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年之前,先是听说杨老师病了,以后又听说竟然是癌症!但自己仍然还抱着一丝幻想:癌症现在也不全是不治之症了么,而且还有“杨老师手术后恢复不错”的好消息传来。可是,这一天还是来到了,敬爱的杨老师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可靠性事业,离开了爱戴他尊敬他的十四系师生!
自己虽然是杨老师的学生,但和他接触却不多。刚到十四系时,感觉每个人谈起杨老师,都是用非常尊敬甚至有些崇拜的语气,加上他很少露面,每次开会讲话又都是不苟言笑,因此给人的感觉很神秘。考博士时的面试是我第一次和杨老师面对面的谈话。当时,杨老师先是详细询问了我以前的学习情况,针对我硕士期间做过的课题,他提了一些问题,问能不能将以前的思路更加敞开?从不同的方面考虑是否有创新的可能?是否有将两种甚至三种可靠性分析方法综合的可能?这些问题让我感觉很新奇,很大气,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这么深入地考虑过。正当我不知所措时,杨老师马上说:“不是让你现在就回答,而是给你提供新的思路……”面试最后,杨老师和我拉起了家常,问我是哪儿人?结婚没有?他鼓励我要有攻博的气量,敢于创新,好好干,先立业后成家。通过这次近距离接触,杨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由“神”变成了“人”,我发觉杨老师其实也是个普通的人,对学生非常体贴,就象家里的一位长辈。一位师兄就曾经说:“杨老师开会时喜欢从宏观角度讲,让人感觉像个哲学家,但每次布置具体任务时,都讲得非常详细,不会忽视任何一个细节,生怕你不明白,有时候都感觉他有点儿啰嗦。”杨老师既能在宏观上把握方向,又能在细节上谆谆教导,既能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又能在生活上关心体贴,我想,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吧。 下一次聆听杨老师的教诲,是在我开题的时候。他最后一个发言,讲了一个多小时。他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种非常新颖但是又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散会后,我的副导师之一,系里一位最年轻的教授,对杨老师的思路赞叹不已,说杨老师站得高,看得远,真是“大手笔”!杨老师有丰富的工程经验,这使得他从来不空谈理论,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杨老师的文章里没有复杂的公式,但你会发觉每一句话都是实际经验的结晶,都是对未来工作的切实可行的指导。 关于杨老师的一件小事让我印象很深。那是一天晚上,已经12点多了,机房里只有我一个人,这时有人打电话来,非常客气地找我一个师兄,我听出是杨老师的声音。这么晚了,还能有什么事呢?第二天我见到那个师兄,提起这件事,问他:“怎么这么晚还找你啊?”他说:“杨老师找我赶做一批幻灯片,急着用。这是常事了,他经常这个时候工作,因为白天各种杂事太多了。”听了这些,我很感慨,他已经是六十多岁了,而且身体很不好,各种疾病缠身,却还像年轻人一样拼命。白天,如果我去机房比较早,例如中午一点多,或下午六点多,有时候就会看见杨老师背着大皮包,穿着他那件半旧的西服,手里拿着烟,若有所思的慢慢从楼里出来往回走。他的背影看起来是那么的疲惫,瘦弱,孤独。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在心里感叹:“谁能想到这就是出身高干却放弃当大官,在可靠性领域一言九鼎的一代宗师呢?” 杨老师太累了。沈阳、成都、酒泉,数不清的会议、讲课、评审,出差可能是杨老师生活的主要内容。杨老师在讲解学术问题时,喜欢拿“宾馆、房间、客人”做例子,例如把框架比喻成宾馆,把数据库比喻成房间,把数据比喻成需要入住的客人。这些比喻很形象,但我想:是不是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奔波,所以才对宾馆这么情有独钟呢? 杨老师,您现在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
原文 发表于北航BBS 浏览:96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