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著名学者王元化招收的博士生很多考生不知《佩文韵府》,不通《说文解字》,先生深深忧虑。王元化先生说:“文字学研究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程,传统国学没有这种工程打基础等于是空中楼阁。”在他的多次提议下,1991年《古文字话林》正式立项。经百余名专家倾14年心血,煌煌12卷《古文字话林》最近出版了。无独有偶,复旦大学古汉语比赛夺冠者是位老外。诸多有识的国学大师们对厚外文薄母语的文化现象亦多次提出质疑和警示。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厚重积淀,语言文字是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不容不继承和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尽废古文的极左思潮,早已被历史所淘尽。林纾在《论古文之不宜废》中:“意者后此求文字之师将以厚币聘东人乎;国未亡而文字已先之,几何不为东人之所笑也”的忧虑也因为有了那么多像林纾一样维护热爱我们民族文化的国学家们的努力而成为历史的明鉴。 今天我们感谢林纾为捍卫民族文化勇于坚持真理,今天我们告慰林纾老人家为中国文化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了,国人将永志不忘。 |
原文2005.10 发表于譯壇泰斗──林紓先生紀念館 浏览:79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