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薛中汗纪念堂

(连载4) “俺就是个生孩子的人儿”


  “俺就是个生孩子的人儿”
  “拽大套”的故事——连载4
  
  说起妈妈生孩子,那叫“玩大命,夺高产。”
  据我所知,要是把每一个从娘肚子里钻出来的都算上,妈妈这一辈子总共有过9次生产的经历。临终末了,孩子站住了6个。
  我是六个孩子中的老大,其实不是老大,是老三。我身上本来还有两个,都是男孩。一个小名叫“实诚”,长到两岁半被姑姑不小心摔到灶坑里,受惊吓夭折了;另一个妈妈怀孕有三、四个月大了,妈妈干活不小心抻着流产了。
  白瞎了两个孩子,妈妈有了经验,怀我的时候就小心多了。孕期到了七、八个月的时候,爸爸虎腾腾干革命积极过了劲儿,被怀疑放走了“叛徒”,遭受革命同志刑讯逼供,灌辣椒水、做老虎凳……折腾地死去活来。一连好几天,妈妈腆着大肚子,在冰天雪地里,一次次给爸爸送饭……老天有眼,妈妈居然挺了过来,让我在娘肚子里也站住了脚,幸运地成为爸爸妈妈生命的第一个延续,作为“老大”来到了人世间!
  
  从嫁到老薛家第一天起,妈妈就认准了一个理儿:俺就是个生孩子人儿。
  “哪个母鸡不生蛋,哪个娘们儿不生孩子?”妈妈的理念中,根本没把生孩子看成多大的事儿。
  妈妈对现在的人怀孕生孩子的娇气看不惯。常常发表评论说,现在的人可倒好,怀了孕连走路都不敢迈大步,动不动就跑医院体检和保胎;到了预产期,好吃懒做就不怎么动弹了;一临产,全家出动上医院。孩子还没生,孕妇就捂着肚子“哎呦、哎呦”地喊疼;等到上了产床,又是医生、又是护士伺候着,又是婆婆妈、娘家妈在产房外守候着;生孩子的过程更热闹,整个产房四腿乱蹬的、埋头撅腚的、捶床使劲的,喊爹叫娘、寻死觅活的……,每个助产士都守着一个产妇高声鼓励“使劲”、“加油”……。
  这些生孩子方式,在妈妈眼里,认为是“瞎折腾”、“吃饱了撑的”、“哪个女人还不生个孩子?那就是下了个蛋,顶多是掉了块肉,大呼小叫的不知砢碜!”
  对现在坐月子,妈妈也觉得有点舒服过了头,“坐月子,一坐坐半年还不上班……天天补营养,掉着方的吃,都赶上慈禧太后了……”“没见过这么坐月子的……。”“我们那时候,吃鸡蛋?!——吃狗蛋吧……。”
  
  妈妈生孩子,可以叫“天下无双”、“人生传奇”!!
  说了可能都令人无法相信,除了第一个孩子是家里请“老牛婆”(东北话,也称接生婆)帮着接的,接着一连六个孩子全部都是妈妈自己生的。
  “连个帮手都没有,自己怎么能生孩子呢?”今年五一,我回吉林和妈闲聊,引起了话题。
  “生第一个孩子没经验,只能听老牛婆的,”妈妈看我仍然一脸茫然,接着说,“老牛婆在那捂扎(东北话,忙活的意思),我就跟着学呗……”。
  “我的妈!”妈的回答差点把我雷到,“生孩子都发昏要死的,还有心思学习生孩子的吗?!”
  “不这么学,那怎么学?”妈妈显得又平静又自豪,“这不把你们一个一个都生出来啦。”
  我仍然难以相信。接着问:“我不是在缸窑家里生的吗?奶奶、爸爸他们都在身边,也不帮一帮手?”
  “我谁也不用,”妈妈略为顿了一下,“再说,你爸啥都指望不上。老薛家有规矩,女人生孩子,男人不能进去。”
  “那奶奶可以帮着接呀。”
  妈妈摇摇头,“不用。你奶奶在外面给我烧锅热水就行了。”又说,“等孩子生了,呱啦、呱啦叫了,你太奶,你奶奶,你爸爸,你大姑就都进来了……”。一看,是个大胖小子,大家伙光顾看孩子,都忘了炕上还有个生孩子的人儿。等到醒过腔来,妈妈自己已经把“战场”打扫完了……。
  
