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90号馆文选__狮子之泉七元帅 |
|
莱因哈特对艾密尔说过,不要想学他,要效法就以杨威利为榜样,但是,杨也同样认为自己不是适于效法的对象。而在敌我双方之中,有一位曾被各自阵营的重要人物视为值得以为榜样的人存在着,他就是奈特哈尔· 缪拉。
希尔德曾经想过,“若真要学习的话,缪拉及瓦列的坚实及强韧才值得效法”,尤利安也曾“在他的内心当中尝试着另一个假设,那就是如果自己是生在银河帝国的话,他想要成为一个像缪拉这样的军人。”众所周知,希尔德从还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孩起,就一直抱有“不管是酒还是宝石都有专家,所有相关的知识只要交给他们就行了,自己所必须具备的是足以辨清对方是不是一位可以信赖的专家之眼光”这样的想法,知人之明当是她最突出的优点。至于尤利安,长期生活在杨这样的人身边,又常有机会接触两个阵营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包括战上和战场外,包括和吉尔菲艾斯、瓦列等人的接触),眼界自然也相当的不凡。缪拉能够同时得到他们二人如此看重,显然有其过人之处。 诚然,希尔德的出发点偏重于缪拉的能力作风,尤利安则更看重缪拉的品格为人,但是两人在欣赏缪拉的同时,应该也都有着另外一层共识,那就是缪拉的优点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所以才堪为效法。----可以这样说,缪拉身上的每一种优点,都是平凡人经过适当的学习、磨炼、培养便可能具备的,他的光芒,来源于许许多多平凡人身上闪光点的积累重叠:出色的能力,坚强的意志,执著的精神,勇敢的心灵,坦荡的襟怀,真挚的情感。。。。。。这些光点本不显赫,然而当它们汇聚在了一起,也就变得耀眼起来。而缪拉,就是一位集众多平凡人之优点于一身而成为名昭青史的英雄的人。 (一)中流砥柱 I 可靠之人 光看“铁壁”这个称号,便给人以坚不可撼的可靠印象。 银英之中,缪拉可说是帝国一方最广受他人信赖的人物之一。 对莱因哈特而言,缪拉是可以放心把自己的背后交托给他的人,战场内外,无不如是,所以不仅常常任命他为全军后卫,只带少量随从前往新领土视察时也指名由他随行。 对“帝国双璧”而言,缪拉不仅是值得他俩从牌桌上站起来相迎的僚友,也是他们在私下对莱因哈特的重大决策(“诸神的黄昏”战略)发表不同意见时无需避讳的对象;米达麦亚对缪拉的人格、作风“寄予了深厚信赖”,罗严塔尔则坚信战场上的缪拉“甚至比已方多五成兵力的对手长期作战,要守住战线也是一件毫无问题的事情”。 如果说希尔德对莱因哈特前往新领土视察的危险无所预感,除却她本身心情异常这一半理由之外还有一半是出于“她对随行的缪拉等人有着绝对的信赖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的话,那么在军务省奉行一贯的保密主义作风、对追捕鲁宾斯基之内情秘不外宣,瓦列想探听一二也被以“无可奉告”驳回的情况下,身为奥贝斯坦第一心腹,又一向最知其心意的菲尔纳竟将前因后果对缪拉和盘托出,是否也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尚书本人对缪拉其人的某种不一般评价呢? 还有“要塞对要塞”战役后的那些败状“惨不忍睹”的幸存者。