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黄金狮子旗传说
43690号馆文选__奥贝斯坦

转世自马基雅弗利的凝蓝义眼

迪者

  本文原载伊谢尔伦要塞 空间十三舰队 作者授权转载
  
  
  毋庸置疑,巴尔·冯·奥贝斯坦,以此为名之人堪称罗严克拉姆王朝军务尚书集团的开山鼻祖;同时,笔者可以拿出不亚于前句般的肯定语气做出定论:奥贝斯坦,这位凝蓝义眼的主人,是名不折不扣的马基雅弗利主义的忠实信徒;换言之,马基雅弗利,这位西欧文艺复兴时代末期,意大利最著名且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家,外交家和历史学家,便是最贴近奥贝斯坦的人物原型。
  
  下面我将从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各自的政治观点进行比较和论述,以求得出联系。
  
  
  【分别笼罩奥贝斯坦与马基雅弗利的时代背景】
  
  
  [亚平宁半岛的动荡]
  
  尼古拉·马基雅弗利(Niccolo Machiavelli,公元1469年——1527年),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青少年时家境清贫,但本人勤奋好学,熟悉古籍,受过人文主义教育,对古典政治学的著作有一定研究。
  
  文艺复兴后期,西欧资本主义进入了原始积累的时代。身处这一动荡的时期和国度中的马基雅弗利深深感痛于当时意大利内部的四分五裂与外部的强敌侵凌,然而,面临此般危机,意大利国内却呈现出政体涣散的局势,这种景象令马基雅弗利为之悲恸不已,因此,自佛罗伦萨共和国成立后,马基雅弗利便全身心地致力于谋求意大利政权的集中与国体的统一。
  
  从1498年起,马基雅弗利在佛罗伦萨共和国政府中担任国务秘书要职,分管外交和军事工作。1501年前后,任过“正义旗手”的助手。他多次出使外国,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1512年,美第奇家族专制统治复辟后,马基雅弗利曾一度被捕入狱,后来避居乡间,仍埋头著书立说。他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政治学家,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鼻祖,被西方学者尊为“政治学之父”。
  
  [罗严克拉姆王朝的崛起]
  
  巴尔·冯·奥贝斯坦(Paul von Oberstein,宇宙历761年——801年),生于宇宙历第七个世纪下半叶,同时也是近几百年来银河时局最为混乱,两国战争最为激烈的时期的奥贝斯坦可谓生而逢时。空前高涨的战火给了他向黄金树王朝复仇的机会,耸立在他身旁的那头踌躇满志的黄金狮子,正是他达成誓愿的寄托。
  
  然而,在罗严克拉姆王朝被正式载入史册前,宇宙运动的历程并不是在和平的气氛中过渡着的;相反,空前汹涌的变革与惨烈的牺牲无不明确地表明这个散发着耀眼光芒的新王朝的成立是何等的艰难。一方面,以《利普休达特密约》为道标纠结起来的旧贵族联合军在不远的山头屯兵固守,蠢蠢欲动;另一方面,来自星河彼岸的敌国的威胁仍然牵制着黄金狮子的目光。
  
  面临同一个内忧外患的格局,宇宙历796年5月14日,当奥贝斯坦来到这位在他眼中注定将以一名伟大的君主而名垂青史的金发青年身边时,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渴求的支点和线索,可以由此将尘封在脑海中的蓝图铺陈开来,同时,也可开始提笔撰写又一位马基雅弗利主义者的政治生涯。但与马基雅弗利不同的是,奥贝斯坦为自己分配的任务不止是如他前辈那般复兴一个政权这等简单,这双凝蓝义眼的持有者将要承担的历史使命不仅是要推翻一个腐朽的治世,随之建立一个全新的帝国,更为艰巨的是,他要让这个帝国的统治者去君临整片星海。
  
  将马基雅弗利与奥贝斯坦分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他们步入政坛后所面临的国内与国际局势同样是个“危”字了得。事实证明,马基雅弗利的国家主义观念作为一副政治药剂,对于处在混乱与危急中的政体是十分有效的。究其原因如下:
  
  1,对国内,马基雅弗利主义可以从根本上促成王权的集中与政局的稳定。
  
  在马基雅弗利身处的年代,西方各国仍是在封建王室的专政统治下,因此马基雅弗利主义的前提是专制,是独裁。同时,由于宗教在当时欧洲的兴起,教皇的存在对本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领域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结束教权与君权的长期争论便成为马基雅弗利主义不得不直接面对的最根本的议题。对于当时处在内忧外患中的意大利而言,坚决贯彻马基雅弗利主义,建立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君主共和国才是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出路。
  
