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纪念罗荣渠先生

近百年世界大变革新探索 ——罗荣渠先生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张少华

  世界现代化进程是罗荣渠先生在他学术生涯的最后十余年间倾心研究的重要领域。如果说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和有关论述还只是奠定了他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基石的话,那么,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便构成了这一研究的基本架构和主体部分。在这极富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他的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广博深厚的学术功力以及他所特有的恢弘气度,极富华彩的文字风格得以充分地展示。他首创的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的重要理论观点和学术建树,使他登上了一生学术事业的巅峰。
  
  极富开拓性的崭新研究领域
  罗荣渠先生在他学术研究的鼎盛期,毅然放下他业已驾轻就熟、硕果累累的美洲史研究,而去全力开拓一个被认为“荆棘丛生,险滩密布”的新领域——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从常理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来却又绝非偶然。而要对他在这一研究课题中做出的开拓性贡献,以及这项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作客观全面的评介,就需要对国际学术界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研究的状况和进展做一番回顾。
  我们知道,现代化研究是国际学术界近30年来逐渐衍生的新兴学科或跨学科研究领域。在研究中担当主角的起初并非历史学家。在60年代,现代化研究的先驱学者主要是在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和比较政治学等边缘学科中从事研究的欧美发达国家的学者。其中又以美国学者为主。70年代以后,现代化研究才开始向历史学、人类学和其它人文社会学科扩展,参与研究的学者也扩及拉美、东亚和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研究日益成为各国学者普遍参与的热门学术领域。
  世界各国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不约而同地研究现代化问题,实际上是来自现代化自身产生的强大社会发展客观力量的推动,其基本动因是战后高科技革命带动的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第三世界各国工业化推进的世界现代化大浪潮。这一亘古未有的世界性发展潮流和随之产生的各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不但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深刻广泛的影响,而且使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往分门别类的学科划分由于无法适应研究的需要而重新发生分化与整合,现代化研究便应运而生。
  由于现代化研究是一个新课题,从事研究的学者出身不同学科领域,研究视角和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对现代化的解释自然见仁见智,很难达成共识。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在以下一些基本问题上学者们的观点逐渐趋于一致:其一,现代化并非只在个别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特有社会现象和发展趋势,而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全球性发展趋势;其二,现代化并非某一社会领域发生的社会变迁,而是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整体社会变迁,这一变迁的核心和动力是工业化;其三,现代化并非发生在当代或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而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的蕴蓄期可追溯至15世纪前后,而英国和西欧等国的早期工业化则可视为这一过程的发轫。正如美国研究现代化的著名学者C.E.布莱克教授所指出:“这一过程就西欧而言,开始于16世纪和17世纪的科学革命,17世纪英国和18世纪法国的政治革命,以及18世纪后期和”世纪初期的工业革命,由这些引起的变化影响(或冲击)了整个世界,形成了世界性转变,影响了全人类的相互关系,而且变化的速度愈来愈加强。”①
  由此可见,从宏观的视角审视,现代化本质上是一个世界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从空间上几乎包括了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从时段上则几乎涵盖了整个世界近代、现代和当代史。因此,要深入研究各国的现代化,弄清其来龙去脉,真正认识其内在本质和把握其未来趋向,就必须深入研究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然而,尽管研究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世界各国学者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许多学者的论著中也都或多或少地论及这一问题,但直至80年代初期,这一课题的研究尚没有真正展开。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与历史学的特点有关。历史学科问题的研究要求研究者比其他社会人文学科付出更艰辛的努力。由于在收集历史资料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某个国家或某个具体历史事件的研究往往要花费多年时间,更不用说大范围大跨度的比较研究了。巴林顿•摩尔曾探有感触又十分形象地道出了历史学家所遇到的艰辛。他写道:“当一位比较历史学者要准确地和大规模地钻研历史时,搞清楚细节就成了他的首要目标。各种枝节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是慢慢地浮现出来的。专家们栖居在茫茫森林般的史料中彼此争辩,一位探索者在这里很长一段时间会有迷途之感,没有一番挫折他很难从这种境遇中摆脱出来。”②
  ①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第?页.
