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8号馆文选__传奇 |
|
张先生说过:文人是蛆,只知拱,所以本意是不愿意与文人交道的。近年人的纷纷扰扰的张氏研究,也证明老人家对世态的洞明。但文人亦是最能体会、理解和传递人性幽暗处的光明与黑暗的,像少帅那样的书生意气,却是常有文人才可能准确表达。偶然发现的这本书,令人激荡。应当是张迷的漏网之书。
大家可以从这里去找。http://www.niemao.net/article/Class.asp?Page=2&ClassId=34&SpecialID= 《缘罪》之序文:人、历史与存在 序:人、历史与存在 时间是微妙的东西,历史是微妙的东西,人及其存在更是微妙的。 时间是河流,历史是沉淀,人或者被埋葬很快消失,或者被塑造成雕像成为新的存在。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需要距离,身在其中,视角会被事件进行过程中的火焰灼伤;而距离太近,则看不清楚,或者模糊、或者受到种种束缚,只能看到局部,或者看到一个轮廓。 这是必然,距离太近人们看待事物总会带上自我的情感色彩,于是事件本身会形变。 因此,事件本身也需要沉淀,沉淀的过程就是事件成为历史的过程。 …… 从历史人物角度分析,张学良也是一种“非正常存在”,但他的生命轨迹与蒋介石的奇袭、神话般的“非正常态存在”完全不同。 热忱、求新、善良、爱国、忠孝、明理、正义、温文尔雅,甚至有一丝软弱,有浓重的书生意气,所有这些个性并不能说明他是一个“非正常态存在”。 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中国很多的热血青年都有这些特征,这一切,让他更像一个普通的人。 然而,他的出身让他的这些“正常”变成“非正常”。 因为,他是张作霖的儿子! 民国贵公子!东北皇太子!少帅!这都是民众自发地敬赠他的称号。 无论是人品还是长相,他都配得上这些称号。 他很幸运,因为长寿; 他也不幸,也是因为长寿。 虽然,他活着进入二十一世纪,但是依旧显得很遥远,历史在他身上停留,所以造就两个张学良。 张学良自己说:“我的事情是到三十六岁,以后就没有了。真是三十六岁。从二十一岁到三十六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一九二一年,张学良的二十一岁,清王朝土崩瓦解,军阀割据混战,袁世凯偃旗息鼓,孙中山曲折救国,那一年对于张学良是“第一次直奉战争”。 一九三六年,张学良的三十六岁,蒋介石独揽政权,国民党控制中国,毛泽东转战陕北,共产党夹缝求生,日本肆无忌惮,“九?一八”事变国土沦丧,国民奔走呐喊,学生渴望救国。 那一年,对于张学良是“西安事变”。 从二十一岁到三十六岁,十五年的生命,这是历史的张学良。 之后,历史没有了他。 但是,张学良的历史却长久地影响着中国。 因为这种影响,他就像他的生命一样长久地存在着。 二00一年当他去世时,他也跌入二十世纪前半页的记忆,变得更遥远,却也更厚重。他回到历史学上的张学良那里,他本应该就属于那里。 他是大军阀,但不是阎锡山之流; 他跟随蒋介石,但不是走卒; 他信任共产党,但不信仰共产主义。 这一切从根本上来说是他信仰自己的人格体系。 他被人们称为“民族英雄”,这个称谓对他来说可能毫无意义。 换句话说,“英雄”对已故的人来说,都毫无意义。 “张学良”,这三个字的本身,对他来说才是最大的意义。 当我们回顾蒋介石和张学良时,很容易发现两个人的历史是深刻的交织的。 北伐战争、东北易帜、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他们是那个中国最重要的两个男人。 无疑,张学良成就了蒋介石,无论是蒋介石统一中国,还是推卸对日“不抵抗责任”,到他成为中国的抗日领袖,无论张学良是帮他,怨他,还是扣押他,他们共同制造了那个大历史。 同样也可以讲,是蒋介石成就了张学良,因为张学良最重要的价值和成就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蒋介石这个中介体现出来。 他们的生命交织,但是交织并不代表融合,并且始终都不融合。 他们是两个分别拥有独立人格的人,人格都足够强大,都不会向各自的人格低头,所以他们产生对撞,所以才会有“西安事变”。 在个人上,他们的一切可以归结为一个字:缘。 但他们的缘是一种罪。 他们更希望没有这种缘。 想一想,没有张学良,蒋介石将会成为什么? 而有没有蒋介石,张学良又会成为什么? …… 无数的人物、事件与整个历史将在这两个人身上浮现。 两个不同凡响的人,在那样漫长的岁月,把偌大的中国给扯痛了。 |
原文 发表于聂茂工作室 浏览:230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