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觉之中,已是我人生第66次感受秋天。说不清心中是喜是悲,就算这是对秋天独有的寻味吧。
每次回家,看一眼那因遮风挡雨而被岁月剥蚀的老屋,感触颇多。每次回家当我站在空空的屋里。屋子太老了,烟火熏染的厨房墙壁有些发黄,屋顶挂着一些蜘蛛放弃的在灰尘和蒸汽共同作用下有些粗的破网,粉刷过的墙壁有些黑黄,灶具像一双失明的眼睛发枯塌陷那样…… 我不忍心看下去,这曾无数次为我们驱寒送暖烧水煮饭的老屋,当我离开它的时候,它已显苍老不能说话,而我,又怎能忘记那些在困苦岁月里它所给予的温暖呢。我忘不了厨房里喷香的饭菜,忘不了在饭桌旁家人围坐的情景。苍老的厨房见证着我的成长,见证着过去的时光,也见证着伯、妈为升起炊烟的操劳和养育儿女的艰难。它同伯、妈一样慈祥而深情! 两个卧室,家具和被褥全改变了,两张床,像干瘪的脸忧伤地盯着屋顶,它似乎也看了我一眼,而转头过去的时候,却也泪水溢满了双眼。我站在它的旁边,最后摸了摸还有些微热的床。窗棂反射着斜入的阳光……慢慢地我拉上窗帘,留这最后一线阳光在屋里,让它们搀扶着依偎着吧。伯、妈都离我们而去,何年,我们一家人能再还回来在这里相聚?老屋孤苦伶仃,如果说我的依恋和思念对它是一点安慰,那这些被我在意念中关注的光线,就是它唯一的偎依了。 听伯、妈说,没人住的老屋往往会颓然损坏。我想,那是因为老屋是有感情的。故人离去,留下孤独的它忧伤而绝望,再也不挣扎风雨,再也不抵抗霜雪,因为失去了所关爱的人,它感情的依靠悠然远去,沉沉的失落,冗长的无望,就像一位失去所有亲人的耄耋老人,等待她的只有无望地溘然而去。 我要返京了,走出家门,站在院子里,恋恋不舍地回头看一眼孤独老屋。老屋,你的孤独是我沉重的挂念,有一天你终将会老去,而我又怎能忘却那些共同的岁月?岁月沧桑,似水流年,老屋与我们渐行渐远。说不尽的胸中沉郁块垒,道不完的心头无限悲凉,都化作了一声无奈的叹息……起风了,吹起的沙尘翻飞在老屋的周围,像伫立在风中的妈妈那被风肆意吹散的白发。我听见老屋在呜呜作响,它正悲情地目送着我们渐去渐远,渐去渐远…… 老屋犹如四季中的秋天,一边是成熟,一边是凋谢;作为生命的秋天,一半是收获,一半是失落。年复一年,四季的秋天,是无止境的轮回,可是生命的秋天却是屈指可数,往而不复。在那逐渐褪色的、浓艳的;枯萎的、饱满的;飘零的、绽放的秋天里,我仿佛看见时间的灰烬,把春的烂漫,夏的繁华逐一掩埋成为心底的回忆。有位诗人说得好:“记忆的碎片就是萦回岁月的烟云。”老屋里有多少亲情往事,埋入纷纷烟雾中。 寻着时间的灰烬,我恍然间又回到初中时代那次班主任带全班同学霸桥之旅。我们这群吵吵闹闹、初涉尘世的年轻人。在那迷宫般飘着荻花的芦苇荡里,班主任老师用猎枪打鹭鸶,我们都抢着去捡那被打中的鹭鸶。在芦苇荡里,太多的歌声,太多的欢笑,在年轻人的心中,激荡起太多美好的憧憬。依依惜别时,我们约定“下次一定再来”。如今,我明白,即便有了“下次”,也不再会是当年有着同样的朝气、热情、单纯和笑容的我们。 在时间的灰烬中,想到年迈的伯、妈,想到我曾经许下的誓愿:我一定要竭尽所能,去创造一个辉煌的事业,让一生辛劳的伯、妈享受幸福和美好晚年生活的乐趣。到那时,我要守在伯、妈的身边,尽一个儿子的孝道。然而,一年又一年,眼看伯、妈头上的青丝日渐露白,眼看伯、妈清澈的双眸日渐浑浊,眼看那些焦虑、耻辱和期盼日渐刻入伯、妈额头的纹路,我深深感到曾经的誓愿是多么的苍白和空洞。 踏着时间的灰烬,我又一次走进秋天。想到许多没有实现的承诺以及对生活的构想。总以为时间还长,可以放心地把生命之重托付给不断走来的日子。但秋天告诉我,春华秋实,来去匆匆……珍惜每一次的秋日吧,懂得秋意的人才懂得生命。 |
浏览:111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