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8号馆文选__纪念 |
|
6月3日是张学良的诞辰,不过这一天是他父亲的祭日,他年轻的时候不过生日,后来出来时却不过众情,常在6-1过生日。
1990年的此时,台北圆山大饭店,张学良隐身55年后正式亮相,引来多少人喜泪纵横。此后,他被镁光灯环绕,他在台北的房子成了“熊猫馆”,各类的记者、大陆的人一拨拨地去看他。大多数是抱着对历史的尊重去的,有些人是猎奇去的。张学良兴致高时会说不少话,于是,很多话出来了,被各样的解读,他天性好玩幽默,老来张狂,说起一些浮云的历史很不懂遮拦,许多把他当悲情英雄来看的人突然发现一个什么都不在乎的老顽童,一时间,历史失掉了份量,张学良俨然一个笑到最后的喜剧人物了。 人们喜欢看喜剧,很多人看到眼前的这个张学良,忘了那个曾经的少帅,一个将人生定格在36岁的副总司令。 打动人的却是悲剧。其实我仍然觉得唐德刚最懂他,他在口述历史的是是非非中专门一节来写一件事——“唉,你还会倒车?”——这个当年天上地下无所不至的少年将军将70岁的唐德刚开倒车当作一件了不起的本事。——但这悲剧我们在那他那十年自由的纷纷扰扰中慢慢忘却了,特别是他去了夏威夷之后,大陆等他不至,他也慢慢真地老去,老到绝大多数惮精竭虑跑去夏威夷看他的人碰硬钉子,不见,或者目无表情,只是一些琐琐碎碎的事常在风里飘,与历史已无干了。 我却从那个时候开始忘却的。我自以为已知晓所有的细节,我不需要再找什么答案,也不需要再为他难过,他将向上帝的殿堂而去,平淡而欢乐。 当他逝去了近十年,偶然的机会,这个人又撞回我心里。我非常惊奇,十年的历史,让我有机会又从头完整地看他,他活了整整一百年,他的人生精华,或者说整个人生,其实仍是他是21-36的传奇,那以后他多活了65年,最后十年的自由,严格意义上说在身体健康尚好的五年中的自由,只是一个证明,证明他在60年以前的个性——活泼、热情、感性,还有点自负,和张狂。我想这种个性经历了60年以后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不得而知,但一脉相传却是一定的。就像他曾经的私人飞机驾驶员回忆中的:“没有人比他更热爱自由的了。” 自由,将人的回忆带回的,是那个年轻人的时代。于是,当隔过一层历史的纱窗,那个曾经遮蔽历史的90年代褪去了,还原一个真实的张学良,他是那个永远的“young man”! 我仍然爱看喜剧,我庆幸他最后迎来的生命的自由时光。虽然,这喜剧不甚完美。但在当下的乱象里,他远隔重洋地长眠要比这边的是非混乱来得好。 我再也不敢忘掉悲剧,历经十年的岁月,我发现我这无所顾忌的喜爱有多么珍贵。有一个人在盘点他所看过的电影时说到1981年的电影《西安事变》说:“我始终都没有想清楚,为什么对张学良这个人我们始终念念不忘。”现在我似乎知道答案了,一方面,他是一个最中国的人,却混合着一种矛盾的叛逆,毕万闻说西安事变之前的张学良爱中国有点发狂,所以竟以一种“叛变”的行动来救中国,有些历史爱好的当代中国人对中国的热爱和担心常常回到36年的那个冬天;另一方面,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尽情尽意到极致,在他身上交织的最剧烈的矛盾最后只是诉诸良心之“问心无愧”,小郭说他的“乱”也源于此,现实如此纷纭,他只凭本心做事,竟能做到惊天动地。“所谓赤子之心,人皆有之,只是有的人多一点,有的人少一点;所谓赤子之心,人皆失之,只是失的早晚有不同”,张学良的赤子之心,使得少帅这一名分成为他的专属。喜欢他的人(被喷张者称为张粉)在他这里看到最深处的人性认同。正是这一点,使我相信,再过一个世纪,当20世纪真正成为历史的时候,浪淘尽多少尘埃与风流,他仍将是一个“中国人的传奇”。 百年少帅,世纪传奇。是为记。 |
浏览:125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