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爱智之旅
46761号馆文选__希腊哲学研究__流变、理念与实体

流变、理念与实体——希腊本体论的三个方向(五)

颜一

  结 论
    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式来概要地说明我们所考察的三种本体论[86]:面对眼前这块石头:
    (1)从流变的观点看,人永远不能第二次面对这“同一块石头”,无论在多么短的时间间隔里,人们再次面对的它是另外一个事物——尽管我们还会称它为石头,并且无可动摇地怀有关于某种同一性的确信;另一个要点正如文中所指出的一样,同一块石头也不可能两次面对同一个人,不应该有一个可能断定或比较“第二次”的石头同不同于已经归于消逝的那块石头的在流变之外的人;从而,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无常流转之中,在“赫拉克利特之河”里,没有什么可以“站得住”。
    (2)从理念论的立场来看,我们会一而再地把这块石头称为“石头”,在过去、现在、将来的一切情况下,石头这一名称或观念永远保持同一,而这块石头作为可感事物确实像流变学说描绘的那样处于无常的生灭变化之中;永保同一的“石头自身”以及一般而言的观念自身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就是柏拉图的理念。这块石头会归于消灭,但即使将来再也没有石头这样的东西,或者即使有这种东西却再也没有人(或智慧)去称呼它,“石头自身”永远可以安享其不生不灭、无盈无缺、单一完满的存在。由理念组成的可知世界才是真正的实在,可感事物所在的可见世界通过某种方式如摹仿或分有获得其既真实又不真实的存在,人在世时专注于对可知世界的回忆或沉思,其灵魂在他离世后就可望升入那永恒真实的世界,在对理念的观照中永享幸福的生活。
    (3)实体学说则肯定这块石头即是真实的东西,是“这东西”或这个,我们可以称这东西是石头,说它是白色的、有几尺长、在什么地方等等,“石头”、“白色的”等不过是用来表述这块石头的名称或述词,它们可以归于实体、性质、数量等范畴。这块石头和一切可感事物一样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它会有数量性质等方面的变化及生成和毁灭,除了生成与毁灭外,这块石头的实体不受其他各种变化的影响,它常驻不变地是它所是的那个东西,哲学家应当能够说出它所是的那个东西或它的“是其所是”;然而当我们说它是石头时,“石头”这一名称并没有表达出这块石头的实体(就像“痛”字并没有恰好表达出我们的痛一样),它可以毫无分别地加于形形色色的石头,是普遍或共同的述词,可是这块石头和可感世界中的每一块石头一样,是不同于任何其他事物的真实之物,不可抹消、不可替代,“石头”一词并没能够标明它的独一无二之处,而是将它与一切石头混为一谈。事实上,所有的述词都做不到这一点,比如我们可以用一个生造的符号来指代这块石头,但是不能说是关于其实体的知识。结果是,我们虽可确信这块石头实实在在地是某个东西,但是一切述词都不是那个东西,也没有能不可旁移地标明那个东西。
    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看来,流变学说几近虚妄之说。他们的态度有时候明显地带着嘲讽意味。不过如文中所示,他们还是做了认真的抵制和处理。世界怎么可能永无止息地归于乌有呢?变化必定意味着不真实,真实必定意味着永恒。他们都确信,总有某种不变的实在,总可以达到某种永恒真实的知识。关于实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发现并坚持,人在思想和讨论中所使用的观念在一切情况下都是同一的,不能借任何其他东西来说明这种同一或自我等同,如美就是美,正义就是正义,所以观念有一个独立于他物的(或与他物相分离的)“自身”,观念自身或理念即是真正的实在,可感事物为什么不是呢?因为它们变动不居,在可感世界范围内,柏拉图消极地接受了流变学说,理念在这个生灭无常的世界之外,构成一个永恒而神圣的真实世界。亚里士多德这方面的观点则相对容易阐述一些,每一可感事物即是真实的实在,整个可感世界加上引起可感事物运动的最初运动者那样的实体,就是全部的实在,名称或观念不过是一些共同的述词。并没有理念那样的在可感事物之外的实体。他同样也不否认可感事物的运动变化,但是实体必须是不变的真实,处理的办法是承认种种偶性变化无常,也承认整个可感实体可以有生有灭,但实体在变化之外,是承载偶性变化(以及承载表述)的载体。载体由于不可知后来换成了不变的形式。当然,不运动变化的实体与变化相隔绝。关于知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有着共同的立场,即知识必须是普遍真实或永恒不变的,这样的知识要求有与之相应的对象,于是关于变动不居的东西——理念论中的可感事物、实体学说中的无常偶性乃至一切非永恒的可感事物(实体)就没有知识可言,这一要求几乎使亚里士多德放弃了自己最基本的立场;更进一步地,知识与实在必须完全同一,不仅表现在什么样的知识对应于什么样的实在,如理念中关于认知与实在逐级对应的线段比喻,而且,知识要原原本本地表达出实在,无论对于理念还是实体,需要一丝不差地说出(或在观照、直观中知道)其是什么。关于永恒真实的实在的永恒真实的知识,就是哲学家孜孜以求的最高智慧。