  ② B.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第4页。
  -----------------------------------------------------------------
  罗荣渠先生能够担当研究现代化世界进程这样艰难的课题,是由以下因素所决定的:
  首先,他在历史学领域长期耕耘所积累的深厚功底,使他有能力承担起如此重大的课题。
  80年代中期,当罗先生决心从事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时,他已在历史学领域耕耘了三十多个春秋。长期的教学与研究,使他在对世界近现代史的研究上有着很深的学术造诣,特别是在世界现代史、拉丁美洲史、美国史、中国近代史以及中美关系史领域有更为深入的研究。这一深厚扎实的历史学功底,使罗先生能够在世界历史浩如烟海般的历史资料中挥洒自如,得心应手,为他研究世界现代化进程奠定丁深厚的学术基础。
  其次,他在不断探索中形成的非凡洞察力,使他能够及时捕捉这一有重大价值的课题。
  罗先生不同于一般历史学家的地方在于:他研究历史的侧重点不在于“是什么”,而在于“为什么”,这使他的研究视野不局限于史学范围,而是从社会科学各学科中获取信息,了解动向。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更是以一种胜似年轻人的情怀放眼世界,及时掌握国外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80年代初,他第一次去美国,便去普林斯顿大学会见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上卓有成就的布莱克教授,1986年,在制订北京大学历史系“七五”计划时,他把世界现代化研究定为重点课题。回顾罗荣渠先生走过的学术历程便可看到:这是他长期学术探索顺理成章的结局,也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重要抉择。
  最后,他所具有的中国知识界所特有的良知和责任感,使他有魄力敢于去承担这一重大课题。
  罗先生在着手进行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时已年近花甲,作为一个在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学者,他当然深知选择这一课题的份量。但是,他知难而进,毫不退缩。他写道:“现代化进程,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都才刚刚起步,难度非常之大。在中国社会科学的崎岖道路上,迈出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步子也是很不容易的,何况是在一个新领域中进行探索。但不管如何艰难,中国的社会科学的现代化,也总得有人迈步,有人摔跤,才可能有所前进。”①
  正是出自于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老当益壮,以一种年青人的干劲,率领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的中青年学者,从最基础的收集资料工作做起,以只争朝夕的拼博精神,经过十余载的艰难探索,终于在现代化世界进程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就是他后来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集中加以概括和阐述的思想:关于原初现代化的起源、关于世界现代化的三次大浪潮、关于现代化的基本类型和发展模式、关于第三世界的现代化、关于现代化的类型和总趋势。这些相互联系的论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架构和理论体系。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7页。
  
  关于西欧的原初现代化
  关于西欧原初现代化的起源问题是现代化研究中各国学者一直争论不休的热点和难点。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是社会科学界一直探讨的老问题。“世界现代化为什么源起于西欧”与“资本主义为什么会在西欧首先产生”不过是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的提出。自马克思 .韦伯提出了著名的“新教伦理说”之后,西方学者对此作了广泛的研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然而,这些解释往往突出强调某一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各执一端,不及其余,因而总是形成不了很有说服力的观点。这表明用单线进化论和单因素决定论去试图解释西欧原初现代化起源这样异常复杂的社会演化过程,难免会陷入学术研究的死胡同。
  罗先生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也是从探讨西欧原初现代化的起源问题着手的。然而,他摒弃西方学者“单线和单因素”解释法,把着力点用于探寻影响西欧原初现代化形成的复杂机制和具体历史条件。他认为,对于这些独特历史条件的探索,并不限于去寻找社会发展的某种或某些决定性的新的经济、技术、政治等因素,重要的是要探寻被人们忽视的能容纳新因素成长和制度变革的特殊机制。这些独特的历史条件不是偶然的凑合,而是在长时期的演变中由无数众多的历史因素的聚合与撞击,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定向发展趋势。这是西欧原初现代化启动的必要条件。创造这一前提条件的过程就是原初现代化。这是现代化大转变前的过渡时期,在世界史上通常称之为西欧商业资本主义勃兴阶段。这个时期不是西欧某一个国家所经历的,而是由西欧若干国家共同准备和共同经历的,但只有各种条件和机遇聚合的国家和地区,才能使发展的潜在因素汇聚成启动原初现代化的发展定势。
  这一具体过程大致说来似可这样描述:从15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期的西欧,在经济上是各国商业资本和大西洋贸易兴起并向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在政治上是王权兴起及随之而来的重商主义国家集权化过程;在思想上是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兴起的过程;在国际上是列国争雄互相淘汰和优胜劣败的过程。从这些过程中孕育出启动西欧原初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条件——如早期城市化、早期商业化、早期工业化、世俗化等等,从而构成了西欧早期现代化丰富多彩的层面和过程。
