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汉英雄
21757号馆文选__汉史评论和feifei小说《大汉雄风》等

评《解读汉武大帝:被冷落的进攻大师》

本馆网友

  菲菲:文中有个小标题叫“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认为很精彩。其中有句话“创造了农耕民族战胜强悍的游牧民族的历史奇迹”和我九五年写《大汉雄风》楔子时的观点“大军几动,创造了农业民族在战争中击败游牧民族的历史奇迹”一致,有知音的感觉。
  票姚校尉:菲菲春节的时候没怎么上网吧,节前就看到这篇文章了,当时就狂赞了一通,倪乐雄是搞军事史研究的,观点自然很精当、专业。
  菲菲:噢,原来他是研究军史的呀,怪不得呢。
  是啊,我春节基本没上网。其实,因为时不时就想偷懒,除了为更新网站外,近年就很少在网上查汉史资料和文章,报纸也很少看,否则怎会某人妄评汉武大帝的文章那么晚才看到,反驳的也迟了。
  早些年感觉自己挺“独”的,没几个人对汉朝感兴趣,自己偏偏喜欢得很,不管不顾地看东看西,想东想西,后来还在网上(远不止自己的主页)说东说西、好为人师地写了不知多少字。这一两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对汉史或者汉朝的演义戏说开始关注甚至着迷,既觉得欣慰,又觉得自己似乎不必再如当年般狂热了。
  
  刘汉武 加贴:大部分赞同,但古罗马图拉真最后一次远征以后宣布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斗兽场也基本关闭无法培养优秀战士,是为匈奴阿提拉所乘.中国童话骄傲的将军讲一个无敌将军认为自已无敌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武术急剧下滑遂被敌人所害.故刀枪不入库敌就无机可乘,骑马练射敌安敢犯边,古罗马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几十年以后,外族入侵嚣张非阿提拉之功乃罗马自绝武功尔.
  菲菲:恺撒征高卢也是战果辉煌。
  感觉罗马比汉唐扩张的意识其实强不少,速度也快,主要是为利益啊,把战争作为经济上发财与缓和内部矛盾的手段(到今天继承这一文化的西方也是差不多如此),中国无论被迫反击还是主动扩张,战争都会成为国家财政负担(当然被别人打败了后果更严重,成为上贡者或者二三四等公民)。总体来说,汉文化从没有赞同过以他国他族作为经济发展的垫脚石,精神上是伟大的,客观上却会被别人看作迂腐难以理解甚至是愚蠢乃至良善可欺。
  
  很爱霍去病 加贴:回复:恺撒征高卢也是战果辉煌。
  总体来说,汉文化从没有赞同过以他国他族作为经济发展的垫脚石,精神上是伟大的,客观上却会被别人看作迂腐难以理解甚至是愚蠢乃至良善可欺。
  -------------
  赞同!
  现代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哪一个不是血债累累。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依靠人民自身的勤劳创造。前提是政局的稳定没有动乱。
  gulu 加贴:这个看法有现实意义
  “黄老之术”、“儒术”、“法术”交替使用……
  聆风 加贴:呵呵,这里面学问大了,可惜当代人不闻这三术久矣
  
  聆风 加贴:好文章,不赞不行!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尤其汉初的历史对我们当代更有借鉴意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这点了。
  文中说到,由于汉武帝和后来唐太宗的努力,北方草原民族征服中原的时间往后推迟了1380多年。这使我联想起,最近看到不少国外研究材料所支持的观点,即中国的现代化及资本主义初始于宋朝而非我们教科书中所说的明末,于是设想,如果宋朝后来没有遭受到或者抵抗住各游牧民族的入侵,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曾经早于西方结束奴隶时代进入封建社会,也有可能领先开始现代化,以宋朝的经济成熟度也可以将之看作顺理成章的事。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只是这样的联想更让我感到两千多年前先人的伟大。
  文中还说到,汉武帝克服了农耕民族富裕后产生的惰性和懦弱,与之相对比的正是罗马帝国。曾经碰到个西方人笑话说,后来敌人来时罗马人连兵器都不会拿了,即使拿出来了也都是生锈的。
  汉武帝就算有失误错误,仅此两点,也足以当得上“伟大”两字。更何况在他的时代人才辈出,大军事家、大探险家、大文学家、大经济家、大音乐家……而他本人就是大战略家。如此一页辉煌,一部电视剧又怎么装得下。
  希望描写汉家的文艺作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但愿这部汉武大帝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也不枉这么多人替它写评造势了。
  