    首先看永恒不变的知识。关于知识必须是普遍的、永远真实的这一点我们稍后与柏拉图不变的实在一起讨论。这里先看知识与实在的对应问题。不变的知识要求不变的对象——以及亚里士多德偶尔提到的作为“这个”的现实的对象要求现实的或非普遍的知识(参见第三章中“实体与知识”部分),这一要求的僭妄之处十分明显的,因为首先永恒不变的知识并非是现成的,既定的东西,可以作为某种前提或准则,它毋宁是一种信念或理想,难免得不到保证,我们知道了理念是什么、实体是什么吗?其次这样的知识未必不能——在我们看来是一定要运用于与其性质不同的事物,如在一切情况下保持同一的“勇敢”,在说某某事物是勇敢的时,以观念或知识的角度而论,这里说的“勇敢”与“勇敢自身”并无区别,这就是把永恒的观念自身运用于生灭无常的事物,否则根本构不成表述;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则十分明显,普遍的知识运用于独一无二的事物是必须得到承认的结果,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关于知识与对象同一的信念使得亚里士多德不愿承认这一点,甚至提出所谓“现实的”知识。总之,以永恒不变的知识为前提来要求有永恒不变的知识对象是缺乏根据的,是明显不恰当的。
    至于知识与实在的同一,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为至今这种信念还被大多数人视为一种当然的主张,还以这样那样的形式得到假定。对于这一过于宽泛的题目,我们仍然尝试利用本文的研究来加以说明。知识有可能,以至有必要原原本本表达出实在吗?这首当其冲地牵涉到“是什么”的求知方式。如果能够以知识形式一劳永逸地表明理念是什么、实体是什么以及为亚里士多德转移了的问题“存在是什么”,似乎就达到了知识与实在的同一,实现了本体论的最高理想。尽管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没有达成这种知识,并且还清楚意识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但是他们不懈地追求那样的知识,并确信那是一个无疑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实现的理想。可是,既然他们没有达到,而且若是以“存在是什么”这一问题来衡量的话,应该说至今也没有人提出一种一劳永逸的本体论,那么也就没有断定知识与实在同一的当然权利,充其量只能相信那样的知识在某个地方存在着或等待着我们。明天人类近乎神奇的智慧可望达到何种水平,我们不敢妄断,正像今天我们无法盲目乐观一样。即是说,在这里不可知或可知主义的断言是同等地缺乏依据的,几近于没有意义。因而我们更应该关心认知实在的过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对我们的知识的实际状况给予足够的尊重和深入的考察。以前面的例子来说明,即这块石头是一个确凿的事实,我们试图从各种角度去研究、解释这一事实,包括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去解释,都可以看做是求知的种种尝试,事实并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我们能达到什么样的知识或我们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这就是说,需要把知识看成一种尝试或探索的求知过程,最终会怎么样或有没有一种最终的知识,暂时还在我们的判断能力之外,承认这种状况,对知识与实在的最终可能实现的同一就只能作为一种信念。
