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归根,魂归故国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叶落归根,魂归故国__张学良将军纪念馆
叶落归根,魂归故国
7418号馆文选__纪念

一个张迷的心灵叙事

[纪念]wendai

  郭冠英先生在《张学良侧记》的序中说,“我的一番好意,弄得像是一场苦恋”。其实,说这话的时候,大约他是有些言不由衷吧,有些不好意思的罗曼蒂克。
  其实拿这句话来说,是我的现学现卖,因为我仅仅在三天前才看到郭先生的这部惊世之作。这个清明之前,我有7年的时间不在这个圈中。回首时已百年生,那天重顾《世纪行过》,曹景行先生问在座诸位,以后人们还会不会记得西安事变,米鹤都前面的答案且不说,最后有一句弱弱的,却在我心里被雷霆千钧的确认:“西安事变是这么充满人性的一件事。”
  是的,是人性,让我能够回归。当初离开他,是以为手中握有的资料,大约哪个沟坎里的故事都记住了,再无事实可惑,张先生也已在各样纷纷扰扰的口述中走下神坛,断断续续的各样的跳出的消息已是陈旧,我的感觉钝了。
  但这几天的故事,又让我敏感起来。原来,这十年间,出了一个郭冠英,那个我在《世纪行过》时遇到的那位制片人。这个人,凭其2009年之后的自况,是“范蘭欽,雜文作家,專長是:歷史研究(主要野史),新聞(主要是舊聞),政治評論(主要是罵人),文化(主要是批判),以及所有雜學。沒有一件正經,但都很正點。”可惜那时已经有些心不在焉了。接下来的叙事故事,将从头说起,为的是在自己的历史中找寻自己,也为后来的DDMM开一张走进张先生的线路图,更是为了对自己做出一个承诺。
  
  一段说唱大鼓的开端
  往最早回溯,终于忆起这段故事缘于一场京韵大鼓。那时我们的一个常见的娱乐是广播里中午十二点半的评书或大鼓。已不记得是否从头听起,只是清楚得记得说唱者每一次节目最后是铿锵的四个字:少—帅—学良。对于一个在小学三年级第一次在评书中听到华容道就爱上关云长的人来说,喜欢上张学良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
  
  在一起的日子
  手头唯一的资料是中学历史教材第四册里的西安事变(可惜不是文科生,只学了第一二册。永没有在课堂上听过老师说西安事实。)小32K的书本中不到两页的内容,有《西京日报》上那张刊登张杨头像和八大主张的报纸影像,那么小的一张图,只看得到标题和模糊的印像,但这就总让我心潮膨湃。想方设法地去寻找相关资料,那时八十年代中后期,历史刚刚解禁,不少老人开腔说话,一些历史杂志还能在街头的报刊亭里陈列,书店里也能找到一些文史书目,离家不远的市中心还有一列长长的报纸栏。于是,一个高中生,开始留连于《纵横》《团结报》《人民政协报》之间,从中搜集只言片语。后来更是直接订阅了《团结报》,就为了那几个月一见的回忆文章。比如,“草长莺飞春暮,怀人风雨江南”,很喜欢的一个标题,是赵四的家人写的。列举此期最得意的阅读:
  《张学良与东北军》,文史资料出版社的这本书,是我找到的第一本正史,是各位曾在东北和西安供职的军官们的回忆文字的辑录。反复摩娑之后,激动地给编者投过一封信,他叫方正。后来居然来来回回地有了几年的联络。
  《海水下面是泥土》,一篇《当代》杂志中的“报告小说”,刘亚洲的作品,那篇文章写得太好(至少当时来看),我全文都背得下来,李大维的视角让我看到新竹山中的少帅,虽然苍凉却无比壮烈。我是一个冲动的人,于是某日又大着胆子给一个不确定的地址发去了一封信。居然又没有落空,他寄我几本书,回信写在其中一本《两代风流》的扉页上,密密麻麻的一页,大约是他曾在武汉大学读过作家班,对湖北来的小老乡的傻劲有些感动吧。后来才听说他不得了的身世,多少年后偶尔仍会看到他的铁血演讲,仍然富有刚柔相剂的韧劲。
  《张学良与西安事变》,张学良之后的西安怎么样了?是我穷尽西安事变的事实后最想知道的,我居然在市里的图书馆找到了应德田的这本书。作为少壮派三剑客之一,书中对西安事变前后的细节描写入微,让我看到过瘾。但可惜据说应后节不保,他说出的话总有些片面吧。但我以为这是最有价值的西安事变书之一。那时没有复印的说法,怎么,只有抄了。在每日的功课之后偷偷的抄,自己给自己找些理由,又汗又愧又控制不了,这是在高考的前夜。
  有了这点爱好,所有的生活轨迹都似乎围绕着它来发生。最喜欢的歌是松花江上和塞北的雪,唯一记忆中的逃课经历是一个人跑去剧院看直奉大战,一有空就逡巡在钟楼前的那栏报纸面前,唯一的两个能听我说话的同学后来几年都被我叨扰得不胜其烦,市里的图书馆也被我搜地三尺……回忆这些小细节,猛然发现自己的高中还能自己主宰。
  但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不妙的。我努力地想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但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高考时志愿里前前后后六个志愿,五个填了东北和西安的大学,第一个是东北工学院,最后一个是东北林业学院,但一个都没得上,落到了武汉的一所高校。
  说起这些事,母亲总是恨,自己做的那些事她总是知道一些的。她总在怨:如果不是当年那么痴狂,应当不会后来那么多年的折腾吧。我心里不悔,有什么好悔的?每样事似乎都是非做不可的,但是,我不能否认,如果没有这样的无可控制,也许我会来到松花江边。但又想,这种大概与生俱来的热情,难保它不会冲撞到别的地方去吧。所以,无话可说。只是看到有些小姑娘过分偶像崇拜的时候,总有些暗暗的担心。
  
