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汉英雄
21757号馆文选__汉史评论和feifei小说《大汉雄风》等

《大汉雄风》楔 子 (下)

菲菲

  次日清晨,西汉第四位皇帝刘启正端坐在未央宫前殿的御座上。这个以"文景之治"永垂青史的一代名君,此刻却是在无精打采地聆听着大臣们奏事。近来他身体不佳,心情更糟,本来正当三十余岁的盛年,却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此时,他思绪纷乱,眼前不断浮现着昨晚去栗姬宫中的情景……
  
    长乐宫中发生的事,很快就原原本本地传入他的耳中,在他心中掀起层层波澜。他一直就偏爱胶东王刘彻,长公主的极力赞誉更加深了这种偏爱。他回忆起王夫人当年有孕在身时,曾说梦见一轮红日投入怀中,这可是大吉大贵的征兆啊。他依然清楚地记得彻儿降生的日子:那是在猗兰殿,是乙酉年七日七日的早晨。他真想更立太子,但这与立长不立幼的礼法大相乖悖。而且,他虽然不喜欢栗姬的气傲心窄,但终究不能完全抛却两人往日的情份。更重要的是,长子刘荣一向温良敦厚,并无任何错失,无缘无故地废掉,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权衡再三,他终于做了决定:割舍私爱,向栗姬表明自己的心迹,不日立她为皇后。这样,她长久以来的愿望得到满足,就不会再胡乱猜疑,招惹是非了。况且,以长子的宽厚,将来继承皇位后,也断不会对王夫人母子有什么不利的。皇帝为了息事宁人,真是煞费苦心。他不希望栗姬再与母亲、姐姐发生冲突,不希望自己的长子因被废而失去前途。看来,世事真是难料。长公主和王夫人原本似乎已是稳操胜券了,谁知形势逆转,她们大费了一番心思,反倒给栗姬提供了一个反败为胜的绝佳时机。
    皇帝急匆匆地赶到栗姬宫中时,已是掌灯时分了。他一心想着即时说出自己的打算,以致未留意迎接他的那张冷若冰霜的脸。皇帝甫一坐定,便直叙来意:"栗姬,我近来身体总不见好,恐怕是时日无多了。我们的荣儿还有别的夫人所生诸王,年纪尚幼,待我百年之后,你要替我好生看顾他们。"他用热切期待的目光望定栗姬,等待着她的回答。谁知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栗姬寒着脸,抿紧嘴唇,一言不发。皇帝托孤,不仅是对栗姬的信重,更是表明了要立她为皇后的心意。可惜的是,栗姬的心完全被妒恨占据了,丝毫未体味出其中深意。她想起那些夺去皇帝宠爱的女子,就恨得咬牙切齿,看到她们所生的皇子,就诅咒他们早死,哪里会答应照顾他们呢!
  
    皇帝并不知道栗姬的心思,久久等不到只言片语的回应令他有些着急了。他加重语气又问道:"栗姬,朕要你以后好好看顾小皇子们,你怎么不应声?"
    这下栗姬再也压不住心中的妒火,她腾地一下站起来,嚷道:"那些妖媚女子所生的小畜生,我一向就讨厌得很,当然更不会费心去照料的。是生是死全由他们自己,与我何干!"
  
    这话真让皇帝伤透了心。他强撑着病体来到这里,本是满怀着希冀和温情的,不料却挨了当头一棒,至此他算是对栗姬彻底绝望了。他不想再多说一个字,只缓缓起身,尽可能快地离开了栗姬的寝宫,再也不想望一眼那个心如铁石的泼妇。栗姬的骄横,他何尝不是一向讨厌得很,更休说栗姬的无情了。事已至此, 为了"人彘"惨祸不再重演,他不得不下决心废掉太子。
  
    皇帝回想到这里,情绪已是异常激愤。偏偏在此时,大行令上前奏道:"陛下,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如今太子的母亲尚无封号,应当立为皇后。"
    正在气头上的皇帝闻言大怒,他厉声斥责道:"立谁为皇后的话,是该你大行令说的吗?左右,与我拿下这个胆大妄为的狂人!"他顿了顿,威严的目光扫视着群臣,大殿里立时鸦雀无声。于是他用不容置疑的口气,一字一顿地说:"朕意已决。即日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更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并立新太子之母王氏为皇后。"
  
    围绕太子之位的明争暗斗终于有了最后的结果,刘彻成了幸运的胜利者。若干年后,他将擢用一大批天下英才,演出一场威武雄壮的戏剧,创立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对内,推行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改革,削诸侯、扩郡县,立太学、用贤良,兴水利、修道路,创新币、垄盐铁,实行均输平准;对外,使节频出,开拓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商业往来的丝绸之路,大军几动,创造了农业民族在战争中击败游牧民族的历史奇迹。那是一个汉王朝由富庶臻于极盛的时代,那是一个汉民族充满自信、充满勇气、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时代,那是一个汉文明雄踞世界、光耀宇宙、照亮人类历史的时代。那个伟大时代的一切吟就了一部可歌可泣、激动人心的英雄史诗——她永世镌刻着一个民族的千秋业绩、离合悲欢、淡淡遗憾……
  
  (二000年二月二十日菲菲将其上传于个人主页,2003.3.27上传于此)
  
 浏览:97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3/27 13:13:1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兵力变化情况(收藏于2009/8/3 8:32:15
蒋介石蒋介石1945年9月4日《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收藏于2009/6/28 23:42:35
蒋介石蒋介石1945年8月15日的《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收藏于2009/6/28 23:40:20
胡主席胡主席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收藏于2009/6/28 23:36:25
feifei就李陵问题给网友的回复(收藏于2009/5/6 8:42:55
feifei西方人眼中的明人形象(收藏于2009/2/15 19:11:59
feifei西方人眼中的明人服饰(收藏于2009/2/15 19:10:16
feifei聊聊《赤壁》中的红颜祸水&草船借箭(收藏于2009/1/11 9:02:13
feifei【大清笑谈】提笼架鸟-坐轿出征-寅虎制英夷-发现开花炮弹(收藏于2008/12/29 8:29:26
feifei有感于葡萄牙人克路士所记明嘉靖时中国人的生活(2)(收藏于2008/12/15 8:22:4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feifei汉朝的地图比清朝的地图还准确?(访问18239次)
聆风、菲菲、票姚校尉、刘汉武、唢呐关于霍去病年龄及是否受汉武帝偏爱等问题的讨论整理(访问14641次)
聆风、菲菲、票姚校尉围绕卫青与平阳公主年龄的讨论(访问13198次)
feifei景山-崇祯-明清之交(附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碑文)(访问7515次)
feifei敦煌前的敦煌——汉代画像石拓片(访问7071次)
feifei评随笔《刘邦的名言》(访问6913次)
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兵力变化情况(访问6025次)
feifei对《司马迁之死》及相关评论的一些看法(二)从李陵事件说开去(访问5618次)
菲菲、聆风、票姚校尉讨论霍去病河西之战杀俘与否及其性格(一)(访问5442次)
feifei常山赵子龙:以霍去病名言进谏的仁勇之将(访问4253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4 18:38:55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2/23 20:49:37
方法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7/24 10:44:5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1/4 21:41:5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1/9 22:53:0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