    另一方面,以知识形式原原本本地表达出实在就是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首要任务吗?我们已经表明,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标准,至今也没有谁能够给理念或实体下一个完满的定义,在此更需要看到我们知识的状况,看到形而上学的知识如果可能的话同样是一种探索性的知识,它依据的是人人都应该有的智慧能力,既然发现提出了一种看来无法实现的知识要求,我们就应该去考察这种要求的依据,考察问题的由来,看看究竟能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知识。在这里知识与实在的同一显得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还需要保留其作为一种微弱的信念的权利。
    关于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知识,或许我们有更恰当的解释。把最终说出这块石头是什么的问题搁置起来,难道确信这块石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发现一切言辞的表述没有标明它所是的那个东西(“痛”字没有标明独一无二的痛),这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考吗?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看来在寻求一种根本性的、穷根究底的解释,这种寻求曾经被认为,也在很多世纪里一直被认为将以知识形式表达出实体是什么或“存在”是什么、世界是什么的大彻大悟而告终,但是根本性的解释是相对于其他解释的方式而言(医学并不关心“痛”字与某一病人的痛的对应问题),并不能假定某种最终结果或甚至以之为先决条件。从人类的境况来看,暂时还没有人能够断言我们不需要这种根本性的解释。而且通过文中的考察,我们看到确实存在着某些根本性的解释。而且通过文中的考察,我们看到确实存在着某些根本性的问题,下面将进一步表明,形而上学或本体论并非只限于发现或提出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现在让我们来考察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不变的实在。永恒不变的理念及理念世界作为一个与我们的世界无关的实在的世界即使是可以想象的,但我们绝不可能知道或说出在那里有着某某理念,即不能形成与之相关的知识(这一点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自己也指出来了),如果理念世界的正义自身就是我们在一切情况下使用的不变的正义观念,那么完全有理由认为亚里士多德否认理念作为在可感事物之外的某种实在(体)是十分正确的。但是,若是就此认为理念或观念自身是我们心中的不变观念,理念论的问题就依然没有得到恰当的解决,正如在实体学说中我们所看到的一样。如第二章最后一部分所示,我们的观念总有某种实在性——用柏拉图的方式来表达就是一个人说“不存在”时也必定是说了某种东西(ti)而不是什么都没有说,那么我们能够在什么意义上谈论观念的实在性呢?在此我们将发现流变的观点变得十分有效。
    所谓观念的实在性,首先意味着把观念及其运用看做在这个世界中的事实或事件,流变学说及实体学说都有助于采取这样的观点,比如“石头”一词,即是人们使用的一个述词,但不是与世界的进程无关的某种东西,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作为真实的事件,人们如何以各种形式(文字的、语音的等等)使用过、想到过“石头”一词,从形式上看已经没有一个单一的“石头”观念了(中文的“石头”与希腊文的“石头”肯定有不可通译的某种差异),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在有史以来以及人类如何一次次地总共使用了若干次,即设想石头观念的“生灭”过程(姑且撇开人类之外的某种智慧的问题),总之,“石头”观念从来就没有抽象单一地存在过,但作为我们可以设想——虽然并不能够——说出事实或事件,在这个意义上无人可以否认形形色色的石头观念是真实的或实在的。其次,观念的实在性历来被视做一种不变性,这是理念论最直接的依据,亚里士多德也无条件地承认这一点。前面讲到的知识是普遍的、永恒不变的也主要源于这种不变性。把理念说成是心中的普遍观念或逻辑上的类,并没有回答理念论的问题,关键之关键是要考察某个观念如何在一切情况下保持自身同一。前面我们已经指出可以设想一次次运用中的观念,那么,在称这块石头与另一块哪怕是一模一样的石头为“石头”时,这两次使用中的观念保持了同一吗?作为本体论事实,是两个事实或事件,不存在相同的问题——从流变的观点看,即使承认某种同一,但是指这块石头与指另一块石头也不应该有相同的意指,于是,我们说“石头”观念在不同情况下保持同一就有些类似于说石头(或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是同一块石头。观念作为事实也并非如人们所想的那样永远负有不变的含义。问题是从逻辑上考虑两次以及所有次运用的石头观念完全是同一个观念,确实与世界的进程(或流变过程)无关,思想似乎超越时空之外,然而一旦我们问那个永保同一的石头观念是什么,逻辑的贫困就暴露出来了。把观念、思想及知识(如“2+2=4”那样的真理)看成是在世界或流变着的世界之中的某种实在,或者说从本体论的角度考察我们的观念,看来是克服柏拉图主义——以观念为永恒不变的实在——的唯一途径。我们还会“普遍地”或“逻辑地”使用观念,知识也是普遍的,但是本体论角度的考虑使得对观念的同一性或“观念自身”的设定失去了依据。
