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张林春园区__张学谋纪念馆
张林春园区

电子束CT及其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zadc

  电子束CT及其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代汝平
  
  
  
  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又称超高速CT,由美国Boyd博士于1983年发明并应用于临床。EBCT使用电子枪及环绕病人安置的静止钨靶环和检测器环取代常规CT的X线管和检测器旋转机架,应用电子束扫描技术产生旋转X线束,因无机械运动部件,扫描速度极快,动态分辨率明显提高,可有效消除心脏搏动的影响,获清晰锐利的心血管图像,实现CT电影成像,扩展了心血管疾病CT检查的适应范围和诊断能力,是CT技术的一次革命。目前EB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 EBCT主要构造 EBCT设备主要由电子枪、扫描架、检查床、控制台及计算机系统五大部分组成。与常规CT的主要区别在X线源:一个二极管型电子枪与圆锥状真空腔体对接。扫描机架下部,真空腔内有五个平行排列的210度固定靶环,其中4个为工作靶(钨靶)。机架上部为两组平行排列的弧形检测器环,分别包含432和864个检测器。可同时采集双层面数据,送计算机进行图像重建。电子枪在阳极电场作用下,发射电子束流,即高能量电子脉冲。聚集线圈使电子束聚焦成毫米级焦点,偏转线圈的磁场变化控制电子束旋转扫过静止钨靶环。电子束在靶环上做均速扫描,轰击靶环产生旋转X线束。
  
  二、 EBCT基本扫描方式 按电子束扫描速度、不同靶环和检测器环组合,EBCT设有两种基本扫描方式,即单层扫描方式(single slice mode,SSM)和多层扫描方式(multi-slice mode,MSM)。
  
  1.单层扫描方式(SSM):扫描速度9次/秒,使用单靶和单检测器环,每次扫描可获一幅断层图像(0.1秒),扫描层厚1.5-10mm。
  
  2.多层扫描方式(MSM):扫描速度17次/秒,使用多靶组合扫描和双检测器环,可同时产生(50ms)两幅紧密邻接的7mm断层图像,每秒可获34幅断层图像。
  
  三、 EBCT扫描触发方式
  
  触发指EBCT扫描启动方式,包括手动、动态、定时和心电触发四种。
  
  心电触发利用受检者的心电信号,按预选心电时相(R-R间期的%)和预定R波间隔数触发扫描,是血管成像最常用触发方式。如设定30%、80%R-R间期分别为最大收缩期和最大舒张期。可靠的ECG触发是获得准确、高质量的心血管系统扫描图像的基本保证,也是EBCT特点之一。
  
  四、 EBCT的扫描检查 根据临床需要,EBCT的两种基本扫描方式均可进行多种方式扫描检查。
  
  1.单层扫描方式
  
  SSM可行定位扫描、步进容积扫描、连续容积扫描、血流检查及电影检查。
  
  (1)定位扫描(preview scan)
  
  一种特殊的电子束扫描方式:电子束从E靶开始扫描,行至靶环正下方(受检者背部正中线),跃至C靶产生垂直X线束,检测器采集受检者正位影像数据;电子束在C靶停留瞬间又跃至E靶继续运动,至靶环终端(受检者腋中线)再至C靶产生水平X线束,获侧影像数据。电子束的扫描运动与床面移动同步进行,获得患者的正、侧位定像,用以确定轴位扫描的范围。
  
  (2)步进容积扫描(Step Volume Scan,SVS)
  
  SVS提供不同层厚(1.5、3、6和10mm)的容积扫描,电子束按预设参数扫描C靶,每个床位产生一幅截面图像,检查床移至新床位,再次触发扫描,直至完成全部容积扫描。层面曝光时间0.1∽2.0秒。
  
  (3) 连续容积扫描(Continuos Volume Scan,CVS)
  