“离开故乡的时候,拥有一六○○○艘舰艇的帝国军,现在却只剩下二十分之一,开始了艰苦的败走,同时还要应付背后敌军紧逼而至的追击。尽管如此,舰列并未全面瓦解,而且可以维持着团体的秩序”,那无疑是因为年轻上司的沉着、理性、坚韧令他们感受到了值得信赖、可堪依靠的力量。 一个人要在这么多方人的心目中树立起坚实的信赖感,不但需要有值得信赖的人格,还必须具备许多其他过人之处,譬如:坚强的精神意志,稳健而韧性的作风,出色的个人能力。。。。。。 那正是英雄与单纯的好人、勇士、烈士、的区别。 II 磐石泰山 若论“铁壁”的精神,我首先会说,那绝不是单纯的愚勇或固执,而是不可撼动的理性与坚定不移的强大意志力的结合。 无论受到怎样的冲击,遭遇何种的挫折,无论躯体上精神上承受着怎样的重荷,理性与意志力都仿若磐石泰山般不可动摇,更加不可摧毁。 “要塞对要塞”战役中,“副司令官奈特哈尔·缪拉虽然已经感觉到绝望的黑色蛀虫正逐渐地在啃噬着自己的心,但仍然决意要善尽其责。即使有无限的后悔,在这样的时刻,如何努力地去防止舰列的崩溃,拯救我方的部队,才是他眼前的当务之急。他自指挥席当中站了起来,一道又一道地发布敏锐准确的命令,尝试着要脱离险地。。。。。。。”,就是这样一种精神。 虽然被绝望与悔恨紧紧地纠缠,却不曾放任情绪陷入消极的泥潭;没有彷徨,没有动摇,继续以惊人的理智坚守着责任。 这,就是“铁壁”之所以为“铁壁”。 ----没有这般不可撼动的理性与意志力,又怎会有巴米利恩四换旗舰的沉着应变与不屈不挠? “我军战败了,但是司令部还在!司令部保证让全体官兵活着回到故乡去,请大家谨守荣誉和秩序,井然有序地踏上归途吧!” 这是遭逢惨败,身负重伤(肋骨四根断折、脑震荡、裂伤、跌打损伤、擦伤、还有外伤的出血以及内出血),却为了坚持指挥而拒绝被移到医务室,浑身包满绷带,靠着电子治疗、极低温保存血液的输血、镇静剂与解热剂的注射勉强支撑着身体的年轻司令官从病床上发出的昭告。 “那声音虽然并不是很有力,但却非常的清晰,充满了理性与坚强的意志力,有着将人们从绝望带往希望边缘的效果。” 缪拉不让士兵们看到他的样子,因为“不管说的话是如何地雄壮威武,只怕一旦士兵们看到浑身包满绷带的司令官的时候,也会大受影响而士气不振”,反过来说,这也恰恰暗示着缪拉透过广播传出的声音里包含着令人难以想象是出于一个身负重伤之人口的威武雄壮,理性,与坚定。 动画中,当刚从恶梦般的惨败中死里逃生,伤痕累累的帝国军官兵们透过通信回路听到缪拉那清晰而充满理性与坚强意志力的声音时,一双双绝望的眼中重又燃起希望之光的情景,至今令我难忘。 就这样身在病床上带伤指挥,就这样长期忍受着身心的痛苦煎熬和情绪上的紧张,缪拉一直坚持到完成了他身为副司令官所有责任,才在莱因哈特面前倒下去。 而他的终于倒下,又何尝不是提示着人们,他需要有何等的坚毅顽强,才能支撑到此时此刻? 竹开霜后翠,梅放雪前香。 “困局中更显得强韧,被誉为“坚忍不拔”的奈特哈特·缪拉”!(《深红星路》) 正是这份坚忍,使帝国军在和杨舰队的连续作战后精神和肉体的负荷都已接近极限的情况下,再次将后方的安全交托给了缪拉。而缪拉也一如人们所期望的,克服着身心极度疲劳的挑战,不折不扣地完成着任务---- “负责后卫的奈特哈特·缪拉,在尚未完全脱离战场范围以前,真的是所谓的不眠不休。由于对于杨威利及其一党的战斗能力,有着正当、甚或是超乎其上的评价,所以无论如何绝对不能疏于防范任何可能发生的突击或者埋伏。” 因为知道有这样一道“铁壁”在身后守卫着,疲倦的士兵们才能早一刻进入安心的梦乡。 