  不知是自己缺钙还是妈妈伺候孩子没经验,大儿子晓东长到两岁半了还胎胎歪歪的(东北话,长得不硬实),在炕上爬得挺利索,可就是不会走。
  有了儿子,爸爸干革命也有了劲头。工作干得有了些成效,组织上决定提升他做“永吉县十五区完全小学校(五里河子)”的校长。
  爸爸带着妈妈和我,坐着一挂马车,带着被褥和常用的衣物,离开了缸窑老家,搬到了五里河子。因为还没找到合适的房子,只好把学校靠西边的一间教室搭了个铺,添置几件锅碗瓢勺,一家三口暂时安下了身。
  爸爸当领导了,经常要去县里开会。碰上这种时候,妈妈只能领着还不会走的儿子独守空房。
  五里河子本来是个山区小镇,周围山上狼虫虎豹挺多,经常伤人。特别是南边的“犸虎山”狼很多,到了夜里窜到街里溜达觅食。有时,就在房前的院子里嚎叫,特别瘆人。妈妈没别的办法,只好从屋里边用棍子顶住房门,猫在被窝里,搂着只会爬的儿子壮胆,浑身直筛糠、哆哆嗦嗦地盼着天明……。
  大儿子3岁刚会走,爸爸又调回了缸窑中心小学当校长。妈妈腆着大肚子、怀着七、八个月大的爱平“荣归故里”。
  没多久,妈妈“故伎重演”,在缸窑家里,自己又把姑娘生了下来。
  家里人都说,这都是吃花生吃的,所以才能花着生(男孩、女孩穿插着生的意思)。那叫儿女双全,洪福齐天。
  爱平是第一个女儿,爸妈也特别稀罕,还给起了个小名,昵称“小丫蛋儿”。六个孩子中,只有爱平偏得了个小名。除了亚平之外,别的孩子都是顺着大名在前面加个“小”字就成了小名了。亚平没有什么固定小名,按照排行,也有一些雅号,像“二姑娘”、“二丫头”、“二丫蛋儿”呀什么的。因为她小时候牙根子长,哭起来没完没了,结果实至名归,又赢得了“二丫崽子”、“哭呗精”等等一大堆有特色的称呼。她表现乖的时候,就称雅号;她哭闹的时候就叫那些不怎么地的绰号。随需所用,倒也给家里添了不少乐趣。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不用老牛婆,自己连着生了两个孩子,也没摊上啥事儿。妈妈甘当“生孩子人儿”的信念更坚定不移了。“生个孩子有啥难的,就那么回事,”妈妈心里有了底,生孩子的胆子就更大了。
  再说,爸爸干革命也开始撒欢了。这党要是看你挺好使,哪里工作薄弱,就把你整到哪里。你越听话、公而忘私,你的个人生活就越没有人关心。你不是好使唤吗?这下可好,在一个地方待不上一两年,爸爸就被调到另一个地方。整个永吉县从缸窑到五里河,从五里河到一拉溪,从一拉溪回缸窑,从缸窑到乌拉街,从乌拉街到了桦皮厂……算是溜达个遍。
  连个稳定的家都没有,“夫唱妇随”,妈妈只能跟着爸爸到处跑。没个固定的窝,妈妈就像一只到处溜达的母鸡,生孩子也只好到处“拉拉蛋儿(东北话,到处下蛋的意思)”。
  一只母鸡拉拉蛋儿,叫几声“咯咯哒”也就完事了。这生孩子拉拉蛋儿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毛主席说:抓革命,促生产。
  邓小平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爸爸和妈妈这一对夫妻紧跟党的一二一,走在革命大道上步调一致,那是刷刷地。同时,生孩子的节奏掌握的也是咔咔地。基本上是每隔三年就从“炕洞子里“刨”出一个”或从“垃圾坑里“拣”出一个孩子来。
  这不,生了二儿子晓南第三年头上,虽然整个中国正是天灾人祸的困难时期,家中也六、七口人,仅靠爸爸每月可怜的59元工资艰难度日的当儿,妈妈又临产了。
  1959年的一个早上(伟平生日),乌拉街老宅“聚德堂”的一个临街小屋里。妈妈早早地起身开始准备迎接又一个小生命的降临。说是准备,无非是从破柜子里掏出一些早就洗干净的一些破布和翻腾出一大张旧油纸。随手把一条棉被叠起来,把一个枕头迭起的被子上,然后,一起码放在炕头。
  妈妈到了外屋,烧好了一大锅开水。然后端了一盆热水放到了屋子里的炕上。强忍着临产前的阵痛,妈妈又煮了一锅稀饭。
  为了不让大儿子看见生孩子的情景,妈妈把我叫到跟前:“东啊,妈病了。”妈疼得眉毛拧在一起,捂着肚子,半弯着腰,“快去你滕叔家,让滕婶儿给你爸爸打电话,就说妈妈病的不行了……”。
  我看到妈妈这个样子,有点吓懵了,转身就要往外跑。
  腾叔叔家离我们家不远,妈妈怕我回来的太快,让“炕洞子里刨孩子”露了馅儿。拉住我,又叮嘱说:“去完滕叔家,快去医院给妈妈叫个大夫……。”
  妈妈用“调虎离山计”把大儿子支开了。
  “小诺,”妈妈大声叫对面屋老商家的女孩。
  小诺这个一脸麻子的女孩,已经12岁了,家境贫寒,打小和爸爸相依为命。她懂事很早,非常勤快。劈柴、做饭、洗衣服……家里的活儿啥都会干。她正忙着收拾屋子,听妈妈喊她,立即跑了过来:“薛婶儿,你怎么啦?”
  “我没大事儿……,”妈妈稍稍喘口气,又说:“小诺,你把妹妹领出去待一会儿……”。
  小诺明白了,“薛婶儿是要生孩子了吧?”随口说,“我帮你吧。”
  “不用,”妈妈指了指房门,“你给我看着门,别让人进来就行了……。”
  小诺点点头,把爱平、亚平、晓南都领到她家玩去了(具体情节需进一步核实)。
  妈妈挣扎着进了屋,关上门。费挺大劲上了炕,先划火柴把早就准备好的一把剪子的刃烧了烧(消毒)。又把油布铺在身子底下。把上身仰靠在叠好的被子和枕头上……。
  没有人能猜想,妈妈是如何克服疼痛和无助、在挣扎中自行分娩的情景。在独自面徒四壁、举目无人的空间中,像世间哺乳动物一样,如此听天由命、以最原始的方式挑战做母亲的生命极限和各种可能的风险……。
  时间在别人啥都不知道中,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幸运再一次降临在伟大的母亲身上,妈妈又一次成功了!
  当“呱啦,呱啦——”的生命之歌再一次在妈妈的耳边响起,当妈妈捧着浑身血污和羊水的婴儿,深情贴贴那温热的小脸的时候,第五个孩子——伟平安全地来到了人间。
  妈妈顾不上自行分娩的虚脱和疲惫,不顾下身继续娩出的胎盘和血水。熟练地先把孩子脐带剪断,抹上烟灰止血。用备好的温水洗去孩子身上的血水和体液。把小宝贝暖暖地包好,这才回过头自行清理战场和收拾残局……。
  当我急得两眼挂着泪珠,着急忙慌从外面跑回家的时候。小诺和爱平正忙着端热水,倒垃圾。我闯进屋里,看到妈妈脑门上扎了一条毛巾,脸色蜡黄但带着胜利的微笑,躺在炕上休息。
  旁边,又躺着一个从“炕洞里刨出来的”宝贝在甜蜜地熟睡……。
  