   CVS是EBCT的连续数采集方式:电子束连续扫描靶环,同时检查床面连续移动。每幅断层图像可由单层或迭层扫描重建而成。一次扫描140层,最大覆盖容积63cm。
  
  CVS序列的胸、腹部扫描仅需十几秒。主动脉系统成像,16秒即可完成图像采集(140层),缩短造影剂峰值浓度维持时间,减少造影剂用量,提高增强效果;并可排除运动伪影的干扰,获高信噪比的血管造影图像,提高影像诊断质量。
  
  (4) 单层血流检查(Single Slice Flow Study,SSFS)
  
  一经触发,电子束按9次/秒速度,在固定床位重复扫描C靶预设次数,获得某一层面不同时间的多幅图像,记录造影剂流入、流出该组织区域的动态过程,用以研究该层血流的动态情况。
  
  (5) 单层电影检查(Single Slice Movie Study,SSMS)
  
  一经触发,电子束按9次/秒速度,在固定床位重复扫描C靶预设次数,获得某一层面一定时间的连续运动图像,用以研究器官的运动状态和功能。
  
  2.多层扫描方式
  
  MSM可做定位扫描、容积扫描、血流检查、平均血流检查及电影检查。
  
  (1)定位扫描(localization scan)
  
  电子束依次扫描四靶一次,获8帧邻接的断层图像,用于确定多层扫描范围。
  
  (2)容积扫描 使用单靶和双检测器环。
  
  每次触发,电子束扫描C靶"m"次,然后检查床移新床位,再触发下一扫描,直至预定扫描序列完成。每个床位产生两幅邻接的断层图像。
  
  "m"次扫描所得原始数据经累加平均处理可改善图像的信噪比,提高低对比分辨力。
  
  (3)血流检查
  
  每次触发,电子束依次扫描预选的靶环组合一次,按预定的触发间隔重复至预设的扫描次数完成,用于观察血流流经某一段截面的过程。最多可用四靶,每靶最多扫描40次。一个检查序列最多可获160幅图像,所选靶数越多,每靶扫描次数将越少,即每层图像减少,会影响层面的动态观察。如选用心电触发,则图像均采集于相同的心动时相。
  
  (4)平均血流检查
  
  每次触发,电子束扫描某一靶环"m"次,按预定的触发间隔重复至预设的触发数完成。"m"次扫描所得原始数据累加,可改善图像信噪比。
  
  (5)电影检查
  
  一种实时动态扫描方式。每次触发,电子束以17次/秒速度完成某一靶的预定扫描次数,下次触发依次扫描下一靶,重复至预定靶环全部完成扫描,可动态观察脏器的运动过程,研究其功能。
  
  每靶最多可扫描40次,最多允许扫描6靶。一个检查序列最多可获160幅图像,如选择层面过多(即靶数过多),每层的帧数将减少,影响对运动周期全过程的观察。
  
  五、 造影剂使用技术
  
  EBCT心脏增强扫描,图像质量与血浆碘浓度值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的临床目的,在造影剂充盈的不同时相进行扫描。理想的采像时间是在感兴趣机构(欲检查区域)的造影剂充盈的第一时相的峰值期间。为保证造影剂的增强效果要注意以下因素。
  
  1.造影剂浓度 CT成像系统的密度分辨力高,通常采用300mgl/ml浓度即可获得良好的增强效果。对超体重或心功能低下者、或欲观察细小动脉时可增加碘浓度,采用370mgl/ml。婴幼儿可根据体重、先天畸形特点,稀释至150∽250mgl/ml或降低注射流率使用。
  
  2.造影剂用量 成人容积扫描的实际用量40∽120ml;血流扫描30∽35ml;电影扫描45∽55ml;CVS扫描时间短,注药时间可缩短,但要略长于扫描持续时间,以保证整个容积的增强效果。婴幼儿的用量应按公公斤体重计算,不超过2ml/Kg。
  
