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万佛华侨陵园网上纪念园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北京万佛华侨陵园网上纪念园__葛洛永生
北京万佛华侨陵园网上纪念园

怀念葛洛先生

韩作荣

  
    最后一次见葛洛先生是在肿瘤医院,我和冯敏坐在他的病榻前,不知该说些什么来安慰已病入膏肓的老人。只见他面色灰白,不再轻易移动的眼睛失去了神采,瘦骨嶙峋,一头银发也变得稀疏、黯淡。这是生命即将熄灭的预兆么?我感到空间里正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慢慢收拢,身躯发紧,呼吸急迫,那一瞬,我几次张开嘴唇,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他,不该是这个模样啊!不久前,在作家协会检查身体时相遇,看上去他虽有些消瘦,但目光闪熠,精神健旺,是丝毫不带病态的。可疾病那时已侵入他的肌体,在临时设置的胸透房间里,医生的迟疑以及一次又一次的观察似乎已预示了什么,我看到了他眼睛里里一掠而过的阴影。这时候他已经戒烟几年了。
  
    后来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室内堆满了探病者送来的鲜花。是的,人们都知道他是个爱花的人。
  
    那一天,我忽然成了一个精神万能论者,忍不住说了一些道听途说的癌症不难医治的故事,并编造了一个自己不承认有病就真的消失了病症的神话。或许是被我这傻瓜般的诉说感动了,他脸色渐渐平和,眼睛里也有了光泽。我也为自己编的谎话感动,继而相信,如果他那次不去检查身体,或许还能多活几年。
  
    认识葛洛先生已经多年,他一直是我从心里尊敬的前辈。
  
    1977年,复刊不久的《诗刊》已发表了我的两组诗作。由当时的作品组长时永福引见,我第一次见到了葛洛先生。只记得当时我这个部队的业余作者在他面前拘束而虔诚,静静地聆听教诲。须知,当时一位延安出来的老资格的《诗刊》副主编对作品给予肯定,对我后来的创作生涯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后我能坚持写作,和一些前辈的鼓励、鞭策不无关系。这些前辈中,葛洛先生是一直关心我的一个。
  
    事后不久,我转业调到了《诗刊》工作,有机会和葛洛先生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当时的《诗刊》主编是著名诗人李季,具体的编辑工作由葛洛先生主持。
  
    《诗刊》复刊的起初几年是这本刊物的辉煌年代。一本诗歌刊物发行60余万份,大抵是堪称世界之最的。一年举办数次诗歌朗诵演唱会,场场爆满,与会者需排队购票,朗诵会实况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国转播。或许是当时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人们大都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当时的编辑部里也有一种热气腾腾的景象。由于编者多为诗人,在繁重的编辑工作之余还要接受写作任务,为朗诵会及街头版赶写诗作,常常通宵达旦。葛洛先生作为具体主持工作的领导者,忙得不可开交。赴任丘油田的诗人、作家访问团有数十人之多;全国诗歌座谈会几乎请到了所有沉寂多年又一次焕发青春的老诗人,以及部分中青年诗人;还有赴南海诗人访问团、赴大庆、鞍钢诗人访问团……那几年,诗歌活动之多、影响之大,是有目共睹的。而葛洛先生协同主编李季,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编刊物上。每期发稿在即,除了总体把握、布局、编排,他还对每首诗作、每篇文章逐字逐句地阅读、推敲,对一部分诗作精心修改。在看校样时,看到他清秀、颇有韵味的字体恰到好处的删改,为其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所感动。这些事,在后来的一些编辑部里都是下面编辑室主任所做的工作。
  
    在葛洛先生领导下工作是心情舒畅的。只要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认真、努力工作,他就会充分信任你,即使有失误,他也会热情、友善地予以诱导。在同志之间他没有那种“斗争意识”,从不用政治帽子压人,没有那种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劲儿。我后来由《诗刊》调到了《人民文学》工作,葛洛先生那时已是《人民文学》的副主编。与在《诗刊》时有些不同,葛洛先生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张“婆婆嘴”。也许是年纪大了的缘故,也许是他事必躬亲的工作方式的影响,开起会来常让急于吃饭的年轻人和等待奶孩子的母亲心里发急。实际上,这“婆婆嘴”是责任感的表现,其本质是一种认真和善良。自然,善良绝不是软弱的同义词。在《诗刊》工作时,他曾严厉地批评一位擅自利用刊物名义编书的同志。
  