  上大学了,海阔天空了,又到了大城市,书好寻多了。这会想起,那时为了找一本台版的张学良的书,交了索书条后在服务台后紧张地等,心都要跳出来的感觉。我后来知道这活活是恋爱的感觉,但当时浑然不觉,只是紧张。那里第一次看到了《西安事变忏悔录》,看过心放下来,张的赤子之心未曾改变,对共产党的几句坏话也不足为奇,连我们都知道的事实,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可是,很多人不明这个理,将那视作张先生的败笔。我却视其极其珍贵,因为那可是张学良第一次开腔说西安事变呀。
  最大的收获是买到了傅虹霖的《张学良的政治生涯》,残阳如血的封面,一代英豪的悲歌,这部亦述亦评的著作让我看得神魂颠倒,这里第一次知道了唐德刚,《论三位一体的张学良将军》也是我可背出的名篇,我那时不知道,之后不久唐先生就与张见过面了。那本书里有一张照片还是傅虹霖被隔在北投的张学良寓所外的照片。
  更大的宝还是在图书馆淘到的,看到了《张学良文集》,看到那些在各处只言片语的文字在这两本蓝壳的书中全部呈现,不禁泪都要下来。武昌时期的,西安时期的,后西安时期的,那些泣血的文字和演讲内容,显示出少帅逐渐成熟的抗日决心,看得无比的窝心。这时,我知道了毕万闻先生,大陆学者所做的这些工作,真真觉得无出其右者。差不多十年之后,我给他写去信,先生是真的好人,居然转手就将他刚出版的《金凤玉露——张学良赵一荻文集》送我一套,厚厚的六大卷,放在哪里都扎实得很。诚如小凤的感觉,老夫子,他那样诚恳地做学问,似乎中立客观得很,有一阵想学历史,讨他的意见,他是千叮万嘱地莫学莫学,但他自己,是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我们在文字中很难看到他的臧丕,但那样执着的情感,在今天我投入一项事业之中去后才知有多么深沉。
  很对不起毕先生,在那不久,就是我说的2003了。在张先生口述之后他曾寄我一本《英雄本色》,上面有他的校勘,他很不满意那样的编辑,竟然都改好了送我。再后来,他要去美国哥大毅荻书斋,想托我请个美国的同学给到时帮忙带带路,我和同学说过,但据说他们并没有联系上。以他的夫子之为,他似乎并没有借助于他在张学良研究中所树立的权威,他是自费去的,不通英语。他去了一个月,我不知有怎样的艰难。但我那时钝了,对这一切竟然失去了感觉。在接下来的那七八年里,我不知道口述史曾引致那样大的风波,也不知横空出来个郭冠英。
  
