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
这也是《晚明的剧变与明帝国的崩溃》那一讲中的一章,也有五个小节。现在准备分三次刊载于我的博客。之前我对是否刊载有一些犹豫,因为有一点偏离明帝国的主题,后来想想还是应该说一下。过去讲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往往把清兵入关,看作是外族的入关,其实不然,满洲人,或者叫女真人,在古代叫肃慎,自始便是我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由于它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古代称作蛮夷戎狄的少数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这许多民族互相斗争和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从大处着眼,中华民族南北与东西之间发展是不平衡的,以南北为例,南方在长城以南是大陆的农耕文明,如汉族。北方,在长城以北,及广阔的西部地区是以游牧和狩猎为生的民族,如匈奴。有时候农耕民族向北方和西北发展,如汉、唐;有的时候是北方向南方发展,如辽、金、元。二十四史便包括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如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魏书是讲北魏的历史。唐代建国者李渊与李世民如果细查一下,他们的祖上还有鲜卑血统呢。辽是讲契丹人的历史,金是女真人的历史,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没有在中原建立王朝,如党项人建立的西夏,我们还是在想着补这一段历史。清入关以后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王朝。入关以前,最早是建州左卫,努尔哈赤是明朝边将李成梁扶植起来的,明代努尔干都司管辖的范围包括黑龙江两岸,它的治所立有永宁寺碑。《重建永宁寺记》,这个努尔干都司便是在明成祖永乐年间建立的。故讲明史的后期,许多问题都离不开满洲人的崛起。他们的崛起与明万历后期许多政治上的失误有关。所以还得把满洲人的来龙去脉作一个交代,介绍一下他们的社会状况和国家制度的演化。海外有一些学者如齐赫文斯基就曾把中国的疆域说成以长城为界,显然是错误的,那是为了达到分裂我们国家的阴谋目的,是跳动我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矛盾,达到分裂和让海外反华势力瓜分我们边疆地区的反动企图。故这不仅是歪曲历史,而且包含分裂我们祖国的反动目的。所以讲一下这方面的历史还是有益的。记得在民国初年,我们还有一个概念,满、蒙、回、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怎么能从那时倒退呢?从族源上讲,建国初我们有五十六个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分裂我们民族关系正是海外反华势力分裂我们祖国的一个图谋,这一点我们可要警惕啊!达赖喇嘛在海外搞藏独,他们或者不知道,或者记不得了,六世达赖当初是怎么入藏坐牀的,是谁送他们进藏的啊!他们真是数典忘祖啊!这个故事我以后会讲的。 —————————————————————————— (一)满族的兴起 在上古居住在东北地区的人种,被称作肃慎,《左传》(卷二十二)便有“肃慎、燕、亳,吾北土也”的说法。汉代叫作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代叫靺鞨,唐代靺鞨分为七部,最北的是白山靺鞨与黑水靺鞨,唐开元时设黑水靺鞨都督府,在唐时,建过渤海国,是唐的属国。至辽时称女真,有生女真与熟女真之区分。开元以南称熟女真,以北称生女真。熟女真生活在辽东和内蒙地区,属辽枢密院的东京道管辖。黑水靺鞨后裔生女真居住在松花江及黑龙江流域,其中完颜部崛起,统一了女真部落,其首领叫阿骨打,打败了辽兵,后来建立金朝,灭了辽国。蒙古族兴起以后,女真金为蒙古所灭,于是元朝统治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明初,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分为三大部,建州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海西女真分布在松花江流域,野人女真分布在黑龙江流域。永乐年间,在东北地区建努尔干都司,其管辖的地区东边到太平洋,西接兀良合,南邻朝鲜,北至北海,其下属三百七十二个卫,二十所。明人在努尔干都司的治所修建永宁寺,刻有《重建永宁寺记》的石碑,其地点位于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的入海口。满洲人直接的祖先是建州卫的女真,建州女真的直系祖先居住在黑龙江北岸。 元朝曾在建州女真设立五个万户府,其中有一个叫阿哈出万户府。元末明初,其首领叫阿哈出,洪武时赴京师朝见,赐姓李。永乐时,其子升为建州卫都指挥佥事,赐名为李显忠。另一个斡朵怜万户的猛哥帖木儿亦南迁,永乐时以为建州左卫指挥。建州左卫不断受蒙古人袭击,至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命猛哥帖木儿次子董山袭职,经明廷同意,迁辽东居住。