然而,我对缪拉的坚定不移印象最深之处,尚不是他在履行责任时的理性与坚忍,而是他在寻找那位前同盟军流卡斯基地负责人科库兰时的执著不懈。 “当他(科库兰)回到首都海尼森之后,被以前的部下告发,遂以利敌之罪被政府逮捕起来,关在接近极地的嫌疑犯收容所等待审判。在政治、军事呈现一片混乱的当时,他的存在似乎已沉进了世人忘却的深渊了,可是,就只有一个人忘不了他,两年后,当巴拉特星系动乱结束时,奈特哈尔·缪拉特别派遣部下寻访科库兰的下落,救出了在收容所中由于营养失调而许久未曾与外界接触的他。” 每读到这一句“就只有一个人忘不了他”,我都动容不已,感慨良深。 两年时间,看似不长,银英的世界却早已桑田沧海,物是人非。天知道缪拉是以怎样的坚持不懈,才会在那样混乱的时局中,念念不忘地把一个早已沉进世人忘却深渊的、彼此仅有一面之缘、更曾被对方断然拒绝过邀留的前同盟军上校从与世隔绝的极地收容所里寻访出来的!(寻访的话,应该不是查查资料这么简单吧!)而虽然不清楚缪拉征求皇帝许可将可库兰收为部下的阻力何在(按说莱因哈特是那种恨不能把全宇宙中不管来自敌方还是我方的人品才能兼备者都收入自己囊中的人,科库兰不过是个早就离开军队的区区同盟前上校,其坦荡磊落也恰是莱因哈特欣赏的一类,加之又是亲信爱将的愿望,何至竟需“好不容易”才能取得“皇帝的许可”?一定是有什么特别棘手的理由横在中间吧!私下猜测搞不好科库兰和那些中下层的同盟政府官员一样拒绝签署向皇帝效忠的誓约书,当然这也仅是猜测而已),但这“好不容易”几字,无疑象征了又一个“不屈不挠”。。。。。。 因为有这样强韧的理性与意志,“铁壁”才成其为“铁壁”。 屹立不倒,坚不可摇。 III 战场之外 毋庸质疑,缪拉是一位名将,一位连杨威利都赞其为“不可多得的良将”的优秀将领。 但若以为缪拉在战场之外便只是一个“穿军装的傀儡”,可就大错特错了。 一个在战场之外便毫无头脑的人,是不可能当上一级上将,乃至元帅的。 何况缪拉曾在罗严塔尔接受审查期间代理统帅本部长一职,在宇宙历八零零年那次海尼森火灾中与米达麦亚一起沉着指挥,成功使混乱之际各地的暴乱都在初期就被控制下来。 更何况米达麦亚还对莱因哈特说过,缪拉担任宇宙舰队总司令一职绝无任何不妥,而一个只懂训练打仗,毫无行政能力、管理能力的人,是无法担此重任的。 其实,早在“要塞对要塞”一战之前,缪拉和坎普合作进行瓦普跳跃实验及实施“秃鹰之城”移动计划时,就已显示出了不俗的实务能力: “ 秃鹰之城要塞的质量,约达四○兆吨。这样巨大的质量在进行空间进入及空间移出之时,会给通过的空间多大的影响呢?时空震的发生不会成为致命伤害吗?要使十二个瓦普引擎“完全”同步,在实际上有可能吗?如果发生十分之一秒的动作误差的话,在要塞内部一百万人以上的将兵,是会四散还原为原子呢?还是成为亚空间内永远的流浪者呢? 重复了数次小规模的实验,在要塞的跳跃进入点及跳跃脱出点的预定宙域附近配置了调查船。在实施这一计划时,莱因哈特要求着“尽人类所能的完美”,而坎普和缪拉也都是优秀的执行者,他们竭尽所能地促使计划走向成功。” 缪拉和坎普在这方面没有辜负莱因哈特的期望,他们排除了隔在理论与实践中间的种种困难及不确定因素,“尽人类所能的完美”地成功完成了计划。坎普身为第一负责人固然当居首功,而作为其助手的缪拉也功不可没。这次实验充份证明缪拉在完成战场之外被交付的课题方面同样具有不俗能力。 