  在同样蕴含着现代化变革潜在要素的西欧各国中,为什么唯有英国能脱颖而出,开世界现代化之先河?在大量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罗先生对此做了极为精辟的分析。他认为,英国早期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这些优势包括:(1)内战后国家政治稳定,行政统一,从而较早形成了全国市场;(2)农业革命先行,土地、劳力的商品化程度较高,并在农村最早出现农村手工业区;(3)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早期工业革命所需的煤、铁资源丰富;(4)社会分化程度较高,市民阶级兴起后,地主和商人阶层关系相当融洽;(6)宗教世俗化较早,清教的神祐理性与谋利精神盛行;(7)科学革命先行,在近代科学、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8)国家脱离罗马教廷而独立自主,在经济
  上不依赖外国,并拥有与西欧隔海相望的独特地利。以上这些独特的历史条件,使英国在西欧原始现代化进程中,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地位,形成了最早通向现代化的新机遇,再加上一些历史发展的偶然和人为因素,使英国先于西欧各国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罗先生在分析西欧原初现代化起源的基础上,进而研究世界现代化的实际进程。
  
  关于世界现代化的三次大浪潮
  罗先生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研究把微观的分析与宏观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从大处着眼,总揽全局,同时从具体问题入手,进行实证性研究,尽量弄清楚细节。在对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过程和特点进行广泛和深入研究之后,他对三百多年来世界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作了宏观的概括和描述,提出了关于推进世界现代化三次大浪潮的重要论点。
  世界现代化的第一次大浪潮是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时间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是由英国开始然后向西欧扩散的工业化进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使用非生物能源(蒸气)、粗质机器大生产为特征,物质技术基础是煤和铁,工业化进程是从纺织部门开始,通过私人企业自发地进行,逐步地扩散到国民经济各部门。英国和西欧的工业化的推进大致是沿着煤铁蕴藏丰富的地区展开的,即从英国向比利时、瑞士、法国和德国的部分地区推进,并使世界按崭新的生产方式进行国际分工。
  工业革命是现代化第一次大浪潮的终极动力和原动力,但这一巨大的社会变迁又不是现代生产力自发推动的,而是史无前例的双元革命,即经济大革命与政治大革命共同推动的。在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变革,构成了现代化的总体变迁过程。
  世界现代化的第二次大浪潮时间上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化和现代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成功后,向周围地区扩散,越过欧洲向异质文化地区传播,使这次现代化浪潮带有“西化”和“欧化”的特征。在非西方文明的诸古典文明中心,从埃及、土耳其到中国和日本,对西方向东扩张的冲击予以了强烈的回应,通过输入工业化的方式开始探索防御性现代化的道路。但只有日本通过制度重建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走上了军国主义式的工业化道路。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的工业革命的内容发生了变化,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的技术基础是电与钢铁。由内燃机和电动机带动的“电工技术革命”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了蒸汽机带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铁路建设成为这一时期新兴工业化的中心。生产单位规模扩大,技术和投资量增长,使银行和国家在推进现代化方面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半期出现了爆炸性的大增长,西欧北美作为工业化的核心地区形成了世界的发达工业区,多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取代了英国的单一中心的地位。
  世界现代化的第三次大浪潮出现在20世纪下半叶,从二战以后一直延续至今。这是一次具有真正全球性变革的大浪潮,是新兴工业化世界对非工业化世界的全球性大冲击,工业化的发展浪潮已经从欧美扩及亚非拉广大地区,汇成了一股强大的发展潮流。
  这次现代化大浪潮是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进行的。石油能源、人工合成材料、微电子技术和各种新的生产工艺的出现,高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产过程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使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而巨型跨国公司和全球产销网的出现,则引起了现代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重大变化,战后一个时期全球规模经济增长大大加速。在新的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一方面带来初级工业化向高级工业化升级,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加速工业化向全球扩散,大批欠发达国家争取进入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从而引起了发展模式的新变化,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呈现出更大的多样化与复杂化。