  走过的路
  大学时逃课去西安,还没进西安城就先去临潼看五间厅。后来去金家巷,那一个下午有多么辛酸呀,我拿着地图,密密地数着巷子口,还没感觉,就撞到了西安城墙。如是二次,终于发现了金家巷的公馆,一看心里就全凉了:公馆外围的环境太不尊重,脏、乱,我朝圣般的心情被重重的一击。这样的重击无数次。在溪口,在黔灵山,在徐家棚,不会再抱任何指望。只先提醒自己:千万不要以为别人也会喜欢你喜欢的东西。就像东邪西毒里的经典台词:“怕被人拒绝,就先拒绝别人。”无奈?有点!
  但帅府一直是一个梦。这个机会来了。第一场工作七年之痒后,有些无聊与空洞了,那段时间刚买了电脑,把很多东西整理进去那个黑箱子。再后来,我将一篇张学良的文章给我的一个名人同事看,他是张之洞的编剧,一看之下大为赞叹,就劝我离开单位“那个鬼地方”,心里也蠢蠢欲动起来,因为《张学良的政治生涯》这本书是辽大的王海晨(但这几天查问相关资料发现他去了温州大学)翻译的,就想去辽大学历史,但留意了一下,估计不靠谱,也难说服家人。那时我已经成家了,大家都不认为历史是一个可以吃饭的专业,何况已经那么老了。于是去试最大路的教育。贼心不改,总想靠东北那地,于是报了沈阳师大。但再次失之交臂。
  但报考沈师大给了我一个机会,有机会去了沈阳。那是冬天,温度并不算低,可穿在身上的衣服显得空落落的,四点半天就全黑了,走在那样的沈阳街头,心中百般滋味,这就是他那样热爱的土地和城市?那么短的时间,我连东北大学都不知道去哪里找。我去找过,但并没有找到我想找的那些楼,我也以为还是有机会来的,没有再逼迫自己。但帅府是一定不能错过的,像当年的金家巷一样,帅府让我仍然感觉苍凉,理应能在帅府多寻些宝吧,但没有。在他家的院子里,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经心。我记得我去闯了馆长的办公室,结结巴巴地说了些自己的热爱,但这种难为情让我脸红耳赤,他似乎对我说了些鼓励的话,无他。后来还去信一封列举种种不是,请他们改进。
  
  在网络中
  不得不专门来说网络了。家里97年买了电脑,那时只能电话线上网,上一会儿网,赶紧把要看的东西都下下来。各种信件也下载来贮在文件夹子里。因为网络,找到了同道。
  我进入了石恒利先生的一个网站。那是我发现的第一个张先生的网站,而网站的建立者充满了诚意:他是东北军某位将官的后代。他并不在沈阳,只是在辽宁的一个小城市里,却将之建成了一个张迷的汇聚之地。他慷慨地把密码告诉我,好几年的时间里,我们共同打造着这个网站。没有扫描仪,就一个字一个字地将某些资料敲下来传上去,很高兴这些珍贵的资料能与人分享。那时就遇到了一个小姑娘,她当时叫诺良。她的热情令我又感慨又紧张。小姑娘在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评判上成熟得不像一个初中生,但那种热烈的情感那样熟悉。最好的时候是世纪行过在凤凰台放的日子,那天石先生开心地电话过来,告诉我凤凰台给他电话链接了网址。那几天,一向不甚热闹的网站飙升了好几万人。那是我对《世纪行过》的初次印象。
  可惜的是,张迷们在身边人看来总是有些走火入魔吧。时间长了,难免被家人数落。石先生估计也受到了这样的困扰,当收到他家人有些不客气的指责时,兴味不免有些索然了。后来,也曾打算自己建一个,当时在网易建网站需要绑定邮箱,于是到今天,我的邮箱都是zxlsky。不熟悉的朋友怎么也想不出这个代号的含义,我只有蹩脚地给他一遍又一遍地念清楚那几个字母。实在烦了,就会说,“张学良啊”。
  