    顺便说明一种观点,即逻辑上的普遍观念或类与事物的类相对应,但是从事物方面来看,并没有彼此相等同的构成一个类的石头,作为真实的事实,那就是可以以及又不可以被称为石头的种种东西,只是思想才有一个同一的石头观念,它是有效的,也构成关于事物的知识,但是事物中并没有与之对应的类,逻辑中的类也可以照上述的考虑加以消解——因而逻辑上的实在并非是遗世独立的某种实在(或用亚里士多德的词汇:“分离的”实在)。
    实体学说所主张的不变的实在或实体,在第三部分已经讨论得比较清楚了。载体以及不变的形式是可以放弃的假定,看不见摸不着的载体如何保持不变、如何“承载”变化的确缺乏说服力量,而且不变的形式作为事物的外观或形状是不可想象的,它是我们看见的“这个”或这东西,因而才代表实体。但是,实体学说关于实在的立场却是强有力的,每一可感事物都是真实的“这个”,而且相对于眼前这块石头而言,它是一种当下的实在,不对它进行表述(即前文提到过的“不命名态度”)仍可确信这种实在,而不致为贝克莱关于物体或物质实体的论证所反驳。相对于理念论的立场而言,实体学说没有回答不变的观念究竟有一种什么样的实在性。而且,怎么能在(理论)表述中区分事物与表述或实体与观念呢?对前面提及的这一难题可以这样来处理,就表述及知识而论,确实无法做出这种区分,因为事物和任何一个述词都可以同样成为被表述或被思想的对象,我们想起或面对某一事物,只要试图形成关于它的知识,就必须用言辞手段表达或代表它,既然不能借助言辞说出事物所是的那个实体,怎么断言什么是实体什么不是实体呢、实体是某种真实的东西,或代表某种实在性,然而观念也并非虚妄之物,如上所述,观念并不是在世界之外的某种实在,当然更明显地应该是在世界之中的实在。在这里,流变的观点再次帮助我们避免似乎近在眼前的把事物说成观念的可怕错误,我们不能抽象地谈论观念,同样也不能抽象地谈论实体或实在。一切事物都在流变的世界之中,不变的实体是没有的,而变化着的事物就是我们所确信的实体或实在。没有一个在那儿存在着、等着我们通过某种途径去最终揭明的同一实体,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曾经有过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这是人的最原始也是最根本的本体论信念。
    这并不是把理念论与实体学说都归于流变学说,而是试图借用流变的观点来克服前两种本体论的一些基本的困难。流变学说的长处在于,它迫使我们对人的处境及人类知识的性质保持一种清醒的——或许可以称做现实的——意识;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流变着,不变的实在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听从那个永存的、共同的逻各斯看来会使我们获得智慧,获得某种永恒真实的知识,但首先我们不知道有没有以及如何才能够得知那样的逻各斯,其次得知逻各斯应该就是得知流变或流变着的万事万物,简言之,逻各斯如果代表某种真理性知识,也不会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正如第一章所述,把逻各斯看成赫拉克利特关于流变着的世界的一种信念应当是恰当的,我们也探索自身并且探索流变中的万事万物,但是并不一定是为了找到赫拉克利特所信守的那个逻各斯。赫拉克利特关于实在的观点似乎日益显出其正确性来,世界看来无可否认地在流变着,这里说明一点,即流变学说被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在主张事物同时存在又不存在、真实又不真实,其实,与其说事物同时存在(真实)又不存在(真实),不如说我们无法就事物的同一性或真实性做断言,对于思想或判断来说事物似乎恍若无态(oud’ hopos),但是事物依然在流变,可以看成是一个不成问题的事实。