  3.扫描检查与造影注射
  
  (1)注射流率:注射流率随扫描方式而异。高流率有利于增加血浆碘浓度,增加碘信噪比,提高细微结构的显示能力。
  
  不同EBCT扫描检查对造影剂注射要求不同。
  
  电影扫描在左、右心室造影剂充盈高峰扫描,各心腔均须有造影剂充盈。注射流率较低,持续时间较长。可采用两种时相:第一时相的注射流率3∽4ml/秒,维持约10秒;继之,第二时相以1.5∽2ml/秒的流率注射,维持至开始后2秒,可保证图像中左、右心室密度一致,又可避免上腔静脉入口处高浓度造影所致伪影。
  
  血流扫描应记录成像区造影剂从出现至消失的完整流经过程,采取药团式注射,流率8ml/秒,持续时间短。
  
  容积扫描应保证整个扫描容积内感兴趣结构的增强效果。
  
  (2)测定循环时间
  
  循环时间是血液从一个标记点流经另一标记点的时间。增强扫描,常用臂-舌循环时来确定造影剂注射后扫描延迟时间。
  
  ① 硫酸镁测定法:肘静脉注射10%硫酸镁2ml,记录自注射至舌咽部出现热感的时间作为病人循环时。
  
  ② 血流扫描测定法:肘静脉注射10ml造影剂,行血流扫描,测感兴趣区的实际时间-密度曲线,确定扫描延迟时。
  
  (3)循环时间与扫描延迟时间
  
  正确的扫描延迟时间是增强扫描成功的关键。为保证在造影剂到达感兴趣区的第一时相扫描,了解病人的实际循环时间是很重要的。循环时间平均约16秒±4秒。一般病人从肘静脉注射至造影剂到达主动脉的时间是18秒,循环较快者为15秒,心功能衰竭者可延至30秒以上。
  
  血流扫描如观察左心,扫描延迟时约为1/2循环时。观察右心,扫描与注药同时或延迟2秒。
  
  电影扫描延迟时大约为循环时±2秒。
  
  六、 EBCT在心血管诊断中的应用
  
  因EBCT扫描可消除心脏搏动及流动的血液在成像过程中产生的运动伪影,主要应用于心血管病的诊断及研究工作。
  
  1.EBCT各项检查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EBCT主要的检查方式有容积检查、电影检查及血流检查。
  
  容积扫描可提供感兴趣区的三维信息,显示解剖结构的形态和组织密度变化。分平扫和增强扫描两种。平扫是CT基本检查方法,利用骨骼、软组织、液体、脂肪、空气等良好天然对比,可对许多生理和病理改变作出诊断。增强检查通过注入对剂增加组织间的密度差异,提高病变检出率。心血管系统因血液、心肌、血管壁及周围组织的密度差异小,需注入对比剂,增加组织对比,有利于病变显示。
  
  电影检查可评价心脏功能-心室容积、心排血量、射血分数、心肌重量等。
  
  2.EBCT在各种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EBCT可提供高分辨力心血管系统图像,在冠心病、瓣膜病、心有病、心包疾患心脏肿瘤、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血栓栓塞及大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一)EB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1.冠心病预测:
  
  单层平扫序列可无创性的检出冠状动脉钙化,预测冠心病。 冠状动脉钙化的诊断标准:CT值超过130HU,面积≥1mm2。为量化诊断,钙化系数(相对值)按CT值分为4级,系数1-CT值为130∽190,系数2-200∽299,系数3-300∽399,系数4-CT值≥400。钙化面积(绝对值)与钙化系数之积为钙化分值。
  
  据我院及世界报告,单层平扫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研究,证明冠状动脉钙化的定量分析,对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85%,特异性为75∽90%,准确性75∽85%。
  