  马基雅弗利主义对罗严克拉姆王朝的影响与意义体现在了一场帝国内战中,体现在了一次以“威斯塔朗特”为名的惨剧中,对于当时亲历帝国内战中的平民百姓,如何获取他们的支持,成为了巩固莱因哈特及其新兴政权统治的基本问题。在这种局面下,奥贝斯坦毫不犹豫地做出了用二百万无辜民众的生命来换取百倍于这个数字的国民支持的决断。马基雅弗利所主张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霸术在此被奥贝斯坦诠释到了淋漓尽致般的境界。
  
  2,对国外,以马基雅弗利主义为核心构筑成的政体具备极强的防御力。
  
  这点与前一点实际上是很通俗的因果关系。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本国若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政体,没有保障稳定的政局,则无异于坐以待毙。在马基雅弗利主义的理念下,意大利的王权逐渐趋于统一,从教皇手中收复的行政职能保证了共和国统治者可以最大限度的支配和调动军队,法庭这些暴力机构,由此得到扩充的军力便是最强有力的对外防御力量。
  
  同理,经过“威斯塔朗特事件”后的莱因哈特政权已经笼络到了九成以上的帝国国民,也从根本上振奋了本方军心,打击了敌方的士气。获得内战胜利后,奥贝斯坦又开始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张莱因哈特的统治根基而进行各种策动和谋划。可以断言,莱因哈特的身旁若缺少了这双透露出警惕与远见的凝篮义眼,“诸神之黄昏”的降临将至少延期一个年头。
  
  
  【马基雅弗利与奥贝斯坦共同信奉的政治观点】
  
  
  首先将马基雅弗利的主要政治观点列举如下:
  
  一、国家至上论。
  二、君主应以夺取权力和保持权力为目的。
  三、反对教皇和教会干预世俗政权。
  四、保护私有财产和私有制。
  五、主张君主共和制是最好的政体形式。
  六、主张利用宗教和教会作为国家的有力武器。
  
  显然,前三条明显是在强调政体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重要性。后面三条则是相对具体地阐述了马基雅弗利眼中的政体组成形式和治世手段。其中,最后两条由于受当时国际局势与时代背景的影响和约束,所以同奥贝斯坦的主张有所出入,除此以外,他们二人的政治态度实是可谓不谋而合了。
  
  下面着重论述前三条,以此探询奥马两人从政中的共通之处。
  
  [“政治就是为本国国家谋利益的理论”]
  
  “国家生存与安全是一切政治哲学的第一原则。政治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并增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这一目标能否成功,乃是衡量评判政治家成败的标准。”这是马基雅弗利最具代表性的政治观点。在他从政期间,为了使上述原则得到有力的保证和贯彻,他可以认同甚至主张一切卑劣的手段——这一点绝对可以与那位义眼的军务尚书达成共识。
  
  “如果一棵树也不舍得砍,有石头也不剔除的话,是没有办法在茂密的树林里开出一条路来的。”奥贝斯坦的观点,往往是达到目的最为直接的捷径,而完成每条捷径,都不可避免地要穿越许多写有“严禁践踏”字样标牌的草坪。即使会因此受到严厉的罚款,也在所不惜。出于人类的道德观念而产生的犹豫与无谓的顾及对于奥贝斯坦来说都是应被极力摒弃掉的废品。
  
  放任“威斯塔朗特惨剧”写入历史,亲自主导“奥贝斯坦大割草事件”的上演,只凭这两启事件已足以解释“冷血义眼”的涵义。为了将自己恪守的信念演绎到极致,这位军务尚书甚至将自己的死刑也安排在了他政治生涯的尾声。“皇帝无可避免地即将逝去。然而,罗严克拉姆王朝却要继续下去。为了王朝的将来,地球教的狂信者必须予以根除。为达此目的,我只是要求皇帝帮一下忙而已。”同样是这套令人难以置信的刻薄口吻,但这番话却足以使每一位耳闻者为之震撼。
  
  [对“教皇”权力的排斥]
  
  也许有人会发出这样的质疑:“难道第三条(反对教皇和教会干预世俗政权)也可列入奥贝斯坦的政治观点范畴么?”诚然,在《银英》中,莱因哈特的统治并没有受到类似“教廷”之类组织势力的干扰与制衡。但是,在莱因哈特身旁却立着一位对他影响极为深重的人物,这便是被奥贝斯坦称为“第二人”的吉尔菲艾斯。更为巧合的是,在银英塔罗牌中,莱因哈特的牌面图案是“皇帝”,而吉尔菲艾斯的牌面图案便正是“教皇”。
  