    当然流变学说也面临着某些困难。首先,缺乏适当的语言手段来描述流变中的世界,严格按照流变的观点的话,上述许多用语都是不恰切的(如事物、实在等等)。举我们称这块石头为“石头”为例,整个过程作为流变中的事实就几乎是不可描述的,这块石头当时的状况,我们当下的思想状况等等,一是描述不清,二是描述又构成流变中的事实——我们不可能在流变之外“研究”事物。一个办法是采用实体学说的立场,确信有那样一个真实的事实,有一系列在流变中的“这个”。但是,作为一种可能的本体论(赫拉克利特可能并不愿意为此费心),我们应该有关于流变的某种解释,如果不仅仅满足于指明某种事实的话。而关于流变我们几乎也只能与赫拉克利特一样借助于想象或象征,这很接近于古老的东方智慧。我们可以设想观念及思想作为流变中的本体论事件,但是解释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对此,我们说流变学说还不是一种完善的本体论,但是流变是任何可能的本体论都必须考虑到并能够做出解释的某种事实。前面的讨论已表明了流变的观点可以是一种多么重要的本体论观点。附带说一句,如果有一天某人成功地把我们从流变的观点中解脱出来,带来了全新的观点,那么,本体论的地平线无疑将随之改变;我们完全有理由将其设想为一种根本性的进步。
    以上的讨论似乎显得过于宽泛,但是本文考察的这三种本体论的确涉及了这些问题。我们没有能够做出更加详细的论证分析,不过大致指明了这三种本体论的基本立场与基本困难,并做了一些尝试性的解决或者说处理。它们代表了三种重要的本体论方向,涉及对我们观念及思想的惊异与思考,涉及对事物或实在的确信与观点上的卷入,涉及以流变的观点来考虑观念与实在问题的一种意义深远的可能性。在此说一句,尽管在我们看来流变的观点显得更为有力,但是这并不妨碍有人在观念或事实的实在性上坚持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立场。根据本文的考察,我们看到,本体论并没有某种特殊的对象(在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对“存在”概念的分析是不可忽略的,它们研究的本来是一些平常的事实或对象,尽管得出过某些显得离奇的结论。可以说在研究的方式上是特殊的,代表了一种根本性的思想方式,这主要是由于关于真实的东西或实在的观点上的卷入。前面已经表明,这种卷入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事物是真实的,我们的观念也是真实的。但是它们都真实地在流变的世界之中——这就避免了实在问题上的难以克服的二元论倾向。我们也看到,永恒真实的(或最高级的)知识既不是本体论的前提也不是其必然的结果;人类天性上要求知,人类的智慧也是神奇的,但是智慧同样在这个世界之中,是在困惑或不明了的情况下的一种精神活动,我们可以相信或想象人类智慧不可限量的前景,但是这方面的断言几乎是没有意义的。本体论的问题存在着,其研究却难以预料,这就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的性质与状况。
  
               后 记
    本文的着眼点是把古代哲学家首先看成一个在想问题的人,从而尝试越过种种差异与隔阂,直接领会、探讨他们的问题及思想。由于赶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致使论文写作时间甚为紧促,再则限于学位论文的体例,笔者自己的一些想法不便展开,这些缺憾只好留待以后弥补。
    我的导师苗力田教授给予了悉心指点,王太庆先生慷慨允许笔者借用他珍藏多年的原文书籍,在此特别感谢。论文送审及答辩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有关专家、学者的指教——在此恕不一一列陈他们的尊名),论文的出版等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多位人士的大力支持,我的学兄李秋零、张志伟博士在许多方面给予了帮助,这里一并表达笔者由衷的谢意。
                        作者
                    1997年9月于北京
  
  
               主要参考文献
    一、外文部分
  1.Allen.R.E.(ed.)Studies in Plato’s Metaphysics,Routledge & Kengan Paul ,London,1965.
  2.Burnet,J.Early Greek Philosopts,London,4th ed.1930.
  3.Capek,M.(ed.)The concepts of stace and time,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Dordrecht,1976.
  4.Chen,C.H.Acquring Knowledge of Ideas,Stuttgair,1992.