  当前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受到广泛重视,特别是在西方国家。美国EBCT大部分用于冠心病的早期防治,尤其对无症状、青年组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现更有其重要意义。在我国,对冠心病的防治存在一个误区,即只有当病人有了症状(如胸痛)、心电图异常等,才注意心脏是否出了问题。而对于有高血脂、向血糖、高血压、高体重、长期吸烟、过度精神紧张、阳性家族史以及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等冠心病高危人群,未给予充分注意,未能深入调查这些因素是否对人体已构成了某种的损害,因而也就不能早期发现冠状动脉是否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进行早期干预。由于缺乏必要的诊断手段,缺乏新技术的知识,医生们仍以心电图、运动试验、核素等进行评价。需知上述检查一旦得到阳性结果,病人已到达冠心病事件(心肌梗塞等的发作)的边缘。因此,什么手段能作出早期诊断,是医生和病人最为关注的问题。
  
  病理学研究证明,冠状动脉钙化总是发生在粥样硬化斑块上,因此,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一旦查出,即证明动脉粥样硬化已经侵犯冠状动脉。无创性检查中,EBCT是检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为敏感的方法,在冠状动脉仅有20%狭窄时即可检出。这就为病人赢得了时间,可进行早防早治,抑制和延缓冠心病的发展,从而,避免冠心病事件的发生。从这一点讲,可以明了为什么EBCT受到西方国家医生和病人的重视和接受。因此,可以预测它会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二) 冠心病定性与定量诊断:
  
  (1)单层心电触发增强扫描:显示心肌梗死室壁变薄;对诊断机械并发症-室间隔穿孔、假性室壁瘤、乳头肌断裂及腔内血栓有重要价值。
  
  (2)多层电影检查可评价心室运动功能及心功能状态。检出腔内血栓有重要价值。
  
  (3)多层血流检查可评价心肌血流灌注。冠状动脉及搭桥血管的血流灌注。
  
  (三)冠心病定性与定量诊断:
  
  (1)单层心电触发增强扫描(薄层)可获得冠状动脉及搭桥血管影像,经三维重建可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及搭桥血管全貌。如结合搭桥血管血流灌注,可实现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无创性随访。
  
  (2)冠状动脉三维重建为治疗起到筛选作用。
  
  (四)EBCT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
  
  (1)单层平扫可发现瓣膜钙化、左房血栓及房壁钙化。
  
  (2)增强单层容积扫描二尖瓣、主动脉瓣的增厚、狭窄。
  
  (3)多层电影检查可显示二尖瓣、主动脉瓣的增、活动度、钙化。长轴电影有利于观察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短轴电影有利于观察主脉瓣,并可测定心功能,可用于人工瓣植入术后复查。
  
  (五)EBCT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
  
  (1)单层平扫可观察冠状动脉有无钙化,有益于鉴别诊断。
  
  (2)增强单层容积扫描观察观察各心室的肥厚、变薄、形态及心腔大小。
  
  (3)多层电影检查,长轴位,短轴位有利于观察各心室壁的肥厚、变薄和形态及心腔大小,测定心肌收缩力和增厚率及心功能。对心肌病分型诊断有重要意义。
  
  (六)EBCT心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单层平扫可清楚显示心包结构,诊断心包积液、钙化。
  
  (2)增强单层容积扫描观察观察各心室壁及心腔大小。心包状态。多层电影检查观察心腔形态,心室舒张与收缩功能,用于鉴别心包与心肌疾患。
  
  (七) EBCT心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1) 增强单层容积扫描可作肿瘤定位,显示肿瘤与整体心腔的关系,有利于制定手术方案。
  
  (2)多层电影检查可显示肿瘤在心腔内活动情况及与瓣膜口的关系,以指导是否需要急症手术。
  
  (八)EBCT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1)增强单层容积扫描可清楚显示心脏解剖以及大血管、各房室、房室瓣的关系,相应肺动脉-大气管结构,内脏-心房关系,有利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节段分析。
  
  (2)多层电影检查可动态观察心房-心室-大血管关系及心脏功能。
  
  (3)多层血流检查可了解心内或心脏-大血管间的分流。
  
  (九)EBCT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1)增强单层容积扫描可清楚显示肺血管和肺实质,因曝光时间短,无呼吸心跳引起的运动伪影,可获高分辨力影像,能观察到第四级肺动脉。对中心型、外围型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明显优于MRI和同位素检查。
  