  菲菲:抄录一段宋史专家漆侠的话
  “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居于当时世界文明的最前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宋朝在一般人眼里是被看低了不少,文明的确很高啊。可惜武功……所以没有真正继往开来。
  窃以为如果中国的领导阶级没有在元、清被文明程度远低的游牧民族所主要占据,的确可能会沿着另一条路走下去,只是不见得类似今天的资本主义,很可能如同我们的与西方迥异的封建制度一样,是条新路。可惜,历史已然如此了,我们还是需要从中汲取教训。
  汉代从高祖吕后起,卧薪尝胆,目光远大,遂臻于极盛,其经验确实有借鉴意义啊。
  秦汉的伟大文明建筑在文明相当的战国七雄的碰撞融汇后,而今天,虽然武力上可能是有些美国独大的意思,但西方各国文明还是存在个性,亚洲其他国家的文明也自有其生命力,都可以为我所学所用,再加上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精髓的复兴,相信我们中国今后的重光可以建立在吸收多种文明成果并发扬自己不竭创造力的基础上,而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票姚校尉 加贴:历史的遗憾
  元、清两朝对中国历史的负面作用,由于隔着一个民 族问题,史学界一直讳莫如深(或者心里有想法、但嘴巴上不敢明说)。欧洲的崛起,其实不过数百年光景。同时期的中国,只要能够保持以往的发展势头,不敢说超越欧洲,但至少不会落后太多。既便退一万步说,中国自己的土壤步不适合生长现代文明,但是在西方文明东渐时,中国政府也不致于像顾虑重重目光短浅的满清政府那样无所作为。对照以后的历史,越发见出汉武帝抗击匈奴的伟大意义。游牧政权,对于人类文明,基本就是一种毁灭性的因素。
  
  聆风 回复:如果允许宋不受干扰地独立地开始“现代化”进程,恐怕人类发展史上要多一个“纪元”……不说“如果”,就拿现在来说,我们所能借鉴的现代化经验只有西方那华山一条路,选择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选择了挑战,等于要在别人创立的江湖中玩儿出个名堂来。没有深厚的底蕴和根基,很容易就被全球化的浪潮淹没了,所以强烈支持主体文化的复兴,恢复洪量博望、开源创新、兼容并蓄的汉家风骨。
  很爱霍去病:赞同
  但过程何其漫长曲折,能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已不错了.现在年岁越长,对文化传承的失落感就越强烈.越感觉宋以后民族精神的沦落在现代人面前划下了难逾的鸿沟.这个时代瞬息万变,什么都在跨越式发展,有时真有种无绪的迷茫.工作因为和园林建筑有关,所以也常常感慨中国人丢掉了先贤最可宝贵的东西,现在又从头学起,却又学得不伦不类,先贤们绝世的才情智慧,真的丢得一干二净了吗?
  聆风 加贴:不会丢得一干二净的
  我们的根基还在,老树还可以发新芽。新的元素、新的活力正好趁此机会加入融会,也是重新崛起的动力。
  
原文2005-02-23至2005-03-01 发表于千秋汉英雄  浏览:95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3/3 10:23:5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兵力变化情况(收藏于2009/8/3 8:32:15
蒋介石蒋介石1945年9月4日《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收藏于2009/6/28 23:42:35
蒋介石蒋介石1945年8月15日的《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收藏于2009/6/28 23:40:20
胡主席胡主席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收藏于2009/6/28 23:36:25
feifei就李陵问题给网友的回复(收藏于2009/5/6 8:42:55
feifei西方人眼中的明人形象(收藏于2009/2/15 19:11:59
feifei西方人眼中的明人服饰(收藏于2009/2/15 19:10:16
feifei聊聊《赤壁》中的红颜祸水&草船借箭(收藏于2009/1/11 9:02:13
feifei【大清笑谈】提笼架鸟-坐轿出征-寅虎制英夷-发现开花炮弹(收藏于2008/12/29 8:29:26
feifei有感于葡萄牙人克路士所记明嘉靖时中国人的生活(2)(收藏于2008/12/15 8:22:4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feifei汉朝的地图比清朝的地图还准确?(访问18239次)
聆风、菲菲、票姚校尉、刘汉武、唢呐关于霍去病年龄及是否受汉武帝偏爱等问题的讨论整理(访问14641次)
聆风、菲菲、票姚校尉围绕卫青与平阳公主年龄的讨论(访问13198次)
feifei景山-崇祯-明清之交(附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碑文)(访问7515次)
feifei敦煌前的敦煌——汉代画像石拓片(访问7071次)
feifei评随笔《刘邦的名言》(访问6913次)
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兵力变化情况(访问6029次)
feifei对《司马迁之死》及相关评论的一些看法(二)从李陵事件说开去(访问5618次)
菲菲、聆风、票姚校尉讨论霍去病河西之战杀俘与否及其性格(一)(访问5442次)
feifei常山赵子龙:以霍去病名言进谏的仁勇之将(访问4253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4 18:38:55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2/23 20:49:37
方法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7/24 10:44:5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1/4 21:41:5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1/9 22:53:0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