缪拉在奉命“审问”罗严塔尔时的表现也颇见干练,可圈可点----当时他特意准许罗严塔尔的首席幕僚贝根格伦列席,这一做法成功避免了秘密审判的印象,也使罗严塔尔的部下们不致产生不满,从而得以将事态的消极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而他向罗严塔尔提出的直接面见皇帝说明原委的建议,也的确是解决问题的终南捷径,可以说是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当时未必所有人都认为把事情直接交到莱因哈特手上是明智之举)。 此外,缪拉还在“丹亭街骚乱”中先以说服毕典菲尔特谢罪的提议和“彼此合作以防止暴动产生也是皇帝的臣僚的义务吧”的立论说服军务尚书让步,又以“和军务尚书继续对立的话,会让皇帝为难的。皇帝这阵子经常卧病在床,皇妃又快要生产了。做臣子的应该小心处理自己的情绪吧”的立论说服毕典菲尔特让步,从而化解了双方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对立。如果说“丹亭街骚乱”中的瓦列是以一股刚气震慑住了骚乱双方,那么缪拉对症下药、从军务尚书和毕典菲尔特各自的立场出发说服他们各退一步的做法则稳健而不失灵活,刚柔并济且正中要害,其“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令人不能不刮目相看----银英之中,除了莱因哈特之外,很少有人能说服军务尚书和毕典菲尔特让步,何况是让两个人同时、相互让步! 还有在陪同皇帝前往新领土之前对米达麦亚谈到的“一旦曾经暗杀成功,那些恐怖分子便可能食髓知味,进一步想要再干一次”这一对“人类的心理”的正确洞悉,在乌鲁瓦希事件中以正确建议居中调和莱因哈特与鲁兹的争执,使之不致耽误脱离险地的紧迫时间的冷静思虑,在“奥贝斯坦大割草”期间发表的“如果把政治犯和思想犯关进牢里,收容一般的刑事犯的能力就下降了,这样一来反而会有破坏这个行星的治安之虞”的颇有见地的看法,从海尼森暴动警觉到背后有人蓄意破坏帝国政府与伊谢尔伦政府之间信赖关系的敏锐。。。。。。无不展示出缪拉的头脑和洞察力。 综上所述,即使是在军事以外的领域,缪拉也是一个稳健、干练、有头脑的人,有着不俗的实务处理能力和常识层面下的明敏,绝非一个战场之外的低能儿。而在和平时期,这些特色也必将对国家的安定与团结发挥更大的、坚实的作用。 IV 霁月风光 缪拉是一个在战场之外也有洞察力、有头脑、有实务能力的人,但是这些来自于常识和知性,而不是谋略和心机。 所以书中写到:“阴谋和知性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和品德也无法并存。缪拉无法察觉到这种对人性有着负面影响的阴谋,让后世的人无法给予他更高的评价。” 所以他虽然可以用简单的致辞使伊谢尔伦要塞的人们充分感受到他真挚情感,可以用正确的道理说服军务尚书和毕典菲尔特让步,却“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华丽的表达力和犀利的辩才与他无缘,如果不是出于自然心声的流露和完全自信的理义,他全无口舌之利可逞,莱因哈特和奥贝斯坦都曾驳得他无以为辩。 所以他“虽然是一个很具知性的青年,然而却不是一个有演技的人”。在审问罗严塔尔时,光是看到他眼中游移的乌云,罗严塔尔就洞悉了他所带来的不是什么好消息,而和罗严塔尔邀请他一起喝咖啡、用视线催促他开口的从容、练达相比,他眼中游移的乌云、脸上缺乏活力和精神的表情、说明情况时的紧张,无不显得那么的青涩。 所以他无法成为政治家--------即使他的能力远非仅仅局限于战场。 