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去世对我来说是一个噩耗。我怎么也不敢相信杨老师已离我们远去了。这个可怕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对我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我是您的学生,一个在学业上刚刚起步的学子。在我们的学习中无论缺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没有您的指导。而您却在我们最需要您的时候与世长辞了。我们该怎么办?现在的我如同在大海上航行,却突然失去指明灯的小舟,没有了指向,只留下惊恐与彷徨。伤心之际,我又情不自禁走进您那简单而朴素的办公室,但里面空空荡荡,我再也见不到昔日那和蔼可亲的面庞,听不到往日那和风细雨的话语。静静地立在您的遗像旁,我早已泪流满面,往日中的点点滴滴又浮现在眼前·······
我是一位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对学业的追求使我走进繁华的大都市,机遇使我走进了北航,来到了14系。在我未进北航时,就听说过您,您是有口皆碑的好老师,好前辈。 我一到北航,几乎听到了北航所有师生们对您的敬仰。有机会直博,当康老师问我"读谁的博士"时,我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您的名下。对您的敬仰由来已久,能成为您的学生更是我的梦想,于是我忐忑不安期待着您的面试。 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这狭小的办公室里。那天所发生的事情已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沥沥如在眼前。那是去年暑假里的一天,康老师告诉我您在办公室等我,我怀着异样紧张而激动的心情来到您的办公室。这是一个多么小的屋子呀,不够十平米,里面的设施更是简单: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沙发。我感到吃惊了,一个著名的专家、教授,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以及航空航天界的知名人士,北航的顶梁柱的办公室竟然是这个样子。尽管在这之前我曾听说过我杨老师生活上非常勤俭,但我还是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当时杨老师正坐在办公桌前,屠老师和杨老师迎面而坐,我和孙老师坐沙发。此时的您与会场上的您判若两人,会场上的您是那么严肃,声如洪钟;此时的您亲切和蔼,犹如慈父。当时,您让我和孙老师为总装备部做一数据库,并且对我们做了明确的分工。您让我做界面,让孙老师做数据的处理。您说:"这个数据库好比一座高级豪华宾馆,小陈负责建造这个外表华丽的宾馆,宇峰负责安排各种各样的客人。"您真不愧为一位头脑清醒、总揽全局的导师,一个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明白了您的意图,明白了该项目的大意。对学业的要求上,您总是严谨的,当我们在课题上有丝毫含 糊和懈怠时,怎么也逃不过您那洞察入微的眼睛。一丝不苟的作风更让我们敬佩万分。 当我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您给我耐心的讲解,一直到我弄懂时您的脸上才会露出满意的微笑。 安排完课题分工,您与我唠起家常,问我的兴趣,问我的学习经历。我知道您事情多,时间紧,不敢多浪费您的时间。我对过去做了个简要的描述,可您听得那样津津有味,那样认真。当您听到我来自农村,如何来到北航和直博的经历时,您大为赞赏,夸我"年轻,只要肯干一定会有作为"。对于一个在学业上还没起步的我来说,您的话如同蜂蜜,激起了我学海扬帆的勇气,使我对完成博士学业满怀信心。您的那些轻声细雨却鼓舞人心的话我一直铭记在胸,它们是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的激励器;是我在患"学习综合症"时的一剂良药。 生活上,您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令我难以忘怀,当我无助与失落时,我总会想起您那父辈般慈爱的话语,使我走出生活的低谷,燃起我心中希望的烈焰,增强我挑战生活的信心与力量。您点起一根烟,问起我的生活情况。当我说出我是依靠姐姐读书到现在时,您沉默了一会儿。您告诉我只要好好学习,认真做课题,生活的费用您全盘承担。这时您转身对孙老师说:"宇峰,小陈的事你多照顾点,我有时忙忘了,照顾不到,你记着提醒我。"我当时好感动,日理万机的您,竟然这么细心,对一个小弟子如此这般的关怀,真令我受宠若惊。这般关爱对一个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我来说是多么的可贵。 如今,人去楼空。导师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带着您未了地心愿离开了亲人和朋友,离开了仰慕您的学生。留给我的只是深深的悲痛与怀念。 杨老师,我的学业还能得到您的悉心指导吗?我还能感受到您慈父般的关怀吗? |
浏览:92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