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汉英雄
21757号馆文选__汉史评论和feifei小说《大汉雄风》等

倾城种种(附白居易诗)

任田

  一般比较恩爱的夫妻,恐怕都有兴趣讨论一把谁先死谁后死的问题,通常都以患得患失起兴(生怕自己撒手人寰之后对方马上另抱琵琶,但又必须做出宽宏大量为对方着想的别扭姿态),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后用海誓山盟煞尾(总结出你死了我也不活了我跟定了你我随你去之类的陈词滥调)。这种情况在琼瑶阿姨的故事里可以举出大量鲜活生动的例子,下至黎民百姓,上溯帝王之家,一个情字,万般痴缠。
  
     纵观帝王之家,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各出奇招,其中又以汉武帝和李夫人、唐玄宗和杨贵妃为最具代表性的皇室模范老夫少妻,两位美丽年轻的太太,都不约而同死在了先生的前头,而她们的白发皇帝先生,却也出奇一致地选择了寂寞地耗尽天年。
  
     去西安旅游,有两条线路可供选择,一条曰东线:卖点是兵马俑华清池,兵马俑不必说,华清池既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洗澡池游乐场,更毗邻因安史之乱赐死杨贵妃的马嵬坡,——历史永远充满惊人的相似与悲喜交加;一条曰西线,对普通游客而言,相对遥远和“无趣”(属于基本没有破土开发,尚保持原貌的帝贵坟场),卖点是乾陵昭陵茂陵,后者茂陵埋葬着汉武帝,旁边小一点的陪葬墓英陵,墓主就是“北方有佳人”的宠妃李夫人。
  
     虽然李夫人名气没有杨贵妃响,但我一直认为她可比杨贵妃幸福多了,她一生有两件幸事:一是生来有个好哥哥兼至TOP经纪人李延年,二是趁着帝国昌盛、老公大权在握的时候,抢着死在了汉武帝的前头,令他的下半生充满满了对爱情的追悔莫及:将自己的正牌皇后卫子夫都扔在一边,选择李夫人“以皇后礼待之”,厚葬于英陵。而杨贵妃相比就背多了,虽名列四大荚人中最具分量(重量)之首,却偏摊上一个不省事只误国,还跟自家姐妹牵三搭四的糊涂哥哥,一朝鱼阳鼙鼓动地来只能举家狼狈逃窜;杨贵妃的死是唐玄宗政治倒台的最明显标志,唐玄宗多爱她呀,但到那时候也啥用不顶,“君王掩面救不得”,令肥美人抛尸荒野。
  
     李延年是个词曲唱三栖的宫廷歌手,但比他正行更拿手的,是他包装自己妹子的手段和头脑。一曲“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犹立,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强似三百万的地毯式推广,勾起了老年汉武帝想吃嫩草的决心,结果李夫人才得以由一个伴舞合唱的小角色,一步登上汉武帝的后宫主位,再一步迈入象征皇后地位的汉家英陵。后来汉武帝缅怀李夫人,还作了一首小诗:小时候,爱情是一间小小的金房子,我在外面,阿娇在里面/长大后,爱情是一场巫蛊之灾,我在这头,卫子夫在那头/后来啊,爱情是西风残照我家陵阙,我在茂陵,小李在英陵。后来这首诗体就被称为新乐府,被国舅爷李延年的徒子徒孙们深情吟咏,代代传唱。
  
     清初诗坛领袖王士祯曾在马嵬坡题句曰:“巴山夜雨却归秦,金粟堆边草不春,一种倾城好颜色,茂陵终傍李夫人。”说的就是位于长安东西线上这两个美人陵寝的比较,想来如果的确有泉下感知这回事,杨贵妃绝对特别郁闷,而李夫人又可以自傲一把了。
  
  附:李夫人 
        白居易
  
        汉武帝,初丧李夫人。
        夫人病时不肯别,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尽念不已,甘泉殿里令写真。
        丹青画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杀人。
        又令方士合灵药,玉釜煎链金炉焚。
        九华帐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许?香烟引到焚香处。
        既来何苦不须臾?缥缈悠扬还灭去。
        去何速兮来何迟?是耶非耶两不知。
        翠蛾仿佛平生貌,不似昭阳寝疾时。
        魂之不来君心苦,魂之来兮君亦悲。
        背灯隔帐不得语,安用暂来还见违。
        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贵妃。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原文2003年11月21日 发表于《青年时报-杭州杂志》  浏览:92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1/29 8:58:3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兵力变化情况(收藏于2009/8/3 8:32:15
蒋介石蒋介石1945年9月4日《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收藏于2009/6/28 23:42:35
蒋介石蒋介石1945年8月15日的《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收藏于2009/6/28 23:40:20
胡主席胡主席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收藏于2009/6/28 23:36:25
feifei就李陵问题给网友的回复(收藏于2009/5/6 8:42:55
feifei西方人眼中的明人形象(收藏于2009/2/15 19:11:59
feifei西方人眼中的明人服饰(收藏于2009/2/15 19:10:16
feifei聊聊《赤壁》中的红颜祸水&草船借箭(收藏于2009/1/11 9:02:13
feifei【大清笑谈】提笼架鸟-坐轿出征-寅虎制英夷-发现开花炮弹(收藏于2008/12/29 8:29:26
feifei有感于葡萄牙人克路士所记明嘉靖时中国人的生活(2)(收藏于2008/12/15 8:22:4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feifei汉朝的地图比清朝的地图还准确?(访问18239次)
聆风、菲菲、票姚校尉、刘汉武、唢呐关于霍去病年龄及是否受汉武帝偏爱等问题的讨论整理(访问14641次)
聆风、菲菲、票姚校尉围绕卫青与平阳公主年龄的讨论(访问13197次)
feifei景山-崇祯-明清之交(附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碑文)(访问7515次)
feifei敦煌前的敦煌——汉代画像石拓片(访问7071次)
feifei评随笔《刘邦的名言》(访问6913次)
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兵力变化情况(访问6011次)
feifei对《司马迁之死》及相关评论的一些看法(二)从李陵事件说开去(访问5618次)
菲菲、聆风、票姚校尉讨论霍去病河西之战杀俘与否及其性格(一)(访问5442次)
feifei常山赵子龙:以霍去病名言进谏的仁勇之将(访问4253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4 18:38:55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2/23 20:49:37
方法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7/24 10:44:5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1/4 21:41:5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1/9 22:53:0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