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巾帼英烈舒赛

日本侵略军眼中的新四军“美女特工”

蓟子

  日本侵略军眼中的新四军“美女特工”
  蓟子
  
  (1949年春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的舒赛——见舒赛相册)
  
   去年初,我国网络上曾流传“新四军美女特工”一说,起因是署名萨苏者上传了一则《求助——寻人启事:新四军美女特工祝玲瑛》,大意是他因公赴日期间见到一名当年侵华老兵船头正治,提及在战后的一次老兵聚会中,曾向原指挥官千田熏问及:1943年秋该部(陆军步兵104联队第三中队)在中国湖北省资福寺执行警备任务期间,曾扣留一名有嫌疑的年轻漂亮女人,为何经他盘问后就放走了?时隔60多年后,千田才向下属解开了这个谜:“那女子确实是新四军秘密工作员(特工),很了不起的女性啊,和她谈话以后我送她回去了。”“不会是因为他美貌才这样的吧?”“当然不是,她让我想起了故乡。连这样一个二十三岁的女子都来打我们,在中国打仗前景如何,令人悲从中来。” 因千田已故,船头赠送给对方一本《常德会战》(森金千秋著,日本图书出版社1983),在“资福寺警备队”一节中纪实了这一令老兵们经久难忘之事。萨苏最后写道:“根据资料考证,所谓资福寺,在湖北省江陵县境内。事件发生时间为1943年初秋。而祝玲瑛(估计是化名,我无法查到她的资料)的首长是李先念,应该隶属于新四军五师,也许查找她的下落并非特别困难的事情。有请了解新四军的朋友帮助,谢谢!”
  
  启事登出的次日,即有网友回复:“推测这名优秀的中国女侦察员,很可能是新四军中被称作‘楚天奇女、抗日女杰’的舒赛。她是李先念和陶铸的老部下,当时正在江陵担任公安(社会)局长职务,主持敌工、锄奸等工作,在当地人民中深受热爱。”其后,又有署名“老胡”者,经过“通宵未眠查阅资料”考证之后写道:“几乎可以认定‘新四军美女特工’就是舒赛。”
  
  笔者为证此事,曾向萨苏发去几张舒赛1949年后拍摄的照片,他回电说,船工看后认定就是照片中人。近日友人从日本购得《常德作战》一书,并将“资福寺警备队”一节译成中文,其中有“小镇的复兴”等五段,内容主要记述千田熏少尉在管理占领区资福寺期间的政绩,宣扬其“德政”。“潜入的美女间谍”一段将近4千字,现摘其要者综合于后:
  