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在建州卫之外又增设建州右卫。天顺年间,董山成为建州三卫的首领。那时建州卫的女真人,基本上过着农牧兼营狩猎的生活,由于原始的狩猎和游牧生活,养成了坚强的战斗习性,建立军事化的部落组织,必然逐渐会在军事上强大起来,成为明朝在这个地区统治的威胁。到了万历年间,建州卫的王兀堂,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的王杲,已成为明辽东地区边防的威胁。在建州女真南迁时,海西女真南迁过程中,分成叶赫、辉发、哈达、乌拉四部,其中叶赫是海西四部中比较强大的一支力量。海西女真中的哈达部,即明所谓南兰,其首领叫王忠,其属下有一百八十二卫,二十所,五十六站。王忠死后,由其子王台袭职为左都督。王忠的叔伯侄子布延,在乌拉河沿岸筑城居住,称乌拉部,部落众多,与明朝边境的汉族农业人口、蒙古的游牧族,在东北和内蒙地区错杂而居。 明朝对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政策是分而治之,镇压与笼络的两手兼而用之。万历初年建州右卫的王杲侵犯辽东,被明军打败,逃往哈达部,即至建州卫,被建州卫的首领王台执献明廷,被明廷处斩。建州三卫之间互相矛盾加深,女真诸部进一步分裂。当时女真分为建州卫、扈伦部、长白部、东海部这四大部分,相互之间都是互相对立的。《清太祖实录》亦讲到他们女真族内部冲突的情况,“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残杀,甚且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即使在建州三卫的内部,也是“攘夺货财,兄弟交嫉”。实际上这是明朝对女真政策的结果,也只有如此,对明朝来说东北地区的边境才是安全的。强弱关系可以互相转化,当建州女真内部统一,并吞其他各部时,那女真族便能由弱转强,而明朝则由于内部党争,在东北边疆便由强转弱了。 (二)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左卫的贵族家庭,这一个家族历代都受明朝的册封,他是建州左卫猛哥帖木儿的六世孙,生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努尔哈赤十岁丧母,十九岁分家自立,为了生活他采松子、挖人参到抚顺出售。他投靠明边将李成梁的部下,他的祖父与父亲曾在明军攻破哈达部王台之子阿台时,被明军误杀。他的父亲留给他十三副铠甲,从此他开始统一建州女真诸部,他打仗的军事训练还是从明军那儿学来的。经过五年的征战,他把分散的建州女真三卫统一起来,成为建州左卫的都指挥使。由于他曾经是明将李成梁的部属,他对明朝中央政府十分恭顺,每年都遣使通好,贡金币聘问朝廷,而且自己亲自去北京朝贡。故在万历时,朝廷先后授他为都督佥事,左都督,封他为龙虎将军。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诸部以后,他斗争的锋芒对着海西的叶赫部,在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建州与海西决战,叶赫集合三万海西联军,分三路进攻努尔哈赤的建州部。努尔哈赤能冷静应对,他分析海西的联军是九部联军,内部很难统一指挥,只要断其一指,其他各部就会观望不前。故在战斗时,他集中优势兵力,攻打海西联军的叶赫部,杀其首领卜寨,其余的军队便四散而走。这样努尔哈赤的力量便迅速发展,进一步统一女真内部的各部势力。他对海西四部采取分化拉拢的策略,对叶赫、乌拉两部联姻结盟,西太后慈禧便出身于叶赫部。拆散海西四部的联合,然后进攻弱小的哈达部与辉发部。他用明代对付建州女真的办法,对付海西女真四部,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另一方面明朝也不愿看到努尔哈赤坐大,那样就无法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所以明政府反而袒护哈达部,使努尔哈赤不得不恢复哈达部。在海西女真与建州女真斗争的过程中,分散居住在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两岸的东海女真,成为双方争夺的对象。因为东海的野人女真是他们争夺劳力和兵源的来源,谁能争取东海女真的归附,谁便能在统一东北地区的战争中稳操胜券。在女真族西面还有蒙古察哈尔部,其东部的科尔沁部与扎鲁特部归附了努尔哈赤,那么他还得面对察哈尔林丹汗的对峙。建州的东面还有朝鲜,南边还有明朝的边防军队。建州女真从地理位置上讲,所在以辽东为中心的地区,实际上处于四战之地,努尔哈赤能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崛起,确实不易。其四周的软弱、腐败、无能,政策上的种种失误为他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缘。他从父祖遗下的十三副铠甲起兵,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俨然成为明朝东北边疆的劲敌。由弱到强,拥兵六、七万员,地域自东海至辽边,西至蒙古,北至嫩江,东南至鸭绿江与朝鲜相邻,使语言相同的诸部合而为一,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大业,这是明朝不愿面对,也不得不面对的在辽东地区的新兴力量,构成明代辽东边疆最大的威胁。(待续) |
浏览:288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