    在文艺界组织、领导工作中,葛洛先生坚决反对那种欠科学的不够实事求是的观点和工作方式,使文学界诸多同志对他肃然起敬。
  
    后来葛洛先生去主编《小说选刊》,见到他的时候便不多了。那一年我去云南,走前碰到他,他嘱我为他带一株茶花回来。茶花在北方是很难养的,我带给他的一株白茶养得很好,可我自己养的一盆茶花和另一盆杜鹃却半死不活。究其原因,他曾仔细地谈及养茶花之法,大抵是在水中掺一点儿什么化学溶剂之类,以及日照、土壤等等。可我没有记住,两株尽心侍弄的花没有成活。但在云南山野挖的泥土中夹带的一株小草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且叶子越长越阔,从绿丛中探出花茎,开出一朵洁净的六瓣的白花。今年1月19日,当葛洛先生逝世的消息传来,这盆至今不知叫什么名字的野花又开了,白白的一朵,那滚动在叶片上的水珠,象一颗晶莹的泪。我默默地望着这朵白花,和这株花一起寄托对一个爱花者的哀思。
  
    葛洛先生1920年4月生于河南汝阳,70余年之后,他的生命已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作家协会的同志读到他的遗嘱都感到心里发热,心灵为之震颤:“找一个地方,把骨灰埋下,上面种一棵松柏或泡桐,让我的生命转化成枝叶繁茂的树木,继续挺立在大地上……”
  
    这不是诗人的想象,这是永远直立的蓬蓬勃勃永不灭绝的生命的延续。4月,当我从河南归来,路上看到满山满野的泡桐开满累累的白紫花朵,似听到了那新蕾瓣蕊的合奏,轰鸣着生命的音响。
  
    旅途中的我对着泡桐轻声说:葛洛先生,您好!
  
    
  
                        1994年5月3日写于北京
  
  
原文 发表于1994年6月12日《河南日报》  浏览:206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4/20 22:11:2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小夏最后的日子 —— 怀念父亲葛洛(下)(收藏于2004/4/29 20:05:56
小夏最后的日子 —— 怀念父亲葛洛(上)(收藏于2004/4/29 20:00:36
胡士华难忘葛洛(收藏于2004/4/28 20:23:10
姬业成悼葛洛(收藏于2004/4/28 19:29:01
张健行纪念葛洛同志(收藏于2004/4/28 0:48:41
韩 黎哭葛洛(收藏于2004/4/24 18:51:47
黄 飞衷肠哀哀悼葛洛(收藏于2004/4/24 17:47:41
王真光葛洛同志,你走好……(收藏于2004/4/24 16:41:55
高洪波葛洛先生二三事(收藏于2004/4/24 11:40:22
江曾培长松自是拔俗姿——悼葛洛同志(收藏于2004/4/23 21:35:0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臧克家生死道情——痛悼老友葛洛同志(访问2726次)
李清泉心灵的回声——追念葛洛(访问2561次)
韩作荣怀念葛洛先生(访问2070次)
曲 波澳洲遥祭洛兄(访问1856次)
张健行纪念葛洛同志(访问1829次)
江曾培长松自是拔俗姿——悼葛洛同志(访问1697次)
小夏最后的日子 —— 怀念父亲葛洛(下)(访问1677次)
韩 黎哭葛洛(访问1634次)
姬业成悼葛洛(访问1593次)
高洪波葛洛先生二三事(访问155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9/5 10:25:26
焦留政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5/7 10:34:24
焦留政小夏(评论于2010/5/5 23:08:37
焦留政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5/5 22:31:44
焦留政葛洛你好(评论于2010/5/5 22:20:4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