  从自幼便在一起追逐嬉戏的密友,到一同学习并立誓携手夺取宇宙的同窗,进而成为朝向共同的目标并肩奋斗的战友......也许从这种意义上讲,吉对莱的影响已经远远赶超了如同马基雅弗利的祖国中教皇对国王的牵制效应。甚至可以说,莱因哈特是心甘情愿地将自己与吉尔菲艾斯束缚在一起的。但是这种态度将势必引来部下的质疑和猜忌,甚至是嫉妒和不满,这对于莱因哈特的专制是极为不利的——深感于此的义眼参谋所做出的如下两段言论便正是从本质上阐明了这一弊端:
  
  “没有必要在组织中设立第二把交椅!否则,不管他是有能也好,无能也罢,对组织来说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部下要效忠的对象只有‘第一人’,不能有‘第二人’!”
  
  “在场的每个人都不会甘于屈居原来只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人之下,我之所以一直主张不能有第二号人物,原因就在于此。”
  
  马基雅弗利一生从政,他所追求和企望的,是意大利的统一和强盛;相对于这一点,奥贝斯坦则显得轻松了几分——他只需辅佐一位本就堪称明君的皇帝并保证他的治世得以延续,仅此足以。但这些并不妨碍他的意识形态的分类和性质,纵观奥贝斯坦的一生,他无时无刻不是在张扬一名马基雅弗利主义者所特有的作风。
  
  “每一个人必须把他对国家的义务置于所有其他义务和一切考虑之上。”这无疑是联系奥马二人间最突出的一句共通言论,至于其它理论观点,乃至具体的言行都可归结为是在这一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为了维护自己的思想和原则,马基雅弗利将一生都献给了政治学术的研究和总结,而奥贝斯坦则更是用自己的生命保全了他的气节。
  
  
  马基雅弗利与奥贝斯坦同样都是有争议的人物,从阴谋家到爱国者,从正人君子到无耻之徒......世人对其褒贬和评定也不尽相同——也许只要还会有人去翻看《君主论》和《银英传》,这些争论就不会有终止的一日,一如他们的形象,已然刻入星空,融入星海,又怎会有消逝的一刻?
  
 浏览:62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1/9 23:04:0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shshd(feifei)读书音乐:献给黄金狮子旗的乐与歌 下篇(II)希尔德章(收藏于2007/7/25 4:35:18
天华幽草“最后的英雄”后记 阅读杂感(收藏于2007/5/9 10:37:53
幽浮二号“最后的英雄”后记 读感(收藏于2007/5/9 10:10:16
天华幽草“最后的英雄”后记 读感(收藏于2007/5/9 10:03:58
shshd(feifei)“最后的英雄”后记 (六)~(十)(收藏于2007/5/9 9:50:36
shshd(feifei)“最后的英雄”后记 (一)~(五)(收藏于2007/5/9 9:49:00
shshd(feifei)八月 番外(for毕典菲尔特)(收藏于2007/5/9 9:28:55
shshd(feifei)八月 网友回复(收藏于2007/5/9 9:15:45
shshd(feifei)八月(for莱因哈特/狮子之泉七元帅)(收藏于2007/5/9 9:13:42
shshd(feifei)庆典之前——“祭之殇”短篇系列(收藏于2007/5/9 8:54: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shshd(feifei)等关于莱因哈特与希尔德爱情的一些看法(访问6029次)
风华安妮罗杰、佛瑞德里希四世的感情和心态杂谈(访问5245次)
冰蓝的凝视凝视银英人物之 再写罗严塔尔(访问4310次)
shshd(feifei)关于莱因哈特,齐格飞,杨威利的几个话题(访问4219次)
shshd(feifei)八月(for莱因哈特/狮子之泉七元帅)(访问4161次)
如意爱是一种信仰(访问4090次)
卡通空间伊谢尔伦要塞集体讨论:是否莱茵哈特在战场上就一定会输给杨威利(访问4081次)
落英玉坠(访问3886次)
shshd(feifei)读书音乐:献给黄金狮子旗的乐与歌 上篇(VI)无休止的安魂曲(访问3414次)
shshd(feifei)读书音乐:献给黄金狮子旗的乐与歌 上篇(II)黄金狮子旗下(访问3354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4/3/23 9:46:19
熊仔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7/28 1:04:50
西瓜不甜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7/1 14:32:01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10/30 22:44:22
mintcat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0/9 21:55:1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