  首先,西方发达国家对“古典”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不断进行结构改革,通过国家的干预和政府的调节,使经济增长逐步转向有调节有计划的方向。随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迅速转换,生产的高科技化、专业化的逐步提高,形成了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大众消费、福利主义为特征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其次,战后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广大亚非拉国家获得了发展的新契机,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第三世界国家,第一次卷入工业化的大潮,并明确地把“现代化”作为发展的口号。第三世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几乎是齐头并进奔向现代化,成为世界第三次世界现代化大浪潮中引人注目的新趋势,也给现代化研究提出了崭新的时代课题。
  
  关于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战后西方的早期现代化研究带有明显的“西化”倾向,他们研究世界现代化的坐标是以欧美为中心的。例如,对60年代盛行的“现代化论”有重要影响的美国的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就曾提出以“欧美”为中心的三阶段现代化图式:第一阶段以欧洲西北角的英国、法国、荷兰为主角;第二阶段以欧洲的德国为主角;第三阶段则是以二次大战后的美国为主角O。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的现代化被放在了次要地位。罗先生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中,十分强调第三世界现代化的地位和意义。他认为,今天的现代化研究,应以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发展总趋势作为一般对象,而以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与发展作为特殊对象。“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中心内容,也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最大课题。” ②
  ①塞缨尔•亨廷顿等着《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第108页。
  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108、162页。
  ------------------------------------------------------------------------------
  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是在与西方国家早期现代化极为不同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对“早先”和“晚近”这两种现代化启动的不同机制,西方和发展中国家的学者都早已有所论及。罗先生则提出了“内源现代化”和“外源现代化”两个概念,对此作了更为详细深入的分析。
  所谓“内源现代化”是指在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历史背景和传统下孕育起来的现代化,它的原动力即现代生产力是内部孕育成长起来的。工业化投资主要来自本国内部积累,从而使本国资产阶级起主导作用。经济生活通过不断扩展的市场来实现自我调节,而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保证经济的自由运转。
  “外源现代化”,特别是发生在欠发达国家的晚近的现代化,现代生产要素和现代化的文化要素都是从外部移植和引进的,工业化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借用外国资本,甚至受外国支配;市场发育不成熟,在经济生活中未形成自动运作机制,政治权力即中央国家作为一种超经济的组织力量,在现代化过程中一度或长期发挥巨大的控制与管理作用。晚近的外源现代化大多数发生在非基督教文明地区,是在外来的异质文明的撞击下激发或接枝引进的。第三世界现代化无一例外都属于外源的现代化。
  “内源”和“外源”现代化的启动机制不同,其发展过程也就有很大差异。内源的现代化是以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带动整个社会的其它方面发生变革的;外源的现代化的变革顺序则有所不同,一般是社会和思想层面的变革和政治革命发生在前,而工业化发生在后。内源的现代化大都经历漫长的时间,相对平稳地渐进的推进,暴力的使用和爆发性突变都是暂时的,而外源的现代化则很不平稳,充满爆发性剧烈震荡,暴力成为常见的手段。
  认识现代化发展的两种起源和不同特点,对于研究第三世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把非西方现代化的启动过程概括为“挑战一回应”的公式。“挑战”是指来自外部的现代西方文明的挑战,其中心是西方工业化的冲击波;所谓“回应”,是指受到挑战与冲击的各种社会反响,其中心是进行适应性变革。这个公式的主要毛病是忽视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启动的初期条件与西欧早期现代化的初始条件不同,而这一不同正是研究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这个重大课题时必须首先审视的问题。
  为了更为深入地研究这一问题,罗先生进一步对西欧——内源性现代化与东亚——外源性现代化启动的不同历史背景与方式作了对比分析。从前现代传统结构的状况、外部环境、人口背景、现代化启动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现代化启动的顺序、现代化的中心角色以及现代化的主流模式与战略等九个方面逐一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外源性现代化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是早期西方国家现代化所没有的,这些独特性决定了第三世界进入现代化进程带有许多新的特点。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以西方内源性现代化作为范式,企图让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外源性现代化也依样画葫芦。这类发展理论的通病是强调现代性而忽视传统;强调内因而忽视外因,特别是掩盖发达工业国的现代化效应产生的负面影响;强调经济因素而忽视非经济因素。由于这些理论是根据西方的历史经验提出来并使之典型化的,因而运用这“西化”或“欧化”的发展理论或现代化处方于第三世界国家,就总是不大灵光。因此,要提出适用于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理论,就必须深入研究第三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第三世界现代化总体过程和趋势是现代化研究中一块亟待开垦的处女地。罗先生以他特有的宏观研究方法,对第三世界现代化的大趋势作了总体描述,着重对第三世界最早开始现代化变革的三个地区:拉美、东亚和西亚北非作了实证分析。