  “资福寺东边一公里处有三湖,西边五公里处有长江。物产也丰富,在粮草供应上比以前耍好很多,但对于警备队的士兵来说却是每天轮流上岗的无聊日子,连出去买馒头的自由都没有,形同笼中之鸟。因此,士兵们虽然身处风光宝地却无法欣赏,许多人在回国前连长江也没能看到。
  已完全与女性绝缘的孤岛资福寺的警备队,有一天来了一个绝色女子,让士兵们都惊呆了。
  这是一个初秋晴朗的日子,从大鼓桥上的岗哨远眺,东边的三湖湖面闪着白光。警备队的联络员郭家顺跑来向千田少尉报告:“镇上来了一个奇怪的女人,以前从没见过,也没有通行证。似乎在问警备队的事,她想见队长,您看怎么办?”
  千田少尉从郭家顺不寻常的态度觉察出这女人肯定是个大美人或贵妇人。既然想要见他,就没有不见之理。
  “客气地请进来。”
  “是。”
  稍顷,客人被带来。她二十二、三岁,年龄比千田少尉想的还年轻,相貌也超出想象的美。中国的女性无论结婚与否都穿藏青色绒面旗袍,在大陆的蓝天黄土映衬下有一种纯粹的美丽。她虽然年轻,却不畏惧,说起话来也很有风度。
   千田思忖,她与乡下人不相称的华丽装扮,看来是有意为之,可能是新四军或者中国军队的间谍,但他故意装作不知道。
  “你好像不是这里的人,你从哪里来,有什么事? 请问姓名?”
  “我叫祝玲瑛,二十三岁,是农民。现住郝穴东边的熊家河。我来找亡夫的亲戚,但不知如何寻找,正发愁呢。”
  千田少尉问了很多,这女人思路敏捷,巧妙地转换话题,没有露出破绽。她的手很漂亮,说是农妇很难想象,但也有地主家女人的可能。
  千田少尉察看了她带的东西,例行公事地盘问,对这位从天上掉下来的稀罕美人,就这样放走的话实在可惜,所以他让士兵送来了汽水。
  “大老远的累了吧?喝点吧,晚饭队里会准备的,你慢慢坐。”
  “谢谢,给您添麻烦啦。”
  为了迎接贵客炊事班做的晚餐果然很“豪华”,千田很高兴能与并非艺妓或者交际花的高贵女性共餐,就算是师团长也未必有此机会。
  “承蒙盛情款待,我该告辞了。”
  “长途跋涉很累了吧,还留您这么久真不好意思,今晚就住在郭先生夫妇家吧,明天回去的时候再见。”
  千田请郭家顺收留她一晚,这也是为了监视。
  次日,千田拜访郭家,祝玲瑛已经起来了,更加容颜美丽。
  “昨天真是谢谢了。”
  “您客气了,昨天睡好了吗?”
  “托您的福昨晚睡得很好。”她明亮的眼睛证实了这一点。
  千田少尉从祝玲瑛的话中感觉到了什么。在旅途中能够熟睡,说明她经常移动。中国正规军基本不动。而没有阵地、在日军和国军之间经常移动的只有新四军,祝玲瑛原来是新四军的间谍。
  郭家顺夫妇端来亲手制作的饭菜和老酒。菜是猪肉炒藕、煎鸡蛋以及花生,虽然简单但适合欢送祝玲瑛。
  “祝祝玲瑛女士一路平安,生活幸福。干杯!”千田少尉意味深长地说,在“一路平安”上加重了语气。
  “谢谢,谢谢!”
  吃完饭,干田少尉才和祝玲瑛第一次握手,柔软的手感令千田少尉感慨良多。而祝玲瑛也感觉到千田明知自己是敌人的间谍,却装着不知道而放过了她。后来听说祝玲瑛成为李先念少将(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手下的女社会局局长。”
  
  本书作者还写道祝玲瑛以“美貌作武器”冒死前来侦察在短期内取得治安业绩的资福寺实情,其“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千田少尉“虽然猜中她的身份,但并不因为嫌疑很大就打算审问她,也没有将她当作新四军的间谍抓起来让自己立功的卑劣想法。由于她没有给警备队带来损害,也不会影响其防务。相比而言,将警备队为了当地百姓而和大家一起努力的形象传到敌方,则更有价值。”
  
  作者的解释虽然很牵强,但证实了船工所述往事。如此,能否断定这个自称二十三岁的“祝玲瑛”就是当年豫鄂边区(党委书记李先念,兼任新四军五师师长)襄南地区江陵县公安局时年二十五岁的女局长祝成龙——舒赛呢?
  