  汗森太郎
  写于2011年9月16日
  
 浏览:101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1/9/16 16:36:1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薛晓东祝妈妈万寿无疆!!(收藏于2013/4/17 14:03:45
汗森太郎爸爸的生命永存(收藏于2012/4/3 17:06:33
薛中汗梦见妈妈(收藏于2012/3/18 18:13:12
汗森太郎(连载5) 吻别(收藏于2011/10/5 14:40:54
(连载4) “俺就是个生孩子的人儿”(收藏于2011/9/16 16:36:11
汗森太郎(连载3)新婚第一句话(收藏于2011/9/14 17:13:20
汗森太郎(连载2)大姑娘十八一朵花(收藏于2011/9/8 4:26:39
汗森太郎(连载1) 啥叫“拽大套”?(收藏于2011/9/6 4:49:32
汗森太郎毛主席咋啥都知道呢?(收藏于2011/4/26 14:22:08
薛晓东妈妈的原创——《摇篮曲》(收藏于2011/4/14 5:23:1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薛晓东革命了,不拜祖宗(访问1659次)
薛中汗钱字歌(访问1388次)
薛晓东把“根”留住(访问1287次)
薛晓东妈妈的原创——《摇篮曲》(访问1273次)
汗森太郎(连载2)大姑娘十八一朵花(访问1196次)
薛晓东风雪千里迎忠魂(访问1178次)
薛晓东重外孙子的雷人“初恋”(访问1145次)
薛晓东快乐的“忠”字舞(访问1107次)
薛晓东老爸,你太有才了!(访问1041次)
(连载4) “俺就是个生孩子的人儿”(访问101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大妹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4/3 15:21:40
杨学道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0/22 21:06:5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