虽说银英中有精神洁癖的人不少,但真正称得上“霁月风光”者寥寥无几,毕竟,那不是童话的王国。 而缪拉,就是这寥寥之一。 “要塞对要塞”一战,主将坎普心浮气躁,进退失据,以权位否决了缪拉事后被证明是正确的判断及部署,又在不恰当的时机做出了“要塞撞要塞”的决定,终于酿成“秃鹰之城”爆炸,百万人丧生的惨剧,对于失败负有主要责任;“王尔古雷”空战队在数量占优的情况下迟迟不能取得制空权,贻误战机,致令帝国军侵入伊谢尔伦要塞的计划在形势极为有利的情况下功败垂成,同样难逃作战不利之责。 但是,缪拉对莱因哈特说,“只求您能从宽处置其他的部下,所有的罪过都让下官一人承担”。 这一战中,他曾为了顾全大局而抗拒了“生擒同盟第一智将”想法的诱惑,放弃了伏击杨威利的计划,而在后来对于坎普的作战方案有所顾虑时,他仍对坎普坦言相关----尽管“就已发生的许多事情看来,这样的行动的确需要不少的勇气。” 乌鲁瓦希事件,缪拉在突破封锁线时用身体为莱因哈特挡住狙击,“一道光束射线,仅瞬间之差,从右边车窗贯穿到左边。缪拉那砂色的头发,有几根和军服背部的表面,已经一起碳化了”,接着又在对射中为了保护莱因哈特而右腕中枪。最后,终于将莱因哈特毫发无伤地护送回费沙。 但是,在莱因哈特想授予他元帅杖以示嘉奖时,他坚决地回应说,自己并没有立下什么功勋,所以绝不能接受。 对缪拉来说,“失去了克涅利斯·鲁兹这位年长而且值得信赖的僚友,比后世对他本身的评价更教他伤心”,而面对莱因哈特“还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来报答你为朕负伤”的问题,他唯一想到的是代罗严塔尔求情,即使当时看来似乎正是罗严塔尔的“叛变”使他负伤。 在海尼森,他并不是完全没有怀疑过“军务尚书是不是故意让他和毕典菲尔特见面,然后再以这个理由科以通谋之罪?” 但是,即使带着内心的疑虑,即使听到僚友的警告,他仍旧坦然前行,义无反顾。 。。。。。。 在过失的面前一力承担,在功劳面前毫不贪据,个人的生死荣辱都可以置之度外,他所心心关切的总是国家,主君,僚友,部下。。。。。。 有时会想起范仲淹的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所见到的缪拉,至少自秃鹰之城归来后,遇事几乎总在考虑公义的立场、他人的立场,而最令我震动的,是乌鲁瓦希事件。 “缪拉一面说着拙劣的笑话,一面撑起身子,然后拔出枪,把视线投向窗外。 “不过就眼前看来,整个基地都像是要取陛下性命的样子。” “那么,你想说的是罗严塔尔背叛朕了是吗?” 莱因哈特的声音之中,充满了像是要结冰的气氛。激动的表现,并不只有热风或者雷鸣,暴风雪同样也是其中之一。不过缪拉此时毫无畏缩神色地回答皇帝的质询。 “微臣无意说任何贬低僚友的言词,但是负有保护陛下免于危险的义务。如果微臣涉嫌毁谤之罪,日后自当请您严惩,请陛下此时先以已身的安全为重!”” 毫无惧色地迎着主君暴风雪般的词锋,臣下对主君的立场,僚友对僚友的立场,重臣对社稷的立场,短短两句话中全都被考虑到了。 于情、于理、于节,都无可挑剔。 唯独他自己的进退得失,在哪里? 初读至此,抚卷长叹:缪拉真国士也!莱因哈特幸甚!帝国幸甚! 因为深知缪拉为人的真诚,所以为这两句话倾倒。 ----眺其襟怀,唯霁月风光,照英雄肝胆。 磐石之意志,栋梁之才干,国士之胸襟,合而为一,是中流砥柱。 而缪拉之才,自首推将才。 |
浏览:101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