  5.Cornford,F.M.Plato’s Theory of Knowledge,Routledge & Kegan Paul,London,1935.
  Plato and Parmenides,Routledge & Kegan Paul,London,1939.
  6.Dancy,R.M.“Aristotle and Existence,” in S.Knuuttila and J.Hintikka (eds.)The Logic of Being,D.Reidel,Dordrecht,1986.
  7.Diogenes Laertius Live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2Vols.,trans.R.D.Hicks,The Loeb Classical Lobrary,Repinted 1972.
  8.Edel,A.Arstotle and his Philosophy,Croom Helm,London,1982.
  9.Field,G.C.Plato and his Contemporaries,New York,Reprinted,1974.
  10.Findlay,J.N.Plato and Platonism:An Introdutction,New York,1978.
  11.Guthrie,W.K.C.A History of Greek Philsophy,Vol.I,Cambridge,Reprinted,1971.
  12.Haaparanta,L.“On Frege’s Concept of Being”,in The Logic of Being,D.Reidel,1986.
  13.Hintikka,J.“The Varieties of Being in Aristotle”,in The Logic of Being,D.Reidel,1986.
  14.Jaeger,W.Aristltle,trans.R.Robinson,Oxford,1948;
  The Theology of the Early Greek Philsosophers,Trans.Robinson,Oxford,1936.
  15.Kahn,C.H.The Art and Thought of Heraclitus,An Edition of the Fragments with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Cambridge,Reprinted,1983;
  ‘Retrospect on the Verb “To Be” and the Concept of Being’,in The Logic of Being,D.Reidel,1986.
  ‘On the Theory of Verb “To Be”’,in Milton K.Munitz(ed.)Logic and Ontology,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73.
  16.Kirk,G.S.Heraclitus:The Cosmoc Fragments-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Cambridge,1954.
  17.Kirk,G.S.and Raven,J.E.& Schofield,M.the Presocratic Philosophers:A Crtical History with a Selection of Texts,Cambridge,2nd ed.1983.
  18.Liddell,H.G;Scott,R.;and Jones,H.S.A Greek-English Lexicom,Clarendon Press,Oxford,Reprintde,1958.
  19.Lowe,E.J.“Substance”,in G.Parkinson(ed.)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ical Terms,255~278P,London,1988.
  20.Lutoslawski,W.The Origin and Growth of Plato’s Logic,Longmans,Green and Co.London,1905.
  21.Mates,B.“Identitly and predication in Plato”,in The Logic of Being,D.Reidel,1986.
  22.Moravcsik,J.M.E.(ed.) Arstotle: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Doubleday,Garden City,1967.
  23.Ostenfield,E.Form,Matter and mind,The Hague,1982.
  24.Owen,G.E.L.“The Place of the Timaeus in Plato’s Dialogues”;“Pltato on Not-Being”;“Logic and Metaphysics in some Earier Works of Aristotle”;“The Platonism of Aristotle”;“Aristotle on the Snares of Ontology”;“Particular and General”;In Logic,Science and Dialectic,ed.M.Nussbaum,Gerale Duckworth & Co.Ltd.,London,First Published,1986.
  25.Pears,D.F.“Universals”,in A.Flew(ed.)Essays on Logic and Language,Oxford,1979.
  26.Peters,F.E.Greek Philosophical Terms: A Historical Lexicon,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67.
  27.Quine,W.V.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nd Edition,rev.,1980;
  Theories and Things,Belknap Pre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
  28.Rescher,N.(ed.)Topics in Philosophical Logic,D.Reidel,1968.
  29.Ross,W.D.Aristotle’s Metaphysics:A Revised Text with Introdution and Commentary,2Vols;Clarendon Press,Oxford,Reprinted ,1975;Plato’s Theory of Ideas,Clarendon Press,Oxford,2nd ed.1953.
  30.Ryle,G.“Categories”,in A.Flew(ed.)Essays on Logic and Language,Oxford,1979;
  31.Sayre,K.M.Plato’s Late Ontology: A riddle Resolve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 ,1983.
  32.Smyth,H.W.Greek Grammar,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1956.
  33.Teloh,H.The Development of Plato’s Metaphysics,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1.