  舒赛,又名王藕,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国内媒体上广为宣传的‘文革’初第一个贴林彪大字报的人,曾在北京各繁华地区公开张贴了十八张反林彪言行的大字报,被捕后拒绝认罪,1971年5月24日被迫害致死,尸骨无存。笔者因撰写她的传记《烈女传奇》(抗战中第一个女公安局长、建国后第一个反不正之风、文革初第一个贴林彪大字报),曾到她当年工作过的地区进行采访,查阅了她的大量档案和历史资料。1917年舒赛生于湖北江陵,原名祝振容,因质疑“望子成龙”一语,上小学时自行改名“祝成龙”。1937年抗战爆发,年仅二十的她只身赴武汉考入湖北救护训练班,后经地下党介绍赴鄂中农村参加革命,始改名舒赛,翌年入党。其后,她与“特工”相关的经历有:1938年,在襄樊受中共鄂西北特委派遣,到隆中国民党第五战区政治工作队第八中队,秘密向地下党组织传送文件;1939年,在竹沟受河南省委组织部长危拱之派遣,化名祝况到国统区汝南组建剧团,于“七?七”事变两周年期间开展抗日宣传演出活动;1940年,在豫鄂边区京安县和男战友8人前往区党委开会,途经日寇封锁线石板河,她自告奋勇以妇女身份前去侦察,将敌伪引向自己而使战友安全脱险;1941年,任京(山)安(陆)县委锄奸部秘书(兼手枪队指导员)期间,只身化装潜入辛家榨、同兴店等7个敌伪据点内完成内线的建立;同年夏,受县委之命只身徒手潜入被日寇新占领的我区巡检司侦察敌情,被坐探告密而被捕,自称二十岁的“抗日青年”,先后关押至安陆、云梦、应城,在狱中受刑不屈(也曾使日军一辅佐员松尾甚为敬佩),后经区党委组织地下党营救出狱,因未暴露真实身份又化名舒守成在云梦敌区开展地下工作(含搜集情报、争取敌伪人员、协助地下工作者、为边区输送短缺物资和进步青年等)。翌年初,在日寇欲杀害她前,再次经区党委营救回边区,于保训班短期学习后,被破格任命为我云梦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副局长(我党历来不任命女性作党内保卫部门和政府公安部门领导,她是边区惟一的女性局长,因无正职,由她主持全局工作);1943年3 月,我军开辟襄南,解放江陵、潜江部分地区,舒赛于5月从云梦调回家乡参与地方政权建设,任县委社会部副部长(后为部长)兼公安局长,组建江陵县公安局和手枪队,又改回原名“祝成龙”,人称祝局长;1944年初日寇大规模扫荡襄南,舒赛因病和伤、病、孕妇等二十余人被隐蔽于白鹭湖中的小岛上,因岛上船只短缺,舒赛自带警卫员一人潜入日军(扣留我湖区船只的)据点,夺回渔船5只,使战友脱离了“坐以待毙”的险境等。
  
  舒赛独闯资福寺一事,笔者只闻传说,未见记载。此外,还有当年她的女交通员黄文英回忆,舒赛曾和她化装成渔妇,潜入湖区土匪窝去营救被抓的我基干民兵队长(黄之夫),此事也未见记载。熟悉舒赛的人都知道她生前从不谈论过往,对上述冒险经历认为是“一个革命者应该做的事情,不值得称赞和宣扬”。有一个例子,当年她被捕后,边区党委副书记陈少敏曾在《艰苦奋斗的三年》一文中写道:“我们的舒赛同志,在敌人用枪托打着她那脆弱的脑壳的时候,还在高声的喊着‘中国人不当亡国奴!’‘中国人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中华民族流血牺牲是光荣的!’”并号召大家、特别是女同志要向她学习。舒赛返回边区后,组织上要她在大会上讲“英雄事迹”,她推辞不掉,竟逃之夭夭躲了起来。在年龄方面,由于舒赛体形较瘦显得年轻,1941年被捕时,她在日寇面前自称二十岁(比实际年龄少三四岁)。两年后,她在资福寺自报为二十三岁。由此看来,“祝玲瑛”即“祝成龙”(舒赛)是可信的。
  