  最早被卷入现代世界变革的地区是拉美,在世界现代化的第二次大浪潮中,这一地区与北美一样都曾接受过横跨大西洋的一系列变革大潮的洗礼,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只有少数国家开始进入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到本世纪30年代,发源于西方核心地区的资本主义发展性危机震撼了全世界,中心对边缘的控制被削弱,拉丁美洲各国才摆脱传统的增长模式,走上了探索独立自主的工业化道路,试行了激进主义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在战后现代化的新高潮中,拉美地区的经济增长经历了曲折艰难的道路,其中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已初步实现工业化和畸型城市化,拉美工业化尽管带有新型依附性特征,但在近半个世纪中一些主要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一农业国转变的成就仍然是明显的。
  稍晚于拉美卷入现代发展大潮的区域是东亚地区。这个地区以两大东方古典文明——儒教文明与佛教——印度教文明——著称于世,在前现代时期,两国的传统工业特别是纺织业远远高于欧洲水平。但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根本改变了东西方之间的力量对比,东亚各国被迫卷入世界工业化浪潮,逐步走上现代变革的道路。尤其是战后,东亚各国在世界第三次现代化大浪潮中,创造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最高速度,so年代以来一直保持旺盛的经济活力,被称为“东亚经济奇迹”。东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对以往的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新挑战,研究东亚现代化也成为现代化研究中的最新课题。
  西亚北非地区接受西方的现代化挑战早于东亚,而变革的速度和规模却低于东亚。早在18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就开始了从军事技术上学习西方的革新尝试,但并未阻止帝国在19世纪中的急剧衰落与解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亚北非才被卷入第三次现代化大浪潮之中。土耳其经过曲折的路程,对社会、政治与文化进行了激进变革,在经济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和相对稳定的政治发展。其他国家在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探索各自的独立发展道路。尽管伊斯兰教义与现代西方科技文明格格不入,但以石油能源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还是冲破阻碍,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生奇迹般的变化。然而,这些国家却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政治结构,艰难地走向现代世界。在最晚被卷入现代发展大潮的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实现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如何实现从原始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从村社或部落国家向现代国家的飞跃,这还需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以上第三世界几个主要地区的发展趋势表明,除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之外,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都已先后踏上加速现代变革的道路。这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世界性的挑战。如果这一趋势保持下去,到2000年左右,现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中的一部分将进入发达工业国(地区)的行列,另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从而缩小与发达工业世界的差距;但就整体而言,第三世界与发达工业国的差距将进一步加大,这点看来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对第三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趋向和前景问题的分析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相反的理论观点。一种是西方现代化论者的估计,他们强调西方核心资本主义具有自发的扩张性和普遍的适应性,只要把西方的资金、技术、管理制度等引进到第三世界发展地区,那里就会采用西方资本主义模式,经历西方的发展阶段,迅速变为一个西方化的现代社会。另一种是主要发源于拉美的激进发展论者与依附论者的估计。他们认为发达的中心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向心性的、榨取性的和统治性的,总是倾向于把工业化集中在中心地区,而不让它扩散到欠发达的边缘地区及世界其他地区。因此,边缘地区的依附性增长永远也不可能摆脱依附与落后,只有削弱与中心地区的联系甚至与之脱钩,走非联系型的自主发展道路才是出路。通过对第三世界现代化进程,特别是80年代以来发展新趋向的研究,罗先生对上述两种流行观点作了评判。他指出:“第三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表明:过去流行的两种发展估计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①前一种西方式的发展神话已被残酷的事实戳破了,而后一种也没有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近年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以及单纯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失败,都说明激进理论也严重落后于实际。以新的事实为基础建立新的理论,是研究者面临的新课题。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184页。
  
  关于现代化的类型和总趋势