  34.Uebweh,F.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Ⅰ~Ⅱ,Ttans.G.S.Morris,New York,Vol.Ⅰ,1887,Vol.Ⅱ,1909.
  35.Vernant,J.P.The Origin of Greek Thought,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2.
  36.Vlastos,G.Platonic Studi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1973.
  37.Wittgenstein,Ludwig Tractatus Lugico-Philosphicus,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London,6th impression 1955;;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Trans.
  38.G.E.M.Anscombe,Basil Blackwell & Mott,Ltd.Oxrord,1953.
    二、中文部分
  1.陈康.巴曼尼德篇[M].(译注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希腊哲学史(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汪子嵩,王太庆.陈康论希腊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谢随知等译.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6.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82.
  7.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余继元译.亚里士多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说明:本文有关三位哲学家的直接或间接的引文所依据的版本,除赫拉克利特部分已经列入以上书目外,涉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引文,基本上依据《牛津古典文献》及《洛布古典丛书》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关著作的希腊文原文(还参照了一些独立的版本的有关原文),有些地方还参考了各种版本的英译以及中译本(直接关涉的地方文中已注明),由于原著的数目及原文与译文版本的数目均相当可观,在此恕不一一列入书目。
  CONTENTS
  Introduction [1]
  ChapterⅠ.Heraclitus: Flux [8]
  Section 1. The Work,the Man [8]
  Section 2. The World in a State of Flux [13]
  Section 3. The Logos [26]
  Section 4. The Way Up and Down [33]
  Section 5. The Ontology of Flux [41]
  Chapter Ⅱ. Plato: Idesa [47]
  Section 1. The Origin of the Problem [48]
  Section 2. One Important Argument in the plaedo [60]
  Section 3. The Culminating Stage of the Theory of Ideas [67]
  Section 4. Sensible Things,Knowledge and the Ideas [76]
  Section 5. The Parmenides and the Later Dialogues [89]
  Section 6 The ‘Buoyant’ Ontology [103]
  Chapter Ⅲ.Aristotle: Substance [110]
  Section 1. Two Principles of His Ontology [111]
  Section 2. Being as Being [121]
  Section 3. Substance [130]
  Section 4. No Universal Can Be a Substance [143]
  Section 5. Form and Matter [151]
  Section 6. Substance and Knoeledge [164]
  Section 7. The ‘Stagnant’ ontology [174]
  Conclusion [184]
  Postcript [196]
  Reference books [197]
  
  注释:
  [86]由于各章及大多数部分都有过小结,为避免重复,这里主要集中于最基本的问题,以求在比较中做些补充性的研究。
 浏览:137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3/23 21:22:2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颜一 译政治学(第八卷)(收藏于2006/5/11 16:31:10
颜一 译政治学(第七卷)(收藏于2006/5/11 16:29:13
颜一 译政治学(第六卷)(收藏于2006/5/11 16:26:33
颜一 译政治学(第五卷)(收藏于2006/5/11 16:24:33
颜一 译政治学(第四卷)(收藏于2006/5/11 16:15:31
颜一 译政治学(第三卷)(收藏于2006/5/11 16:09:44
颜一 译政治学(第二卷)(收藏于2006/5/11 15:47:41
颜一 译政治学(第一卷)(收藏于2006/5/11 15:44:31
颜一 译雅典政制(收藏于2006/4/21 10:18:58
颜一 译论麦里梭、克塞诺芬和高尔吉亚(收藏于2006/4/21 9:37:5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颜一实体(ousia)是什么? ——从术语解析看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访问13812次)
颜一智谋与公正——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概观[1](访问7618次)
颜一亚里士多德论“存在”(访问7516次)
颜一关于柏拉图“理念”的两个难题(提纲)(访问7274次)
颜一 译动物志(第六卷)(访问4875次)
颜一历史是一门科学吗?(访问4806次)
颜一历史哲学“两分法”述评(访问4541次)
颜一 译雅典政制(访问4433次)
颜一 译修辞术(第一卷)(访问3844次)
颜一 译动物志(第九卷)(访问3694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10/10 19:02:32
一粟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9/25 13:20:3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