧情根本没特点,完全变成了类似中学作文的人物描写。但居然靠这样也能撑起一片天,从这里就知道田中的利害之处了。)而奥贝斯坦,也经由在这三者之间的对立冲突,得以丰满完善。 再回到他的性格方面: 说起奥贝斯坦,有人认为他是大公;我却恰恰相反,认为他是至私。 其实大公和至私往往很难辨认。奥贝斯坦为了自己的理念可以连命都不要,当莱茵哈特问他能否为了自己献出生命时,他冷漠地回答:“如果有必要的话。”这是真心话,因此奥贝斯坦很有点为国为民不惜牺牲的味道。 但这是错觉。奥贝斯坦之所以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并非为了莱茵哈特或者是国家人民之类的,而是自己的理想。他心中,仅仅装得下自己的理想而已。只有昔日的鲁道夫银河帝国才是他的目标和宏图,为了这一目标其余的东西都可以忽略不计,包括自己的性命。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着重提到“必要”这个词——毕竟人还是想活着看到自己的理想实现的。绝对的自私,为了自己的目标自私到连性命都可以舍弃,这就是奥贝斯坦。 而他的自私还不只如此,他的自私,真正体现在他随便玩弄他人的生命。这是真正令人发冷的冷漠。当奥贝斯坦说着“为皇帝效忠也不仅只有活着一途”的时候,连那个什么都不在乎的少将都要为之心寒。是的,他不仅不注重自己的性命,甚至要求别人也同样为了帝国不注重自己的性命,甚至无视别人的意愿强迫将责任加于对方身上,剥夺了对方生的权益。这是自私!因为大公者不会强迫,只会以身作则来号召。 所以奥贝斯坦是这样的人,只能被称为歹角。值得敬佩的,是他可以为之去死的理念坚持;而感叹的,是他的至私。 |
原文 发表于《原本,应该和光明并存的》 浏览:734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