  (2)多层电影检查可用于评价右主室功能。
  
  (十)EBCT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大血管疾病的诊断主要采用EBCT造影(EBCTA),EBCTA的技术基础是有效的造影剂增强、连续容积数据采集和计算机三维影像重建。
  
  (1)ECG触发的单层SVS(增强),用于胸部血管检查。为保证整个扫描范围内血管的Z轴连续性,可采用叠层扫描技术。
  
  (2)单层CVS(增强),用于腹部血管和外周血管检查。因检查时间短,尤其适用于老人、儿童、创伤性急症检查。
  
  (3)多层或单层电影和血流检查可提供功能性诊断信息,观察夹层动脉瘤内膜片、真假腔血流。SSM空间分辨力高,但要求定位准确;MSM覆盖容积大,但空间分辨力较低。
  
  由于EBCT容积扫描速度快,空间和时间分辨力高,大大提高影像质量,是目前CT血管造影的最佳成像方式。EBCT的主要优点:
  
  1.成像速度快,无运动伪影,血管结构清晰。
  
  2.可获得血管结构三维信息,原始数据可用重叠法重建,不遗漏解剖结构,保证整个扫描范围内血管图像的连续性。
  
  3.可进行三维重建,指导手术。
  
  4.造影剂用量少,可用较高流率,提高信噪比;可增加同日注药次数(检查部位)。
  
  5.检查时间短,不需特殊配合,适合老人、小儿及外伤急症患者,目前已取代常规血管造影。
  
  6.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
  
  7.新软件具有消除血管内造影剂影像的功能,仅显示血管壁结构。
  
  七、 EBCT检查的临床意义
  
  EBCT实现了CT对心脏的检查,是CT技术进展的一次革命。其优点为无创,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及心电门控。由于可获得清晰的心脏大血管的三维解剖图像及精确的评价心功能,是对有创性的心血管造影"金标准"的有力挑战。因此,受到心血管专业和心脏病学专业医师的重视。EBCT心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开创了心血管病CT诊断学新领域。
  
 浏览:115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2/15 10:16:4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zadc积极稳妥 创新机制 推进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收藏于2007/8/6 13:57:59
ms监利县政府欺视乡镇卫生系统退休老人的情况报告(收藏于2007/6/25 16:41:30
zadccc养老保险金不合理(收藏于2007/6/12 12:09:49
zadc一个副主任医师、国家干部、连续工作41年退休后的待遇(收藏于2006/7/20 12:31:09
zadc通知张(收藏于2006/6/13 11:55:10
zadc通知龚(收藏于2006/6/13 11:53:20
zadc监利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书(收藏于2006/6/13 11:50:53
zadc关于张东川同志退休的通知(收藏于2006/6/13 11:49:18
zadc湖北省试点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意见(收藏于2006/1/9 18:30:20
dc关于要求毛市卫生院办理退休养老保险的报告(收藏于2005/9/26 12:19:1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zadc冠状动脉痉挛与常见临床问题(访问7065次)
zadc一个副主任医师、国家干部、连续工作41年退休后的待遇(访问6162次)
zadc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PE)(访问4838次)
zadc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病的应用与进展(访问3778次)
ms监利县政府欺视乡镇卫生系统退休老人的情况报告(访问3096次)
zadc循证医学-临床研究与实践(访问2859次)
http://www.onlinedown.net/softhttp://www.onlinedown.net/soft/18162.htm(访问2799次)
zadc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访问2772次)
zadc关于张东川同志退休的通知(访问2527次)
zadc监利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书(访问1907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于培辰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12/25 23:52:40
于培辰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12/25 22:56:57
敬请留名王琦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3/5 13:50:43
敬请留名胡华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12/28 8:01:05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12/28 8:00:1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张林春园区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