  现代化的分类是现代化研究中最为混乱和争议最大的问题。造成分歧和争论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者涉猎的领域不同,分析的框架不同,由此分类的标准也就难免有很大差别。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对世界现代化的总体进程有一个宏观和全面的研究,对各国现代化的特点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分门别类的参照系,建立起研究世界现代化的新的类型学。
  在对世界现代化和第三世界现代化进程进行深入研究和透彻分析后,罗先生按照经济形态,把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分为三大类型:即资本主义类型、社会主义类型和混合类型,并分别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类型的发展格局是:
  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市场十分权型或集权型现代国家机构以上三项基本变项的结合与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全可以从现代化的原型——英国的历史发展中加以说明。在英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是传统体制在独特历史条件下自然演变的过程。这一转变的关键是一种拥有较大资本、具有独立经济条件的社会集团的兴起,并采用追求利润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以有力地推动市场的发展。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权力的手段,现代政体的“立宪多元模式”成为现代化的“古典”模式。这种类型的现代化的比较典型的发展,只有在西欧、北美、原来的英自治地区才获得成功。
  在20世纪下半叶,发达工业国发生了新的结构性变化,最突出的是单个资本家所有制向公司所有制发展,国有化成分与计划性的增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对自由市场加强调节,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趋向等等。这表明“古典”发展模式三组基本变项的变化,引起内部结构功能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正日趋多样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类型的基本发展格局是: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指令与有限市场结合+集权型现代国家机构
  这一发展模型不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过渡的自发形式,而是原生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对抗发展形式,其形成的历史条件大致为:1.传统的社会结构老化,但传统的权势集团仍牢固把持政权,经历过不成功的或流产的初始现代化尝试;2.由于社会贫困化或特殊原因造成的严重的国内危机;3.外国资本的渗透,经济不独立,并长期受到“边缘化”威胁;4.一般具有较长的专制或中央集权制传统;5.强有力的领导现代化的政治组织的确立与形成。通过政治领域的革命,把国民财富和资源的分配转移到推行现代化的国家手中,通过国家有计划地发展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为突出国防现代化而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以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发达工业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内部内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采用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现代化。
  俄国十月革命后40年的发展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原生模式。50年代以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基本上是仿效苏联模式,然后才转入创新的探索。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物质基础的建立,以及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新趋势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政治为主导的过分集中的经济运作机制已不适应新形势。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过渡中,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三个基本变项:公有制、计划经济与管制市场、中央集权结构等的形式与功能,也都要发生相应的模式转换与自我革新。
  混合式现代化类型的基本格局是:
  混合经济+自由市场+集权型或分权型现代国家机构
  这是当前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通过自己的实践正在探索的新模式。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崛起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兼采资本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两种模式的不同特点混合而成,实际上是前两大对立模式相结合而形成的各种中间发展形式,其中多数可称之为某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其特点是几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基本上是自由经济制度,但受政府计划的调节:传统因素特别是军队在稳定经济与社会秩序中起重要作用。这种混合发展模式的形成与这些社会内部的二元结构有联系,是内部斗争的某种妥协形式。这些混合模式都处在探索过程中,尚未定型,就市场体制而言,接近于资本主义模式,而且具有明显的面向资本主义市场的外向型特征;就传统体制仍继续起重要作用而言,接近于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上带有明显的反西方主义色彩,在经济上则受到西方的强大吸引或仍不能摆脱依附性,从而在有的地区形成一种边缘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总括以上所述,在现代化进程中,三大发展类型——资本主义类型(简称C型)、社会主义类型(简称S类)、其他类型(简称M型)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排列成如下表:
  现代化世界进程及其基本发展类型①
  
  资本主义类型混合类型(或变形)社会主义类型
  
   图表
  
  ①图表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158页。
  
  不难看出,以上对现代化进程和发展类型的图示,不但远远超出了西方现代化研究的视野,而且打破了以欧美现代化为中心的“西化模式”,一目了然地概括了世界现代化三次大浪潮的时段划分,主要国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坐标,对建立现代化研究的科学的分类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对世界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多层面、全方位的长期研究之后,罗先生对现代化进程的总趋势作了总体的概括,这也是他研究世界现代化进程所得出的最终结论。这一总趋势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全球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不是直接的,而是波浪式地跳跃推进的。
  (二)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力,即现代工业生产力。
  (三)现代化的进程呈梯级升进秩序。
  (四)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向世界各地区的扩展,原来的地区性相对孤立的发展被纳入新的国际分工的世界经济体,由此引起世界整体结构的转换。
  (五)现代经济增长作为竞争性的发展过程,导致了工业化国家与非工业化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日益增大。
  (六)现代化过程在经历启动阶段之后,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在政治、社会、文化、福利、居民健康与素质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适应性变化。
  以上这六点结论中有些并非现代化研究中首次提出的新观点,不少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也曾提出过类似观点,但罗先生通过对世界现代化进程深入研究后得出的上述结论,便带有前所未有的内涵与底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综上所述,罗荣渠先生从宏观历史学的新视角,对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第一次作了全面的考察,开拓了现代化研究的崭新领域。这项研究就其研究视野之开阔,研究视角和方法之新颖,涉及问题之广泛,研究任务之艰巨,在现代化研究领域是没有先例的。他对原初现代化起源的分析、对世界现代化三次大浪潮所作的概括、对第三世界现代化特殊历史条件的阐释以及对世界现代化的类型和总趋势的概述,突破了西方现代化研究中长期形成的成见和巢臼,达到了世界前沿水平,在中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世界现代化研究的广泛开展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迅速推进,他所创立的学术理论必将产生更加广泛深远的影响。
  罗荣渠先生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无价的学术遗产,而且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这一研究中充分展现的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宁折不弯的求实精神以及为国家、人类和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将他未竟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张少华,历史学博士,现为空军指挥学院副教授)
原文 发表于《罗荣渠与现代化研究》  浏览:395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5/1 18:11:5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郝斌『牛棚』內外憶老羅(收藏于2006/4/3 14:42:49
董正华当代东亚巨变新探索--罗荣渠先生对东亚现代化进程的研究(收藏于2004/5/1 18:22:41
张少华近百年世界大变革新探索 ——罗荣渠先生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研究(收藏于2004/5/1 18:11:59
严立贤近百年中国社会变革新探索 ——罗荣渠教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收藏于2004/5/1 18:02:23
周颖如永远的思念(收藏于2004/3/4 18:37:36
罗 晓怀念我的父亲(收藏于2004/3/4 18:35:40
罗荣泉沧桑不改少年志 风雨难摧旧时颜——回忆荣渠大哥的学者生涯(收藏于2004/3/4 15:42:25
罗荣泉沧桑不改少年志 风雨难摧旧时颜——回忆荣渠大哥的学者生涯(收藏于2004/3/4 15:35:09
曾 石丹青不知老将至(收藏于2004/3/4 15:25:23
杨祖陶莫逆之交五十载-----杨祖陶(收藏于2004/3/4 15:23:4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严立贤近百年中国社会变革新探索 ——罗荣渠教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访问5253次)
张少华近百年世界大变革新探索 ——罗荣渠先生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研究(访问3951次)
罗荣泉沧桑不改少年志 风雨难摧旧时颜——回忆荣渠大哥的学者生涯(访问2943次)
杨玉圣中国人的新发展观——评《现代化新论》(访问2889次)
曾 石丹青不知老将至(访问2160次)
董正华当代东亚巨变新探索--罗荣渠先生对东亚现代化进程的研究(访问1838次)
罗荣泉沧桑不改少年志 风雨难摧旧时颜——回忆荣渠大哥的学者生涯(访问1820次)
杨玉圣罗荣渠教授与美国史研究(访问1710次)
周颖如永远的思念(访问1610次)
杨玉圣历史研究与理论创新——罗荣渠先生的学术道路(访问1476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