  从头开始
  今年的清明前后,我看了央视的音乐传奇,不羁的风,张国荣的片子。看到央视为他的正名,一下子勾起多少前尘旧事。(张国荣是我最喜欢的艺人)我似乎又找到了那种有点颠狂的感觉,家里人都知道我喜欢二张,于是女儿不经意地向我推荐,胡军版的西安事变,我这时才知道,女儿也喜欢张学良。她的热爱路线是这样的:萧峰——胡军——张学良。小姑娘看的各样的历史书比我多得多,她喜欢乱世,喜欢乱世中的英雄。而张学良的时代,是离她最近的一个乱世。她朦朦胧胧地发现了张学良的独特。那一天,我们讨论了一下这个人,她眼睛放光,最后跳出一句话:“今天真开心,和妈妈说了一些想说的话。”说完就跑开了,我定了半晌,说不出话……
  于是11号的晚上,我调出一集来看,看得泪眼婆娑。老实说,我不爱影视中的张学良,从寇振海、陈剑飞甚至金安歌,我都不爱。因为他们都演得太用力了。唯一一个能看得下去的是尤勇的,但晚节不保,后半换了人。我有些喜欢胡军的张学良了,一来是他演得相对轻松,有天真的一面;二来估计也是时间隔得太久,有些细节已有些忘却了的缘故。那天很激动,给多少年没有联系过的小凤QQ发一留言:我回来了。她很笃定就给我发过来一份电子版郭冠英的《张学良在台湾》,再无多话。
  我很快地看完这份文稿,明白了小凤他们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在战斗,在搜完了小凤的博客中所有这七年的记录和目前能找到的郭冠英的所有作品,茶不思饭不想睡不寝的熬了这几天,真真又是一番不疯魔不成活的经历。这个已经大学毕业的小姑娘,脱胎换骨的气质和笔锋,让我有遇见导师的感觉:先做好功课,不可以问幼稚的问题。我想我懂得她全部文字的苦心,我看得很窝心。
  但网络变得更乱了,所有的事情都在颠倒黑白,如果说过去台湾人因为他让共产党坐大的西安事变骂他,那么现在,大批所谓的愤青们又在为今日国家发展中的腐败骂他,老天,他要在西安端出一个中国的华盛顿才不至于被骂吧。柏杨说,“丑陋的中国人”。 小郭说,“捏造的不断出来,驳正的疲于奔命”。“每一场好端端的纪念活动,都成为张先生的批斗会”(小凤)。我们不想说,但我们需要有一个安静的地盘。朱小姐那里还算安静,小凤那里还算安静,那是资深张迷的窝心之地,但新来的人呢?“得为他做点什么了”,我在心里说。
  在一层层的链接下,我去到了网同,蓦然忆得这里也曾经是我们的地方。这是一个伤心之地,但也不可以如此落寞的,我静悄悄地进去,印象中的很多文字都不见了,只有三篇最稀松平常的文本。网站里跳出来的布告条告诉我:这里是公益站点,可以直接申请接管。我也不去问一下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直接申请了。这一天是4月12日。
  这里不是一个聚集地,但是是一个怀念的地方。我不敢肯定自己将有多么勤奋,但我至少要保证这里的香火续存与厅堂洁净。
  此为记。
  
  最后的话
  苦恋,有点耸人的字眼。但确是真的。一段风风雨雨,隐忍无数的感情,告诉我:所谓爱,就是你心甘情愿的地要去奉献自己,而你也可以时时敏感到对方的每一样好。两样缺一了,都不够爱。当我钝了的时候,我倒在生活中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当我欢欢喜喜地想为他做些什么,而我又能不断地发现他生命中的奇迹的时候,我为什么要用所谓的虚无将他推开呢?人一生都在寻找他自己,我们在这一个人中发现自己(的理想)的时候,我们实质上也找到了自己。
  
 浏览:118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1/4/14 21:20:4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石男听涛居悲影--记张学良黄山幽禁处(收藏于2012/4/17 20:52:35
王卓然张学良是个什么人?(节选)(收藏于2011/8/14 9:15:21
[文献]张学良“一二一二”事件的原委(收藏于2011/6/30 0:19:24
editor在新浪建立了一个博客(收藏于2011/6/18 12:01:07
[纪录]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之“汉代青铜”(第一章第三节)(收藏于2011/6/16 11:34:02
[书缘]wendai半部《大帅府》,梦里都是金戈铁马(收藏于2011/6/8 11:25:20
[动态]记者张学良将军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收藏于2011/6/3 19:46:09
[纪念]杨瀚“民族英雄 传奇人生” 张学良(收藏于2011/6/3 19:40:01
[纪念]wendaiThat forever young man!——写在张学良将军的110年诞辰(收藏于2011/6/1 17:06:32
[影视]ZT《西安事变》6:some discussion about 《西安事变》(收藏于2011/5/29 21:10:56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传奇]轶名于学忠,进退只为张学良(访问3950次)
[传奇]唐德刚从北京政变到皇姑屯期间的奉张父子(访问3422次)
[文献]毕鹏宇(延边州烟草专卖局)国立东北大学历届师生祭故老校长张上将军汉公并东北军殉国将士文(访问2559次)
[书缘]聂茂推荐一本书,聂茂的《缘罪——张学良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访问2303次)
[影视]CCTV36集电视连续剧《西安事变》(访问2239次)
遭幽禁数十年 张学良不后悔(访问2180次)
王卓然张学良是个什么人?(节选)(访问2169次)
[纪录]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之“汉代青铜”(第一章第三节)(访问2166次)
NHK张学良先生谈西安事变(访问2121次)
走过世纪的伟人--“少帅”张学良(访问2043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wendai作者:“小说是一个国家的秘史”(评论于2011/6/8 12:13:53
wendai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5/15 22:18:0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7/25 21:17:5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