   然而,舒赛敢于只身“不退反进,主动到日军炮楼‘拜访’”,绝不是以“美貌作武器”,也不只是靠的“勇气和智慧”,还有客观的政治环境可以保证她此行能全身而退,这是《常德作战》一书的作者和上述网友所不知情的。笔者根据史料略述于后:1943年初我军挺进襄南后,处于东西两肋受敌的不利局面,为促成“西线无战事”,襄南工委通过舒赛请他的父亲祝甘亭(襄南第一个“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江陵县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出面去作西线沙市的伪江陵县保安司令曾尚武的工作。祝与曾有旧交,均是本地参加过武昌起义和攻克荆州城的辛亥革命老人。祝甘亭潜入沙市后说服了曾尚武对我保持中立,并暗中协助我军。曾部有五个大队,约两千余人,配合日军鄂西防区的小川旅团分别驻防于沙市以东的观音垱、岑河口等据点。资福寺属岑河口管区,原来日伪并未设防,当我江陵根据地发展至敌据点周边的湖区(三湖,建国后已围湖造田)和乡村、建立了第三区地方政权后,日伪始分兵于资福寺,在我三区地盘内插入楔子,使岑、资南北两据点之间形成一条约二十余公里长的封锁线,将我三区根据地一分为二,并不断对我区进行骚扰。驻岑河口的伪军大队长杨少卿是曾尚武的外甥,在曾决定改弦易张暗助我军后,祝甘亭曾同我方派驻曾部的联络员周方琳(化名高仰山,后为县公安局秘书)秘密到岑河口向杨少卿约法三章:1、驻岑河口、资福寺的伪军不能在三湖地区挑起武装冲突;2、日军要你配合扫荡时,要事先给我军提供情报;3、我工作人员通过岑河和资福寺封锁线时,你必须保证安全,一律放行。杨少卿表示“照办”①。此后,我江陵公安局派化装手枪队潜入岑河口据点,击毙叛徒简化轩(国民党少校政训处长)、活捉汉奸简学美,在撤退过程中,杨为了应付日寇,曾令部下朝天放枪(1945年春,杨即率部二百余人向我军投诚)。在以上政治背景下,舒赛为刺探敌情而独闯资福寺,即使出现意外,还有杨少卿和曾尚武的幕后保护,自然是万无一失的。
  
  《常德会战》和日本老兵的记述,从反面证实了这位“楚天奇女,抗日英雄”当年确曾独闯资福寺敌营,并给侵略者们留下了经久难忘的印象。这是一个未见于舒赛史料的真实故事。而后来在媒体上所称的她“乔装日酋,直入资福寺敌据点,集合守敌‘训话’,一举将两个班的敌军全部缴械”的传说,则是民间演义了。
  
  ① 《荆楚烽烟》(江陵革命历史回忆录第一辑)
  
  011-05-24舒赛逝世四十周年-北京
  
原文2011/05/24 发表于《楚狂》博客  浏览:407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1/6/13 6:23:4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舒铁民巾帼英雄奇女子(收藏于2025/5/12 18:50:12
舒铁民我的大姐舒赛——豫鄂边区第一个女公安局长(收藏于2024/2/14 16:28:24
舒铁民温情如水舍己助人的舒赛(2)(收藏于2024/2/14 15:25:54
舒铁民温情如水 舍己助人的舒赛(1)(收藏于2024/2/14 15:19:11
蓟子细说“潜入敌方的美女特工”(收藏于2021/5/24 8:43:10
解放军接收故宫始末(收藏于2021/4/14 9:57:29
舒铁民抗战中的大姐舒赛——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收藏于2017/9/11 17:34:57
记者王容芬谈狱友舒赛(收藏于2016/4/3 8:24:55
朱凯民沉痛悼念舒赛妈妈!(收藏于2016/4/3 8:20:59
舒铁民巾帼英雄奇女子(收藏于2015/9/15 8:55:3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舒铁民三陷囹圄以身殉志——记姐姐舒赛(访问18130次)
蓟子第四章:第一个女公安局局长十六、“祝局长”(访问5106次)
蓟子十三、云梦情(访问4660次)
程若她从地狱最深处走来——记第一个给林彪贴大字报的舒赛(访问4149次)
铁民王藕第一个贴了反林彪的大字报(访问4115次)
蓟子日本侵略军眼中的新四军“美女特工”(访问4073次)
蓟子尾声——漫漫平反路(访问4003次)
蓟子三十三、抗争到最后一息(访问3715次)
蓟子《烈女传奇》目 录(访问3551次)
于行前第一个贴林彪大字报的人(访问3515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16 21:03:29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16 20:51:13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10/26 2:26:44
聂月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9/16 5:56:59
zkm005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10/2 22:58:33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