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90号馆文选__special2:关于政治 |
|
民主,這個閃光的詞彙,已越來越成為人們發自心靈的呼喊。但中國
民主運動的現實,又使很多的人充滿迷惑與彷徨。來自四面八方的對 民主和民主運動的歪曲和誤解,使原本紛亂的中國民主運動更加複雜 與無序,既干擾了民主進程,也亂了民主運動自己的陣腳。為此,我 就有關民主的三個悖論問題,談談我個人的一點粗淺認識。 一、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 民主,當然首先是為了保障和實現個體的價值。因而,民主不反對合 理的利己主義。相反,民主謳歌自由和人性的解放。一切國家、社 會、民族和愛國主義,如果不是為了個體價值的實現,都將是偽善 的。因而,康德說﹕「人,是目的本身」。但是,民主就反對利他主 義嗎?當然不是。民主追求人人平等。更重要的是,它提倡人與人之 間普遍的仁愛。18世紀的西方啟蒙運動喊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自 由、平等、博愛」。我想,這6個字高度而全面地概括了民主的真 諦。如果說中國民主運動也需要一個口號,那麼「自由、平等、博 愛」也適用於當代的中國,並且非常契合中國的現實。畸形利己主義 的泛濫、人性的泯滅、犬儒主義的成為時尚,難道不恰是中國最深重 的危機嗎?如果人人都以利己為人生的至上信條,人們大可以挖空心 思去考慮如何升官發財、如何享受與腐敗、如何苟且偷安。有誰會去 為民主的中國而奔走呼號?如果從事民主運動的人也把民主當做利己 主義的護法外衣,民主事業也不過成了爭名奪利的工具,民主的道義 的光輝將黯然失色。民主自由不能等同於利己主義。相反,中國的社 會現實,呼喚更多的博愛精神、愛國情懷、社會良知和道德責任感。 沒有這些,即使在納粹的統治下,中國也將是一片沈寂。 二、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民主,保護個體,讚揚獨立與創造精神。但面對以鐵腕政治為特徵的 專制制度,民主運動更加需要一些集體主義和協作精神。民主運動中 的每個個體如果不能團結起來,它的價值也無法充分實現。辛亥革命 後自由主義的破產,已充分證明了自由主義的政治哲學在反抗專制時 的軟弱無力。人們也許都認同民主運動應該整合,但集體主義的觀念 和大局意識卻始終難以在很多人腦海中真正確立。人們一方面呼喊團 結,另一方面卻又我行我素,彼此不予配合。其背後的深層思想基礎 是對民主、自由與個人主義關係的片面理解。事實上,集體主義並不 等同於一元化,就像多元化並不等同於個人主義一樣。民主運動遲遲 不能整合,除客觀的原因外,其本質是個人主義在暗中作怪,而多元 化卻常常被拿出來當擋箭牌。有什麼比民主與專制的矛盾更不可調和 呢?面對高壓統治,在民主運動內部又有多大的矛盾不能妥協?民主 的精華的東西如果被庸俗地理解和教條地運用,民主運動一而再、再 而三地產生怪胎就是必然的了。 三、民主主義和愛國主義 長期以來,「民運」的概念和目標一直沒有一個很清晰的界定。各種 混亂由此產生。如果民運直譯為是民主運動,民主化是這場運動的至 上目標,那麼民運人士積極推動西方制裁專制的中國在道義上就無可 厚非了,雖然制裁從實用主義的角度是很蹩腳的選擇。如果民運既是 一場民主運動,也是一場民族的運動、民間的運動、人民的運動,有 著國家的民主化、民族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等多元的目標,那麼制裁 中國就很值得商榷了,雖然推動中國的民主化是具有時代特色的最突 出的愛國行為之一。至少,在民族的感情上,這種跨越將是很艱難 的。如果民運反對民族主義,那麼少數民族的民族獨立運動是否也要 反對呢?如果民運反對愛國主義,認為它是專制的溫床,那麼中國在 民主轉型後是否也要扼制愛國主義?作為民主國家典範的美國,它的 前總統肯尼迪說過,「不要問你的祖國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你 的祖國做什麼。」如果民運反對的是專制的「愛國主義」,那麼是否 也該高舉民主的愛國主義呢?如果人人都認為中國的民主化是別人的 事情、是政府的事情、是民運人士的事情,與我無關,中國的民主化 何時能夠到來? 如果民運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所有反對專制的運動的集合,那麼, 結果很可能什麼都是,又什麼都不是,甚至一條魚腥了一鍋湯。各個 派別之間、甚至相對立的派別之間,都頂著同一塊招牌──民運 ──,一塊既模糊又很複雜的招牌,結果誰也無法擺脫民運大氣候的 陰影。東歐、台灣的民主化是否與他們鮮明的主張和多元的目標有關 呢?似乎東歐和台灣的反對派並不願多提「民運」這個易引起混亂的 詞彙。 綜上所述,民主在民主運動中存在著諸多的悖論,問題是如何處理好 它們的關係。特別是,民主作為一種理想和作為一種制度,在民主轉 型前和在民主轉型後,都有所不同。目前的情勢,民主運動需要呼喚 更多的奉獻精神、大局觀念和歷史責任感。民主運動首先是政治。它 為理想服務。 |
浏览:58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